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13.《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同步教案

13.《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同步教案

来源:易榕旅网


课程主题:第八单元课文同步拓展 1.同步巩固基础字音字形。 2.掌握课文重难点。 3.阅读拓展,提升阅读能力。 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一、基础训练。(35分)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xīn fēi jiǎo jié duàn liàn jiè jiàn ( ) ( ) ( ) ( ) bàn lǚ yí què shū jí ǒu lì ( ) ( ) ( ) ( )心( )血 2. 生字变变变。(4分) 例:吴→娱_——(娱乐) 俞→( )——( ) 贵→( )——( ) 孝→( )——( ) 历→( )——(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6分) 一幅( )的图画 一只( )的口琴 一位( )的老师 一本( )的书 一个( )的百音盒 一条( )的山路 3. 补充下列词语,并从中任选三个写一小段通顺连贯的话。(14分) 流光( )彩 ( )喊助威 ( )( )有味 如醉如( ) 浮想( )翩 不求( )解 ( )( )吞枣 如饥似( ) 不言而( ) 第 1 页 共 14 页

( )然神伤 ( )( )身手 与众( )( ) 写话: 一、1.心扉 皎洁 锻炼 借鉴 伴侣 一阙 书籍 呕 沥 2.喻 比喻 馈 馈赠 酵 发酵 沥 沥青 3.精美 精致 年轻 精彩 漂亮 弯曲 4.溢 呐 津津 痴 联 甚 囫囵 渴 喻 黯 大显 不同 知识梳理一:《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复习 《古人谈读书》 一、我会写组词 耻:chǐ(雪耻、耻笑、羞耻) 诲:huì(教诲、训诲、诲人不倦) 谓:wèi(所谓、无谓、谓词) 诵:sòng(背诵、传诵、诵读) 岂:qǐ(岂不、岂敢、岂能) 恒:héng(恒星、恒久、恒定) 窥:kuī(窥视、窥探、窥测) 皆:jiē(皆大欢喜、有口皆碑、比比皆是) 缺:quē(缺少、缺乏、缺点) 二、我会认组词 识:zhì(附识、心存目识、默而识之) 矣:yǐ(足矣、心既到矣、悔之晚矣) 三、多音字 为:wéi(认为)wèi(为何) 好:hào(爱好)hǎo(好人) 识:zhì(附识)shí(识别) 四、理解文言文 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第 2 页 共 14 页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注释】 ①敏:勤勉。②好:喜好。③耻:以……为耻。④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知:同“智”,智慧。⑥识:记住,这里读zhi。⑦厌:满足。⑧诲:教诲。 【译文】 聪敏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二 【注释】 ①谓:说。②漫浪:随意。 【译文】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作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专一,却只是随意地诵读,那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已经到了,难道眼和口会不到吗? 三 【注释】 ① 士人:读书人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 【译文】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所得就自满自足,像观海的河伯,像观天的井蛙,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的人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五、问题归纳 1.朱熹的读书方法“三到”具体指的是什么? 三到:指的是心要悟到,眼要看到,口要读到。心悟指思考,只有“悟”——反复品味,才能理解书中精义;眼要仔细看,才能全面准确地记住知识;嘴要读出声来,以便调动听觉、视觉的综合作用,增强记忆,帮助理解。这三个“到”,概括准确,要言不烦,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后世读书人的准则。 2.曾国藩提出的读书的“三有”你是怎么理解的? 曾国藩提出的读书“三有”: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不会甘心做一个地位微贱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有了恒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要想有所成就,这三个方面缺一不可。 六、课文主题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古人谈读书的方法和益处,告诉我们要从小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七、课外知识点 1.《论语》: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第 3 页 共 14 页

2.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文言文是古代用来写文章的一种文体,将日常说话的意思用简短的文字表现出来,意思比较丰富。 现代文是将日常我们说的话直接记录下来,直白干净,意思明确简单。 3.文中的读书方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从《论语》中,我明白读书除了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外,还要“不耻下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不断向别人学习,オ会真正地成长;从朱熹的话中,我知道专心致志在读书中的重要性,只有一心一意,读书才会事半功倍;从曾国藩的话中,我懂得了志向、见识、恒心的重要性,这启发我读书要有志向,有见识,要持之以恒。 《忆读书》 一、我会写组词 舅:jiù(舅舅、舅父、舅妈) 津:jīn(天津、津津有味、无人问津) 斩:zhǎn(斩首、斩断、先斩后奏) 限:xiàn (限制、无限、局限) 凯:kǎi(凯旋、凯歌、奏凯) 葛:gě(姓葛、诸葛、诸葛亮) 述:shù(讲述、述说、叙述) 贾:jiǎ(姓贾、贾道、贾宝玉) 衰:shuāi(衰老、衰弱、衰败) 刊:kān(刊物、报刊、创刊) 琐:suǒ(琐事、琐细、烦琐) 朴:pǔ(朴实、朴素、简朴) 篇:piān(诗篇、篇幅、篇目) 某:mǒu (某人、某个、某事) 二、我会认组词 浒:hǔ(水浒、浒苔、水浒传) 传:zhuàn(传记、小传、言归正传) 着:zhuó(着力、沉着、着手) 鲁:lǔ(粗鲁、鲁迅、鲁班) 煞:shà(天煞、地煞、凶神恶煞) 寇:kòu(敌寇、贼寇、落草为寇) 卷:juàn(试卷、卷子、万卷书) 栩:xǔ(称栩、栩栩如生、栩栩欲活) 呻:shēn(呻吟、呻唤、 呻呼) 三、多音字 传:chuán(传说)zhuàn (传记) 煞:shà(地煞)shā(煞住) 卷:juàn(试卷)juǎn(卷起) 抹:mǒ(抹杀)mò(抹墙)má(抹布) 四、近义词 期待——期盼 明白——了解 催促——督促 决定——决心 居然——竟然 欣赏——观赏 兴趣——乐趣 起初——起先 厌烦——厌倦

