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 教材 分析 学情 分析 教学 重点 难点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1.认真观察生活,学会关注生活中令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现象。 教学 目标 2.学会围绕关键句将意思说明白的表达方法,并能用准确明白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3.通过习作训练,初步培养社会责任感。安破难点心 教师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学习 教学过程 1.课件播放几组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公共场所到处堆放垃圾,公共水池水龙头没有拧紧学生浪费纸张文具......),引导学生认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这些行为太不文明 教师活动 教 学 过 程 了,每个人都要维护公共卫生,节约资源...)。 学生活动 学生认真观图,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活动 多媒体课件;范文《爱我班级,人人有责》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任课教师 本课通过对范文的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感知本次习作的内容、特点,以及基本的叙述顺序,初步习得表达想法的要领。 命题作文是小学生作文的主要形式,三年级的孩子生活阅历不够丰富,面对这样的习作话题不能很好地进入状态。 重点:能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令自己感兴趣重品的问题或现象。 难点:能用准确,明白的语言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2.教师小结引入: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 问题,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积极发现并敢于表达自己 的想法,同时再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法,相信这师生互动 些问题就会越来越少。孩子们,今天的习作话题我们 就围绕着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或现象人手,谈谈属于我 1
们自己的想法(板书:我有一个想法)。 二、观察生活,激发兴趣 1.过渡引入:也许大家会觉得“想法”是个非常复杂 的东西,但其实很简单,就是看到了某种现象或问题 后你内心的感受以及自己对这些问题或者现象产生的看法。 学生认真阅读两段话 2.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两则范例,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两 段话,看看范例中的“我”都看到了什么问题或者现 象,又分别产生了怎样的想法, 3.学生自主阅读思考,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 适时引导学生找出两段话中的关键句(“我发现爱玩手机的人特别多”“我们班能不能开辟一个植物角呢”),同时引导他们再读两段话,看看两段话分别都写了什么(第一段话:发现的现象---具体表现--- 学生独立思考 产生想法:第二段话:产生想法---分析原因---合理 建议)。 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 4.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者问题引 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些现象又有什么想法呢?试着从自己的观察发现中选择一件与同学交流。 同学班内介绍自己看5.小组内同学进行交流,教师适时提醒他们可以借助到的某一现象或问对两段范例的阅读感知采取不同的顺序进行描述,注题,同时说清自己的意一定要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展开叙述,说清楚现象问想法、建议等 题的同时,还要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更可以提出合理的改进办法或建议。同时提醒小组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针对自己听不明白的地方向描述者提出自己的疑问。 6.指名同学班内介绍自己看到的某一现象或问题,同时说清自己的想法、建议等,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适 2
时予以点拨、梳理,引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将自己的意思表达清楚。
教师活动 三、范文引路,自主习作 学生活动 1.过渡引入:教材中的两段范例只是一个简单的描述, 要想让自己的习作写得更加具体,完整,我们还需要 对问题,现象以及自己的想法建议等进行更加清楚的师生互动 介绍。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优秀习作,在进行自 主练写之前,我们不妨先来读一读。 2.出示习作范文《爱我班级,人人有责》,引导学生认 真阅读范文,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学生认真阅读范文 哪些地方写得非常具体。 教 学 过 程 3.学生自主阅读范文,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 适时引导他们明确习作的叙述顺序(发现问题一表达学生自主阅读范文,想法一一提出建议),同时引导他们说说范文的哪些地然后与同学、老师交方写得比较具体: 流 生:他把自己看到教室卫生很差这一现象后产生的想 法写得很清楚,让我从中知道了破坏教室环境的危害 性。 师:这说明小作者确实是有感而发了。 生:他还把自己的建议写得非常清楚,让我们都知道师生互动 该怎么做能保护教室环境。 师:老师也觉得他这段话写得非常清楚,让人一下子 就读懂了他的建议。孩子们,让我们也动笔写一写我 们看到的问题或现象吧,注意要大胆自己产生的想法 哟,当然,还可以提出自己合理的建议和办法。 学生自主练写初稿 4.学生自主练写初稿,教师巡视,及时对学生进行选 3
材,结构顺序等方面的点拨与指导。 四、评改交流,课堂小结 学生小声朗读自己的1.引导学生小声朗读自己的习作初稿,边读边注意习习作初稿,边读边注作中用错的字词并及时改正过来,同时注意看看哪些意习作中用错的字词句子读起来还不够准确流畅,试着进行自主修改。 并及时改正过来 2.同桌互读互改,教师巡视指导,引导仙们注意看看 习作有没有写清楚自己看到的现象或问题,产生了怎同桌互读互改 样的想法,提出了什么有效的建议或办法等。 3.指名同学班内朗读自己的习作初稿,其他同学认真同学班内朗读自己的倾听,然后说说他们的习作哪此地方写得比自己好,习作初稿,其他同学好在哪里,哪些地方写得还有欠
教师活动 缺,如何修改更合适。教师适时对他们的习作进行点 教 学 过 程 评、梳理,重点引导他们写清楚自己对某一现象或问 题所产生的想法。 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 4.教师小结:由此看来,生活中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师生互动 题或现象还真是不少啊!同学们,既然我们看到了这 些问题,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看法,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将自己的解决办法或建议再拿到生活中去检验,看看自己提出的建议,办法是否具有实效性。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习作 我有一个想法 第一段话:发现的现象---具体表现---产生想法 第二段话:产生想法---分析原因---合理建议 由于三年级的孩子生活阅历不够丰富,面对这样的习作话题不能很好地进入状态。正是因为有了对学情的正确预估,因而教师切实做好了写作前的指导,不仅指导他们提前阅读教材中的范例,从中初步明确如何进行现象, 4
