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提升练习及答案
一、 课内阅读。
就在这时候,池里划来了一只小船,捉鱼的金奎叔从船里跳上岸。金奎叔是个结实的汉子,他伸出胳臂来比我的腿还粗。他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wò( )住了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
金奎叔给我穿上鞋,拾起书包,用大手摸摸我的头说:“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我说:“鹅,因为鹅把我们看得比他小呀!”
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pínɡ( )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qiā( )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 )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我记着金奎叔的话,以后一直不怕鹅了。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果然,我不怕它,它便不敢咬我,碰到了只是“吭吭”叫几声,扇几扇翅膀,就摇摇摆摆走开了。看到牛,我也不再无缘无故欺负它了,尽管它把我们看得比它大。
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 1.根据拼音把生字写在括号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顽皮( )束缚( ) 答应( ) 欺负( ) 3.无缘无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表现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 ”画出金奎叔说的话,并说说你的理解。
6.理解句子含义。
有什么可怕的!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怕它干吗?
1 / 22
二、 课外阅读。
姥姥家的小院
今年暑假,我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最有趣的是到农村的姥姥家居住的日子。我最喜欢姥姥家的小院。
早晨,一轮红日渐渐升起,给小院涂上了一层金黄色。鲜艳的花朵上挂着晶莹的露珠,晨风夹带着香味迎面扑来。
院子西面,几根长竹竿架子上,爬满了瓜藤,稠密的绿叶衬着紫红色的花朵,又娇,又鲜艳,远远望去,好像一匹美丽的花布。
东北角是由金瓜架搭起的棚子,光溜溜的金瓜像吊灯似的挂在藤上。瓜棚下面有几张桌子。晚上,灯亮了,孩子们在这里嬉戏、下棋,大人们在这里乘凉、闲谈。
院子东面有几株像巨人一样高的白杨,还有几株果实累累的果树。白杨树挺着高大的躯干,碧绿的叶子被风吹得哗哗直响,在响声中,可以闻到旁边果树上果子的清香。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园,里面种着各种各样的蔬菜。韭菜绿油油的,茄秧上挂满了嫩茄子,半红半绿的辣椒像害羞似的,藏在茂密的绿叶中,还有西红柿、黄瓜……
姥姥家的小院,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内容丰富,种类多样。(_________) (2)指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________)
2.“韭菜绿油油的,茄秧上挂满了嫩茄子,半红半绿的辣椒像害羞似的,藏在茂密的绿叶中,还有西红柿、黄瓜……”文中最能概括这句话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写出了小菜园的蔬菜种类之多。从“_______”一词可以看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 A.我的生活真是丰富多彩。
B.最有趣的是到农村的姥姥家居住的日子。
2 / 22
C.我最喜欢姥姥家的小院。
4.“姥姥家的小院,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课内阅读。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1.这个文段选自课文《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藏——(_____) 倾斜——(_____) 立刻——(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隐藏——(_____) 平坦——(_____) 安静——(_____) 4.用“△”画出第三自然段中蟋蟀建造动词。 5.用曲线画出拟人句。
6.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夜游雁荡山
暮色浓浓,景物朦胧。这浓,浓得像从天上垂下来的巨大黑纱;那朦胧,
3 / 22
又使人感到神秘。
我站在灵峰招待所门口,抬头看山峰,不禁连连叫绝!刚才阳光还未退去,我只感到山峰像刀削斧劈,十分奇特,现在更出奇了。你说暮色浓浓,山峰却轮廓分明;你说景色分明,却又朦朦胧胧。那就先看看合掌峰吧。站在灵峰寺右角看它像一只雄鹰,再看它那锋利的嘴,假如有人去偷神殿的圣器,它一定会扑过去啄他;它那剑翅的神态,仿佛丢一块石头过去,它就会展翅向你扑来。
