灌注桩安全技术交底(钻【冲】孔灌注桩、微型桩) 一、钻(冲)孔施工
1.施工场地应能满足钻孔机作业的要求。旱地区域地基应平整、坚实;浅水区域应采用筑岛方法施工;深水河湖中必须搭设水上作业平台,作业平台应根据施工荷载、水深、水流、工程地质状况进行施工设计,其高程应比施工期间的最高水位高70cm以上。
2.同时钻(冲)孔施工的相邻桩孔净距不得小于5m;两桩(地下部分)之间净距小于5m时,待一桩所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5MPa后,方可进行另桩钻孔施工。
3.泥浆护壁成孔时,孔口应设护筒;埋设护筒后至钻孔之前,应在孔口设护栏和安全标志。
4.护壁泥浆原料应为性能合格的黏土或其他符合环保要求的材料;现场应设泥浆沉淀池,泥浆残渣应及时清理并妥善处理,不得随意排放,污染环境;泥浆不断循环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始终保持泥浆性能符合要求;泥浆沉淀池周围应设防护栏杆和安全标志。
5.旱地和浅水域,护筒埋深不宜小于原地面以下1.5m;砂性土应将护筒周围50cm~80cm和护筒底50cm范围内换填
并夯实粘性土;深水域的长护筒,粘性土应沉入河床局部冲刷线以下1.5m;细砂或软土应沉入冲刷线以下最少4m。
6.护筒应坚固、不漏水,内壁平滑、无凸起;护筒顶端高程应高于地下水位或施工期间的最高河湖水位2.0m以上,旱地钻孔护筒顶端高程应高出地面30cm;护筒内径应比孔径大20cm以上。
7.钻孔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施工厂地应平整、坚实;现场应划定作业区,非施工职员禁止入内。
(2)钻孔应连续作业,建立交接班制,并形成文件;施工中严禁人员进入孔内作业。
(3)使用全套管钻机钻孔时,配合起重机安套管人员应待套管吊至安装位置,方可靠近套管辅助就位,安装螺栓;拆套管时,应待被拆管节吊牢后方可拆除螺栓。
(4)钻孔作业中发生坍孔和护筒周围冒浆等故障时,必须立即停钻;钻机有倒塌危险时,必须立即将人员和钻机撤至安全位置,经技术处理并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作业。
(5)成孔后或因故停钻时,应将钻具提至孔外置于地面上,关机、断电并应保持孔内护壁措施有效,孔口应采取防护措施。
(6)冲抓钻机钻孔,当钻头提至接近护筒上口时,应减速、平稳提升,不得碰撞护筒,作业人员不得靠近护筒,钻具出土范围内严禁有人。
(7)钻机运行中作业人员应位于安全处,严禁人员靠近和触摸钻杆;钻具悬空时严禁下方有人。
(8)钻孔过程中,应经常检查钻渣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发现不符时应及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
(9)正、反循环钻机钻孔均应减压钻进,即钻机的吊钩应始终承受部分钻具质量,避免弯孔、斜孔或扩孔。
(10)施工现场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施工中应设专人监护,确认机械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必须符合下表要求。
起重机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表
(11)螺旋钻机宜用于无公开水的细粒土层中施工。 二、钢筋制作与安装
1.钢筋焊接前应履行用火申报手续,经消防办理职员检查,确认防火措施落实,符合消防请求,并签发用火证后,方可施焊,一切焊缝必须进行表面检查,不得有裂纹、未熔合、夹碴、未填满弧坑和超出划定的缺陷;零部(杆)件的焊缝应在焊接24h后按技术划定进行无损检验。
2.钢筋骨架制作和运输应按照钢筋工平安技术交底相关请求施工。
3.使用起重机吊装钢筋笼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就位后应采取固定措施;应使用起重机,现场作业应符合下列要求:
(1)现场配合吊运的全体作业人员应站位于安全地方,待吊钩和吊运物离就位点距离50cm时方可靠近作业,严禁位于起重机臂下。
(2)作业前施工技术职员应了解现场环境、电力和通讯等架空线路、附近建(构)筑物等状态,挑选适宜的起重机,并确定对吊装影响范围的架空线、建(构)筑物采取的挪移或保护措施。
(3)现场及其附近有电力架空线路时应设专人监护,确认机器与电力架空线路的间距必须符合起重机与电力架空线路的最小距离表请求。
(4)钢筋笼吊装就位,必须待钢筋笼稳固后,作业职员方可分开现场。
(5)吊装中遇地基沉陷、机体倾斜、吊具损坏或吊装困难等,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待处理并确认平安后方可继续作业。
(6)作业场地应平整、坚实;地面承载力不能满足起重机作业请求时,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并经历收确认合格。
(7)大雨、大雾、扬尘和风力六级(含)以上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吊运施工。
(8)吊装作业必须设旌旗灯号工指挥;指挥职员必须检查吊索具、环境等状态,确认平安;吊运作业前应划定作业区,设护栏和平安标志,严禁非作业职员入内;吊装时,吊臂、吊钩运行范围,严禁职员入内;吊装中严禁超载;吊装时应先试吊,确认正常后方可正式吊装。
4.钢筋骨架吊运长度超过10m时,应采取竖向临时加固措施。
5.焊接作业应符合下列请求:
(1)作业时,电缆线应理顺,不得身背、臂夹、环绕纠缠身体,严禁搭在电弧和灼热焊件附近与锋利的物体上。
(2)作业后必须关机断电,并锁闭电闸箱。
(3)电焊机、电缆线、电焊钳应完好,绝缘性能良好,焊机防护装置完全有效;使用前应检查,确认符合请求。
(4)作业时不得使用受潮焊条;更换焊条必须戴绝缘手套;合开关时必须戴干燥的绝缘手套,且不得面向开关。
(5)焊工作业时必须使用带有滤光镜的头罩或手持防护面罩,戴耐火的防护手套,穿焊接防护服,穿绝缘、阻燃、抗热防护鞋;清除焊渣时应戴护目镜。
(6)长期停用的电焊机,使用前必须检验,绝缘电阻不得小于0.5MΩ,接线部分不得有腐蚀和受潮现象。
(7)使用中的焊接设备应随时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使用;维修后的焊接设备,经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继续使用。
(8)在狭小空间作业时必须采取透风措施,经检测确认氧气和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符合平安请求并记录后,方可进入作业;收支口必须设人监护,内外呼应,确认平安;作业职员应轮换作业;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V。
(9)操纵者必须经专业培训,持证上岗;数控、自动、半自动焊接设备应实施专人专机制度。
(10)电焊机的电源缆线长不得大于5m,二次引出线长不得大于30m。
(11)作业中电机出现声响异常、电缆线破损、漏电征兆时,必须立即关机断电,停止使用,维修后经检查确认安全,方可继续使用。
(12)电焊机的二次引出线、焊把线、电焊钳等的接头必须牢固。
6.骨架入孔后进行竖向焊接时,起重机不得摘钩、松绳,严禁操作工离开驾驶室。骨架焊接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松绳、摘钩。
7.焊接作业现场应符合下列请求:
(1)焊接作业现场周围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不能满足时,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2)焊接辐射区,有他人作业时,应用不可燃屏板隔离。 (3)焊接作业现场应按消防部门的规定配置消防器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