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1、为什么我不担心日本核电站

来源:易榕旅网
为什么我不担心日本地核电站 麻省理工博士: 2018-03-16 08:52:10.0

编者按: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技政策与产业发展中心地博士Josef Oehmen撰写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我不担心日本地核电站”地文章,以相对通俗地话语解释了核安全问题,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不过,由于其主业为“供应链危机管理”(supply chain risk management>研究,因此文章地一些观点也引起了部分读者地质疑. 其后,文章作者Josef Oehmen发出声明:本文原是他发给在日本家人地email.后经他表弟发布在自己地博客上后,得以病毒性传播.Josef特地声明他本人并非核电专家或工程师. 刊发此文主要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中文译者为V2EX网站上地Livid.

我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是为了让大家对在日本发生地事情——核反应堆地安全问题,感到放心.事态确实严重,但是已经在控制范围内.这篇东西很长!但是你读完之后,你会比世界上任何记者都明白核反应堆究竟是怎么回事. 核泄漏确实已经发生,但是在将来不会有任何显著地泄漏.

“显著泄漏”大概会是个什么程度?打个比方说,可能比你乘坐一趟长途飞行,或是喝下一杯产自本身具有高程度自然辐射地区地啤酒,所受到地辐射要多一些. 我读了自从地震发生以来地所有新闻报道.可以说几乎没有一篇是准确或是无误地<当然也可能是由于地震发生之后在日本地通讯问题).关于“没有一篇是 无误地”,我并不是指那些带有反核立场地采访,毕竟这在现在也挺常见地.我指地是其中大量地关于物理和自然规律

地错误,及大量对于事实地错误解读——可能 是由于写稿子地人本身并不了解核反应堆是如何建造和运营地.我读过一篇来自CNN地3页长度地报道,每一个段落都至少包含一个错误. 接下来我们会告诉大家一些关于核反应堆地基本原理,然后解释目前正在发生地是什么. 福岛核电站地反应堆属于“沸水反应堆”然后,核心被放入“压力容器”中,也就是我们之前提到地蒸汽压力锅地比喻.压力容器是第二层护罩.这是一个坚固结实地大锅,设计用于容纳一个温度可能达到数百摄氏度地核心.在核心降温措施恢复前,压力容器起到一定地保护作用. 一个核反应堆地所有地这些“硬件”——压力容器,各种管道,泵,冷却水,被封装到第三层护罩中.第三层护罩是一个完全密封地,用最坚固地钢和混凝土 制成地非常厚地球体.第三层护罩地设计,建造和考试只是为了一个目地:当核心完全熔融时,将其包裹在其中.为了实现这个目地,在压力容器<第二层护罩)地 下方,铸造了一个非常巨大厚实地混凝土大碗,这一切都在第三层护罩地内部.这样地设计就像是为了“抓住核心”.如果核心熔融,压力容器爆裂<并且也最终融 化地话),这个大碗就可以装下融化了地燃料及其他一切.这个大碗设计成让融化地燃料能够向四周铺开,从而实现散热. 在第三层护罩地周围包裹地是反应堆厂房.反应堆厂房是一个将各种风吹雨打挡住地外壳<这也是在爆炸中被毁坏地部分,我们稍后再说). 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确实是通用电气地Mark I型沸水堆.新闻里露出钢筋地部分是最外部地厂房,里面地安全壳应该没事.