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如果不是暮色,那山峰所化成的形象就不会这样逼真。我怀着浓厚的兴趣,随着人们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向西看,山峰像一个梳了发髻的老妇,那眉毛、眼睛、鼻子和没有牙齿的干瘪的嘴巴都十分逼真。她仿佛要与我诉说家务,讲讲儿媳妇的贤惠,儿子的孝顺,邻居的和睦;要与我讲讲现在的生活好起来了,还想多活几十年。再向东南方走过去,老妇隐去了,出来一位老头。这是一位蓄了长须的老头,他立在高山上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月亮出来了,云有时把月亮遮得忽明忽暗的,光线的变化使老头的胡须仿佛微微飘动了。顺着山坡下去,老头归去了,出来一个老僧,在拱着手拜月。故而当地人称这“三景”是婆婆峰、老头峰、僧拜峰。
月光把山地铺了一层银,我小心地踏着银光,唯恐把这月光踏碎,破坏了这朦朦胧胧的美。我去看金鸡峰。峰的形状像一个顽皮的小孩,他躲在暮色里探头探脑地窥视对面的山峰,仿佛在和谁捉迷藏。又走了几步,只见一只犀牛正伸长脖子在望月亮,这就是犀牛峰了。
我意犹未尽,只听见有人大叫:“回去了,回去了!”就不自觉地跟了过去,见许多人上了车,我看看车头上的字,都是温州市、乐清县几个单位的。他们特地来夜游雁荡山的,我本是因为时间紧才不得已夜游雁荡山,想不到雁荡山的夜景是这么的迷人。 1.写近义词。
窥视——(____) 小心——(____) 迷人——(____) 2.“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正是来自朦胧吗?”与这句话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4 / 22
A.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不是来自朦胧。 B.我一边看一边想,这奇妙的景色正是来自朦胧。 3.作者夜游雁荡山时看到了哪几个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走到塔头岭看双笋峰,为什么山峰一会儿像老妇,一会儿像老头,一会儿像老僧?
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文中画线的句子,从中可以体会出( ) A.作者因为天黑了,走山路时特别小心。
B.月色朦胧下的景色实在太美,作者唯恐破坏了这自然的美景,珍惜小心的心情。
五、 课外阅读,回答问题。
女娲造人(节选)
女娲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1.女娲造人的目的是( ) A.女娲想让人类叫她“妈妈”。
B.女娲想让世间不再荒凉寂寞,想叫天地间更加生气蓬勃。 C.女娲闲着没事,用泥捏自己的形象消磨时光。 D.女娲想造出人来管理宇宙。
2.盘古用________劈开了天地,女娲想到了造人的好办法_____________。这
5 / 22
些想象都很奇特,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这也是神话故事的特点。 3.在刻画盘古、女娲这两个神话人物时,故事中都运用了________描写。 4.请你选择恰当的词语评价这两个神话人物。 盘古(___) 女娲(___) A.神通广大 B.勇于献身
5.这个语段是中国古代神话故事,我还读过《_________》、《_________》。
六、 阅读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小岛失踪之谜
①20世纪90年代第一个春天,一个自称地质学博士名叫哈斯顿·舒尔茨的人,在柏林向记者们发表了一番惊人的讲话:“我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证据,证实外星人每年都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他还说:“这些被盗走的岛屿都是无人居住的,但有人居住的岛屿被盗也只是时间问题。”
②那么,为什么外星人要盗走小岛呢?舒尔茨认为,外星人要研究地球,他们肯定会收集我们的土样。而盗走整个岛屿,不仅能够得到土样,而且还能得到更多的研究对象,比如上千种小动物和微生物等。
③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
④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确实发生过神秘失踪的情况。不过,造成小岛失踪的并不是什么外星人,而是一种巨大的星鱼。
⑤星鱼就是我们熟悉的海星,属于棘皮动物。它们通常有5个腕足,但也有10个、13个、16个、20个甚至45个的。
⑥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像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毒刺。当它们游动时,就像一只旋转的盘子,因而被当地的人们戏称为“水中飞碟”。这种星鱼以珊瑚和珊瑚礁为口粮,而且胃口极好,一条星鱼一昼夜能够吃掉2平方米面积的珊瑚礁。因此,当它们对珊瑚礁小岛群起而攻之时,常常会使那些小岛在不长的时间内瓦解消失。有一些大的珊瑚岛则因为根部被咬断而成为无根之岛,在强大的海流冲击下,漂离了原来的位置。澳大利亚科学家
6 / 22
在空中拍摄到的一系列照片显示,有些海岛竟漂离原来位置好几海里呢!
