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标准

来源:易榕旅网
 精品文档-可编辑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学前儿童卫生学》 2.课程代码:05132401 3.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 4.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5.学时:45课时

6.建议开课学期:大一第一学期

二、课程标准基本结构 (一)课程概述 1.课程的基本理念:

(1).课程设计基本理念: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模式,以水平提升为重点。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给学生更多的活动空间,让他们积极的参与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采用“教学项目化、学习自主化、实践职场化”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手段,构建立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教学做合一。

A.教育价值定位:《学前儿童卫生学》是研究保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一门学科,在揭示各种环境因素对学前儿童健康产生影响的基础上,为制定卫生标准, 提出卫生要求和采取相应的卫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它以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为依据,研究与学前儿童健康有关

精品文档-可编辑

的各种问题,同时它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它与学前教育的其它学科一起,丰富了学前教育的内涵。

B.内容的选择与呈现方式:《学前儿童卫生学》既包含理论学科中的一般理论知识、技能和基本原理,又有合作表达水平、综合职业水平和全面素质方面的内容。《学前卫生学》的教学通常包括素质、知识和水平三个方面。

C.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卫生学》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树立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理念,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和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能够掌握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保健制度、营养卫生、常见心理问题、安全教育等方面的知识;能够对常见的传染病及常见疾病进行预防和处理。

(2).课程实施基本理念:

A.教学方法的选用: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综合运用讲授法、演示法、观察法、讨论法、练习

法等多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还运用现场教学、情景模拟训练、小组教学、案例教学、操作演示、项目实训等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性,发展学生的职业水平,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场教学法:为了增强理论讲授的实效性,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进行见习和考察,实际感受托幼机构设备卫生的重要性和应注重问题,并在见习的基础上对所见所闻进行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实际的保育工作中去。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置特定的情景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水平,更加牢固地掌握了相关技能。例如:学前儿

精品文档-可编辑

童意外事故的急救包含许多急救技术和处理方法,为了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技能,我们设计一定的情景,预备一些工具或材料,让学生分别扮演救护者和受伤者,进行现场的急救和包扎。如在讲到“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的内容时,除了用多媒体演示操作步骤外,设计几种不同的意外事故的情景,让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施救措施,并要求学生两人合作轮换完成操作练习。

小组教学法:从教学过程的集体性出发,以小组合作活动及小组成员之间互动的普遍性为基础,追求学生的个性和群体性的协同发展,并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促进小组合作互助、共同学习,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并以小组团体总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案例教学法:通过多种渠道(见习、实习、书上、网上)搜集筛选幼儿园中典型的保育案例,将案例内容穿插到《学前儿童卫生学》相关教学中,让学生根据典型案例,结合课本知识进行分析、陈述总结,加深对理论知识的印象,提升理论联系实际水平和知识迁移水平,为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直观演示法:讲授学前儿童卫生学时,把单凭口头讲授,学生很难理解的内容,利用Flash、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边演示边讲解,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化,使繁多的形态结构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学生学起来既觉得轻松有趣,又容易理解记忆。

B.教学模式的建构:在认真陈述总结以往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科课程模式不足的基础上,实行以理论知识传授+案例分析+实地考察为特色的课程模式,以课堂讲授、学生讨论、现场考察、模拟操作

精品文档-可编辑

等方法相结合实施教学。 (3).课程评价基本理念:

《学前儿童卫生学》教学效果评价采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与课前预备相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教师评定与学生评定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态度和职业水平和学生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掌握知识的多少。 2.课程性质和定位:

《学前儿童卫生学》是研究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和生长发育规律,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身体健康,促进学前儿童正常发育的一门科学。它是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与“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并称“三学 ” 。它涉及面广,综合了生物学、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有关知识,因此具有多面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属于学前教育专业中具有边缘学科性质的主干课程。本课程是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基础。本课程旨在使职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理解并掌握幼儿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幼儿的心理卫生知识、幼儿园教育活动卫生以及物质环境卫生、幼儿的营养膳食以及常见疾病、常见的护理技术和急救技术等并能分析幼儿实际生活中的卫生现象,采取正确的措施保证幼儿的健康,同时提升自身的卫生水平,为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做好预备。 3.先开课程及接续课程:

