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用“ ”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桅杆(wéi wěi) 一艘船(shōu sōu) ..龇牙(zī cī) 模仿(mó mú) ..咧嘴(liě liè) 钩住(ɡōu diào) ..二、看拼音,写词语。
hánɡ xínɡ( ) fànɡ sì( ) xià hu( ) miáo zhǔn( ) hǎi ōu( ) dòu hào( ) 三、比一比,再组词。
艘( ) 钩( ) 嘶( ) 描( ) 搜( ) 钓( ) 撕( ) 瞄( ) 四、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1.梳理出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提示:人物不要填漏了)
时间 地点 人物 风平浪静的“这一天” 2.想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下面的内容填写完整。 水手拿猴子取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五、读下面两组句子,然后回答问题。
1 / 14
1.①水手们又大笑起来,只有那个孩子哭笑不得。 ②水手们笑得更欢了,孩子却气得脸都红了。
③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句①和句②都写到了水手的“笑”,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③中的“立刻”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
②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 ③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④即使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也难以回转身来。
这四句话描写了孩子所面临的危险境地,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的?(填序号)
句①:_____ 句②:_____ 句③、句④:_____ A.反面说出结果。 B.正面描写动作。 C.没有经验的水手都吓呆了,侧面烘托。 六、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miáo)准儿子,
2 / 14
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①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②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说说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心惊胆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①是一个________句(填修辞手法)。作者把孩子比作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②中,大家为什么觉得四十秒钟时间太长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那个危急时刻,船长为什么用枪逼自己的儿子跳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wéi sōu zī mó liě ɡōu 二、航行 放肆 吓唬 瞄准 海鸥 逗号 三、一艘船 铁钩 嘶鸣 描绘
3 / 14
搜索 钓鱼 撕扯 瞄准
四、1.帆船的甲板上 水手们、船长的儿子、猴子、船长 2.猴子逗孩子,孩子追猴子遇险 船长逼孩子跳水,水手救孩子 五、1.(1)推动情节发展。水手们的笑声使孩子有些恼怒,孩子感觉丢失了颜面,一心想追回帽子。
(2)不能删,“立刻”表现了孩子情况的危急和水手们救援的迅速,孩子从掉进海里到浮上水面有一段时间,必须争分夺秒救上来进行医疗护理。 2.B C A
六、1.形容十分害怕。
2.比喻 一颗炮弹 表现孩子爬得高,很危险
3.四十秒钟非常短,可是时间宝贵,大家由于担心、害怕、紧张、救人心切,所以觉得时间太长了。
4.因为如果孩子犹豫不定,或者惊慌失措、筋疲力尽,掉下来摔在甲板上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只有当机立断跳进海里才是最好的办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
《跳水》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读句子,用“ ”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
海风fànɡ sì( )地咆哮着,桅(wéi wěi)杆上的帆.被吹得呼呼作响。一sōu( )轮船在大海上hánɡ xínɡ( )。
4 / 14
船上有个小朋友,用玩具手枪miáo zhǔn( )hǎi ōu
( ),假装射击。还有位游客的宠物狗可zhēn dòu( ),它有时候静静地sī zhe( )纸团玩耍,有时候又龇(zī c.ī)着牙liě zhe zuǐ( ),故意xià hu( )游客。
二、词语理解与积累运用。
1. 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 ....(1)“心惊胆战”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与其意思相近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我能用这个词语写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 ....