第 4 页 共 14 页

快乐——开心 思考——思索 消遣——解闷 烦琐——琐碎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津津有味——饶有兴趣 朦朦昽胧——模模糊糊 五、反义词 明白——纳闷 厌烦——喜欢 快乐——难过 生动——呆板 烦琐——简单 华丽——质朴 浅显——深奥 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六、理解词语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一知半解: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不透彻。 天罡:古书上指北斗星,也指北斗七星的柄。 地煞:星相家指主管凶杀的星。《水浒传》 中将梁山泊中的七十二位头领称为“七十二地煞”。 消遣:做自己感觉愉快的事来度过空闲时间;消闲解闷儿。 烦琐:繁杂琐碎。 栩栩如生: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索然无味:形容没有兴致,没有趣味。 堆砌:比喻写文章时使用大量华丽而无用的词语。 无病而呻:比喻没有值得忧虑的事情却长吁短叹,也比喻文艺作品缺乏真情实感,矫揉造作 自作多情:一厢情愿地做出种种表示,想以此博得对方欢心。 不能自己:自己不能控制住感情或行为。 风花雪月:原指古典文学里描写自然景物的四种对象,后借指堆砌辞藻而内容贫乏的诗文。 七、句子解析 1.倒不是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而是七岁时开始自己读的“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三国演义》。 “不是……而是……”这句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读书了,另一方面写出了作者喜欢读的是《三国演义》之类的书。 2.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智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 “凑成”有拼凑而成的意思,“勉勉强强”有将就凑合的意思,“凑满”有拼凑够数目的意思。这句话既肯定《水浒传》着力刻画的人物性格极生动,又指出《水浒传》的一百零八人并非个个性格鲜明,但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得多。是一种客观中肯的评价。 3.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连用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有自豪之感。 4.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从读书的意义讲到读书的方法,言简意赅,含义深刻,既是对自己读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儿童的殷切期望。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文中表明顺序的词语有哪些? 作者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的。表明顺序的词语有:“七岁时”“十二三岁时”“1980年”。

第 5 页 共 14 页

3.作者说:“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出来? 《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大哭了一场;《水浒传》让作者大加欣赏;《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现代优秀的文学作品让作者“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4.结合冰心老人的选择和自己的阅读经验,说说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 能感染人、陶冶人,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有助于扩大知识面,有助于写作的书,才能算是好书。 九、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 (1 ):点题。开篇点题,引出读书的话题。 第二部分 (2-8):读书经历。回忆读书经历,点出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第三部分 (9-10):择善而读。以丰富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好书。 第四部分 (11-12段):读书感悟。总结全文,告诉我们“读书好”,要“多读书,读好书”。 十、课文主题 本文作者回忆了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了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告诉青少年“读书好”,勉励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 《我的“长生果”》 一、多音字: 差:chāi出差 chā差别 chà差不多 解:jiě解释 jiè押解 xiè解数 落:luò落叶 là丢三落四 lào落枕 模:mó模型mú模样 二、词语解释: 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 眼羡:看得到而得不到,令人羡慕。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如醉如痴:形容对人或事物过于沉迷或陶醉而不能自拔,神志恍惚。 浮想联翩:指头脑里涌现的感想连续不断。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不求甚解: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牵肠挂肚:形容非常挂念,很不放心。 如饥似渴:形容要求非常迫切。 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驳杂:混杂不纯。 黯然神伤:形容因失意、沮丧而伤感。 千篇一律:指诗文公式化,泛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领。 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 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 三、反义词: 亲切——冷淡 愉悦——痛苦 悲惨——幸福 焦热——凉爽