核反应地一些基本原理

铀燃料通过核分裂产生热量.大地铀原子分裂成更小地原子,这样就产生热量及中子<构成原子地一种粒子).当中子撞击另外一个铀原子时,就触发分裂, 产生更多地中子并一直继续下去.这就是核裂变地链式反应. 而现在地情况是,当一堆燃料棒凑在一起时就会很快导致过热,然后在45分钟后就会导致燃料棒融化.但是值得指出地是,在核反应堆内地燃料棒是绝对不可能导 致像原子弹那样地核爆炸地.制造一颗原子弹实际上是相当困难地<不信你们可以去问问伊朗).当年切尔诺贝利地情况是,爆炸是由于大量地压力积攒,氢气爆炸 然后摧毁了所有地护罩,接着将大量地融化地核心挥洒到了外界<就像一颗 “脏弹”).这样地情况为什么在日本没有发生,及为什么不会发生,请继续看下面. 为了控制链式反应地发生,反应堆操作员会用到“控制棒”.控制棒可以吸收中子,从而瞬间停止链式反应.一个核反应堆是这样设计地:当一切正常运转 时,所有地控制棒是不会用到地.冷却水会在核心产生热量地同时带走热量<并转化为蒸汽和电力),并且在常规地250摄氏度地运转温度下还有许多余地. 而挑战在于将控制棒插入并停止链式反应后,核心依然在产生热量.虽然铀元素地链式反应已经停止,但是在铀元素地核裂变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具有放射性地 副产品,比如铯和碘同位素,这些元素地放射性同位素会最终衰变为更小地原子,然后失去放射性.在这些元素地衰变过程中,也会产生热量.由于它们不会再从铀 元素中产生<在控制棒插入之后铀元素就停止衰变了),所以它们地数量会越来越少,然后在衰变结束地过程中,大约几天时间内,核心就会最终冷却下来. 目前让人头痛地就是这些余热.实如此,所以操作员们只能退到“纵深防御”中更进一层.这一切,无论我们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但却是反应堆操作员地培训地一部分——从日常运营到控制一个要融化地核心. 于是在这个时候外界开始谈论可能发生地核心熔融.由于到了最后,如果冷却系统无法恢复,核心就一定会融化<在几个小时或是几天内),然后最后一层防线——第三层护罩及护罩内地大碗,就将经受考验. 但是此时最重要地任务是在核心持续升温时控制住,并且确保第一层护罩<燃料棒地锆锡合金外壳),及第二层护罩<压力容器)能够保持完整并尽可能多工作一段时间,从而让工程师们能够有足够地时间修好冷却系统. 既然让核心冷却是那么重要地事情,因此反应堆内实际上有多个冷却系统<反应堆给水清洁系统,衰变降温系统,反应堆核心隔离冷却系统,备用水冷系统,及紧急核心冷却系统).而究竟哪一个失效了或是没有失效在此时无法得知. 所以想像一下,一个在炉子上地压力锅,持续地,慢慢地在进行加热.操作员在采取各种手段去消除其中地热量,但是锅内地压力在持续上升.于是当务之急 是保住第一层护罩<熔点为2200摄氏度地锆锡合金),及第二层护罩——压力容器.而为了保住第二层护罩,其中地压力就需要时不时进行释放.由于在紧急时 刻进行压力释放是一件重要地事,所以反应堆共有11个用于释放压力地阀门.操作员开始通过时不时地旋松阀门来释放压力容器内地压力.此时压力容器内地温度 是550摄氏度. 这就是关于“辐射泄漏”地报道开始地时刻.我在上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释放压力地同时实际上会释放第二类放射性物质<主要是N-16和氩),及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毫无危险.放射性氮元素和氩对于人类健康没有威胁. 就在旋松阀门地过程中,发生了爆炸.爆炸发生在第三层护罩外部,反应堆厂房内.反应堆厂房不具有隔绝放射性物质地功能.虽然目前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 什么,但是这是一个很有可能地场景:操作员决定让压力容器内地蒸汽释放到厂房内,而不是直接到厂房外部<这样可以让放射性元素有更长地时间用于衰变).而 问题在于,由于核心内地高温,水分子会分解为氧和氢——一种易爆混合气体,于是也确实在第三层护罩外爆炸了.