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旅游资源评价
一、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项目 赋值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30-22 使用价值。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21-13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12-6 使用价值。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25-20 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19-13 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12-6 5-1 资源要素价值(8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15-13 其他地区罕见。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珍稀奇特地区很少见。 程度(15分)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规模、丰度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与几率(10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分) 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12-9 8-4 3-1 10-8 7-5 4-3
1
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完整性(5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 分)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知名度和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影响力(10分)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资源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影响客使用和参与。 力(15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分) 适游期或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使用范围或适宜于60%左右游(5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客使用和参与。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已受到严重污染,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附加值 环境保护已受到中度污染,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与环境安已受到轻度污染,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全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环境安全得到保证。 2-1 5-4 3 2 1 10-8 7-5 4-3 2-1 5-4 3 2 1 -5 -4 -3 3 1)旅游资源评价等级指标:
依据旅游资源单体评价总分,将其分为五级,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 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 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 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 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 此外还有: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29分。
2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称为\"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
2)评价结果
根据上述标准对旅游资源单体逐一进行评分和加权总计,得出综合评价赋分值,再评定等级。具体评价结果如下表
鼓浪屿各级旅游资源单体名录和数量统计
旅游资源类型 数量 级自然旅游资别 人文旅游资源 源 怡韵楼、安献堂、侏罗纪枪战城、大德记浴场、孔雀园、四级 燕尾山 种德宫、陈士京墓、原会审公堂、金瓜楼、禺婆楼、大夫第、四落大厝、林巧稚墓、港仔后海滨浴场、春草堂、观海长廊、亦足山庄 龙头路商业街、林语堂故居、林祖密故居、钱币博物馆、美国三英雄山、鸡母兰领事馆、华侨引种热带植物园、琴园、三合宫记摩崖石级 山 刻、音乐厅、田尾女学堂旧址、大北电报局旧址、国际刻字艺术馆 18 原领事馆旧址、原德国领事馆旧址、日本领事馆旧址、荷18 二龙头山寨、古游度假村、日光岩寺、皓月园、八角楼、四十四号别墅、级 避暑洞 天主教堂、三一堂 一 鼓浪洞天、日海天堂构、菽庄花园、鼓浪屿万国建筑群 级 光岩
海底世界、毓园、钢琴博物馆、郑成功纪念馆、观海园旅14 5 二:鼓浪屿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鼓浪屿位于福建省厦门岛西南部,与厦门市隔海相望,是闻名遐迩的岛屿类旅游胜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具有海岛环抱、山岩奇特、沙滩净洁、大海浩瀚、亚热带植被景观丰富、兼具民族风格、侨乡风情、闽台特色、并蓄西洋异国情调,是厦门市旅游线中的一个亮点,具有带动厦门旅游市场得天独厚的条件。
3
1、 主题定位:
在建筑中阅尽沧桑历史,在海浪中聆听优美乐章,打造中国东南沿海最休闲、最文化的艺术之岛。
① 旅游形象:中国最休闲最文化的艺术之岛。 ② 品牌定位:高端休闲旅游、品质文化旅游
2、旅游资源优势:
