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研究 —鬲而面 函 LUU9年弟lu期 终身化职业教育的推进机制与发展途径研究 束必清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扬州 225000) 摘要:终身化职业教育是我目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新时期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重视教育保障和激励机制,加强普职沟通、促 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实施课程开发,职业指导和教育评估等方面入手,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有助于促进终身化职业教育进程。 终身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逢径包括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职业生涯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好学校职业教育、大力发展成人职业教育。 关键词:终身化教育 职业教育 推进机制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O--O1 23—02 育,使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1.2建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衔 终身化职业教育是统合各种教育和培训 的教育模式,它将职业教育体系中职前与职后 程的开发旨在培养人们从事职业活动的能力, 主要指在各种专业领域中灵活流动的能力,以 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完整、连续 的职业教育统一体。在纵向上,终身化职业教 育表现为职业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强调学 前教育、学校教育、学校后教育以及老年教育 相结合,强调职业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上的一体 化;在横向上,它打破各类教育相互分离的状 态,实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和渗 透,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相互补充,学校教 育、企业培训及社会教育相互结合。也就是 说,终身化职业教育是以一种整体的观点来检 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涉及正规教育、非正规教 育和培训体制内、培训体制外的多种教育与 培训形态。终身化职业教育在时间和空间方 面贯穿着所有教育阶段和架构,其主要特征是 在时间、空间和学习类型上具有相当的灵活 性。终身化职业教育理念,不仅对传统的教育 与培训观念形成冲击,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教 育与培训典范,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 习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探 讨有效的实施途径和推进机制,对实现我国终 身化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终身化职业教育的推进机制 1.1建立面向人人的教育保障和激励机制… 终身化教育趋势使职业教育从针对某些 个体和个体的某些阶段,扩展到针对整个社会 群体和人的一生,所以说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 的教育,是一种全纳性的教育,其目标群体是 开放的。因此必须从社会和个人的不同角度, 建立相应的促进机制,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 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个体的多样化的学 习需要 首先要建立全纳性的教育保障机制, 持续不断地加大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促进 职业教育与培训机构对全社会开放,并通过奖 学金、助学金和贷学金等资助手段,尽量减少 人们接受职业教育的障碍。同时,应特别保障 弱势人群的利益,强调对失业者及在劳动力市 场中处境不利者加强培训,以改变他们的就业 困境和贫困状况。其次,要通过有效的激励 手段提高人们参加职业教育和培训的积极 性。根据调查显示,目前中学生普遍认为培 养职业技能很重要,但愿意在毕业后接受职业 技术教育的学生却很少,他们普遍希望从事管 理等“白领”类的职业,而对技术操作型的 劳动岗位表现漠然,这反映出当前社会职业价 值观的偏颇。因此,一方面要通过职业观念 教育,改变人们轻视职业技术教育的传统观 念;另一方面要通过行业准入制度、企业薪 酬制度的调整,激励人们重视和参与职业教 接机制 终身化职业教育要求各种教育类型和模 式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衔接关系,相互沟通、相 互渗透、取长补短,变终结性的职业教育为终 身性的职业教育,从而提高人们接受职业教育 的积极性。要建立开放的终身化职业教育体 系,应加强体系内各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联 系,使其协调一致,沟通无阻。一是实行职业 资格证书与学位文凭并行制度,采用国家职业 技能标准和建立严格的评价体系等措施,开展 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实行职业资格证书与学位 文凭并行并重的制度,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 桥。二是通过采用学分制,实行灵活学制和弹 性管理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 广泛沟通,实行不同类型的学校和教育机构之 间的相同学分互认,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 业,学习和就业可以结合起来交替进行等措 施,使参加职业教育的人员不仅可以学到实用 技术,也有机会考虑继续升学深造,为学习者 提供更加顺畅的通道。 1.3建立多元化主体的办学机制 在教育终身化发展趋势下,职业教育已经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需要建立 地方政府、学校、企业、社区、社会团体以及 私人广泛参与的社会化综合办学模式。随着 社会的快速发展,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结构范 畴大大拓宽,革新的学校职业教育成为其基 础,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的企业教育成为其中 心,发达的社区教育成为其依托。以国家投 资为主的职业学校必须与企业及各种相关的 社会组织和团体之间建立新的合作关系。国 家应鼓励大、中型企业独立或联合举办职业 教育,尤其要调动私营企业的办学积极性,力 争使社会力量办学成为终身职业体系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刚刚兴起的社区教育也 应成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途径,社区职业教 育有立足社区服务居民、区域服务针对性强 等特点,其灵活的办学机制能有效地扩大职业 教育对象范围。总之,要积极鼓励和扶持各 种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以多种形式广泛吸 纳资金,使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4建立学术与技能并重的课程开发机制 偏重基础学科而忽视专业技能的职业教 育面临着与就业脱节的危险,而偏重专业技术 忽视基础学科的职业教育 Ⅱ无法促进个体职 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整合学术教育与 职业教育,走综合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道 路,是各国推进终身化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 征。