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次类似地爆炸,不过是在压 力容器内<由于压力容器没有设计好并且操作失误),进而导致了切尔诺贝利事件.而福岛核电站不会有这样地问题.氢氧混合气体是在设计核电站时需要考虑地一 个巨大问题,因此反应堆在建造时就考虑到了不能让这样地爆炸发生在护罩内部.如果在护罩外部爆炸了,虽然也不是设想中地状况但是可以接受,由于即使爆炸了 也不会对护罩产生影响. 因此,在阀门被旋松时,压力得以控制.而现在地问题时,如果水一直沸腾地话,那么水位就会持续下降.核心大概被几M深地水覆盖,使得其能够在空气中 暴露前坚持几个小时或几天.而一旦没有水覆盖,那么暴露地燃料棒就会在45分钟后达到其2200摄氏度地熔点.而这样就会导致第一层护罩,燃料棒地锆锡合 金外壳融化. 而这样地事情正在开始发生.冷却系统无法在燃料棒开始融化前恢复运转,不过燃料棒中地核燃料此时依然是完好地,包裹燃料地锆锡合金外壳已经开始融 化.而目前正在发生地,就是一些铯和碘同位素开始随着释放出来地蒸汽,泄漏到反应堆外.最严重地问题——铀燃料,目前依然是受控地,由于氧化铀地熔点在 3000摄氏度.目前已经确认地是,检测到有一部分铯和碘同位素随着蒸汽泄漏到了大气中. 这似乎是一个启动“B计划”地信号.通过在大气中检测到地铯和碘同位素,操作员可以确认某一根燃料棒地外壳<第一层护罩)已经存在破损.“A计划”在于恢复某个常规冷却系统.为什么这个计划失败目前并不清楚,而一种可能性是海啸冲走或是污染了所有用于冷却系统地纯净水. 用于冷却系统地给水是非常纯净地,去除了所有矿物质地水.使用纯净水地原因在于:纯净水很大程度上不会被激活,因此可以保持相对无辐射.而如果是脏 水,那么更容易捕获中子,进而变得更加具有放射性.这不会影响到核心——由于核心不会被冷却水影响.但是会使得操作员更难处理这些具有轻度放射性地活化 水. 但是“A计划”失败了——系统无法冷却,并且也没有额外地纯净水.因此“B计划”被启动.而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地: 为了避免核心融化,操作员开始使用海水来冷却核心.我不是十分清楚,他们是用海水浸泡住压力容器<第二层护罩),还是淹住反应堆外壳<第三层护罩).不过这个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地. 要点在于核燃料现在确实已经冷却下来了.由于链式反应早就已经停止,所以目前只有非常少量地余热在产生.已经使用了地大量冷却水可以带走这些余热. 由于是注入了大量地水,所以目前核心已经无法再产生足够地热量去大幅度提升压力.并且,海水中加入了硼酸.硼酸是一种“液体控制棒”.无论发生什么样地衰 变,硼都可以捕获产生地中子并进一步加速核心地冷却. 福岛核电站曾经十分接近核心融化.但是,目前最坏地情况已被避免:如果没有将海水注入,那么操作员就只能继续旋松阀门以释放压力.第三层护罩必须完 全密封,以避免其中发生地核心融化泄漏出任何地放射性物质,然后会经过一段等待期,等待护罩内地裂变副产品完成衰变,所有地放射性粒子会附着在护罩内壁. 冷却系统最终会被恢复,融化地核心也会冷却至一个可控地温度.护罩内部会被清理.然后需要做一项棘手肮脏地事情——将融化了核心移出,将凝固了地燃料棒及 燃料一块一块地装入运输装置,运送到核废料处理厂进行处理.根据损坏状况,核电站地这块区域需要进行修理或是彻底拆除. 核反应堆内地第一类放射性物质就是燃料棒中地铀元素,及放射性副产物铯和碘同位素.这些物质都在燃料棒内部. 而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二类放射性物质,产生于燃料棒外部.而首先需要说明地是,这些外部地放射性物质地半衰期都非常短,这意味着它们会在很短地时间 内衰变为没有放射性地物质.“很短”地意思就是几秒.所以即使这类放射性物质被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它们也是毫无危害地.为什么呢?由于大约就在你读完 “R-A-D-I-O-N-U-C-L-I-D-E”地这几秒内,这类物质就衰变到完全不具有放射性了.这类放射性物质就是氮-16日本核危机示意图.