⑦原来,巨大的星鱼才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 1.提出自己的疑问(至少一处),写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2.边默读边作批注(不少于三处),批注在文中相应位置上。 3.根据文章内容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哈斯顿·舒尔茨发表的“外星人每年都要从地球上盗走15-20个位于南太平洋的小岛”的论断是错误的。(_____)
(2)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不到一年的研究就揭开了小岛失踪之谜。(_____)
(3)“星鱼”,顾名思义,就是只有5个腕足,像五角星一样的鱼。(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解释“罪魁祸首”的意思。 罪魁祸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围绕“小岛失踪之谜”讲了哪几方面内容,试着给短文分段,用“△”标在段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第1-2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澳大利亚的科学家经过多年周密的研究作出了科学的回答。”这样写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他那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
7 / 22
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1.片段节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 2.这段话主要写的是___________,其主要特点是________。
3.洞内的景物很多,作者在写的时候,用了“______”和“______”这两个词来表明看的先后顺序。
4.双龙洞内的龙是真的吗?你是从文中哪里看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发挥想象,从形状和颜色两方面,写一处石钟乳或石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快乐阅读。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子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 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A)……这样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来的?”“梨……梨(B)……是……梨摊上的。”我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
中间(jiān jiàn)摔倒(dǎo dào)散发(sàn sǎn)踏实(tà tā) ....
8 / 22
2.照样子,写词语。
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省略号的用法有:①表示话未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文中A处应选(_____),B处应选(_____)。 4.用“—”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5.“我”丢失了什么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 阅读感悟
台湾竹
我爱台湾竹,爱它那新绿的生命,爱它那修长的姿态,爱它那谦逊的品格。
我爱台湾竹,一个不大的花盆里,生长着十几株台湾竹。仔细打量,茎是淡绿的,叶是墨绿的,芽是新绿的,都是那样苍翠茂盛,凝成了那盆台湾竹绿色的整体。轻风一吹,那浓淡相间的绿色相互掩映,绿得像要从叶尖流下来似的。
我爱台湾竹修长的体态。台湾竹细而直的茎有尺把高,茎的顶端簇拥着一堆叶子。说是簇拥,其实排列有序,每层都长着两三片绿叶。数一数几层加在一起,足有十四五片。修长的绿叶成线条状,自然地向外展开,每片叶子上都有纵贯叶子两端的脉纹,远看就像开着的“绿色的花朵”。少女都以身材苗条引以自豪,台湾竹在植物世界里恐怕也算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公主”吧。
有人认为台湾竹不开花,其实每年百花盛开的时节,台湾竹也悄悄地开出一朵洁白的小花,只是很少有人注意,因为这花实在不起眼,太不引人注目了。但它却不管你欣赏与否,它都默默无闻地为大地倾吐着自己的全部芳香。是啊,越是普通就是伟大,越是平凡就是具有一种朴素,谦逊二完美。 1.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9 / 22
①近义词:姿势—— (_________) 谦虚——(_________) ②反义词:伟大—— (_________) 华丽——(_________) 2.认真读短文,仔细做题
① “绿色的花朵”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公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体现台湾竹品格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用横线画出文中比喻句,用波浪线画出文中的拟人句,然后仿写一句拟人句。
