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提升制程直通率

来源:易榕旅网


如何提升制程直通率

概述:要有一个高的直通,必须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上做好工作。提升产品制程

直通率方法如下:

(1)避免/减少重工;

(2)强化全员品管,落实“AAA”活动计划;

(3)源头管控,首件确认把关,SQC运用,解决问题能力; (4)产品知识教导,考核,制程巡检;

(5)QC稽核问题的改善,工作纪律的要求;

(6)产品技术资料/制造规格/内容的准确性;

(7)逐步推动生产标准化,制程治具化,仪器仪表精确化,作业改善省力化,设备运行正常化;

(8)异常处理的时效性,制程事件预防能力提高。

現況:

1.后焊人员使用烙铁焊接技术不娴熟。因为人员变动大,往往新增或临时分配人员都不能熟练使用烙铁,所以易造成:虚焊、连锡、铜皮掉、烫坏元器件等现象。

2.组装人员对自身作业责任感不强;在装配过程中,没有落实“AAA”计划,造成组装人员以组装完,任务就做完的心理,以速度为主,而不是以质量为主的作业思想。

3.组装人员经常需要临时增加非组装人员,这就对作业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增加生技人员的指导、监督工作。

4.PCBA测试人员对半成品检测控制能力不足,往往有功能故障机板流至组装环节,使直通率降低,增加生产成本。

5.生技人员没能在每一个环节上做好工作;目前,同一机型半成品与产品工作是由不同技术人员跟进,影响更好更快地去发现解决问题。

6.现场维修人员不足,目前,不良品主要是生技人员维修,影响生技跟进生产线工作。 7.个别产品存在缺陷,影响到制程直通率或效率。

原因分析:

一. 设计方面

设计包括:PCB布线设计、软件编程、结构设计、作业操作设计等。在PCB布线中有的元件需要手焊,而在手焊或维修过程中影响焊接作业的,如焊盘过小会造成虚焊假焊,焊盘之间间隙过小易造成连锡短路的,焊接点与其它元件过近易造成其它元件损坏的,测试点不合理造成误测的;程序设计上存在缺陷而影响作业的,结构设计上影响组装或造成不良品的;以上项目在设计不足的都可提出ECR。在作业操作中发现有步骤不合理的可提PCR。一件产品要做到很完美,只有不断去改进、完善。

二. 原材料

严格控制进料、部件、元器件的质量,要求采购部门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货,如果条件许可,可对元器件进行筛选,以减少技术故障。品保部门应制定好完善的检测要求及说明,在涉及技术方面的可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完善。因为原材料的品质是影响生产的首要环节,做好来料检测非常重要。

三. 完善作业资料和人员培训

完善的作业资料包括:PCBA作业指导书、组装作业指导书、测试作业指导书等;以及生产中出现问题后,改善的资料应及时更新。首先要完善每个工位的操作文件,按照操作文件培训每一个工位的工人(如条件允许,可考核合格后发证并要求持证上岗,以减少员工装配操作差错。)。

加强员工对产品质量意识方面的引导与培训:1. 常接触的电子元器件知识 2. 品质知识、操作作业知识等。

PCBA作业时应注意焊接的方法、温度、时间。

组装作业时应注意贵重(如显示屏)或易损部件(如打胶、外壳加工等)的操作。 测试作业时应注意外观检查和功能要与型号要求相对应。

四. 半成品机板(PCBA)

从SMT贴片完成后,1. 需后焊作业的:首先准备好作业指导书,然后检查烙铁是否在合适的温度及焊接的物料是否正确,焊接前做好防静电保护措施,还有焊接方法是否正确,并做焊接好的半成品机板测试确认,焊接完时做好自检—看有无连锡或虚焊,最后做好清洗机板工作—以减少误测现象,如有新员工对烙铁不熟练的将安排次要或易焊接工位上;2. 进行半成品机板测试:首先准备好机板测试架及测试指导书,并检查测架完好,测试顶针性能是否完好,如发现脏,必须先清理干净,如发现顶针性能应更换—以减少误测现象,提高工作效率。

在机板维修中,查看问题是出在设计、材料、还是SMT贴片,然后进行分析、反馈,进而去改善。

五. 组装生产前工作

首先准备生产资料、工具:组装作业指导书,生产检验单,测试作业指导书;生产工具检查调试:如电批—按工位要求选择好批头规格尺寸及力度;烙铁—烙铁头选择规格及调整好温度;测试架—做好测试准备工作;做好人员分配安排工作。组装前制定好: 1.制程检验作业流程. 2.不合格品控制制程. 3.品质分析程序. 4.异常处理流程.

