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体育迷与移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研究

来源:易榕旅网
学术探讨

体育迷与移动互联网的双向互动研究

刘 静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播媒介进一步发展壮大,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摘 要:

面,对社会进程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当然,其中也包括体育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体育以其非比寻常的号召力吸引着大众参与,也促进了一个新的群体的出现——体育迷。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更新换代之际,体育迷也参与到媒介活动之中,尤其是网络媒介活动中。因此,体育迷与网络媒介之间也存在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体育迷的生活方式因为网络媒介的参与而发生转变;另一方面,体育迷的变化也潜移默化地作用于网络媒介的发展变化。体育迷与移动互联网之间的辩证关系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学习。所以,本文进行了两者的关系分析。

体育迷;互联网;辩证关系;媒介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883(2019)11-0060-01一、相关概念的概述(一)体育迷

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物质的需求逐步得到满足,人们转向追求更深层次的个体心理需求的满足。同时,快节奏、高压力的工作和生活也使得人们在闲暇之余乐于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因此,作为一种可以帮助大众进行合理的情绪宣泄以及娱乐身心的放松方式,体育运动在近些年越来越受到推崇与喜爱。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关注体育赛事、观看体育报道,对体育运动与传播媒介搭建的虚拟空间的介入程度逐步加深,随着沉迷程度的

[1]

加深,“体育迷”群体随之出现。

1.狂热性。体育比赛本就是从身体对抗出发进行胜负比拼的激情项目。当体育迷关注的比赛进行到关键时刻,自身的情绪就很容易被多变的赛事近况带动,不仅会易喜易怒甚至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举动。

2.组织性。体育迷具有极强的组织性,一般不会单独活动,而是以某个体育群体的成员的身份出现。因此,有着相同兴趣爱好的体育迷聚集到一个圈子中,以这个圈子为媒介展开互动,具体的表现就是在各大网络平台上的组织。这个组织产生巨大的团结的力量,并显示出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3.大众性。随着互联网的渗入,大众媒介的传播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大众在闲暇时间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接收的体育信息也越来越丰富,使得大

[2]

众可以很便捷地接触、了解体育运动并成为体育迷。

(二)移动互联网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媒体已经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中国的体育媒介也开始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如何升级其信息传播方式与内容。作为新兴传播媒介,移动互联网的体育传播特征如下:

1.时空无限性。不同于传统体育媒体,互联网体育媒介传播的时间与空间都没有限制,极其自由。从时间上来看,网络媒介可以即时发布、分享体育信息或者进行体育赛事的直播与转播。在空间上使得人们很容易获得世界各地的海量丰富的信息。

2.传播多元性。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方式具备多元化特征,不局限于某一种,而是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在内的多种传递形式。丰富的信息传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体育迷的目光。许多体育迷都可以熟练

[3]

地以某种形式了解体育事件。

60

3.传播交互性。网络媒介的特性使然,可以让体育迷实现多方的交流,建立更全面的连接。弹幕的出现就是网络媒介交互性的最好证明,体育迷在观看比赛时可以通过弹幕实时发送观点,展开讨论。

二、体育迷与移动互联网的双向关系研究

体育迷这一群体现象的出现影响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也需要体育迷的支持,二者相辅相成。探究二者的辩证关系,有助于为双方的良性发展寻找对策。

(一)体育迷对移动互联网的影响1.扩大盈利面,创造更高的价值。互联网给体育迷提供优质内容,体育迷也利用互联网了解相关信息,给互联网带来高收益。体育迷规模庞大,成为体育市场极具潜力的存在。体育迷因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互联网平台上,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市场,给互联网带来创造更高价值的机会。

2.推动网络媒介技术发展。体育迷对移动互联网的广泛使用不仅让互联网获得红利,也推动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与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体育赛事的报道将发生更多的变化,社交媒体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证明。

3.提高传播质量,摆正舆论导向。体育迷对互联网的参与度使得网络体育媒介更加重视媒介内容的传播。当前,我国互联网体育平台的内容制作质量参差不齐,不了解体育迷的需求与喜好,只顾盲目地争夺互联网红利的现象依然存在。因此,提高传播质量,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显得尤为重要。(二)移动互联网对体育迷的影响1.表达个性化,心理需求多元化。作为体育市场的主要构成部分之一,媒介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也使得体育迷的心理需求趋向多元化。这些不同年龄、性别、身份的体育迷都会对媒介信息进行不同的选择性接触。目前,国内各大体育门户网站纷纷使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用户的浏览喜好,进而有针对性地提供迎合用户喜好的体育信息就是最好的证明。另外,相较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由、平等的传播方式。因此,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体育迷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平台抒发自己的见解与心情。

2.互动多向化,生活方式丰富。网络体育传播媒介的盛行打破了受众被动接收体育信息的局面,受众开始积极地通过双向甚至多向互动找寻(下转第62页)

学术探讨

四、针对失实新闻的防范措施首先,从媒体行业自身角度看,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责任追究制度,采编人员只要被查实恶意编造假新闻,就应被辞退。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培训,提高其业务素养,是防止假新闻的又一保证,我国应开展专业知识培训课程,以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整体素质,提升记者的职业道德素养,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从“源头”上防止虚假新闻的出现。

