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动诠释孝敬
--乌兰县人民医院“孝敬之星”个人先进事迹 王永明
王永明,男,汉族,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乌兰县人民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医院外科上班比较忙,他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恪守“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格言,无怨无悔地侍奉年弱多病的父母双亲,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在兄弟姐妹中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同事和邻居们的一致称赞。谱写了一曲敬老孝亲的赞歌。
王永明的父亲因患癌症,已经去世,母亲常年有病,全靠王永明夫妇照顾护理,而且这一病就是七、八年。王永明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就在母亲的病床前铺设了一张床,和妻子一起共同帮助母亲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王永明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
在母亲病重期间,白天,王永明的妻子在铜普上班,王永明上班期间则尽可能及时回家照顾母亲,白天做饭,晚上的时候更是寸步不离的予以照顾,陪母亲聊天。冬天天冷的时候,怕冻着母亲,就提前买来电炉子、电热毯等给母亲加热,为了母亲的更好的恢复,夜里每隔两个小时就要给母亲翻身。在王永明夫妇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精神一直很好,逢人就说:“我之所以能熬到现在,全是托儿子、儿媳的福!”。
“十多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的照顾母亲的感人事迹在乌兰县赛什克广为传颂,凡是认识王永明和听到他事迹的人,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理的巨大震撼,受到了全乡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誉,在赛什克乡树起了敬老孝亲的榜样。
多年来,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对母亲的病,他心中也有过苦痛,生活也充满累与忧,作为家中的主心骨,他不能垮。作为男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勇敢地把这一份责任、亲情与义务担当起来。王永明说:“母亲给予我生命,现在母亲病了,但给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回报。母亲的坚强,妻子的宽容与理解,儿子的进步,家里家外、单位的理解支持,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宽慰,我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值得珍惜的!我就是苦点累点,为了母亲的健康,孝敬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为人子女起码的道德与良知!”他对孝敬的理解是: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