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既是鼓浪屿独特的建筑景看,也是鼓浪屿租界文化、南洋侨商文化、音乐文化等各种文化的载体,是鼓浪屿最具特点、最有价值、生命力最强的旅游资源。通过旅游开发,将鼓浪屿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转换成吸引力强、生命力强的旅游产品,重新展示老建筑的风采,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旅游,是鼓浪屿旅游的独特优势;
3、开发目的:
通过旅游开发,将把遗产空间的利用发展到新的阶段,为老建筑注渗入渗出新的内涵,建设一批高档次的旅游休闲娱乐场所,转变鼓浪屿的旅游发展模式(从自然观光向深度体验型看光和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提高鼓浪屿的旅游品位和旅游吸引力,提升鼓浪屿旅游的核心内涵。其本身的魅力足以使其从“资源”转化为游人争相购买的“产品”。我们此次开发的根本目的,就是将这种“文化旅游资源”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
4、总体开发策略:
通过建筑的复古氛围再营造,让游客去体验民国时期闽南籍南洋富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内涵;同时又通过高档娱乐项目的充实,满意现代人追求时尚、调理身心、体验文化的旺盛要求。
5、开发评估:
通过创新地开发游客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提升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的经济价值,打造鼓浪屿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本区域开发将增加对餐饮、娱乐、服饰、旅游管理、导游等高低级人才的需求,旅游新景点的开发势必同时带来一系列的旅游支撑行业,吸纳大量的劳动力,这也会增加当地的就业人口,提高居民的人均收渗入渗出。
三:鼓浪屿旅游资源定性评价
1、独特的观赏休憩价值
鼓浪屿与厦门岛隔海相望,面积仅 1.87 平方公里。山石、树木、植被、阳光、沙滩、海浪,形成四面环海的独特自然景观。
岛上有欧、美、日等 13 个国家的各式领事馆,这些建筑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在鼓浪屿上建设的,大多数建筑反映出所在国的建筑风格。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华侨在鼓浪屿兴建的别墅达一千多幢,这些别墅将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和南洋风格融入其中。
4
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使鼓浪屿建筑呈现了“万国建筑博览会”的艺术氛围,在建筑艺术风格方面几乎囊括了世界上主要近代建筑样式,这些建筑是鼓浪屿上尚未充分挖掘的、有极大市场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
2、宝贵的历史文化价值
建筑文化——鼓浪屿上有400余幢建筑具有历史意义、艺术特色和科学研究价值的造型别致、选材考究、装饰精巧的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具有传统闽南地方风格,又有菲缅印和西洋殖民风格,也有西洋或仿西洋风格。其绚丽多姿的万国建筑情调,造就了鼓浪屿丰富的建筑文化。
开发策略:对一些历史风貌建筑进行彻底的维修,在建筑外观和空间布局上实现“修旧如旧,建新如旧”,在遗产空间内展示鼓浪屿重点历史风貌建筑背后的故事,为游客体验鼓浪屿的建筑文化提供集中的展示场所。(上节课泽绵争辩的问题)
侨商文化——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大部分为清末、民国时期南洋富商所建,许多闽南人从这里出发下南洋,发展后又回鼓浪屿定居生活,形成具有南洋色彩的侨商文化。
开发策略:通过收集遗落的老建筑旧主人生前生活用品,通过对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老家具的收集,通过寻找老主人后裔对其生前事迹的口述,将活生生的富商人物展现给广大游客,并通过个案的介绍,折射整个闽南籍南洋富商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品味。
音乐文化——从十九世纪中叶,西方音乐文化开始涌进鼓浪屿,并与优雅的人居环境融合,造就了鼓浪屿今日的音乐传统。如今,鼓浪屿的人均钢琴拥有率为全国第一,岛上有100多户音乐世家,有现代化的音乐厅、音乐学校和钢琴博物馆。
鼓浪屿的音乐文化源于殖民地历史,但与历史风貌建筑不一样的是,鼓浪屿的音乐文化在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后,依旧是鼓浪屿人充满魅力的生活内涵。
不足之处:目前鼓浪屿的音乐文化的鲜活展示主要局限在鼓浪屿音乐厅一地,不论在容纳的人数上,还是在举办的时间上,都有相当大的限制,街头艺人的表演水平参差不齐,游客也无法亲身 参与本地居民家里小型的家庭音乐会。
开发策略:要将鼓浪屿“音乐之岛”的形象普及展现给广大的游客,必须增添固定的演艺场所,游客可以一边休息一边欣赏文艺。
3: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
二十世纪初期,鼓浪屿被列强正式确定为公共租界,这个时期,各种建筑风格荟萃于此,把鼓浪屿变成一个建筑密度很高的“万国建筑博览”。尽管岁月沧桑,但岛上有特色的历史风貌建筑仍尚存400多座。
5
在这些历史风貌建筑群中,无论是我国传统的飞檐斗拱,或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陆风格,还是殖民地时期特殊的中西合璧样式,我们都可以寻觅到它的影子,哥特式尖顶、伊斯兰圆顶、罗马式连拱廊、陶立克柱式,在这里可谓应有尽有。
这些风格荟萃的建筑群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它与殖民地历史另外带来的音乐文化遗产,两者具有高雅的艺术欣赏价值。
4、珍稀奇特的旅游资源
鼓浪屿作为厦门市旅游的龙头,素有“海上花园”、“琴岛”、“万国建筑博物馆”、“音乐之岛”等美称,在海内外具有相当高的知名度。目前鼓浪屿以改善旅游居住环境来增强吸引力,留住游客,刺激旅游消费,拓宽收入渠道,推动鼓浪屿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挖掘音乐艺术岛潜力,营造浓厚的音乐氛围,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留住游客。
