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安全监测方案
1目的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并根据合同文件要求及设计人员现场指定,我部决定对左、右岸非溢流坝段的边坡、上游老闸、下游交通桥等全面定期进行监测。
通过测定边坡的初始状态,发现不稳定区段,对不稳定边坡进一步观测,正确预测边坡破坏的发展趋势,进而确定不稳定边坡的范围,制定出合理的处治措施,防止滑坡和坍塌对人员、设备以及工地周边建筑物造成危害;观察上游老闸和下游交通桥在施工期间的安全运行状况,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2 适用范围
本技术方案,仅适用于陶岔渠首枢纽的左、右岸非溢流坝段的边坡、上游老闸和下游交通桥的监测。
3监测内容和方法 3.1边坡监测
3.1.1边坡监测内容
边坡面上滑块的大小、分布及移动的过程,滑动面位置、形状,滑体的大小、滑动方向,边坡移动对坡顶及其附近各种设施的危险程度。 3.1.2边坡监测点的布设
边坡监测点布设在下列地段:工程地质条件较复杂,如断层、破碎带、岩层节理发育不全等地段;地下水和地表水危害较大的地段;高大边坡及在进行边坡治理的地段。总之,监测点的布设以能正确反映边坡的变形为原则进行布设。
遵循上述监测点布设原则,并根据现场工地实际情况,分别在左右岸非溢流坝段的边坡上各布置了4个监测点,共8个监测点。在左岸非溢流坝段刺墙端部边坡上布置两个监测点,记为BP1和BP2,点BP1的施工坐标为(311.301,0.160,186.014),点BP2的施工坐标为(296.577,2.150,179.412);在坝肩两侧边坡上各布置一个监测点,记为BP7和BP8,点BP7的施工坐标为(240.160,-19.319,172.018),点BP8的施工坐标为(242.211,20.047,170.976)。在右岸非溢流坝段刺墙端部边坡上布置两个监测点,记为BP3和BP4,点BP3的施工坐标为(-30.382,-1.486,176.780),点BP4的施工坐标为(-47.339,-3.635,183.243);在坝肩两侧边坡上各布置一个
监测点,记为BP5和BP6,点BP5的施工坐标为(25.658,-30.144,169.360),点BP6的施工坐标为(25.651,37.133,165.764)。两岸非溢流坝段范围内边坡监测点用素混凝土标墩标记。 3.1.3边坡的监测
(1)观测工作在全部测点埋设10~15天后进行,观测时首先将观测站的控制点与大坝的基本控制网点(平面与高程)进行联测,平面联测工作按按四等水准的要求进行。
(2)观测站控制点联测后,即可开始测定各工作测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观测需要独立进行两次,如果两次测量结果的平面坐标均符合要求,则取其平均值作为原始数据。
3.2上游老闸和下游交通桥的监测
3.2.1监测内容
上游老闸边坡有无变形,地基有无沉降、位移等;下游交通桥有无变形或沉降等。 3.2.2观测点的布设
上游老闸的监测点在老闸附近坚固的岩石或坚实的土基上,在左、右岸共布置8个监测点,分别记为W1、W2、W3、W4、W5、W6、W7、W8,监测点用素混凝土标墩标记。W1的施工坐标为(99.794,-38.597,153.091),W2的施工坐标为(109.561,-33.948,152.412),W3的施工坐标为(166.963,-47.097,158.122),W4的施工坐标为(176.140,-40.106,159.328),W5的施工坐标为(116.229,-53.688,116.229),W6的施工坐标为(134.659,-53.959,154.382),W7的施工坐标为(150.723,-54.127,154.417),W8的施工坐标为(134.018,-59.612,158.417)。
下游交通桥的监测点布置在桥面边缘,在主桥及两岸引桥上各布置一个监测点,共三个监测点,分别记为B1,B2,B3,在桥面边缘用油漆标记三个监测点。B1的施工坐标为(106.130,126.394,161.185),B2的施工坐标为(137.426,126.012,161.123),B3的施工坐标为(162.018,125.692,161.182)。
上游老闸和下游交通桥的变形和沉降的观测方法和边坡观测方法基本相同,所以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4日常观测
(1)项目部测量队派专人定期(一般每七天一次)对左、右岸非溢流坝段的边坡、上游老闸、下游交通桥进行全面监测,若为危险边坡则加强监测,并对每月监测参数进行分析,并随施工月报上报监测成果。
(2)安全科负责左、右岸非溢流坝段的边坡、上游老闸、下游交通桥的日常巡查;遇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主管领导,会同有关科室召开安全隐患分析处理技术会,制定处理方案。
(3)各作业队兼职安全员对左、右岸非溢流坝段全天候进行安全巡查,负责局部滑坡、安全平台、台阶坡面浮石的清理,遇重大安全隐患及时上报主管部门负责人。
5安全应急措施
(1)边坡工程施工出现险情时,应做好边坡支护结构和边坡环境异常情况收集、整理及汇编等工作。
(2)当边坡变形过大,变形速率过快,周边环境出现沉降开裂等险情时应暂停施工,根据险情原因选用如下应急措施:
①坡脚被动区临时压重;
②坡顶主动区卸土减载,并严格控制卸载程序; ③做好临时排水、封面处理; ④对支护结构临时加固; ⑤对险情段加强监测;
⑥尽快向勘察和设计等单位反馈信息,开展勘察和设计资料复审,按施工的现状工况验算。
(3)边坡工程施工出现险情时,应查清原因,并结合边坡永久性支护要求制定施工抢险或更改边坡支护设计方案。
(4)一旦老闸出现较大变形或地基沉降,应立即向上级汇报,必要时可暂停施工。 (5)老桥出现大的变形,危及正常的通行时,应立即封锁交通,在桥两边较远处竖立警告标示,并派专人把守现场。
6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为确保整个施工现场安全,在危险施工地段设立安全警示牌,并设安全员;发现险情立即通知有关人员,撤离危险区。
(2)设置专职安全检查人员,随时检查安全情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加强夜间施工照明,确保施工机械和人员的安全运行。降雨时,加强坡面检测和观测,若发生不利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不良事故发生。
(4)及时清理施工生产的废弃物,为作业人员营造一个安全、舒适、清洁的作业环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