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一次电缆燃烧事故及处理

来源:易榕旅网


浅析一次电缆燃烧事故及处理 1 事故经过

2009年1月14日,某电厂运行人员在巡视GIS开关站时,发现从2号主变至开关站的110kV电缆接人编号为1024的隔离开关电缆兴c相有异味并冒烟,立即返回中控室停机进行处理。停机后,再次返回GIS开关站,发现该电缆头已经出现明火,马上使用灭火器扑灭。灭火后仔细观察,GIS电缆终端金属尾管与电缆外护套的连接处已被烧穿。 2 事故检查

该厂110kV电缆型号为YJQ02-110,110kVGIS终端为应力锥弹簧压紧干式结构。由于电缆从主变至开关的长度不长(200m左右),所以高压电缆线路的接地方式采用一端直接接地(该厂是通过GIS终端尾管上的接地端接地),另一端经保护接地。此次发生燃烧的部位是在直接接地的一端。

先使用2500V绝缘电阻表对该电缆进行绝缘检查,测量A、B、C三相对地绝缘和A、B、C三相相间绝缘,绝缘电阻均为2500MΩ。从绝缘检测数据来看,初步认为绝缘没有问题。根据值班记录和值班人员反映,当时中控室无任何故障报警信号,也无任何保护动作。从电流监测趋势图来看,故障发生前电流也没有任何异常。

通过解剖开故障处损伤的电缆外包扎防护绝缘,发现电缆外包扎防护绝缘防护的铅套大部分已经因电缆外层自重而下沉位移约20mm,与电缆终端金属尾管几乎分离,仅剩下20mm左右的铅套与电缆终端金属尾管相连接。结合故障发生现场、故障发生过程等情况,判断故障是因相连部分铅套发热而引起的电缆燃烧。

在咨询GIS电缆终端制作厂家以及分析电缆铅套位移情况后,判断电缆终端主接头没问题,电缆主导电体(即电缆线芯)役有发生位移,不用更换电缆终端,只要对故障处电缆铅套进行处理就可以了。 3 事故处理

对于c相(故障相),先把故障点铅套外层绝缘烧焦处割除。然后,对故障点表面进行清洁,包括用0号砂纸对故障点烧焦面进行打磨处理,吸去杂碎物和灰尘,用干净布擦抹,用工业酒精清洗等。清洁干净后,再通过补焊锡的方法,将电缆铅套重新与电缆终端金属下护套进行可靠连接,接着用铜接地线缠绕铅套外表面(多圈),并用锡焊牢,引出部分编成辫状,作为铅套引出接地线,用绝缘自粘胶带(规格为1~15kV)包裹外露部分铅套。完成上述工作后,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合格后将铅套引出接地线接地。

对于B相,剖开电缆外包扎防护绝缘进行检查发现铅套没有发生位移,认为不用进行重新引出接地线处理。用绝缘自粘胶带包裹外露部分铅套,再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后,将铅套引出接地线接地。对于A相,剖开电缆外包扎防护绝缘,发现电缆铅套有少许位移,认为应重新从铅套处引出接地线。用锡焊法将铜接地线与铅套连接好,用绝缘自粘胶带包裹外露部分铅套,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量,将铅套引出接地线接地。

处理结束后,对电缆进行绝缘试验,数据如下:在开关站侧加压250V,电缆铅皮对地绝缘A、B、C三相都为30MΩ;2号主变处110kV电缆护层保护器加压250V,A相为850MΩ,B相为900MΩ,C相为800MΩ;电缆主绝缘,在2号主变侧用2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A、B、c三相都为2500MΩ。

绝缘试验数据符合要求,又因系统无任何事故或故障报警信号,也无任何保护动作,系统电流也没有任何异常一,系统是正常运行状态的,决定不对电缆进行交流耐压试验。电缆重新投入运行,至今运行正常。 4 原因分析

经分析,认为此次故障的原因是:GIS电缆终端下方只有1个电缆抱箍为电缆固定,悬挂着的电缆有4~5m长,经多年运行,虽电缆内芯导体固定于终端和1024隔离开关连接,但电缆外套自重渐渐向下位移,致使电缆铅套和电缆终端尾管分离,但又不是完全分离(约20mm相连接),金属护层中感应电流遇到高电阻后引起发热,从而导致外层防护绝缘起火。 5 预防措施

为了确保电缆的安全运行,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根据电力行业标准DL/T 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11.0.2条:在紧邻终端、接头或转弯处部位的电缆上,应有不少于一处的刚性固定。根据本厂实情,电缆在原有一处刚性固定基础上再增加固定支架,以防止电缆发生移位。

(2)设备维护处每星期要检测110kV电缆接地电流并作好记录,每个季度将记录交技术部门分析,并针对分析结果做好预防措施,将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 (3)定期进行巡视检查,查看线路场地情况,以防外力破坏。

(4)对于电缆终端头,可根据运行情况停电检查,并加强污秽地区电缆终端头的巡视与清扫。

(5)对于户外与架空线连接的电缆应该检查终端头是否清洁,有无发热、放电、漏液等现象,引出线的连接点有无发热现象,电缆铅包有无龟裂漏油,靠近地面一段电缆是否被碰撞等。

(6)多根电缆并列运行要检查电流分配和电缆皮的温度情况,防止电缆过负荷,原则上不允许过负荷运行。

(7)检查电缆沟内的电缆位置是否正常,接头是否变形漏油,温度是否正常,通风、排水等设施是否完善。

(8)对于敷设在房屋内和不填土的电缆沟内的电缆,要重点检查防火设施是否完善,室外与室内电缆沟之间的封堵墙是否完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