其次,网民既是网络新闻的受众,同时又是网络新闻的传播者。作为普通网民,在网络交往中应自觉维护他人的隐私和合法权益,应充分意识到传播虚假新闻的危害性,应遵守网络公共安全及相关法律法规的

[5]

相关规定,要提高理性批判能力,对网络媒介及信息进行评估和质疑,不轻信网络上流传的消息,不发表违背事实的内容,保持独立思考。

最后,政府也需要做出改变,有效防止网络虚假信息。一方面,通过法律法规来控制和治理假新闻,建立对事实真实性和全面性的问责制度,依法限制不负责任的虚假报道;另一方面,加大执行力度,坚持走依法治网的道路,加大对虚假新闻制造者和传播者的处罚力度,坚持法治网络,从根本上杜绝此类事件。

五、结语

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网络社会,新闻失实这一现象一直存在,背离了新闻本身应具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影响了公众对于网络信息的信赖度,也对还原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构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需要认清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上接第60页)心理共鸣与情感慰藉。他们主动接收和

防患于未然,这需要个人、媒体和政府齐心协力,自觉

承担起维护好网络秩序的责任。公民个人要提高媒介素养,有效辨别失实新闻,敢于提出批判和质疑等不同意见,严格遵守网络安全条例规定;媒体要发挥自身积极作用,利用网络这一便捷平台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发挥行业引导力,针对公共事件和突发事件做好调查采访工作,正确引导舆论走向;政府应增强法律法规的制度保障,集中整治虚假新闻的源头,对于传播范围广、影响恶劣的不实报道给予公开处罚,对相关单位及个人问责到底。最终,让新闻真相在畅通的网络环境下流通,让网络真正成为事件第一现场的高效传播平台,让网民在言论自由的环境里依然能发现新闻的真相所在。参考文献:

[1] 王志立.网络舆论场域中新闻反转现象的传播学反思

[J].新闻爱好者,2018(2):45-48.[2] 李媛.虚拟社会的非理性表达[D].复旦大学,2008.[3] 宁宁.浅析当今中国新闻从业者素质及媒体人才管

理——以陈永洲事件为例[J].今传媒,2014(11):147-149.[4] 石娇娇.客观报道对新闻传播的意义[J].经济与社

会发展研究,2014(7):48.[5] 张晓莉.浅析网络舆情的引导[J].新闻世界,2008

(11):106-107.王思聪(1995—),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作者简介:

学新闻专业2018级研究生。

强互联网的凝聚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弘扬社会主义核

分享体育信息,参与性与互动性更强。比如KEEP(一心价值观,注重正确的舆论引导也是体育网络平台实款健身软件)的运动社区等。用户可以通过体育社现长远发展的关键。区找到与自己有同样兴趣爱好甚至有地域接近性的同(四)尊重受众需求,聚焦体育迷来打造媒介伴,通过线下比赛、聚会等团建方式,逐步拓宽生活圈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子,改变生活习惯。由此可见,体育迷的互动需求促使在这个媒介更新换代的时代,受众已成为传播活动的体育网络媒介不断更新平台而且催生了更丰富的生活中心。因此,关心受众需求、生产能吸引受众的内容就方式。 是网络媒介生存发展的关键。

三、体育迷与移动互联网的良性发展对策研究四、结语(一)坚持媒介融合,促进全方位资源整合当前,对体育迷的占有率的高低既是决定体育网媒介融合已经成为潮流。正如“媒介融合”这一络媒介成败的关键,也是决定移动互联网与体育迷能概念的提出者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普尔所否实现良性发展的关键。在信息化时代,传播媒介在言,“互联网作为一种自由的技术,应当成为媒体乃至各领域都在发挥自身的优势,其在体育行业也不例外。人类社会变革的推动力”。因此,坚持媒介融合势在必随着互联网对于体育界的层层渗透,体育行业作为朝行。对于网络体育媒介来说就是要做到与报纸、广播、阳产业也在逐步改变互联网的形态。因此,研究移动电视等传统媒体互联互通,积极利用各方优势,实现全互联网与体育的双向关系将成为两个行业互融互通、方位的资源整合。发展成长的关键。(二)转变传统观念,发散互联网创新思维在“互联网+”时代,转换传统观念,发散创新思参考文献:

孔乐迪.我国网络媒体与体育迷互动发展研究[D].维显得尤为重要。学会跳脱传统体育媒体重宣传的新[1]

武汉体育学院,2013.闻报道方式的桎梏,提升新闻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以内

冯瑞.体育迷的身份认同维度研究[J].成都体育学容吸引体育迷至关重要。另外,利用网络优势,打造超[2]

院学报,2014(11):50-55.强信息链接,深层探索多层次技术手段及各种交互技

谭秀湖.体育新闻娱乐化现象反思[J].青年记者,术也是网络媒介在体育传播中占据一席之地的重要手[3]

2014(20):84-85.段之一。

(三)注重舆论引导,充分发挥互联网凝聚力

刘静(1995—),女,山东临沂人,沈阳体育学院互联网的自由性使得其成为大众休闲的主要平作者简介:

研究方向:体育文台,体育网站以丰富的内容以及适当的愉悦身心的效2018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果吸引了众多体育迷的关注。所以,加强网络监管,增化传播。

6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