其次是首件确认:①零部件是否正确②组装过程是否顺畅③QC测试外观是否合格, 功能是否与型号要求一致。

六. 组装生产中工作

生产中每个岗位工人都负有检查上一工位质量的责任,在接到流入的工件时必须先目视检查前工位的操作是否合格,发现不合格的立即剔出,(如条件允许,可记录在案与奖惩挂钩,以激励员工重视产品质量。)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兼职的QC员。如果在生产中发现是物料不良的放在指定的不良品区,超过一定数量时,应给来料检测人员发异常单:要求今后如何避免、防范,以减少组装中不必要的工时,影响产能。

生技人员必须随时跟进生产线的生产,做到在异常发生时,在最短时间采取临时对策,使损失减少;马上发现问题就马上解决问题,将异常消除在萌芽状态。如果出现异常,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的应暂停生产。

生产中,要避免瓶颈的发生,瓶颈就是一条线由于其中一个工位的原因,造成其他人的等待的浪费。做好生产线平衡,可通过动作分解、站别的调动、作业的减化及改善、人员调动。合理的计划„„合理的安排使事情事半功倍,用好‘人’„„没有最坏的员工,只是怎样将每个人用在最适合、恰当的位置,而发挥最大的效用。

随时巡视测试记录,如有不良品要及时分析并做出改善对策;随时查看各个工位作业情况,发现作业不合理的及时教导纠正;总结归类分析维修品的不良原因,以便今后作好改善/预防措施。

七. 组装生产后(结束)工作

通过工作结果定期反馈机制进行保证落实。员工是每台机器的直接创造者,是直接影响单位产出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做好如何尊重员工、用好员工,从而达到提升之目的,是非常重要。激发员工干劲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人力资源。只要你了解了员工的本性,也就知道如何

有效激励他们。我们应充分挖掘它、利用它,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

八. 产品生产及遇到异常时的反馈流程图如下:

设计 原材料 原材料 异 常 设计 异常 SMT 贴片异常 半成品 设计异常 原材料异常 半成品异常 组装 组装异常 成品测试 包装

對策:

抓生产直通率的提升,主要从五个方面(即人、机、料、法、环)入手进行改善。

(一) 人员方面:提高员工的士气,降低员工的流失率 1:提高员工作业的熟练度

新员工刚来时,必须将其安排在次要或易操作的岗位上,如要安排在重要岗位上(如执锡、

试、打螺钉、检验等);对使用烙铁焊接技术不娴熟的后焊人员,可先用一些报废板进行焊接练习;必须经过培训且合格后方可上岗。这样才不会给新手造成工作上的压力,对品质和效率的影响也可降至最低。至于组装人员对自身作业责任感不强,在平常多沟通,让其慢慢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品质意识。培养多能工和多能拉长,避免或减少临时增加非组装人员,提高作业质量,提升制程直通率。