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最想赞美什么植物?请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 课外阅读。
妈妈的手
我的妈妈有一双勤劳的手,一双充满爱意的手。
记得一个冬天的傍晚,我在回家( )路上,一脚陷进了小水坑里,弄得鞋子满是泥水;回到家里,我把鞋子悄悄放在厕所的门背后,准备等天气暖和些再洗。天气真冷!晚上我躲在房间里做作业,忽然听到厕所里传来刷刷的声音。我走过去一看,妈妈蹲在厕所的水龙头旁边,正在洗我那双沾满泥水的鞋子。望着妈妈冻( )通红的手,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
我回房做作业 做得很专心 很认真 妈妈轻轻( )来到我的身边 他拿起我的作业 说 我看看你的作业 说着,就到一边坐下。看完以后,妈妈脸上露出了笑容,用温柔的手轻轻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进步多了,继续努力吧!”这时,妈妈的手热烘烘的,一股暖流流遍我( )全身。顿时,我沉浸在无限幸福中了。
做完作业,我在床上总睡不着,闭上眼睛,仿佛看见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烧饭、煮菜、刷洗衣服,一切都是为了抚育我成长。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反)义词。
10 / 22
温柔(近义词) __________ 顿时(近义词) __________ 马虎(反义词)__________ 严厉(反义词) __________ 2.在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标点。
3.选择“的、地、得”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我的妈妈有一双________的手,一双________的手。
(2)冬天的夜晚,妈妈用冻得通红的手________,又用那温柔的手________。 (3)闭上眼睛,我仿佛看见________ ,又想到________________ 。 5.这篇短文开头的方法是( )
A.简要叙述,说明起因 B.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C.开门见山,点明主旨 6.怎样理解“我感到妈妈不是在刷鞋,而是在洗我那懒惰的习惯”这句话?联系实际生活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选 择
城东石板桥下有一家凉粉店:状元凉粉店。听说,店主的儿子3年前成了本城的高考状元,状元凉粉就此得名。城里人都想讨个好彩头,听说那儿的生意很火。
一切只是听说而已,凉粉对于我这个农村学生来讲真是一种奢侈品,( )吃不饱,( )贵。
可今天,我却坐在状元凉粉店里,准备尝尝这种“珍馐”。另外——我叹了口气:唉,真倒霉,前天买参考书,贪便宜在街边小摊上买,黑灯瞎火的,摊主找了张20元的假钞给我。
“小伙子,凉粉来啦,吃吧!”店主将满满一大碗凉粉端到我面前。 说真的,这东西又白又滑,爽口宜人,还真好吃,真想天天吃个够。 “上学呢?”店主(辍 掇 缀)了张板凳坐下来。这时我才抬头打量起她,四五十岁,皮肤很黑,脖子上、手臂上都是些热毒疹。
“噢,高三了!”这时,我又想起了兜中那张假币,今天可要将你出手
11 / 22
了。
“快要高考了,要注意加点营养,可别亏待自己呀。”店主的话使我想起了自己的母亲,她每次来看我,都会将家里的老母鸡生的那几个蛋塞(sāi sài sè)给我,而我知道,为了我在城里上学,家里一年沾不到十次腥……“那我就更不能让这钱留在兜里!”
“当家的,水开了!”店主被伙计喊到一旁打凉粉去了。我出于好奇,跑去看。只见一锅滚烫的热水向一个瓷缸里一冲,店主操起一根两指粗的木棍,插进瓷缸中的透明状胶体内,使劲搅拌,沸腾的水早已化成水汽,直扑店主,店主的手臂顿时烫得通红……
我被眼前的场景深深打动了。我想起在农村打铁的父亲,他也在(炎热 灼热)的环境下辛劳,为我挣来一分一分的学费……
我犹豫了,到底要不要将这20元假钞用掉,使这位店主蒙受损失?不用吧,自己下半个月的日子可就难过了;用吧,抛给这位与我父母一样劳苦的店主,让她的状元儿子少掉20元的生活费,我也于心不忍。
怎么办?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
终于,我咬咬牙,掏出身上仅剩的5元真币,“阿姨,给您钱!”“傻孩子,没看见墙上贴的‘高三学生免费’的字条吗?下回再来,我给你炒俩(liǎng liǎ)菜。”
回校后,我就把那张假币撕掉了。
为了店主的真诚,为了我的父母,为了自己,这次选择,值!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宇、词及拼音。 2.解释“好彩头”“珍馐”,并填空。
①好彩头: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珍馐:__________,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第2自然段的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4.回答下列问题。
①“我”视凉粉为奢侈品,却为什么去吃状元凉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受着良知和生活压力的煎熬……”这句中“良知”具体指什么?“生活
12 / 22
压力”具体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能读懂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吗?简要写一写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阅读练习。
