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人力资源理念谈大学生就业

来源:易榕旅网
人力资源 从人力资源理念谈大学生就业 ●黄焱 中国医科大学社科部 [摘要] 本文从人力资源的基本观点,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目前“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提 出了可行性建议,对于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源大学生就业./--d  知识创造财富,人力资源及人才资源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发 会提倡,更不可成为大学生的唯一选择。展,国际竞争也逐渐演变为人力资源素质及如何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余斌余斌认为在大学生缺乏工 的竞争。如何使各种人才得到合适的岗位,尤其是应届大学生的就 业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议题。 一、大学生是高等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指存在于劳动人口之中的从事经济及社会活动并能 创造价值的能力。它是质与量的统一,一般可以用质量和数量来评 价。 人力资源质量可用若干基本要素来衡量,一是体质、二是智 质、三是学识、四是技能、五是品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 质量状况很大程度上由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劳 动者饮食营养好,受教育程度高。自我发展的机会多,形成的劳动 素质也较好。同样的,一般教育水平越高,人力资源素质越高,经 济越发达。但也不能简单的认为高等级人力资源数量越多越好、越 大越好,因为超越了社会经济客观需要的过多的高等教育等级人力 资源,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作用由此显 现得更为突出。知识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不再是土地、货币资 本、自然资源等物化的东西,而是知识以及进行知识生产、分配、 利用的智力工作,知识的载体或者说智力工作者即人力资源,尤其 是作为人力资源中的大学生,更属高层次的人才资源。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统计,2009年的应届大学毕业生有61 1万,其中未就业的就 有8O万,就业率为87%。虽然2O10经济环境好转,企业提供的就 业机会有所增加,但今年仅应届毕业生就有630万人,加上去年未 就业的人数和农村转移的劳动力,今年的就业缺口不容乐观,总体 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在中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迅速步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 天,由此带来的就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 所研究员陆学艺认为,大学当然不能盲目扩张,但适度增加大学生 在中国人El中的比例有很大积极意义:一来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的素 质,增强国家的竞争力;二来也为中产阶级的壮大造就了一支充足 的后备军。 目前“民工荒”问题从珠三角、长三角向全国其他地区蔓延。 与之相对的却是“大学生就业难”,大量高学历高智商的大学毕 业生在各大城市以“蚁族”的形式艰难生存。一边是企业高薪招聘 呼喊“民工荒”,另一边是学子期望薪资低却还倍感“就业难”。 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都很大,于是政府和社会就提倡大学生 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去、到西部区、自己创业、做普通工人、再 充电,这样的观念,可以互相理解和个体自我适应,但不应该全社 o 《商场现代化》2010年4E,j{下旬刊)总第609期 作经验、大学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等原因背后,造成大学生就 业难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中高端产业发展缓慢。 三、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 在这样严峻的现实情况下,又如何能够采取措施。促进大学生 就业呢? 1.重视大学生人力资源的积累。现代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曾 经说过: “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人。”一项全球性调查显 示,人力资源对企业战略的整体影响程度高达43%,高于其他任 何一项因素的影响程度。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国际问的人才竞 争加剧。发达国家将人力资源发展摆在头等重要地位,通过加大对 本国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同时,不断从发展中 国家挖取高素质的人才来提高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人才争夺 的世界大战”对我国关于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吸引提出了严峻挑 战。我们应主动应对,创造吸引人才的条件,为积累人才迎接挑战 做好准备。 2对大学生进行高素质人才培养。与传统的人事管理相比,现 代人力资源更重视人本管理,管理者更看重的是员工的积极性、主 动性、创造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有利于使“人”的效能 得到发挥。有利于对其本身的培养和潜力的发挥,所以在为组织提 供效益的同时,也塑造了劳动者自身。尽量促成知识密集型企业主 动招募大学毕业生并加以培养使用,推进各种校园实习计划,是对 大学生走入社会,拥有实践经验的良好途径。 3.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我国正处以一个全面完成市场经济体 制建构的时期。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一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 制度,从根本上转换经营机制,就要改革、改造。这种改革依靠一 大批优秀和廉洁的现代企业家,依靠一大批高质量的技术创新和经 营管理人才。这都需要从实战和经验出发,鼓励大学生创业。是培 养一流管理人才的良好途径,而众多地区的大学生孵化基地更是对 此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4.加速发展知识密集性企业。中高端产业得到发展势必给大学 毕业生提供大量就业空间,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合理构建我国的 经济结构,才能保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学以致用。 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起步晚.一直在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 过程中,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本国本组织实际,探索适合自己 的人力资源管理道路。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栋梁和前进的保障,这 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实现中国经济进一步腾飞的关键。 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人力资源的理念,这对个人、企业、社 会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