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豆腐的美学

来源:易榕旅网
值得珍■m生的 经典美文∞④ 豆腐的美学 ◎梁文道 一说到“淡”这种奇怪的味觉,很容易就会联 的误会。所以日本人吃豆腐吃得比中国人精,在 “淡”的味觉美学追求上也要比中国人优越。且以 两个极端的例子对比说明。 想到豆腐。而一提到豆腐,有朋友就开始争论,日 本人要比中国入更懂得钻研豆腐。且看名店奥丹, 三百年的历史,传承了十二代。一坐进去眼前是幽 静的池塘、青翠的树阴,食客们就以修禅的心情在 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的黄蓉精通厨艺, 她曾以一道叫作“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菜为郭靖向 洪七公骗来一式降龙十八掌。这道菜就是用豆腐 做的了'只是过程复杂。先把豆腐剜成一个个小球, 再放进一块挖了洞的火腿,最后吸饱了火腿香味的 茶室里品尝纯豆腐宴。有哪家餐馆能像奥丹这般, 专心地只卖豆腐呢? 日本人对待豆腐的态度的确比中国人来得严 肃。光看豆腐弄的菜式,他们也往往以豆腐为主角, 不像中国菜,豆腐通常用来担任吸味的配角。 在日本,夏天最常见的就是一色“冷奴”,除 去偶尔配着吃的西红柿素菜和可下可不下的木鱼 豆腐球就可取出奉客了。 另一个范例是日本商人发明的豆腐雪糕,虽 然大家都知道它并非真以豆腐为原料,可是它仍 然有一尝即现的豆腐味。它和“二十四桥明月夜” 的对比,正好说明了对待豆腐的态度差别。 豆腐的淡,在中国菜里就像国画的留白。没 有了这一方白,山水树木就不能呼吸,画面就缺了 丝等配料,柔滑到可顺喉咽下的冰凉“绢豆腐”就 是唯一的重点_j “冷奴”,光听名字就诱人,简单的凉豆腐在日 本竟有这么美妙的名字,令人不得不佩服。但只要 伸展进退的余地。平淡不是单独存在的,它总是 在有余无尽之间将所有的食材和味道升华至另一 层境界。反观日本菜里的豆腐,就像以空白的画 面为主,人物和花鸟是为了强调这块白才勉强补上 去的。 查查书,就会发现“冷奴”的词源并不很雅。“奴” 本是日本武士中最低级的阶层,武士大名们出巡的 时候虽然走在队伍最前,但其实连佩剑的资格都没 有。这些侍从般的武士衣袖上印有一个白色的方块, 看来有点像豆腐,而实际上这群“奴”也真爱吃不 怎么需要料理的凉豆腐,所以日本人干脆把凉豆腐 叫做“冷奴”。 两种吃豆腐的方法其实是两种淡的美学,一 种把淡看成须臾不离此世的自然事物,另一种则执 着地追求超凡脱俗的豆味。二者实在不用强分高下。 (摘自 时文博览》) 你看,光是一个名字就能在异文化间引起美丽 04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