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洗脑与管理

洗脑与管理

来源:易榕旅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洗脑与管理

作者:王涛

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5年第11期

提起“洗脑”,有人就会嗤之以鼻,就会认为它来路不正,就会以为它是一种完全利用欺诈的手段将一些信息“灌输”到他人思想的做法,背后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妖魔化它。但是笔者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洗脑只不过是管理层面上的一种灌输思想的有效途径罢了,其理由大致有三个方面。 自身拥有的特性

洗脑不同于教育,教育是带有传授和培养、培育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指当事人头脑里没有东西,需要给予填充,一般指的对象是那些还未踏入社会的学生。然学生一旦走上社会,人生观和世界观就基本形成了,他们对社会的认识、看法或许会与我们所倡导的规范、守则相一致,这样的人犯点小错误还是可以通过再教育的方式来解决的。不过,有些人就不同了,他们在学习期间虽然接受的是同样的教育,其结果获取的却是不同的回报社会的认识和看法。当然,他们的头脑里储存的不能说没有规范和守则,但这样的东西已经被他们给悄悄地隐藏了起来,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独立获得的东西,这种东西未必与规范、守则相一致,却占据了他们的主导地位,他们的行动往往就取决于此。因此,当他们的言行上出现了问题,若再继续采用同样的教育方式的话,还有作用可言吗?

可以说,洗脑就是在这样的前提和背景之下产生的。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手段,自然是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的。从词义上讲,“洗脑”就是要清洗掉头脑中污垢的东西,然后再填上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当然污垢的东西是要清洗的,但填充的内容就大可不必了,因为这样的东西他们自身就已经拥有,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时机予以释放,一旦找到合适的时机并予以开启的话,那他们脑海里的真、善、美的东西也就会豁然地显现出来。 被管理者的行为

大家知道,成年的人都是由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他们也许经历了十几、二十几年的教育,也就是说,在他们走上社会的那一天起,他们已不再是思想单纯的学生了,而是一个对社会、对他人、对家人负有责任的人了。因此,他们的道德是非标准就应该是定型了的。即使这样,那现实中的他们果真如此吗?我想,结果也未必是我们预料中的那个样子的。

由此,它让我想起了好多的事情。如学期初,教育局领导领着各部门的“头脑”到学校检查开学工作,当他们来到办公室时,一屋子的教师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站起来搭句话的。还有教师不安心工作,只要学校安排做一点事情,都会把手伸出来要补助的。另外,生活中,教师挑拣饭菜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你想,我们毕竟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国度,有着儒家思想智慧的礼仪之邦,他们怎么会连最起码的礼貌、节俭和谦让的概念都没有的呢?想想,这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道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吗?现在,如果我们还在继续采取批评教育的话,你不觉得有点滑稽可笑?因此,我认为,遇到这样的情况,那就不是单凭说教所能解决了的。因为他们接受教育的年限已经够长,接受教育的内容已经够广和够深。他们不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是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问题,怎么办?毋庸置疑,洗呗,若再不洗的话,残存在他们脑海之中的污垢就会永远地堆积下去,而且是越来越多,那时间久了不生出点毛病才怪。 管理者的决策效能

任何一个管理者,都想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并通过该办法来达到管理的最佳状态。其实“洗脑”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因为洗脑一旦成功,就会让被洗脑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步入正轨,并在工作上产生良好的效应,推动工作的良性发展。

当然,洗脑决不能采用欺诈的手段,措施和方式有很多。譬如能让被管理者尝到甜头,看到希望,他们就会有动力。明白了事理后,接下来那就要看我们的管理者是不是能够大智若愚了,因为许多的管理者都喜欢围绕着几个“惟命是从”的人转的,他们根本想象不到,真正创造和改变历史的不是少数的几个人,而是广大的“人民群众”。能够对普通老师产生激励作用的事物很多,譬如:职务、岗位、表彰,甚至是物质和奖金等。如果提供的动力层面还不够的话,我们不妨再开设成功者工作室,工作室里可以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和环境,让那些被管理者通过自己的努力,享受到与中层教干及其以上人员同等的待遇。

总之,一切皆要从大局方面考虑,不能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洗脑”管理的问题,只要它能够为我所用,为教学工作所用,试用一下,那也是未尝不可的。 (江苏省泗洪县天岗湖中心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