1、增设国内外著名音乐家的雕像,打造全国一流的音乐厅,扩大“背景音乐系统”,覆盖范围并与音乐厅音响系统相联接。
2、引导音乐行业团体上岛经营,创造良好的音乐文化运行环境,推广家庭音乐会发展的经验,形成多种音乐形式并存的局面,在旧城拆迁改造中营造音乐氛围等。
3、邀请著名音乐家来鼓浪屿定期举办音乐会,扩大鼓浪屿音乐之岛的影响力,营造全岛高雅的音乐环境。
(二)挖掘历史与自然的资源,融合世界与本土的特色,打造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1、利用历史风貌建筑开设家庭旅馆。鼓浪屿岛上建筑风格众多,其中较有价值的风貌建筑有百余幢,尚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2、发挥海岛优势开发休闲旅游新项目。要留住游客,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浓厚的人文环境,还需要丰富多彩的娱乐节目。
3、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联系,以鼓浪屿为中心,形成往北与火烧屿、马銮湾、杏林湾,往南与环岛路、会展中心、海上看金门等联成一体的休闲旅游观光带,以拓展鼓浪屿旅游空间,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4、发挥侨乡优势以特色美食吸引游客。目前岛上餐饮以海鲜为主,虽有本土特色,但因档次不高,品种单一以及价格等因素,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大。应该发挥厦门侨乡的优势,以优惠的政策吸引善长烹调异国风味食品的归侨、侨眷在岛上开办餐厅、小吃店、咖啡馆等休闲小店。这些具有异国特色的店铺可相对集中于商业中心,也可以分布在全岛各处,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既有可短暂休息的地方,又能够品尝各国风味美食。
5、鼓浪屿环境容量条件(维希提到的问题)
面积为1.87平方公里的鼓浪屿,实际可供游客游览的空间区域大约仅有0.6平方公里,鼓浪屿舒适的旅游容量是1.7万人。
6
今年上半年(1-6月)鼓浪屿景区游客人数为526.08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9.48%,而今年鼓浪屿全年游客人数很可能首破1000万人次。10月1日至4日,连续4天游客数量突破10万人,8天长假游客共计72.14万人次,无怪乎有游客惊呼:“鼓浪屿要被‘踩沉’了!”“鼓浪屿沙滩看不到沙子!”,而在去年的国庆长假,这个数字还仅仅是48.41万人次。
大量的游客涌入不仅对景区保护文化景观不利,也使旅游品质大打折扣。就拿环境保护方面来说:日均垃圾清理量从5年前的8吨上下,增加到如今超过30吨。
10月2日14时鼓浪屿即时在岛人数达7.6万人,计算景区游客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2.7万人。景区安全容量”为1.9万人以内,超过1.9万人就算“超容量”,一旦突破6万人,就得发出预警了。
如此之大的景区游客密度,超越景区承载能力,让景区安全、旅游保障系统等饱受压力,也使岛上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改善策略:
1、采取措施科学调控客流,在完善票务制度的同时,实行网上订票预约上岛。比如通过‘一票制’等票务改革,用经济杠杆进行调节。
2、提倡错峰旅游,加强即时发布预警信息功能;当游客人数超越景区承载能力时,将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实行限客。
3、提升岛上的市政环卫水平,改善水电管网,完善路灯照明系统,增加岛上的垃圾处理能力,比如采购可将垃圾进行压缩处理的专用设备。
4、通过本地人身体力行的文明传播,使游客融入鼓浪屿文化,让高端旅游、品质旅游深入人心。
6、旅游经济的定位
鼓浪屿是厦门市的附属岛屿,是厦门市旅游经济中的龙头老大,它不应该被孤立起来,而是应该将它和厦门的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紧紧联系在一起发展。
所以,发展鼓浪屿旅游,要调出鼓浪屿来看鼓浪屿,把鼓浪屿放在整个厦门的旅游产业中来看待和发展。
所以,通过轮渡来控制上岛的人数,就是一个现成的非常好的方式(承接上面环境容量的问题)。岛上超负荷,即停止售票。这样一来,就可以给来厦门旅游观光的游客多一些选择,他如果必须上鼓浪屿的话,那就可以再厦门旅游中心区多待几天。
鼓浪屿不应该是游客来厦门旅游的唯一选择,以鼓浪屿来带动厦门的整体旅游经济,才是鼓浪屿现今阶段在旅游经济格局中的正确定位。
7、社区或景区的定位
鼓浪屿是社区还是景区,或者是社区与景区共存,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但现在的确成为一个大问题,这关乎未来鼓浪屿旅游发展的走向。
因为岛上有许许多多的历史风貌建筑,在有识之士长期呼吁和近年来申遗的推动下,这些成了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这些资源与居住区相互混杂,和那些饭馆、酒店、商场等都属于社区的范畴。但真正的社区居民和景区及其旅游却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没有参与或者说参与被忽略了。景区决策没有他们的身影,在经济收入和景区运作方面更没有直接的关系,甚至在就业、就业等方面,也与景
7
区没有多大的关系,他们整体呈漠不关心或失望的状态,有不少人认为,现在岛上游客人流的剧增,影响了岛上居民的生活。
如果继续强化景区的旅游功能,弱化鼓浪屿的社区功能,那势必会造成岛上原居民的持续流失,人文环境继续恶化。
鼓浪屿想要持续发展的话,应该从景区和社区共存的一个岛屿的方向发展,一定要着眼于这个定位,才能更好地使鼓浪屿景区历史风貌与人文环境相互协调。
8、 鼓浪屿现阶段面临的难题
① 鼓浪屿的老别墅是华侨私有产权,目前产权人纷乱复杂,政府无法注资处置房产。据统计,岛上一百五十栋民国年间的古建筑,全变成家庭旅馆,其中三分之一存在违建问题,先修建后领牌,更随意破坏建筑结构,把原有红砖灰墙的外观转为红黄、翠绿。
② “人”多带来的难题:游客多,环境超过负荷;商户多,经营品质低下;外来人员人员多,社会治安压力大;“野照”、“野导”多,强买强卖,坑害顾客利益,严重干扰旅游市场。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