为顺应这一趋势,首先要明确职业教育课 及保持自我学习愿望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课程目标就不能停留在现存知识的传授 和成熟技术的掌握上,而应扩大到培养人的专 业发展能力和对变动的职业的适应能力。,要 通过政策手段,加强政府、教育机构和行业的 合作,创立高效、精确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标 准,并将它有效地整合进职业教育体系中去。 对于现实急需或市场前景较为广阔的职业领 域,要加强课程与职业领域的结合,使职业教 育的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较好地适应 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一个综合、完整的 课程体系构建之后,要保证教育组织和实施的 系统性。将这一课程体系贯彻在学习者的全 部学习生涯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 力,使学生既获得较好的职业技术能力,又获 得一定的学术理论知识,可以在就业和继续学 习两条途径上游刃有余。 1.5建立面向劳动力市场的职业指导和服务 机制 在终身职业教育制度建设中,职业指导和 服务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它旨在满足个 人、家庭和企业各方面的需求。根据社会经 济陕速发展的需要,职业指导和服务要面向社 会所有成员,并服务于每一个人职业生涯的始 终 从义务教育阶段起把职业指导作为必修 课程,对中小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职 业意识教育,加深学生对未来职业的理解,对 职教学生和大学生的工作重点是推行职业规 划教育,帮助学生接触和了解各种职业状况, 增强学生择业能力和求职技巧,为寻找工作和 转换岗位的成年人提供有关企业的信息资料, 以及职业培训、继续教育等相关信息;对有特 殊需要的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咨询和再 就业培训等。为使职业指导和服务机制能够 有效运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 络,使个人的职业选择、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 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协调一致。职业指导和 服务不仅是教育机构的必然职能之一,而且 还应由政府介入,由劳动管理部门、学校和 用人单位协同进行,收集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 信息、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数据, 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各类人才的需求等,在信 息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职业指导和服务工作才 能顺利开展。 1.6建立基于产业的评估机制 随着终身化职业教育的推进,人们的学习 需求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教育培训模式和机会 也将更加多元化,人们通过多样的学习形式所 获得的学习成果和形成的能力、技能,都应当 一123— 兰星 翌 renli西yuanguanli 教育教学研究 得到公正的评价。长期以来,我国的学习成 能教育,可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社会,了解职 终身教育理念下,职业教育从过去的一次 果与能力评价中,存在着偏重学历资格,轻视 业的性质和内容,培养一定的职业兴趣和职业 性教育向贯穿人们整个职业生涯的多次教育 职业与技能资格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不断 理想,为学生高中毕业后直接就业提供最基本 转变,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 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质量认证体系,以提高 的职业技能基础和求职技巧,也为到大学深造 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为初、高中毕 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社会地位和声望,使职业资 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时提供一定的感性认识和 业生和城乡新增劳动者、下岗失业人员、在职 格证书得到普遍的认可。为此,需要建立基 参考。 人员、农村劳动者及其他社会成员提供多种 于产业的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以产业技能标 2.2以学生为本的学校职业教育[5] 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 准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认证的核心,建立一套科 学校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发展和运行的 成人职业教育是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 学的学习成果和职业能力评价制度,发挥其评 直接载体,是终身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 成部分,成人职业教育有灵活、开放和市场 价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有效作用。同 分。学校职业教育运行是否有序、合理和有 适应性强等特点,是加强劳动力培训,改善就 时,要在各级政府、学校、企业及其他相关 效,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关 业,安定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成人职业教 的各种社会组织和团体之间建立更密切的合 系到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职业教育 育的办学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与地区经济发展 作伙伴关系,通过行政支持,建立中介合作,确 在整个终身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 和就业市场的结合更紧密。成人职业教育主 立行业地位,发挥行业或职业组织在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要办出特色,吸引适龄学生入学,必 要以提高成人学员现有技能,拓宽已有知识 培训规范与标准制定、职业技能评价、企业 须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不断推出新的改革 面,为他们更好地胜任工作而进行的继续教 培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行业分类为依据 措施,为那些有志于向技能方向发展的年轻人 育。因此,必须时刻围绕当地劳动力市场的 的技能标准应寻求多种技能的结合,适应职业 铺设成功之路。首先,要帮助学生提高学术 发展变化,以服务当地经济发展需要为办学目 技能综合化的要求,使职业教育并非仅局限于 和技能水平。