2:严格控制加班,保证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3、对员工进行适当的激励

(二) 机器设备方面:加强设备、工具、仪器的保养与维护

1:烙铁—不用时就关掉,使用时不能用力敲击硬物,烙铁头要随时保持干净,温度控制在适合范围内。

2:电批—要保证电批不生锈,该加油时加油养护,电源线不能拉扯。

3:测试仪器(万用表、示波器等)—搬运过程中须轻拿轻放,万用表的电池电压过低时应及时更换,以保证测到数据的准确性。

4:测试架—要保证每次用完后的清洁、保养工作。

须做好日常的保养,须经常检查其是否工作正常,不可粗暴操作,做到谁使用谁负责。 (三)物料方面:保证物料的及时供应及来料的品质

1:物料员必须按照生产计划保证所做机型的物料准时供应到位,以减少因此造成的待料等无效

工时的浪费。

2:提高来料质量,减少挑选工时、提高直通率。现阶段对紧急上线的特采物料由IQC主持安排

其它部门的作业员到电子电器部或在IQC处进行全检,以减少电子电器部的额外工作量。 (四)作业方法方面:保证整个作业生产总平衡

1: 提高员工的作业技能,对拉长和作业员进行培训,减少作业不良;减少电镀等来料不良,提高直通率。

2:源头管控,首件确认把关。

3:通过完善生产计划、合理安排员工、减少作业员工作时间太松太紧的状况,持续整个生产系

统的平衡率和生产效率,减少在制品的积压,提高产量。

4:加强订单清尾管理,减少在生产线的订单数量,减少管理难度,提高清尾速度。 5:提高员工的品质意识,提高员工的自检、互检意识,要求拉长和作业员准确掌握作业标准和作业要求,提高拉长的管理水平。

6:,从贴片开始,一起跟到包装完成,以管控各工序的完成质量、数量。

7:必须随时跟进生产线的生产,做到马上发现问题就马上解决问题,将异常消除在萌芽状态。 8:对各瓶颈工序使用熟练度非常高、做事积极、品质意识强的优秀员工,并考虑能否使用工具改善瓶颈工序。 (五)环境方面

1:工作现场环境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情,而心情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只有让工位整洁、保证工作的安静、井然有序才能保证员工作业的高效率。 建議事項:

建议今后生产工作规划按以下内容进行:

以生产进度监控为核心,需要管理、分析、改善、实施,去提升制程直通率,如下图所示:

作业监控 在制品查询 生产进度监控 维修品分析 产出分析 来料控制 测试巡查

1. 生产进度监控:监控工单的达成情况,并评估对客户订单是否存在影响。在客户插单进来时,可以帮助评估达交期。

2. 作业监控:实时监控各时段产线的产量,实时监控产线的直通率的情况,实时监控产线缺陷分布情况,帮助找出产线的瓶颈岗位,提高生产准备的效率。

3. 产出分析:产线的有效产出是否高,主要看的就是直通率。有效产出指的是可以销售给客户的良品,这些产品才是制造企业可以用于获利的。直通率低就意味着产线返工的情况要增加,更多的精力用在已有产品的补漏上,而不是新的产品的产出上,这样就会高的成本投入,而只有较低的产出。所以直通率往往成为品质管控的重点。针对机种、型号、工单、工段、工序、设备,按照不同的时间类型,分析投入产出的推移情况和不同对象的对比情况,以便追查出问题点和改善方向。

4. 测试巡查:针对测试数据,进行制程稳定性的分析,以便在制程能力降低时及时进行处理,保证产品在出现批量不良前,得到有效控制。

5. 来料控制:做到来料确认,无少料错料;若发现少量来料不良时,如电位器或按键焊接时,没压到位而影响装配时,应立刻检查合格后,方可装配,以避免重工。

6. 维修品分析:依据报表记录快速找出需重点改善的缺陷,并依据缺陷与不良原因,缺陷与解决方案,缺陷与不良位置,缺陷与责任部门的交叉分析,找出有效的改善措施。

7. 在制品查询:实时监控产线的在制品情况,有无目视可看出的不良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纠正。

工作規劃:

近期 1 \\2 个月內要做的事情

1. 收集生产资料,把需要更新或增加内容的资料进行完善。如:当有新员工或遇到异常

时,如何安排或如何改变计划而制定详细对策等。 2. 做好员工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品质意识。

3. 做好本职工作和临时安排事项。 中期 3个月內要做的事情

1. 根据以上工作规划,落实到工作中。

2. 向目标与目的迈进:工单批量≥300, 直通率95%以上; 工单批量100-300,直通率90%以上; 工单批量≤100, 直通率85%以上。 3. 做到从工作被动等事做变为自动自发式做事。

長期 半年度內要做的事情

1. 做到工作内容\\资料完善,遇到各种情况下都能在计划中,紧张有序完成。 2. 做到对每个工单制程直通率心中有数。 3. 做到维持高直通率平稳发展的工作进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