(1)“风平浪静”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风平浪静”既是________描写,又暗示了这个故事的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三、句子品析。
1. 他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1)这句话是对船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2)船长这么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5 / 14
(3)船长的表现________________,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船长经验丰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因而更加放肆起来。
(1)这句话描写的主人公是______,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因为水手拿猴子取乐,所以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猴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四、照样子,梳理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起因:水手(取乐)猴子——(猴子放肆)
经过:猴子( )孩子——( )
孩子( )猴子——( ) 结果:船长( )孩子——( ) 五、课内阅读。
“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横木的一头离桅杆一米多。孩子气极了,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这时候,甲板上的水手全都吓呆了。孩子只要一失足,直摔到甲板上就没有命了。( )他走到横木那头拿到了帽子,( )难以回转身来。有个人吓得大叫了一声。孩子听到叫声往下一望,两条腿不由得发起抖来。
6 / 14
1.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我从中可以体会到_____________。 2. 猴子为了逗孩子,先是把帽子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故事发展的高潮,它的做法让孩子更加生气了。
3. “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说明此时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的手放开了绳子和桅杆,张开胳膊,摇摇晃晃地走上横木去取帽子”,孩子此时面临的极其危险的情况,我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四字词语)这个词语来形容。 六、课外阅读。
小英雄于连
五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中心广场上闪烁着五光十色的灯火,全城的人都跑出来唱歌跳舞,欢庆自己打败了外国侵略者。钟声、礼炮声和人们的欢呼声交织成雄壮的乐曲,在首都的上空回荡。
就在人们欢庆胜利的时候,残敌悄悄混进了市政厅的地下室。地下室里放着许多炸药,只要一颗火星溅到炸药上,就会引起爆炸,城市将毁于一旦。残敌堆好炸药,用导火线接上,一直伸到外面的院子里,点上火后慌忙溜走了。着了火的导火线,正“咝咝”地向地下室燃过去。谁也没发现这危险的火花,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正在危急关头,正巧有个叫于连的小男孩儿到院子里玩耍,他在墙角发现了闪着火花的导火线,正在一寸一寸地变短。他知道地下室里有炸药,并且在战争中明白了导火线在火光中变短是怎么一回事。
7 / 14
他想去用水扑灭,可这里没有水,到远处去打水已经来不及了,就是跑出去叫大人来,恐怕也已救之不及。正在危急时刻,小于连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跑到墙角,朝导火线上撒了一泡尿。这泡尿竟把导火线浇灭了。
一场灾难消失了,布鲁塞尔城在顷刻间化险为夷。
1.第一自然段写出了___________的气氛,预示着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如果导火线引爆炸药,会带来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于连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4.这个故事的高潮部分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结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本文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请你搜集关于他的资料,简单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放肆 wéi 艘 航行 瞄准 海鸥 真逗 撕着 zī 咧着嘴 吓唬
二、1.(1)非常害怕 示例:心惊肉跳 提心吊胆 (2)示例:钢丝绳上的特技表演看得人心惊胆战。
8 / 14
2.(1)没有风浪,水面很平静,形容平静无事 (2)环境 孩子得救了 三、1.(1)动作、语言
(2)让孩子跳到水里,才有获救的可能 (3)非常果断 沉着勇敢,当机立断 2.(1)猴子 顽皮嚣张
(2)更加放肆 更加放肆 戏耍孩子
四、逗 孩子生气 追 追上横木 逼 孩子跳水 五、1.即使 也 孩子处境危险 2.横木的一头 龇牙咧嘴做怪样 3.内心很生气 4.千钧一发
六、1.欢乐 危险即将来临 2.城市将毁于一旦 3.聪明机智
4.小男孩朝导火线上撒了一泡尿 布鲁塞尔城在顷刻间化险为夷 七、示例: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中期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17课
