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练习试卷33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1. 感染后不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是 A.病毒感染 B.原虫感染 C.细菌感染
D.蠕虫感染E.螺旋体感染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 感染性休克的预示征象,哪些错误
A.呼吸加快伴低氧血症和(或)出现代谢性酸中毒 B.尿量增多
C.神志改变,表情淡漠及烦躁不安
D.体温两个极端(过高热>40.5℃;过低温<36℃)E.血压偏低,心率明显增快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 HBV感染时产生的具有保护性的抗体是 A.HbsAg B.HBeAb C.HBsAb
D.HBeAgE.HBcAb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4. 伤寒的并发症多出现在病程的 A.第6周内 B.第1周内 C.整个病程
D.第4~5周内E.第2~3周内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5. 狂犬病的特征是 A.全身迟缓性瘫痪 B.恐水 C.怕光
D.因肌痉挛E.肌肉痉挛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6. 抗休克治疗不包括 A.补充血容量
B.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C.纠正酸中毒
D.应用抗菌谱广的杀菌剂E.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7. 隐孢子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性传播 B.胎盘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消化道传播E.注射传播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8. 发生于隐性感染之后的病原携带者称为 A.急性携带者 B.潜伏期携带者 C.恢复期携带者
D.慢性携带者E.健康携带者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9. 在黑热病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是 A.红细胞 B.中性黏细胞 C.巨噬细胞
D.淋巴细胞E.浆细胞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0. 蜱传回归热的好发季节是 A.夏秋季 B.秋季 C.春夏季
D.夏季E.春季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继发链球菌感染时忌用
A.阿莫西林 B.阿糖腺苷 C.干扰素
D.霉素E.CO-SMZ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2. 痢疾杆菌最常侵犯的部位是 A.升结肠
B.直肠和乙状结肠 C.横结肠
D.升结肠和横结肠E.小肠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3. 肠阿米巴病最常发生的部位是 A.降结肠
B.乙状结肠和直肠 C.升结肠和横结肠
D.升结肠和盲肠E.乙状结肠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4. 乙型肝炎的潜伏期为 A.1~3月 B.4~8周 C.1~6月
D.3~6月E.2~6周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5. 轮状病毒感染的治疗措施主要是 A.调节免疫治疗 B.抗病毒治疗 C.治疗合并症
D.对症与支持治疗E.抗感染治疗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6. 广州管圆线虫病主要症状为 A.肺炎
B.嗜酸性脑膜脑炎 C.大量咯血
D.癫痫E.胆管炎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7. 急性重型肝炎的病程不超过 A.24周 B.2周 C.4周
D.3周E.3月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8.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传播途径 A.体液传播 B.血液传播 C.呼吸道传播
D.消化道传播E.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19. 对传染病流行过程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病毒数量 B.社会因素 C.自然因素
D.病毒侵袭力E.毒力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0. 下列关于轮状病毒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可分为A-G7个组
B.主要侵犯结肠的微绒毛上皮细胞 C.为RNA病毒
D.属呼肠病毒科E.感染人的RV主要是A组和B组人RV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1. 钩体病在病程缓解第3~4日后可能出现再次发热-后发热是因为 A.复燃 B.复发
C.先后二批病原体侵入
D.青霉素治疗后反应E.迟发型变态反应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2. 在感染中,临近恢复期出现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D
D.IgAE.IgE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3. 关于钩虫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幼虫可随淋巴液和血液到肺
B.多数成虫在1~2年内被排出体外 C.成虫寄生在小肠上段
D.在小肠内发育为成虫E.杆状蚴从人体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4. 疟疾的常见类型是 A.恶性疟 B.卵形疟 C.脑型疟
D.间日疟E.三日疟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5. 以下关于水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出疹前2天始有传染性
B.第一批疱疹结痂即传染性消失 C.从出疹后始有传染性
D.从出疹前1天即有传染性E.出疹后传染性即消失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6. 旋毛线虫寄生于人体的部位是 A.脑 B.平滑肌 C.骨骼肌 D.肝E.心肌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7. 为预防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一种生物制品做人工被动免疫 A.抗病毒 B.丙种球蛋白 C.胎盘球蛋白
D.乙肝特异高价免疫球蛋白E.乙肝疫苗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8. 霍乱典型临床表现
A.不发热、腹痛剧烈、少量水样便
B.起病急、不发热、剧烈腹泻、呕吐、大量水样便 C.发热、腹痛、水样便,臭而量多
D.发热、剧烈腹痛、水样便或血样便E.发热、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29. 最能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是 A.伤害极期病人 B.潜伏期末的病人 C.暂时带菌者
D.慢性带菌者E.伤寒恢复期及缓解期病人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0. 莱姆病持续感染期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A.慢性游走性红斑 B.神经系统损害 C.循环系统症状 D.高热E.关节损害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1. 轮状病毒感染后主要侵犯 A.十二指肠 B.回肠 C.升结肠
D.空肠E.乙状结肠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2. 从起病至症状明显开始为止的时期称 A.恢复期 B.潜伏期 C.传染期
D.病原清除期E.前驱期
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3. 最凶险的疟疾是 A.间日疟 B.脑型疟 C.卵形疟
D.三日疟E.肾型疟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4. 钩体病的特异性检查有 A.显凝试验 B.以上都是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E.血培养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5. 钩体病的神经系统后发症最严重的症状是 A.反应性脑膜炎 B.周围神经炎 C.闭塞性脑动脉炎
D.脊髓炎E.蛛网膜下腔出血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6. 关于蛲虫病的临床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A.偶尔侵入肛门邻近器官,引起异位并发症
B.偶尔成虫可以经子宫侵入盆腔形成肉芽肿,易误诊为肿瘤 C.主要症状为肛周及会阴部奇痒,尤以夜间为甚
D.轻度感染即可引起畏寒、发热E.有时出现食欲不振、腹痛等症状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7. 炭疽的临床分型不包括 A.肺炭疽 B.肠炭疽 C.皮肤炭疽
D.炭疽脑膜炎E.口咽部感染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8. 流行性斑疹伤寒何时传染性最强 A.病后第1周 B.病后第2周 C.潜伏期末
D.病后第4周E.病后第3周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39. 慢性活动性肝炎主要诊断依据是 A.病程超过半年 B.絮状试验异常 C.球蛋白升高
D.肝小叶碎屑状坏死E.肝细胞中有嗜酸小体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40. 下列关于旋毛虫易感性的描述,错误的是
A.抗幼虫抗体在感染后15日出现,对长期感染无免疫; B.抗幼虫抗体出现在感染后30日,对长期感染无保护作用 C.对再感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D.人群普遍易感,与地域、季节无关E.人被感染后既可产生体液免疫,又可产生细胞免疫
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41. 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的严重并发症是 A.贫血
B.顽固性腹水 C.肝性脑病
D.上消化道出血E.重度黄疸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42. 钩体病感染后可获得的免疫力为 A.同型终生免疫力 B.无免疫力
C.持久的交叉免疫力
D.同型持久免疫力E.同型短暂免疫力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43. 卫氏与斯氏狸殖吸虫的生活史基本相似,需要两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为
A.啮齿类 B.浮游生物 C.螺类
D.蟹类E.禽类
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44. 脊髓灰质炎病人临床分型多数是 A.无瘫痪型 B.无症状型 C.混合型
D.顿挫型E.瘫痪型
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45. 旋毛虫病的易感人群与哪种因素关系密切 A.免疫 B.地域 C.季节
D.生食的饮食习惯E.性别
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传染病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