核辐射强度及危害示意图

福岛到底发生了什么

接下来我会试着去总结目前地主要事实.冲击核电站地地震地威力是核电站设计时所能承受地威力地五倍<里氏震级之间地放大倍数是对数关系,所以8.9 级地震地威力是8.2级,即核电站地设计抗震威力地5倍,而不是0.7地差异).所以我们首先为日本地工程技术水平喝彩,至少一切目前是保下来了. 当8.9级地震冲击核电站时,所有地反应堆就自动关闭了.在地震开始后地数秒内,控制棒就插入到了核心内,链式反应即刻中止.而此时,冷却系统就开始带走余热.这些余热相当于反应堆正常运转时产生地3%地热量. 地震摧毁了核反应堆地外部电力供应.而这是核反应堆能够遇到地最严重地故障之一,因此,在设计核反应堆地备用系统时,“电站停电”是一种被高度关注地可能性.由于核反应堆地冷却泵需要电力以维持运转.而反应堆关闭后,核电站本身就不能产生任何电力. 在地震发生后地一小时内一切情况是平稳地.为紧急情况而准备地多组柴油发电机中地一组启动,为冷却泵提供了所需地电力.然后海啸来了,比核电站设计时所预料地规模要更巨大地海啸,摧毁了所有地柴油发电机组. 在设计核电站时,工程师们所遵循地一个哲学就是“纵深防御”.这意味着你首先需要为了你能够想象到最灾难地情况设计防卫措施,然后为了你觉得可能绝 对不会发生地子系统故障设计方案,以确保即使这样地可能绝对不会发生地故障发生后,核电站依然可以安全.而一场巨大地摧毁所有柴油发电机组地海啸就是这样 地一种极端情况.而所有地防卫地底线就是前面提到过地第三层护罩,将一切可能发生地最糟糕情况——控制棒插入或者未插入,核心融化或者未融化——容纳于其 中. 当柴油发电机组被冲走后,反应堆操作员将反应堆切换到使用紧急电池.这些电池被设计为备用方案地备用方案,用于提供给冷却系统8个小时所需地电力,并且也确实完成了任务. 而在这八个小时内,需要为反应堆找到另外一种供电措施.当地地输电网络已经被地震摧毁.柴油发电机组也已经被海啸冲走.所以最后通过卡车运来了移动式柴油发电机. 整个事件从这一刻起开始变得糟糕.运来地柴油发电机无法连接到电站<由于接口不兼容).所以当电池耗尽后,余热就无法再被带走. 在这个点上反应堆操作员开始按照“冷却失灵”地紧急预案进行处理.这是“纵深防御”中地更进一层.理论上供电系统不至于彻底失效,但是现实如此,所 以操作员们只能退到“纵深防御”中更进一层.这一切,无论我们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但却是反应堆操作员地培训地一部分——从日常运营到控制一个要融化地核 心. 于是在这个时候外界开始谈论可能发生地核心熔融.由于到了最后,如果冷却系统无法恢复,核心就一定会融化<在几个小时或是几天内),然后最后一层防线——第三层护罩及护罩内地大碗,就将经受考验. 但是此时最重要地任务是在核心持续升温时控制住,并且确保第一层护罩<燃料棒地锆锡合金外壳),及第二层护罩<压力容器)能够保持完整并尽可能多工作一段时间,从而让工程师们能够有足够地时间修好冷却系统. 既然让核心冷却是那么重要地事情,因此反应堆内实际上有多个冷却系统<反应堆给水清洁系统,衰变降温系统,反应堆核心隔离冷却系统,备用水冷系统,及紧急核心冷却系统).而究竟哪一个失效了或是没有失效在此时无法得知. 所以想像一下,一个在炉子上地压力锅,持续地,慢慢地在进行加热.操作员在采取各种手段去消除其中地热量,但是锅内地压力在持续上升.于是当务之急 是保住第一层护罩<熔点为2200摄氏度地锆锡合金),及第二层护罩——压力容器.而为了保住第二层护罩,其中地压力就需要时不时进行释放.由于在紧急时 刻进行压力释放是一件重要地事,所以反应堆共有11个用于释放压力地阀门.操作员开始通过时不时地旋松阀门来释放压力容器内地压力.此时压力容器内地温度 是550摄氏度. 这就是关于“辐射泄漏”地报道开始地时刻.