精品文档-可编辑

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与“学前教育学”、“ 学前心理学”并称“三学”。它是学习“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等课程的基础。 4.主要内容: 章节 绪论 课题 幼儿卫生保健的概念和意义、方法 第一章 学前儿童各系统、器官生理解剖特点和保育 第二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及评价 教学内容 学前儿童卫生学的定义、性质、任务、目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1、幼儿生理特点和卫生保健 2、幼儿各大系统特点及卫生保健 1、幼儿生长发育的概念、规律、影响因素 2、幼儿的健康检查 3、幼儿生长发育的指标及测量评价 第三章 学前儿童身体的疾病及其预防 1、幼儿传染病及其预防 2、幼儿非传染性常见病及其预防 3、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及其预防 第四章 学前儿童心理卫生 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及矫治(睡眠障碍、语言障碍、遗尿症、情绪障碍、不良习惯、儿童孤独症、儿童多动症)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营养卫生 1、营养学基础知识和学前儿童的营养需要 2、学前儿童的膳食的配制及饮食卫生 第六章 托幼机构保教活动的卫生 第七章 托幼机构的环境卫生 1、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制度 2、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1、托幼机构的房舍卫生 2、托幼机构的用具设备卫生 3、托幼机构的心理环境的创设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安全与急救 1、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 2、常见意外的处理 精品文档-可编辑

(二)课程学习目标 总体目标:

1.水平目标:能够全面掌握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以及身体发展的规律并能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

2.知识目标: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要求,能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

3.素质目标: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在实际工作中维护和增进儿童健康的水平。

分解目标:

1. 知识目标

1.1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和结构;

1.2理解学前儿童八大系统及感觉器官的特点,掌握其保育要点; 1.3了解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及规律;

1.4了解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学前儿童常见病的病因、表现及预防; 1.5了解儿童孤独症、儿童多动症等学前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的症状、诱因及矫正;

1.6了解学前儿童一日生活的安排与卫生要求以及托幼机构的卫生保健制度;

精品文档-可编辑

1.7了解托幼机构安全教育的内容。

2. 水平目标

2.1能懂得如何在幼儿教育中利用大脑皮质活动的三大规律; 2.2能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幼儿的身高、头围,会看身高发育标准曲线图;

2.3能运用营养学基础知识及配膳原则对幼儿食谱进行分析评价; 2.4能对幼儿常见意外进行初步处理;

2.5能较熟练地进行体温测量、物理降温、滴眼药、鼻腔滴药、及外耳道滴药等。

3. 素质目标

3.1能具备较高的卫生保健和心理调适水平; 3.2能养成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的习惯; 3.3能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水平; 3.4能树立科学的儿童评价观; 3.5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卫生观。 (三)课程教学设计

序号 能力模块 项目设计 参考课 能力训练任务设计 教学要求 教学评价 教学方法 精品文档-可编辑

时 任务1:人体的基本形态 任务2:人体的基本结构 任务3:人体功能的调节 任务4:人体的化学成分 任务5: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及它对人体的意义。 任务6:骨骼的组成、项目一:幼功能和分类态 任务7:幼儿运动系儿生理特点统的特点和保育要及卫生保健 点 模块一:分 任务8:幼儿循环系析幼儿身统的特点和保育要心发展的项目二:幼点。 特点和规儿的生长发任务9:呼吸系统的律,并对如组成、主要功能及呼何评价幼育及健康评15 吸系统的特点。 儿的身心价 任务10:消化系统的健康问题保育 进行阐述; 任务11:泌尿系统的项目三:幼 保育 任务12:神经系统的儿的心理健组成、主要功能及神康 经系统的特点。 任务13:感觉器官 任务14: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任务15:幼儿生长、发育及发育成熟的概念 任务16: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 任务17: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1.了解人体的基本形态 2.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 3.知道人体功能的调节 4.了解人体的化学成分 5.了解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及它对人体的意义。 6.了解幼儿骨骼的特点、肌肉的特点 7.培养儿童各种正确的姿势,防止脊柱和胸廓畸形 8.了解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9.了解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10.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11.了解幼儿泌尿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12.了解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和保育要点。 1. 课后复习概念: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细胞、组织、新陈代谢 2. 课后完成书中课后复习题 1. 讲授法2.讨论法 3.直观演示法 4.案例分析法 5.观察法 6.练习法 1 精品文档-可编辑