思 问题的观察要领,并在实际观察,整理的过程中有了比较明晰的目标。同时,还让他们懂得了“想法”一定是基于观察结果之上的,想法是要以事实为依据的。正因为如此,孩子们习作前的准备比较充分,这为习作交流,练习提供了保障,大多数孩子能够做到有感而发。但是,从习作结果来看,还有一部分孩子在表述“想法”的时候显得不够条理清晰,因而意思表达也就不够明白。 教师需要对这部分学生予以重点指导,让他们逐步学会思考,并准确表达个人见解。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
2.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找到积极的合理的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从积极的方面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把自己的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写清楚。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轻松导入。 1.(课件出示2)课本上的两段资料。 2.学生自由阅读,说说自己的感悟。 3.教师小结,导入课题:生活中有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如果我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改进建议和解决方法,就能是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节习作课我们就在作文中写一写自己的发现和想法。 【设计意图:出示话题资料,把学生不知不觉地带到习作中。】 5
(课件出示1)我有一个想法(板书:我有一个想法) 二、围绕主题,交流讨论。 1.(课件出示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和问题引起了你的关注?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想法? (板书: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 开辟班级植物角) 2.小组学生自由交流。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三、阅读范文,打开思路。 1.(课件出示4) 我有一个想法 当前,社会上有一种现象,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总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大有出息,于是就强迫他们学习那些他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是孩子十分苦恼。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从我七岁时,妈妈强迫我去学电子琴。这本是件好事,可我对乐器不感兴趣,不愿去学,而妈妈却一心想把我培养成音乐家,成为有出息的人,我只好每周日去参加学习班。这还不说,每天放学后,我还要练习一个小时要是弹错了一个音符,爸爸的巴掌就会像雨点般打来。说实在话,爸爸妈妈都是很爱我的,他们这样,也都是为我好。这一点我很清楚,我也想好好的练,可就是练不好。同院的贝贝与我同病相怜。他的爸爸妈妈强迫她学习小提琴,每天晚上,她家都传出贝贝的痛哭声和那鬼哭狼嚎似的小提琴声。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我没有任何起色,而小贝贝呢,也还是重复着拉老调子。 电子琴班结业了,我没有学到任何东西,小贝贝也是一样。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晚上,爸爸妈妈坐在沙发椅上,摇头叹气。爸爸说:“小健呀!我看你长大能有什么出息,白费了150元钱,这还不说,可你现在什么也没学成,长大又怎么办呢!”当时我心里真不好受,这时贝贝家又传出她爸爸的责骂声:“你这个笨蛋,长大能干什么, 【设计意图:出示例文,总结习作的内容,让学生有本可依,自由习作打下基础。】 6
我打死你……”随即便是贝贝嘶哑的哭叫声……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家长们,我真心的希望你们能从我这件事中吸取教训,不要强迫自己的孩子干他们不感兴趣、不愿做的事吧!我建议:学校召开家长会时,不要只是向家长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应劝导家长学些教育心理学知识,要多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引导他们主动学习,逐步培养他们多方面的才能,这样家长们高兴,我们也高兴。如果孩子没有那种天赋,家长也不要强迫孩子去学习,我相信,我们终将会成为国家各方面建设的有用之材。 2.学生阅读交流。 3.教师小结方法。 (1)生活中的现象。 (2)改进的建议。 (板书:生活中的现象:望子成龙,课业负担重 改进的建议:减负、主动学习) 五、学生习作。 1.学生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2.利用实物投影展评优秀习作。 六、品读欣赏 1.小组内把全组同学的作文展示出来,指出不足,共同修改。 2.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
【板书设计】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
玩手机影响与人交往 开辟班级植物角 生活中的现象:望子成龙,课业负担重 改进的建议:减负、主动学习
7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一、丰富习作源泉,让学生敢写。
课堂上,教师不是指导学生应该写这个,可以写那个,而是安排学生围绕题目要求放开思路,大胆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多见多识,纵向延伸,开阔眼界,积累习作原料,树立敢写的信心。然后,教师又横向拓宽,放低要求,让学生撇开心理负担,自由选材,引导他们在丰富的习作源泉里对号入座,产生生动直观的形象。有纵有横,扫除学生怕作文的阴影,使学生放开手脚敢写。
二、注重作文的评价,让学生乐写。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三、注重作文修改,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让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看到经自己修改过的作文比原来更通顺了、更流畅了,从而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对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提高写作的兴趣,进一步养成认真进行习作、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从而不断提高作文水平,最终使学生成为作文的真正主人。
不足之处: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发言、交流和倾听的礼貌教育。要培养学生清晰、连贯地讲话;文明有序地交流;认真、专注地倾听的良好习惯,以保证小组学习能够有序、有效地进行。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