登泰山观日出(节选)
①泰山是闻名中外的游览胜地。今年春节期间,我有幸登上泰山观看日出。
②凌晨2点半,我开始登山。起头的路不算陡,我走得很快。一路上很寂静,除了夜风偶尔带来的松涛声之外,什么声音也没有。山势越来越陡,抬头望去,夜色中的整个泰山就像一堵高大的墙顶天而立,给人以天有多高,山有多高的感觉。
③到了中天门,刚4点半,天还是黑黑的,我怕耽误看日出,不敢停留,仍继续往前走。
④到达对松亭时,天已微明。我站在亭前向下俯视,虽有浓浓的云雾笼罩着,但山势依稀可辨,有的如马鞍俯卧,有的如驼峰耸立。云雾不断地扩展着,飘动着,升腾着,有的像雪白的棉絮层层叠叠地飘落在山峰中间,有的像长长的绸带悬在空中,有的撞碎在山崖上,像涨潮时的海水在岸边溅起无数朵白色的浪花。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四周竟是一片云海。
⑤从对松亭往上,路更险峻了,我一步三喘地往上爬。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我扶住路边的铁栏杆,沿着窄窄的石板砌成的台阶,艰难地向上攀登着。
⑥爬了几十级台阶,我实在累得不行,就坐下来休息。这时,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步走到我身旁。其中一位白胡须老大爷笑着对我说:“小伙子,累了吧?”我被老大爷的精神所鼓舞,说了一声不累就站起来,跟在他们后面继续向上攀登。
1.用“——”画出第⑤自然段中的一个比喻句,并完成练习。
这句话把______比作______,这样写是为了说明泰山山峰的__________、
13 / 22
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④自然段画“ ”的句子用了______和__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__、______、______来比喻云雾。作者笔下的云雾可以用词语________来形容。
3.选文按________的顺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物,重点写了________的景物。
4.文中的老大爷有着怎样的精神?遇到老大爷后“我”心里会怎样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选文,你感受到东岳泰山有怎样的特点?除了东岳泰山,你还知道其他几岳分别是哪些山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他要感谢那只手
①感恩节的前夕,美国芝加哥的一家报纸编辑部向一位小学女教师约稿,希望得到一些家境贫寒的孩子画的图画,图画的内容是:他想感谢的东西。
②孩子们高兴地在白纸上描画起来。女教师猜想这些贫民区的孩子们想要感谢的东西是很少的,可能大多数孩子会画餐桌上的火鸡或冰淇淋等。
③当小道格拉斯交上他的画时,她吃了一惊,他画的是一只手。 ④是谁的手?这个抽象的表现使她迷惑不解。孩子们也纷纷猜测。一个说:“这准是上帝的手。”另一个说:“这是农夫的手,因为农夫喂了火鸡。”
⑤女教师走到小道格拉斯——一个皮肤棕黑色、又瘦又小、头发卷曲的孩子——桌前,弯腰低头问他:“能告诉我你画的是谁的手吗?”
⑥“这是你的手,老师。”孩子小声答道。
⑦她回想起来了,在放学后,她常常拉着他粘糊糊的小手,送这个孩子走一段。他家很穷,父亲常喝酒,母亲体弱多病,没有工作,小道格拉斯破旧的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当然,她也常拉别的孩子的手。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他要感谢这只手。
14 / 22
⑧我们每个人都要感谢的,其中( )有物质上的给予,( )还有精神上的支持,诸如别人对你的关爱、给予你的机会。另一个方面,对于很多给予者来说,也许,这种给予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的作用却难以估计。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
1.第⑦自然段中说:“可这只老师的手对小道格拉斯却有非凡的意义”,结合⑦、⑧段内容,说说这里的“非凡的意义”指的是什么。(20 个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⑧自然段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从全文看,第⑦自然段的记叙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⑧自然段的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这篇充满人情味的散文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四、 课外阅读。
花瓣飘香
①我家门前有一丛月季,上面开满了红艳艳的花朵。
②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下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
③几天后的一个清晨,我又见到了那个小女孩在摘花瓣,就叫住了她。她拿着花瓣,有些不知所措,惶恐地望着我。 ....
④“为什么只摘花瓣呢?”我轻轻地问。
⑤她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 ⑥“摘花瓣做什么呀?”
⑦小女孩说:“妈妈生病了,我摘些花瓣送给她。花瓣摸上去像绒布一样,闻起来有淡淡的清香,妈妈会高兴的。”
⑧“你爸爸呢?”
