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一讲 油压力表

第一讲 油压力表

来源:易榕旅网
第一讲 机油压力表、冷却液温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第二讲 燃油表、车速里程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第三讲 报警装置、电子显示仪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第一讲 机油压力表、冷却液温表的结构和工

作过程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机油压力表、水温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计划学时 2 1.掌握机油压力表及传感器的类型、工作过程; 2.掌握冷却液温度表及传感器的类型、工作过程。 1. 机油压力表及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2. 冷却液温度表及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电磁式机油力表、电磁式冷却液温度表的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一、 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车用电气设备的组成,引入新课。 想一想:汽车行驶时,驾驶员如何了解汽车的行驶速度、发动机的机油压力、冷却液的温度? 二、汽车仪表 实物展示 示频演示 作用:为驾驶员提供车辆的各种状况,以便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故障。 组成:机油压力表、冷却液温度表、燃油量表、发动机转速表、车速表。 互动性交流:示频展示过程中,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回答各仪表的名称和作用,老师做总结。 教 学 过 程 三、机油压力表及传感器 实物展示 作用:用来检测和显示发动机主油道的机油压力的大小,以防因缺机油而造成拉缸、烧瓦的重大故障发生。 组成:机油压力传感器、机油压力指示表 分类:机油压力指示表可分为电热式、电磁式和弹簧式三种。机油压力传感器可分为双金属片式和可变电阻式两种。 1.电热式机油压力表与电热式机油压力传感器 结构:动画演示 膜片、弹簧片、双金属片、调节齿轮、接触片、传感器接线柱、机油压力表传感器接线柱、指针等 工作过程: 动画演示 点火开关置ON,电流流过双金属片4的加热线圈,双金属片4受热变形,使触点分开;随后双金属片4又冷却伸直,触点重又闭合。如此反复,电路中形成一脉冲电流。 想一想:脉冲电流大小的影响因素是什么? 当油压降低时,传感器膜片2变形小,触点压力小,闭合时间短,打开时间长,变化频率低,电路中平均电流小,双金属片11弯曲变形小,指针偏摆角度小,指向低油压;反之,当油压升高时,指针偏摆角度大,指向高油压。 互动性交流: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分析油压升高时电路的工作过程。 2.电磁式机油压力表与可变电阻式机油压力传感器 当油压降低时,传感器5的电阻值增大,线圈L1中的电流减小,线圈L2中的电流增大,转子2带动指针3随合成磁场的方向逆时针转动,指向低油压;当油压升高时,传感器5的电阻值减小,线圈L1中的电流增大,线圈L2中的电流减小,转子2带动指针3随合成磁场的方向顺时针转动,指向高油压。 总结:两种机油压力表工作原理的区别。 3.使用注意事项 (1)在安装传感器时,必须使传感器外壳上的箭头(安装记号)向上,不应偏出垂直位置30。 (2)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机油压力不应小于0.15MPa,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机油压力不应超过0.5MPa。正常压力应为0.2Mpa~0.4Mpa。 三、冷却液温度表 作用:检测和显示发动机水套中冷却液的工作温度,以防发动机过热。 分类:冷却液温度指示表可分为电热式、电磁式和动磁式三种。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可分为双金属片式和热敏电阻式两种。 1.电热式冷却液温度表与双金属片式传感器 结构:动画演示 由双金属片、指针、弹簧片、调整齿扇、传感器等组成。 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点火开关置ON时,电流经蓄电池“+”→点火开关→接线柱→温度表加热线圈→接线柱→传感器加热线圈→触点→搭铁→蓄电池负极。 当冷却液温度较低时,双金属片在冷却液的作用下,变形小,触点压力大,闭合时间长,打开时间短,流过指示表加热线圈的电流平均值大,指示表的双金属片变形大,指针偏摆角度大,指向低温。 反之,当水温较高时,传感器中双金属片向上翘曲变形大,触点压力小,闭合时间短,打开时间长,电路中电流的平均值小,指示表的双金属片变形小,指针偏摆角度小,指向高温。 互动性交流: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分析机油压力表与冷却液温度表工作过程的类同。 2.电热式冷却液温度表与热敏电阻式传感器 动画演示 当点火开关置ON时,电流从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电源稳压器→温度表双金属片的加热线圈→传感器接线柱→热敏电阻→传感器外壳→搭铁→蓄电池负极。 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较低时,传感器的热敏电阻阻值大,电路中电流的平均值小,温度表的双金属片弯曲变形小,指针指向低温。反之,当冷却液温度升高时,热敏电阻阻值小,电路中电流的平均值大,温度表的双金属片弯曲变形大,指针指向高温。 总结:两种冷却液温度表工作原理的区别。 3.电磁式冷却液温度表与热敏电阻式温度传感器 结构:动画演示 线圈1与线圈2并联,但线圈1直接搭铁,线圈2通过热敏电阻后搭铁。 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当点火开关置ON时,左、右两线圈通电,各形成一个磁场,同时作用于软铁转子,转子便在合成磁场的作用下转动,使指针指在某一刻度上。 当冷却液温度较低时,传感器热敏电阻阻值大,线圈2中电流变小,合成磁场逆时针转动,使指针指在低温处;反之,当冷却液温度升高时,传感器热敏电阻阻值减小,线圈2中电流增大,合成磁场顺时针转动,使指针指在高温处。指示位置为冷却液的最小值. 四、质疑 1.当发电机输出电压升时,机油压力表的指示值如何变化? 2.若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的表面出现大量水垢,温度表的指示值如何变化? 五、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六、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机油压力表及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冷却液温度表及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3.机油压力表、冷却液温度表工作过程的区别。 作业 教学后记 1. 电磁式机油压力表与可变电阻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工过程? 2. 电热式冷却液温度表与热敏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机油压力表及传感器、冷却液温度表及传感器结构和原理即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之处,讲解时可对比进行。