职业教育曾有两种错误办学倾 标,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对某一具体职业的能力训练,而是从狭窄的工 向,一种是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忽视了 和课程,侧重培养学习者的应用技术能力,形 作准备转变为更广阔、更持久的能力训练, 实践技能的培养,职业教育课程基本上是普通 成职业培训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良性的互动 使得学习者能随时实现从教育到职业的无痕 高等教育课程的浓缩,使得职业教育失去了自 联系。二是成人职业教育的内容、层次和形 衔接,从而为他们终身职业生涯的发展创造条 己的特色;另一种则过分强化了职业教育的操 式更丰富。成人职业教育可以根据不同的教 件。 作性或工具性特征,认为学生毕业后直接就 育对象、教育需求和地区特色,开展广泛的 业,对他们的学术能力不必要求。实践已经 专业技术教育、创业培训和再就 l 培训、城 2终身化职业教育的发展途径 证明,这两种办学理念都不能适应时代的发 镇新增劳动力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培 2.1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生涯教育【4】 展。职业教育有必要致力于教育目标、课程 训、下岗失业人员转岗培训等,就业观念教 一个人职业发展道路的确定,是一个逐步 结构、内容、方法形式的系统改革,既要加 育、创业发展教育、从业技能教育和兴业规 实现的过程,学生通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 强教学实践性,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也 则教育,缺一不可。三是进一步开发成人职 最后选择进入职业岗位或者继续升学进行专 要重视学生的学术理论基础培养,使他们能从 业培训机构,建立健全社区学院、社区职业 业学习之前,首先必须熟悉这个世界,了解社 容应对多变的工作岗位需要。其次,要使职 技能中心等职业培训机构,使其运转更规范, 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市场的供求状况和发展 业教育学生向大学阶段学习的过渡变得更为 功能更完善,既可以提供有较强就业针对性的 趋势及职业结构、职业门类的变化情况。在 切实可行。目前虽然打通了职业教育内部 短期劳动技能培训,又可开展系统的高级职业 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职业生涯教育明显缺 中、高等教育之间的升学渠道,也开拓了职 教育项目的再训练,并提供个性化的职业指导 失,这不仅使得中小学生缺乏基本的职业意 业高中毕业生上普通高校的途径,但这类学生 和服务,可以切实提高学习者的就业能力。 识,更谈不上职业规划,以至于成人后没有足 比例仍然很低,继续深造的学制过长,对学生 够的职业选择和适应能力,在定格自己的人生 的吸引力不够。为此,我们可借鉴国外经验, 参考文献 坐标或在遭遇职场挫折时,往往深感困惑。职 通过技术准备课程、副学士学位课程以及远 …1赵中建.全球教育发展的研究热点一90年 业生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基础知识教育、 程教育等模式建立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相衔 代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R].北 个人兴趣爱好、综合素质以及各种技能和能 接的课程体系和教育模式,促进整个教育系统 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力的培养,人生目标、专业选择、职业规划、就 一体化。最后,要不断提高职业学校教育教学 【2】陈晶晶、朱国清.基于职业群模式的美国 业环境等因素,都是这个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影 质量。除对课程的设置、师资的配备等做出 终身化职业教育实践评析[J】.教育与职业. 响因子。因此,有必要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 明确规定以外,还要建立一套科学化、规范 2007(17). 通过设立职业指导必修课、开设职业知识讲 化的职业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体系。本着以职 [3】禹明华.终身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探讨 座、组织参观访问等形式,把与职业发展相 业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 ….教育与职业.2007(30). 关的教育内容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使学生从 能为重点的宗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使传统的 [4】董珉,向丽,祝文慧.基础教育阶段推行职 小接触到有利于将来从事某种职业的相关内 职业教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终身职业教育 业生涯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 容。如在小学阶段进行职业意识培育,在初 体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究.2007(2). 中阶段进行职业方向探索,到高中阶段进行职 2.3促进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成人职业教 【5】朱榴芳.推进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若 业抉择与实践。在基础教育阶段引入职业技 育 干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上接122页) 识,更要让学生学会获取、探索知识的本领, [1]刘晓红,段作章.中外几种教育实习模式的 过专业的实验训练后,有的学生回家自己承包 学会学习、学会思维 学会发现、学会创 比较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0(4):56~ 农场进行了自主创业;有的学生毕业后很快成 造,注重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分析问 59. 为单位的科技和管理骨干。 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景士西,吴鲁平,杨思尧.解放思想、求是 教学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在此过程中教 当然,随之而来也出现一些有待于进一步 创新,改革育种学教学内容.高等农业教 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园艺植物育种学》 研究的问题,如学生人数多,所需的高精尖仪 育,1999 1l(总101):57~62. 教学应提倡讨论式、情景式教学方式,积极 器数量有限,只能分组分时进行,开放式实验 【31刘华东,韩红江.开放实验室构建实验教学 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与学两方 教学的合理管理,实验场地的不足等,我们将 新体系.中国高等教育,2003.13. 面积极性以及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复合而成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逐步进行完善,努力探索 [4】许建飞,朱向远.改革实验教学体系强化创 的统一主体的作用,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 适合园艺植物育种学实验教学的新方法。 新人才培养.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O01, 活泼的学习局面,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 (1):3~5. 教学中,应遵循教学规律,不但要教授学生知 参考文献 124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