⑨“爸爸在南沙当解放军。他常常来信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
15 / 22
⑩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⑪第二天早晨,我从集市上买了两盆带着露水的月季花,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 1.结合短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知所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小女孩摘带露水的花瓣是因为自己喜欢。(____) ②小女孩摘花瓣想寄给在南沙当解放军的爸爸。(____) ③小女孩摘花瓣想让生病的妈妈早日好起来。(____) ④小女孩摘花瓣是为了不想让生病的妈妈生气。(____) 3.根据短文内容和提示填空。
这篇文章写了__________(时间),一个__________(人物)为了让自己生病的妈妈_______(起因),在__________(地点)摘下_________________(经过),想让_______________(结果)的故事。 4.文中“小女孩的眼眶里闪动着泪花”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主要通过对小女孩的________描写,表现了她______________。 6.文章的结尾“一盆送给了小女孩,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其中“一盆送给了小女孩”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另一盆放在我母亲的阳台上”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五、 课内阅读。
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豆荚和豌豆都是绿的,豌豆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豆荚在生长,豌豆也在生长。豌豆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这里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明亮,夜间黑暗。豌豆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它们想,我们得做点儿事情啊。
“难道我们永远就在这儿坐下去吗?”它们中的一个问,“老这样坐下去,我恐怕会变得僵硬起来。我似乎觉得外面发生了一些事情——我有这种预感!”
许多天过去了。豆荚变黄了,这几粒豌豆也变黄了。“整个世界都变黄
16 / 22
啦!”它们说。
忽然,它们觉得豆荚震动了一下。豆荚被摘下,跟许多别的丰满的豆荚在一起,溜到一个口袋里去了。
“我们不久就要被打开了!”豌豆们说。于是它们就等待这件事情的到来。 “我倒想要知道,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最小的一粒豆说,“是的,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啪!豆荚裂开来了。那五粒豆子全都躺在一个孩子的手中。这个孩子紧紧地捏着它们,说可以当作玩具枪的子弹用。他马上把第一粒豆子装进去,把它射了出去。
“现在我要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了!如果你能捉住我,就请你来吧!”第一粒豌豆说完就飞走了
“我,”第二粒说,“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于是,它也飞走了。
“我们到了哪儿,,就在哪儿住下来,”其余的两粒说,“不过,我们还得向前滚。”在没有被装进玩具枪之前,它们从小孩的手中滑落到地上,打起滚来。但这两粒豆最终还是被装进玩具枪里去了。它们说:“我们才会射得最远呢!”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最后的那一粒说。它被射到空中,落到顶楼窗子下面的一块旧板子上,正好钻进一个长满了青苔的裂缝里。青苔把它裹起来,它躺在那儿真可以说成了一个囚犯。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这粒豆说。 1.从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寒冷——(______) 柔软——(______) 黑暗——(______) 2.读一读,说一说这几粒豆都要到哪里去: 第一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四粒豌豆:____________。 第五粒豌豆: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五粒豌豆的命运各不相同,如果是你的话,你愿意做哪粒豌豆?为什
17 / 22
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握 凭 掐 甩 2.调皮 约束 允许 欺侮 3.没有一点原因
4.这些词生动地写出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表现了才雄鹅对金奎叔的畏惧。 5.“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
“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pínɡ(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qiā(掐)住它的脖子,把它shuǎi(甩)到池塘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理解:鹅没什么可怕的,不要站在鹅的角度看自己,不要怕鹅。金奎也是在教育“我”,不要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自己,对于别人无理欺负自己的行为要奋力反抗。
6.不要因为某个事物小就欺负它,也不要因它大就害怕它,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观察它。 2、
