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要始终把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

来源:易榕旅网
◎焦 点 9曰l、午,工业相信思化鄱邵长李毅中征 化。改菩提蔚,f了业相企业曹 水半,摺导企业捉局 乏部分中央媒体记者联合采访时表示,要始 是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推动工业保持长 交快发展。 楚到“十一五”成就和工业发展现状时,李 我国工业的规模现居世界第二位,有220 从业人员的素质。第二,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与全 国单位GDP能耗水平下降相对应,研究提出“十 二五”时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及二氧化碳排 放量下降指标。在“十一五”取得成效的基础上, 提出“十二五”20个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任 产量居世界第一,但是大而不强,一个集 尤是增加值率低。所谓工业增加值,就是在 习内工业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减去 程中消耗或转移的非固定资产投入价值的 增加值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就是工业增加值 衡量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一个重要 前我国工业增加值率为26.5%,国际水平 40%。提高工业增加值率,就要增加工业 艮务的附加值,减少能源消耗等成本投入, .务。第三,大力加强质量管理,创新品种、提高质 量、改善服务、争创品牌,引导扩大消费,增加产 品和服务的附加值。第四,稳步推进兼并重组,提 高规模经济行业的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完善产业 链,规范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提升中小企业技术 和管理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相关部门一起,严 格限制“两高”和产能过剩行业的盲目发展。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 有力措施,也是工业调结构转方式的契机。李毅中 在谈到如何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时说,五中全会 一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此,要做好 方面的工作: 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 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 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其中 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的有六个。虽然次序的排列 并不说明重要程度,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不 誊。加大技术进步、技术改造力度,用高新 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组织行业技术 破核心关键技术,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 辽 宁 建 材 2010年第11期 言而喻。一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 化,我们正在迈入信息时代。二是信息技术是推动 力、倍增器,广泛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改 之不易。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果断决策, 措施有力,成效明显。中央提出应对危机,工业是 重点,企业是难点。当时国务院多次听取行业汇 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三是积极应对西方国家 提出的“智慧地球”理念的挑战,努力抢占互联 网、传感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制高点。 李毅中说,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我们 要加强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 发,突破重点领域,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型产 业。切实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他强 调,发展战略『生新兴产业,要注意下面几个问题。 报,先是在重点行业中制定了约40条政策,在此 基础上形成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了一揽 子计划和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受惠面广、含金 量高、力度大,对缓解行业、企业困难,促进工业 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关键作用。三是,大部制改革 探索取得较大进展。新成立的工业和信息化部进行 了积极的探索实践。加强磨合,积极推动“三定” 职责到位,落实工业行业管理的职责手段。理顺部 第一,现有雄厚的工业实力是发展新兴产业的 基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和传统产业的改造 提升相结合,而不是另搞一套新的体系。 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是新技术,只有 技术的创新突破,才能催生、支撑新兴产业的发 展,所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优先搞好国家重 大科技专项和其他行业重大技术的攻关研发,用新 技术支撑新产业的发展。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承 担着“核高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大 型飞机以及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 测系统、新一代卫星导航系统等重大科技专项,这 些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要加快实施进 程。 门关系取得一定突破,通过部际合作机制推动了工 作开展。加快职能转变取得明显进展,依法行政能 力得到提高, “三管一加强”的职责逐步得到落 实。部内司局责任得到明显疆化,实施目标责任制 和组建跨司局工作组取得成效。同时,经过不懈努 力,部机关在思想、业务和人员融合上有了良好开 局。 李毅中说,展望“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系 统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为主线,全面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和要素投入 结构,把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创新驱动、环境友 好、内生增长、惠及民生的基础上,为全面建成小 第三,在组织实施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 在注重发展市场基础性作用、企业主体 作用的同 时,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性作用,抓好行业准入、 发展规划、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 第四,要注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包括研发设 计、现代物流、软件服务、电子商务、工业设计、 科技管理咨询、信息服务等,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康社会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贯彻五中全会的总体 要求,五年后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将达到新的水平。 初步考虑有六个方面: 一是始终把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使工 业增加值率进一步提高,工业通信业保持长期平稳 较陕的发展。二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产业 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 发展搭建平台,疏通渠道。 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经历者和见证者,李 毅中谈到了“十一五”五年工作的感受,并对五年 后工业发展进行了展望。他说,回顾过去的五年, 应该说有三件事值得一提。一是,加强安全生产很 重要。无论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还是工业 导、先进制造业为支柱、生产性服务业为支撑的产 业发展新格局。三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技术 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和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明显 提高。制约产业升级的核心技术取得较大突破。四 是产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主要行业产业集中度明 显提高,中小企业活力明显增强。五是信息通信服 和信息化部以及地方政府,都应当坚持以人为本, 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经过努力, 2009年工矿商贸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较2005年减少 了4731人,下降了29.1%。五中全会明确把清洁安 全作为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向重要内容,体现了对安 全生产的重视。二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效来 22 务和支撑能力增强,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3G全面普及,下一代互联网规模部署,物联网在重 点领域初步商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六是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以节约、清洁、 安全、低碳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产业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