第二讲 燃油表、车速里程表的结构和工作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燃油表、车速里程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计划学时 2 1.掌握燃油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掌握车速里程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1.燃油表及传感器的工作过程 2.车速里程表的工作过程 电磁式燃油表的工作过程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机油压力表、冷却液温度表的工作过程,引入新课。 想一想:为了解油箱内油量的多少,汽车上设有燃油量指示表。它是如何工作的? 二、燃油表及传感器 实物展示 示频演示 作用:燃油表用来指示燃油箱内燃油的储存量。 分类:电磁式、电热式和动磁式。传感器均为可变电阻式。 1.电磁式燃油表与可变电阻式传感器 结构:动画演示 线圈1串联在电源与传感器之间、线圈2与传感器并联;传感器由电阻、滑杆、浮子组成。 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当点火开关置ON时,电流由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11→燃油表接线柱→10→左线圈1→接线柱9→右线圈2→搭铁→蓄电池负极。 同时电流由接线柱9→传感器接线柱8→可变电阻5→滑片6→搭铁→蓄电池负极。 左线圈1和右线圈2形成合成磁场,转子3就在合成磁场的作用下转动,指针指在某一刻度上。 当油箱无油时,浮子下沉,可变电阻5上的滑片6移至最右端,可变电阻5被短路,右线圈2也被短路,左线圈1的电流达最大值,产生的电磁吸力最强,吸引转子3,指针停在最左面的“0”位上。 随着油箱中油量的增加,浮子上浮,带动滑片6沿可变电阻滑动。可变电阻5部分接入电路,左线圈1电流相应减小,而右线圈2中电流增大。转子3在合成磁场的作用下向右偏转,带动指针指示油箱中的燃油量。如果油箱半满,指针指在“1/2”位;当油箱全满时,指针指在“1”位。 教 学 过 程 想一想:若连接传感器的导线断路,油量表指针将如何指示? 2.电热式燃油表与可变电阻式燃油量传感器 工作原理: 当油箱无油时,浮子下沉,滑片6处于可变电阻5的最右端,传感器的电阻全部串入电路中,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燃油表加热线圈2发热量小,双金属片3变形小,带动指针4指在“0”位。 当油箱内油量增加时,浮子上升,滑片向左移动,串入电路中的电阻减小,电路中的电流增大.燃油表加热线圈2发热量大,双金属片3变形增大,带动指针4向右偏转。 当油箱充满时,滑片移至最左端,将可变电阻短路,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大,指针偏到最右边,指在“1”处。 想一想:若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发生变化,电热式油量表指针示值是否变化? 三、车速里程表 作用:车速里程表是用来指示汽车行驶速度和累计行驶里程数的仪表。 分类:磁感应式、电子式 1.磁感应式车速里程表 结构:示频展示 车速表是由与主动轴紧固在一起的永久磁铁1,带有轴及指针6的铝碗2,磁屏3和紧固在车速里程表外壳上的刻度盘5等组成。里程表由蜗轮蜗杆机构和六位数字的十进位数字轮组成。 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1)不工作时 铝碗2在盘形弹簧4的作用下,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零位。 (2)汽车行驶时 主动轴带着永久磁铁l旋转,永久磁铁的磁力线穿过铝碗2,在铝碗2上感应出蜗流,铝碗在电磁转矩作用下克服盘形弹簧的弹力,向永久磁铁1转动的方向旋转,直至与盘形弹簧弹力相平衡。由于蜗流的强弱与车速成正比,指针转过角度与车速成正比,指针便在刻度盘上指示出相应的车速。 2.里程表工作原理 汽车行驶时,软轴带动主动轴,主动轴经三对蜗轮蜗杆(或一套蜗轮蜗杆和一套减速齿轮系)驱动里程表最右边的第一数字轮。第一数字轮上的数字为1/10 km,每两个相邻的数字轮之间的传动比为l:10。即当第一数字轮转动一周,数字由9翻转到0时,便使相邻的左面第二数字轮转动1/10周,成十进位递增。这样汽车行驶时,就可累计出其行驶里程数,最大读数为99999.9km。 3.电子式车速里程表 组成:主要由车速传感器、电子电路、车速表和里程表四部分组成。 车速传感器产生正比于车速的电信号。电子电路将车速传感器送来的电信号整形、触发,输出一个电流大小与车速成正比的电流信号。当汽车以不同车速行驶时,从电子电路输出的与车速成正比的电流信号便驱动车速表指针偏转,即可指示相应的车速。 四、发动机转速表 类型:机械传动磁感应式、电动感应式 工作原理:动画演示 当初级电路导通时,三极管VT截止,电容C2被充电,充电电流由蓄电池正极→点火开关→电阻R3→电容C2→二极管VD2→蓄电池负极。 当初级电路截止时,三极管VT导通,电容器C2放电,放电电流通过三极管VT→电流表→二极管VD1。 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系初级电路不停的导通与截止,电容C2不停的充放电。因为初级电路通断的次数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所以电流表中电流平均值与发动机转速成正比,从而可用电流平均值标定发动机的转速。 四、质疑 1.若滑片与可变电阻接触不良,油量表示值比实附油量多、还是少? 2.若轮胎磨损严重,车速表指针示值增大、还是减小? 五、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六、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燃油表及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车速量程表及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3.发动机转速的工作原理。 作业 教学后记

