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来源:易榕旅网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

【摘 要】目前,由于钻孔灌注桩具有承载力好、抗震性强等特点,所以在各类土木工程中被广泛的运用,但是影响钻孔灌注桩的不可预计因素不在少数,质量控制难以把握,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导致建筑工程不可计算的损失。本文从工程实践的角度出发,对钻孔灌注桩存在的实际施工问题进行探讨,并根据问题提出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与解决措施。

【关键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建设管理

作为提高建筑基础刚度以及整体性的钻孔灌注桩已经被广泛的运用于高层建筑、高速公路、海洋大桥等等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过程中,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状况不明确、工艺落后以及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等不良因素的存在,导致钻孔灌注桩的的施工质量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水下进行的,成桩后质量检查比较困难,,所以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所以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我们要适度规避隐患,力求将质量风险消除在成桩之前。

1 钻孔灌注桩的质量要点

1.1 成孔机具的选择

灌注成桩的首要环节就是钻孔,钻孔灌注桩的成孔机一般有以下几个类别:冲击钻、浅水钻、回旋钻等等,选择什么样的成孔机具一般是依据建设区域的具体地质状况而定。譬如就冲击钻成孔而言,坚硬土、岩石层等类别的地质环境适宜用十字星钻头;而粘砂土、砂砾石层则适宜用管型钻头。

1.2 泥浆质量的辨别

对于钻孔灌注桩具体施工而言,泥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桩后的承载能力的大小,现阶段下部分施工队伍缺乏对泥浆质量以及施工工艺的重视,然后一旦泥浆比重较低,孔内泥浆面低于孔外水位,则极其容易造成坍孔现象,这种情况对于钻孔灌注桩后续工程的施展必然会造成相当大的阻碍。

1.3 成孔深度及垂直度的要求

在恶性的桩基工程事故中,孔深或者是垂直度不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孔深以及垂直度实际上直接决定了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所以急需受到施工队伍的重视。针对于钻孔的具体深度,要根据实际施工状况注重测量精确度,力求达到设计要求。而为了更准确地避免钻孔倾斜,实现成孔垂直度符合施工要求,则必须合理善用校核钻杆。

1.4混凝土灌注的关键

混凝土灌注是钻孔灌注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当前施工单位往往使用的是商业混凝土,使用期间难免出现由于砂石含泥量大、水泥保管不善、以及剂量不符合标准等影响灌注工作的情况,并且在水下灌注施工中,由于阻力不大易于灌注,施工方往往随意加大水灰比,结果混凝土的强度质量严重下降,成型的灌注桩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2 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钻孔过程中存在坍孔、倾斜、桩底沉渣量过多等问题

首先,在钻孔过程中,如果存在泥浆质量问题,一旦灌注过程中的泥浆所占比例过低,就极易导致坍孔现象;其次,在钻孔深度的选择上,如果没有合理使用杠杆,成孔深度过大过小都会导致成孔垂直度的倾斜,不利于后期成桩后的稳定性与承载性。最后,对于孔底的积淀物控制不力,沉渣与沉淤均在桩底形成的软弱隔层会导致桩端承载力丧失殆尽。

2.2 水下混凝土灌注出现的卡管、钢筋笼上浮、断桩等问题

在灌注过程中,施工者往往注意最小导管的埋深,而忽视最大导管的深度。只要混凝土可以灌注下去,施工者往往是不断地进行灌注,这样一来灌注的深度往往就超出了可控制的范围,导致桩身质量存在问题。同时以上做法还容易发生钢筋笼上浮等问题,尤其是对于不是全笼的桩孔,笼顶固定措施的不足就会导致钢筋笼上浮,并且一旦上浮就难以复位,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断桩现象的发生。

2.3 施工管理水平不足、队伍建设不到位

施工队伍建设的不足直接导致对施工工艺不够重视以及对质量把控不够有力。

一方面,一些施工者和验收者只注意检查孔底沉渣厚度,而忽略了对于泥浆性能指标的检查,一旦泥浆不合格,相对密度或者是粘度较大,在此情况下灌注的混凝土桩基不仅会造成埋浆,甚至会形成夹泥层最终造成断桩现象。

另一方面,在前期工程准备期间,对于灌注桩施工人员技术资质的监控不够到位。而在钻孔灌注桩的事后验收环节,往往会发生只验收表面性的建筑工程,而忽略隐藏性的质量隐患的现象。

3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手段

3.1 对钻孔设备,泥浆质量等进行事前检查

首先,核对施工地质资料,检查所准备的钻孔设备、机具是否符合实际操作要求。其次,在试成孔过程中,施工单位人员要根据钻孔持力层的具体情况,选

择合适的桩孔钻头形式,并且要制定有效的成孔后清理方式。再而,成孔清理后要检查孔深、孔垂直度、沉渣厚度、泥浆比重等等,以确认成孔是否符合灌注要求,最后,在实施最后的灌注环节前,要检查泥浆质量,确定砂石混合比例足以灌注成具有合适承载力的成桩。只有在灌注前期做好切实的事前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3.2 注重灌注桩施工的工序及事中管理工作

钻孔灌注桩施工的事中质量控制主要体现在清孔、下放钢筋笼以及浇灌等等。清孔主要是指在护壁的前提下初步稀释泥浆,并且根据成型的桩径以及孔深,将孔底的泥块、岩屑等阻碍物利用注入新泥浆的浮力使其浮出孔底。而针对钢筋笼的下放则应该遵循非强制原则,入孔时应该以垂直角度徐徐放入,就位后利用焊接手段将其固定。在最后的浇灌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混凝土接近钢筋笼底部时,应放慢浇捣速度,以降低导管深浅度造成的混凝土上升的冲击力。

3.3 完善管理水平,注重施工事后验收

一方面,对于已完工的钻孔灌注桩质量的验收我们称之为桩基质量检测,主要是针对钻孔灌注成桩后的结构完整性以及桩体承载力程度进行的检测,主要的检测方法包括:钻芯法、声波射线法以及最常被使用的静荷载试验法。当然由于静荷载法存在着浪费工时、操作不便等缺陷,所以结合现阶段下以波速检测为主要手段的动测法,才是实现施工设计初衷、完善钻孔灌注桩施工检测的正确手段。

另一方面,所有工程行为的最终主体是建筑、施工、监测人员队伍。要想提高钻孔灌注桩的质量必须重视人员队伍的建设培养,要进行人员技术资质的确认以及检测人员的公正严谨的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为后期其他建设提供安全的工程基础。

综上所述,如何对现阶段下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进行保障是消除工程基础隐患,实现建筑完整性以及承载力的重要环节。为了提高建筑质量,必须根据钻孔灌注桩存在的钻孔环节、灌注工序以及管理建设等提出相对应的控制措施。譬如做好事前设备仪器、水泥浆石类的工作准备,完善成孔后灌注实施中的主要步骤,最后在实际验收中,坚持验收手段的全面性,坚强队伍人才建设。总而言之,对于钻孔灌注桩的工程实施必须结合施工前、中、后各个阶段的特征,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工程的质量把控。

参考文献:

[1]喻震,魏峰.钻孔灌注桩施工的质量控制研究[J].建筑与工程,2010 (33).

[2]李永生.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0(35).

[3]张立柱,李勇.钻孔灌注桩反循环工艺探讨[J].中国建筑科学,2011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