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卫生习惯主题班会
一、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人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
2、增强不偏食、不挑食和注意食物多样性的意识. 3、了解食品添加剂的坏处,知道安全饮食的常识.
4、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重点 知道如何健康饮食? 三、教学难点
培养关注自己饮食健康的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 课件、课前搜集的资料 五、班会过程: (一)、图片导入.
出示收集到的不良饮食习惯.学生观察,说说感受
(二)、讨论交流:如何才能健康饮食?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吃东西时不要狼吞虎咽;吃东西时不要同时做别的事情,更不要相互追逐、打闹;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
2、养成吃东西以前洗手的习惯.人的双手每天干这干那,接触各种各样的东西.会沾染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吃东西以前认真用肥皂
洗净双手,才能减少“病从口入”的可能.
3、生吃瓜果要洗净.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会沾染病菌、病毒、寄生虫卵,还有残留的农药、杀虫剂等,如果不清洗干净,不仅可能染上疾病,还可能造成农药中毒.
4、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食物腐烂变质,就会味道变酸、变苦;散发出异味儿,这是因为细菌大量繁殖引起的,吃了这些食物会造成食物中毒.
5、不随意购买、食用街头小摊贩出售的劣质食品、饮料.这些劣质食品、饮料往往卫生质量不合格,食用、饮用会危害健康.
6、在商店购买食品、饮料,要特别注意是否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不购买过期食品饮料.不食、饮过期食品饮料.
7、不喝生水.水是否干净,仅凭肉眼很难分清,清澈透明的水也可能含有病菌、病毒,喝开水最安全. (三)、图片出示有害食品大揭秘. 从资料中感受健康
1、课件出示(老师课前搜集的资料)各种有害食品. 2、看了资料后,四人小组合作谈认识,交流感受.
3、全班交流,各组派一位代表交流发言.可以举例证明,谈亲身体会.
(四)师:看到这些垃圾食品,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 小组讨论,推荐小组代表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课前收集资料(十大健康食品)
(五)在自主学习中了解营养 . 教师提问:
1.激烈运动后,立即用冷水洗头洗脸 ,这种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2.有两只不明死因的鸭鹅,人们能吃吗?为什么? 3.大小便后要注意些什么?为什么? 4.为什么喝生水会生病?
5.一个小朋友正在吃苍蝇粘过的西瓜,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小组抢答:
1、过期的饮料我不喝.( ) 2.发了霉的过期的月饼我不吃.( ) 3.吃生果时,先洗干净,再削皮才吃.( ) 4.昨天用过的碗,我今天不用洗又拿来用.( )
5.吃葡萄时,我先用水冲洗一次,再用开水浸烫几分钟后再吃(. ) 6.我刚吃了油条又吃雪糕,还吃香蕉.( ) 7.我不买街头流动小贩出售的食物.( ) 8.我们不买,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
(六)总结:小朋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要做到健康饮食,就不能暴饮暴吃,要多吃绿色食品,少吃带有色素等添加剂的食品,食物要多样化,不偏食. (七)课外拓展
制作宣传标语,号召全校学生健康饮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