1. 电磁式燃油表与可变电阻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工过程? 2.车速里程表的工作过程。 燃油表及传感器结构和原理与机油表、冷却液温度表即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之处,讲解时可对比进行。 第三讲 报警装置、电子显示仪表的结构和工

作过程 教学内容 报警装置、电子显示仪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计划学时 2 1.掌握各传感器、各显示表的结构原理,训练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2.掌握各仪表的故障诊断方法,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类警报指示灯、电子显示组合仪表、各传感器和显示表的结构原理各仪表的故障诊断方法 各类警报指示灯、电子显示组合仪表、各传感器和显示表的结构原理 解决措施 实物讲解,动画演示 解决措施 动画演示 一、导入新课 由教师引导思路,复习燃油表、车速表的工作过程,引入新课。 二、报警装置 实物展示 示频演示 作用:指示汽车某系统的工作状况、引起车外行人及车辆或本驾驶员的注意,保证行车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类型: 对内报警、对外报警 1.报警指示灯 报警灯通常安装在驾驶室内仪表板上,功率为1~3W。在灯泡前有滤光片,以使灯泡发黄或发红。滤光片上常刻有图形符号,以显示其功能。 教 学 过 程 互动性交流:示频演示时,以提问方式讲解各符号表示的含义。 (1)油压报警灯 机油压力报警灯,用于提醒驾驶员注意发动机的机油压是否异常。 (2)冷却液温度报警灯 当发动机冷却液温度升高至一定限度时,报警灯自动点亮,以示报警。 (3)燃油量报警灯 当燃油箱内的燃油减少到某一限定值时,告知驾驶员,引起注意。 (4)制动液液面报警灯 2.声音报警 (1)倒车蜂鸣器 (2)座椅安全带报警系统 (3)前照灯未关及点火钥匙未拔报警系统 (4)防撞系统报警 三、电子显示仪表 四、质疑 1.若滑片与可变电阻接触不良,油量表示值比实附油量多、还是少? 2.若轮胎磨损严重,车速表指针示值增大、还是减小? 五、互动性交流 学生自由提问题,老师可只作启发性回答。 六、总结 由老师引导思路,学生将本讲内容进行总结。 总结的主要内容是: 1.燃油表及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车速量程表及传感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3.发动机转速的工作原理。 作业 教学后记

1. 电磁式燃油表与可变电阻式机油压力传感器的工过程? 2.车速里程表的工作过程。 燃油表及传感器结构和原理与机油表、冷却液温度表即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之处,讲解时可对比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