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混泥土浇筑技术论文

混泥土浇筑技术论文

来源:易榕旅网
混泥土浇筑技术论文

【摘要】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好坏在影响建筑造价、成本的同时也关系到建筑的安全问题,如果在一些大面积、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建筑中产生了质量问题,例如表面产生裂缝等现象时,将会严重影响的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凝土浇筑技术支持了高层建筑的建设,应用好混凝土浇筑技术对于我国城市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项目中,混泥土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混泥土浇筑技术对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存在直接的影响。若混泥土工程出现坍塌事故,将对建筑物内以及周边的居民造成生命威胁,因此,混泥土浇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应当注重各环节操作的规范性,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达到使用标准,从而促进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概况

混凝土施工中尤为要重视的一个问题就是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其中造成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是混凝土结构的干燥收缩和降温收缩[1]。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其结构受一定的约束条件限制,结构内部会产生应力,如果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小于应力时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另外,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内部在水热化作用下内部温度会急剧上升,当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开始降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往往会产生裂缝,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硬化初期产生的应力过大造成,应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降温速度。

二、混凝土浇筑前准备 (一)混凝土的原材料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材料选择工作,材料选择的合理性规范性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对施工所用的水泥进行严格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水泥的外包装、种类、生产日期、出厂合格证、出厂检查报告等。并按照国家规定的检验标准进行逐一检验;第二,在施工设计图纸上要标明施工原材料的详细信息;第三,待原材料检验及复检后,再从现场取样送到试验室进行检验,原材料各项指标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二)混凝土的搅拌

工作人员在制作混凝土时,要保证水泥、土骨料、水以及其他添加剂的投放顺序以及投放量,在搅拌中要注意搅拌时间以及浇筑时间。由于不同用处不同种类的混凝土搅拌中标准要求不一样,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掌控混凝土的搅拌工作流程。要严格注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以及混凝土中各种材料的混合配比,一定要保证混合均匀。

(三)混凝土的输送

在高层建筑中,对于混凝土的运送工作主要用混凝土泵以及管道进行运输。具体规范的现场操作要求为: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布置一

台移动的输送泵以及一台拖泵,工作人员要熟练掌握输送泵的操作方法,施工现场要准备足够多的各类零器件,以备不时之需,一旦输送泵产生故障问题要能及时作出修护工作,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2]。对于输送管道,首先应该检查管道内是否通畅,是否有残留物体,在检查工作中主要检查拐弯处的管道。在输送混凝土之前应该用清水清洗管道内壁,然后再用水泥砂浆顺滑泵送机以及输送管道。

三、混凝土浇筑技术的特点和浇筑方案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特点

混凝土施工要求较高,要考虑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当进行混凝土的分层浇筑施工时,应确保下层混凝土初凝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协调好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及振捣各个施工环节,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及施工的连续性以及施工质量。 (二)混凝土的浇筑方案 1.全面分层方式

在混凝土浇筑工作中采用全面分层的浇筑技术,实际上就是在第一层完成浇筑工作之后在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工作逐层进行,直到浇筑工作完成。在实际浇筑工作中,要根据实际工作面积情况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案,一般情况下这种浇筑技术不适合用于大面积的浇筑工作,

在实际浇筑工作中一般是从短边开始向着长边的方向延伸,有时候也采用从中间向四周延伸的浇筑方法[3]。总之在保证浇筑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案。 2.分段分层方式

在采用上边提到的全面分层浇筑技术时,会对与搅拌机以及混凝土的输送提出很大的要求,提高了工作难度。如果这些要素在无法满足的情况下,采用分段式的分层浇筑技术是有实际意义的。分段式分层浇筑方案是从底层开始浇筑,缓慢的进行,等一段时间过后在进行第二层的浇筑工作,这样自下而上的浇筑。分段分层浇筑方案主要用于厚度不是很大但是建筑面积长度较大的建筑工程中。

以上三种主要的混凝土浇筑技术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情况下复杂多变的情况,这就要求工作人员有灵活应用变通的能力,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 四、混凝土的振捣

对于混凝土浇筑技术中的振捣工作我们有以下几个内容:从道入口到落地点的距离不应该超过2m,当浇筑高度超过3m时,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浇筑效果,可以采用串通、流管等方式[4]。在浇筑中要根据实际建筑物大小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要根据钢筋结构、强度等因素提出实际的建设意见,一般情况下建筑我深度要控制在振捣棒长度的1.25倍以下。在进行振捣工作中要遵循快进慢出,逐点进行

的原则,移动半径要小于振捣棒作用范围直径的1.5倍;对于使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操作时,要确保振动器有效震动面积边缘部分的振捣。 五、混凝土的养护和裂缝的预防 (一)混凝土的养护

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要对混凝土建筑进行养护工作,要进行浇水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并且要保持12小时以上,对于炎热的夏季时要覆盖湿草,并且浇水持续时间要在7周以上。要安排人员专门进行混凝土工程的养护工作,保持建筑的湿润 (二)裂缝的预防

具体可通过以下方式:首先,控制温度。降低混凝土中水泥的比例,尽量采用干硬性混凝土,适当加入其他添加剂。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加水使混凝土在浇筑时的温度不至于过高;当施工温度比较高时,浇筑混凝土时应该降低浇筑厚度,待所浇筑的混凝土层冷却后在浇筑下一层。其次,对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严格管理,确保各个岗位的施工人员尽职尽责,明确分工,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安排专门人员负责混凝土的浇筑及后期的防雨防冻。对施工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尽可能降低人为因素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最后,改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为了最大程度的降低混凝土凝固过程中的水化热,可以在混凝土中加入适量的煤灰以降低水泥的用量,对于混凝土有特殊要求时应严格遵守要求禁止添加其他物质;在混凝土的凝固过

程中,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为了降低水对混凝土凝固的影响,要严格控制用水量[5]。 六、结语

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好坏在影响建筑造价、成本的同时也关系到建筑的安全问题,如果在一些大面积、大体积的混凝土浇筑建筑中产生了质量问题,例如表面产生裂缝等现象时,将会严重影响的建筑物的安全性以及使用寿命。凝土浇筑技术支持了高层建筑的建设,应用好混凝土浇筑技术对于我国城市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王石.浅谈建筑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15(02):65-66.

[2]曹世国.张皓. 浅谈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温度裂缝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08):42.

[3]徐松杰,刘亚坤.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2,38(14):156.

[4]谈新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特点与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2,26(19):76-7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