我在上文中解释了为什么释放压力地同时实际上会释放第二类放射性物质<主要是N-16和氩),及为什么这样做其实毫无危险.放射性氮元素和氩对于人类健康没有威胁. 就在旋松阀门地过程中,发生了爆炸.爆炸发生在第三层护罩外部,反应堆厂房内.反应堆厂房不具有隔绝放射性物质地功能.虽然目前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 什么,但是这是一个很有可能地场景:操作员决定让压力容器内地蒸汽释放到厂房内,而不是直接到厂房外部<这样可以让放射性元素有更长地时间用于衰变).而 问题在于,由于核心内地高温,水分子会分解为氧和氢——一种易爆混合气体,于是也确实在第三层护罩外爆炸了.历史上也曾发生过一次类似地爆炸,不过是在压 力容器内<由于压力容器没有设计好并且操作失误),进而导致了切尔诺贝利事件.而福岛核电站不会有这样地问题.氢氧混合气体是在设计核电站时需要考虑地一 个巨大问题,因此反应堆在建造时就考虑到了不能让这样地爆炸发生在护罩内部.如果在护罩外部爆炸了,虽然也不是设想中地状况但是可以接受,由于即使爆炸了 也不会对护罩产生影响. 因此,在阀门被旋松时,压力得以控制.而现在地问题时,如果水一直沸腾地话,那么水位就会持续下降.核心大概被几M深地水覆盖,使得其能够在空气中 暴露前坚持几个小时或几天.而一旦没有水覆盖,那么暴露地燃料棒就会在45分钟后达到其2200摄氏度地熔点.而这样就会导致第一层护罩,燃料棒地锆锡合 金外壳融化. 而这样地事情正在开始发生.冷却系统无法在燃料棒开始融化前恢复运转,不过燃料棒中地核燃料此时依然是完好地,包裹燃料地锆锡合金外壳已经开始融 化.而目前正在发生地,就是一些铯和碘同位素开始随着释放出来地蒸汽,泄漏到反应堆外.最严重地问题——铀燃料,目前依然是受控地,由于氧化铀地熔点在 3000摄氏度.目前已经确认地是,检测到有一部分铯和碘同位素随着蒸汽泄漏到了大气中. 这似乎是一个启动“B计划”地信号.通过在大气中检测到地铯和碘同位素,操作员可以确认某一根燃料棒地外壳<第一层护罩)已经存在破损.“A计划”在于恢复某个常规冷却系统.为什么这个计划失败目前并不清楚,而一种可能性是海啸冲走或是污染了所有用于冷却系统地纯净水. 用于冷却系统地给水是非常纯净地,去除了所有矿物质地水.使用纯净水地原因在于:纯净水很大程度上不会被激活,因此可以保持相对无辐射.而如果是脏 水,那么更容易捕获中子,进而变得更加具有放射性.这不会影响到核心——由于核心不会被冷却水影响.但是会使得操作员更难处理这些具有轻度放射性地活化 水. 但是“A计划”失败了——系统无法冷却,并且也没有额外地纯净水.因此“B计划”被启动.而这就是目前正在发生地: 为了避免核心融化,操作员开始使用海水来冷却核心.我不是十分清楚,他们是用海水浸泡住压力容器<第二层护罩),还是淹住反应堆外壳<第三层护罩).不过这个不是我们现在要讨论地. 要点在于核燃料现在确实已经冷却下来了.由于链式反应早就已经停止,所以目前只有非常少量地余热在产生.已经使用了地大量冷却水可以带走这些余热. 由于是注入了大量地水,所以目前核心已经无法再产生足够地热量去大幅度提升压力.并且,海水中加入了硼酸.硼酸是一种“液体控制棒”.无论发生什么样地衰 变,硼都可以捕获产生地中子并进一步加速核心地冷却. 福岛核电站曾经十分接近核心融化.但是,目前最坏地情况已被避免:如果没有将海水注入,那么操作员就只能继续旋松阀门以释放压力.第三层护罩必须完 全密封,以避免其中发生地核心融化泄漏出任何地放射性物质,然后会经过一段等待期,等待护罩内地裂变副产品完成衰变,所有地放射性粒子会附着在护罩内壁. 冷却系统最终会被恢复,融化地核心也会冷却至一个可控地温度.护罩内部会被清理.然后需要做一项棘手肮脏地事情——将融化了核心移出,将凝固了地燃料棒及 燃料一块一块地装入运输装置,运送到核废料处理厂进行处理.根据损坏状况,核电站地这块区域需要进行修理或是彻底拆除. ◆核电站会回到安全状态并始终安全.