13.了解幼儿的眼、耳、鼻、舌、皮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14.了解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及保育要点。 15.熟悉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16.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等方法 17.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 1.能制定营养平衡的食谱 2.能注意幼儿园食品、厨房卫生 布置作业:名词解释营养、营养素、平衡膳食 1. 布置作业:龋齿、禽流感 2. 思考如何预防传染病 课后思考如何1. 讲授法 2. 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 2 模块二:分析介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膳食营养及管理; 项目一: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8 任务1:膳食配置的原则 任务2:膳食计划 任务3:食品卫生、厨房卫生 3 模块三:介绍幼儿的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的护理及其预防,并介绍一-些儿童常见意外的急救和护理方法; 模块四:全面的分析和介绍保项目一: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项目二: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 任务1: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12 任务2:幼儿意外事故的预防 1.了解常见传染病及其预防方法 2.熟悉安全措施和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掌握一些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1. 讲授法2.讨论法 3.直观演示法 4.案例分析法 5.情景教学法 6.练习法 4 项目一:幼儿园的卫生任务1:幼儿生活制1、熟悉合理10 度 的生活制度任务2:托幼机构的对幼儿生长1. 讲授法 2. 讨论法3.案例分析 精品文档-可编辑

教机构如何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 卫生保健制度及饮食卫生要求 任务3:托幼机构的心理环境的创设 发育的意义 2、掌握幼儿一日生活各主要环节的组织及卫生要求 创建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法 保健制度 项目二: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卫生 (四)课程考核

测试采用闭卷式,卷面成绩满分100分,权重占40%;作业、作品、出勤、课堂表现等为平时成绩,成绩满分100分,权重占60%。成绩采取综合评定:总评成绩=卷面测试成绩×40%+平时成绩×60%

(五)其他编写说明 1.教材建议: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内容分为四个模块:

第一模块介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如何评价幼儿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阐述;

第二模块介绍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膳食营养及管理;

第三模块重点介绍幼儿的常见疾病和传染病的护理及其预防以及儿童常见意外的急救和护理方法;

第四模块分析介绍保教机构如何维护和增进幼儿的健康。

这样的内容安排有利于学生的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也有利于与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接轨”,提升教育教学的针对性。 参考教材:

1.学前卫生学.万钫编著.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学前儿童卫生学.韦小明、王丽莉.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

精品文档-可编辑

3.学前儿童卫生学.唐林兰、于桂萍.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 课程资源开发建议:

本课程教学所必须的教具、挂图、演示实验仪器,声像资料等教学设备应较为齐全。如人体主要器官的解剖模型,人体骨架模型,血压计、听诊器。体湿计、解剖挂图、解刮生理光盘,幼儿园一日活动光盘,CPR光盘等,这些教学设备的恰当使用对学生了解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的卫生要求,掌握健康检查的方法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此外,还应创造良好的教学实践环境,建立配套的校内实训室、卫生保健实验室,为学生完成相关实践性操作提供便利。校内实践教学设备建设齐全才能更好的满足本课程实训教学的需要。

3.课程作业设计建议:

本课程采取的评价方式是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平时成绩占期末总评的60%,卷面测试成绩占总评的40%。

(1).平时成绩即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水平和程度,对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和问题的态度等进行评价。

①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听课情况、在小组讨论时是否积极发言、积极参与讨论,在全班讨论时发言的次数,每次发言的内容,对其他同学提问的回应以及本课程的考勤等划定A、B、C、D四个等级。占总评的30%。

②平时作业。题目以联系实际分析论述题为主。占总评的30%。

精品文档-可编辑

(2).期末闭卷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占总评的40%,期末进行。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科内容拟订一份试题,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试卷满分100分。

教学组

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