《跳水》课后作业题及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9 / 14
yì sōu( )巨轮在大海上hánɡ xínɡ( ),chuán cānɡ( )里装满了货物。高高的wéi ɡān( )上白帆随风鼓起,一些戴着mào zi( )的水手站在甲板上,有的在dòu yǐn( )hǎi ōu( ),有的在niǔ tóu( )谈笑。
二、先补全下面的词语,再按要求完成练习。
风平浪( ) ( )笑不得 龇牙( )嘴 心惊胆( ) 1.描写笑的四字词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画“ ”词语所填字的意思是( ) A.打败 B.打仗 C.发抖 D.斗争
3. 小明用部首查字法查找“龇”字,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它的读音是________。 三、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
1.“这一天风平浪静,水手们都在甲板上。”句中的“风平浪静”与后文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风平浪静,孩子才可以顺利爬上桅杆,当孩子站在高高的横木上时,还能听清父亲的命令。
B.因为风平浪静,水手们不必忙于工作,都聚集在甲板上休息。 C.因为风平浪静,孩子跳下水时才能被顺利救起。 D.因为风平浪静,猴子才能摘下船长儿子的帽子。 2.他脱了上衣,爬上桅杆去追猴子。
(1)句中的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孩子追猴子
10 / 14
的情景,表明孩子已经恼怒了,于是不顾一切地追猴子。
(2)请仿照上面的句子,用上几个表示连贯动作的字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回顾课文,完成练习。
1.照样子,补全下面的情节折线图。
( ) 孩子追猴子 高潮 跳水 ( ) 发展 得救 起因 结局
2.在这个故事中,水手们起了什么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点题。题目“跳水”指的就是故事的最后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跳进大海救起了孩子。
B.推动情节的发展。猴子在水手们的取乐中更加放肆,孩子在水手们的笑声中恼羞成怒。
C.反衬船长的优秀品质。水手绝大部分都训练有素、有经验,但在关键时刻,他们却不知所措,谁也不能像船长那样临危不乱,果断地采取最恰当的措施使孩子转危为安。
D.渲染气氛。水手们的心态前后形成对比,突出了后面的紧张气氛。 五、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正在这时候,船长从船舱里出来,手里拿着一支枪。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孩子心惊胆战,站在横木上摇
11 / 14
摇晃晃的,没听明白他爸爸的话。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刚喊出“三!”孩子往下一纵身,从横木上跳了下来。
扑通一声,孩子像颗炮弹扎进了海里。二十来个勇敢的水手已经跳进了大海:四十秒钟——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
1.文段中画“ ”的句子是对船长的________、________描写。朗读时,应该用________的语气去读“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这句话。
2.“四十秒钟”与“大家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相互矛盾吗?( ) A.不矛盾。因为当时大家太紧张了,生怕孩子会出意外,都忘记了去看钟表,以为过了很长时间。
B.矛盾。四十秒钟非常短,不能说是太长的时间。
C.不矛盾。四十秒钟,在平时看来的确不算长,可是当孩子落水后,他的生命随时都会有危险,每一秒钟对于大家来说都是煎熬,所以大家觉得时间太长了,表现了大家的不安和对孩子的担心。 3.读完文段,船长在你心目中是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也在现场,除了船长的办法,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救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 14
六、危急时刻,恰当的方法是救人性命的关键。阅读下面的灭火器使用方法图示,并结合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的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拔出保险销 握住喷嘴,朝向火苗
用力按下压把 朝火源根部喷射
1.李莉看到厨房的垃圾桶着火了,她拿起灭火器就向下按压把。( ) 2.家里燃起了大火,火势迅速蔓延,不一会儿屋子里到处都是火苗,这时张明仍然坚持用灭火器灭火。( )
3.根据燃烧物选取不同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可以用来扑灭油类、电器设备引发的初期火灾。( )
4.消防员把灭火器的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快速喷射。( )
参考答案
一、一艘 航行 船舱 桅杆 帽子 逗引 海鸥 扭头 二、静 哭 咧 战
1.示例:捧腹大笑 破涕为笑 2. C 3.齿 六 zī
13 / 14
三、1.D
2.(1)脱 爬 追
(2)示例:他掏出作业本,拿起铅笔,认真写起了作业。 四、1.水手拿猴子取乐 孩子身陷险境(爬上桅杆) 2. A
五、1.动作 语言 命令 2.C
3.示例:在我心目中船长是一个临危不惧、当机立断、从容不迫、能急中生智并且对孩子有着深切的爱的人。
4.示例:我会命令孩子趴下来牢牢抱住横木,派水手去船舱里找些海绵垫铺在甲板上,同时派身手最敏捷的水手迅速爬上去接应孩子。 六、1.× 2.× 3.√ 4.√
14 / 1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