◆日本处于第4级别INES核紧急状态:核电站内事故.这对于拥有电站地公司是件糟糕事情,对其他人来说没什么影响. ◆在释放压力时释放了一些放射性物质.包括非常小剂量地铯和碘同位素.如果在释放时你正好坐在出口上,那么你可能需要考虑戒烟使得你地期望寿命值回归从前.这些铯和碘同位素会被带入海水,然后就不会再检测得到. ◆第一层护罩出现了一些损坏,意味着一定数量地铯和碘同位素也被释放到了冷却水中,但是不会有铀或是其他什么脏东西<由于氧化铀不溶于水).在第三层护罩内有用于净化水地装置,这些具有放射性地铯和碘同位素会在那里被去除并且存储为核废料. ◆用于冷却地海水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活化.但是由于控制棒已经完全插入,所以链式反应是不会发生地.这就意味着“主要地”核反应没有发生,因此也就不会加剧海 水地活化.链式反应过程地副产物<铯和碘同位素)在这个阶段也基本上消失殆尽.这进一步减轻了海水地活化.因此最坏情况就是:用于冷却地海水中会具有一定 程度地放射性,但是这些海水也同样会经由内部净化装置进行处理. ◆最终会用正常地冷却水取代海水.

◆反应堆核心会需要进行拆除并运到处理厂,就像通常地燃料更换一样.

◆燃料棒和整个核电站需要进行彻底安全检查,以避免潜在地危险.这通常需要4到5年. ◆全日本地核电站地安全防护会进行升级,以确保它们可以抵抗住9级地震及随之而来地海啸<甚至更糟糕地情况). ◆我认为更显著地问题是随后地全国供电.日本地55座反应堆中地11座已经全部关闭并等待进行检查,这直接减少全国20%地核电电力,而全国30%地电力靠 核电供应.我目前还没有去考虑日本国内其他核电站可能发生地事故.短缺地电力需要依靠天然气发电站供应,而这些电站通常只是在供电高峰时用于应急.我不是 十分清楚日本国内地石油、天然气和煤矿地能源供应链,及港口、炼油厂、存储及运输网络在此次地震中遭受了怎样地损失.这些都会导致电费增加,及用电高峰和 重建时地电力短缺. ◆而这一切只是更大地问题地一部分.灾后应急需要解决避难所,饮用水、食物、医疗、运输、通讯设施等一系列问题,当然也包括电力供应.在一个供应链倾斜地时代,所有地这些领域中我们都会遇到挑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