1. 丰富多彩 诗情画意 2. 各种各样 害羞 3.C
4.表达了作者对小院十分喜爱的感情。 3、
1.蟋蟀的住宅
2. 躲藏 歪斜 立即 3. 出现 陡峭 热闹
18 / 22
4.扒 搬 踏 推 铺
5.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6.因为蟋蟀建造住宅结构复杂,而蟋蟀身体弱小,要完成扒土等繁重任务,太奇怪了,所以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 4、
1. 偷看 谨慎 诱人 2.B
3.作者夜游雁荡山看到的景点有:合掌峰、双笋峰、金鸡峰、犀牛峰。 4.因为作者所站的位置不同,所看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样子不相同。 5.B 5、 1.B
2. 斧子 用一条枯藤伸入泥潭,搅动泥浆,向地面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人 夸张 3.动作
4. B A
5. 精卫填海 夸父追日 6、
1.生活在南太平洋中的巨大的星鱼,直径超过1米,样子就像一只大圆盘。它们的身体四周长有16条攫取食物用的腕足,每条腕足上都布满了毒刺。(这两句话采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
2.那么,为什么外星人要盗走小岛呢?舒尔茨认为,外星人要研究地球,他们肯定会收集我们的土样。(采用了设问的方法,激发了学生想读下去的兴趣。)星鱼就是我们熟悉的海星,属于棘皮动物。它们通常有5个腕足,但也有10个、13个、16个、20个甚至45个的。(这句话写出了星鱼的特点。)原来,巨大的星鱼才是造成南太平洋上有些小岛神秘失踪的罪魁祸首。(对文章进行了一个总结,点明了主题。) 3. √ × ×
4.作恶犯罪的头子,或指坏事的根子。
5.①-②提出小岛为什么失踪的问题;③-⑦具体写小岛失踪的罪魁祸首是巨大
19 / 22
的星鱼。
6.舒尔茨说外星人为了研究地球而盗走了南太平洋上的小岛。 7.先提出问题,再回答,引起读者注意 8.不能主观臆断;要注重调查研究。 7、
1. 记金华的双龙洞 叶圣陶 2. 双龙洞的内洞 黑、奇、大 3. 先 其他
4.不是真的,我是从文中“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一句看出来的。
5.那石钟乳,像一头张牙舞爪的狮子,橙黄色的头,毛发竖起,十分霸气。 8、
1.jiān dǎo sàn tā
2.虽然我很累,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去。 3. ① ②
4.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 5.诚实
6.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9、
1. 姿态 谦逊 平凡 朴素 2. 台湾竹的叶子 台湾竹 默默无闻
3.修长的绿叶成线条状,自然地向外展开,每片叶子上都有纵贯叶子两端的脉纹,远看就像开着的“绿色的花朵”。
但它却不管你欣赏与否,它都默默无闻地为大地倾吐着自己的全部芳香。 太阳出来了,向日葵们笑弯了腰。
4.梅花,因为梅花在最寒冷的冬天傲然开放,不畏寒冷,高洁的品格我很喜欢。 10、
1. 温顺 立即 认真 仁慈
20 / 22
2.,,。。,:“。” 3.的 得 地 的
4. 勤劳 充满爱意 给我刷鞋 鼓励我 妈妈的手在眼前晃动 妈妈那一切都是为了我。 5.C
6.看到妈妈为我洗鞋子,内心很愧疚,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母亲的身教中领悟到个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11、
1.掇 sāi 灼热 liǎ
2.① 好运气 沾一点好的运气考个好大学。 ② 美好的食物 凉粉。 3.既……又
4.① 因为“我”想把买辅导材料找回的假币花掉。
② “良知”指看到店主的辛劳想要花假币良心过不去。 “生活压力”指“不用吧,自己下半个月的日子就难过了”。
③ 在“良知”和“生活压力”之间,作者选择了前者,因为他被店主的真诚所打动,更想到了像父母一样为生活奔波的人,所以撕掉假币这件事他做得对。 12、
1.猛抬头一看,南天门正在头顶上,山路宽一丈,像一张瀑布从峭壁上直落而下。
山路 瀑布 陡峭 险峻 高大
2. 比喻 排比 棉絮 绸带 浪花 姿态万千 3. 游览 中天门 对松亭 南天门 对松亭
4.老大爷有着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老大爷这么大年纪了仍不畏困难,坚持攀登,我一定要向老大爷学习,坚持爬到山顶,决不能认输。
5.我感受到的泰山的特点是:山峰高拔、云海奇美、山路险峻。其他几岳分别是: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13、
1.小道格拉斯没有感受到家庭带给他的温暖,但老师的手牵住了他,让他感受到了关爱。 2.不仅 而且
3. 插叙 总结全文
21 / 22
4.(1)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所能,给予别人必要的帮助。(2)我们应当感谢别人,给予自己的关爱(精神上的支持)。 14、
1.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文中指小女孩因为摘花瓣被“我”看见,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2. × × √ ×
3. 一天清晨 小女孩 闻到花的清香而高兴起来 “我”家门前 带露水的月季花瓣 妈妈的病早日好起来
4.小女孩心疼妈妈,想念爸爸。(或“妈妈生病了,小女孩很难过”“孩子感到孤独、委屈”。)
5. 语言 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6. “我”赞赏小女孩体谅父母的孝心 “我”被小女孩的行为感动了,也要学习小女孩去关心和体谅父母 15、
1. 温暖 僵硬 明亮
2. 飞向广大的世界里去。 直接飞进太阳里去。 到了哪就在哪住下来。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3.我想做第五粒豌豆,因为它会帮助别人,给别人带来快乐。
22 / 2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