第 6 页 共 14 页

明亮——黑暗 特别——普通 千篇一律——与众不同 四、近义词: 呐喊——呼喊 悲惨——凄惨 丰富——丰盛 增强——增加 苦恼——烦恼 创造——创作 五、词语扩展: ABB式: 沉甸甸 香喷喷 笑盈盈 慢吞吞 热腾腾 红彤彤 金灿灿 白茫茫 水汪汪 空荡荡 白晃晃 响当当 气呼呼 黑压压 六、课文主题: 这篇记事散文主要回忆了作者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阐明了自己读书的独特感受,以及读书对自己写作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书的浓厚情感和对阅读的热爱。 例题精讲1: 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bù chǐ xià wèn( ),每个教育者都要huì rén bú juàn( )。 不用心sòng dú( )对我们来说qǐ bú shì( )浪费时间?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2.余尝谓( ) 3.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 三、对号入座。 ①学习方法 ②学习态度 ③既有学习方法,又有学习态度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四、读拼音,写词语。 1.我们做事要有héng xīn( ),不能半途而废。 2.每个人都有quē diǎn( ),我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并改正。 五、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盖士人读书……( ) 2.第三要有恒。( ) 3.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

第 7 页 共 14 页

六、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1.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不耻下问 诲人不倦 诵读 岂不是 二、1.智慧 2.说 3.随意 三、1.② 2.② 3.① 四、1.恒心 2.缺点 五、1.读书人 2.恒心 3.下等、劣等 六、1.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2.就像河伯观海,就像井底之蛙看天。 例题精讲2: 一、读拼音,写词语。 我们在sòng dú( )诗书的时候,要有héng xīn( ),要有毅力,二者quē yī bù kě( )。 二、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并解释整个句子。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之为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文整体梳理。 《论语》这三则,让我们明白了读书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朱熹告诉我们,读书要有________;曾国藩告诉我们,读书人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 四、重点段落品析。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sòng yǒng)读,(决 绝)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用横线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和读音。 2.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反问句,说明心到了,眼睛也会看到。 B反问句,点明,只要用心了,眼和口自然会到。点明心到的重要性。 3.读了这篇短文, 你有什么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8 页 共 14 页

五、把你知道的关于读书的名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诵读 恒心 缺一不可 二、1.勤勉 以……为耻 勤勉而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问问题为耻。 2.智慧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智慧呀。 3.曾经 我曾经说过:读书要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三、 谦虚 勤奋 求实 三到 三有 四、1. song 决 2.B 3.示例:学习既要讲究方法,还要有恒心。而恒心是成功的基础,只要有恒心,铁棒磨成针就是这个道理。从今以后,我一点要勤奋读书,又恒心,有毅力,不半途而废。 五、示例: 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 —— 张维屏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 朱熹 读书时要深思多问。只读而不想,就可能人云亦云,沦为书本的奴隶;或者走马看花,所获甚微。 —— 王梓 例题精讲3:一、基础达标 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 贾府(jiǎ) 呻吟(shēn) 水浒传(hǔ) B. 消遣(qián) 书刊(kān) 荡寇志(kòu) C. 烦琐(suǒ) 凯旋(kǎi) 天罗地煞(shà) 3.写出下划线词语的反义词。 (1)我听得津津有味。________ (2)(他们)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________ (3)看来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站》,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________ 4.补全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1)补全词语。 分久________ 合久________ ________知________解 ________如生 ________有味 索然________ 总而________ 自作________ 风________雪________ 真________实________ 心________神________ 无病________ (2)以上词语中“________”和“________”意思相反。 (3)“________”常用来形容文学、雕塑等形象逼真,它的近义词有: ________、________。 第 9 页 共 14 页

(4)“________”指读书理解得不够透彻。 5.修改病句。 (1)《三国演义》对我十分感兴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看多了,我也会比较、挑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读了起来,果然越看越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课文整体梳理。 这是冰心奶奶以“________”的形式叙述自己________的一篇文章,前半部分以“________”为主,表达了作者________;后半部分以“________”为主,告诉读者________。 7.我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B 3. (1)索然无味 (2)呆板 (3)死气沉沉 4. (1)必合;必分;一;半;栩栩;津津;无味;言之;多情;花;月;情;感;动;移;呻吟 (2)津津有味;索然无味 (3)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4)一知半解 5. (1)我对《三国演义》十分感兴趣。 (2)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 (3)我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 6. 回忆;读书;读书好;喜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 7.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 5.选词填空。(4分) 光彩 光芒 (1)青草、绿叶、红花,形成了( )夺目的春天。 (2)太阳发出耀眼的( ). 光亮 亮光 (3)漆黑的夜里,只有萤火虫发出微弱的( ). (4)太阳出来了,屋子里一片( ). 第 10 页 共 14 页

6.把下列句子中的画线部分换成一个成语。(3分) (1)有的同学读书总是只略知大意,不追求理解透彻。 ( ) (2)每个周末他都到图书馆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地阅读各种书籍。 ( ) (3)阅读对提高写作的功用是不用说就能明白的。 二、能力提升。(22分) 1.分析引号在句子中的作用。(填序号)(3分) A.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B.表示特定的称谓或者突出强调。 C.表示讽刺或否定。 (1)我最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做“香烟人”的小画片。 ( ) (2)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 ( ) (3)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 ) 2.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4分) (1)书是灯塔,能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书是蜡烛,能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书是信念,能提供我们前进的动力。 ( ) (2)你难道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吗? ( ) (3)你会选择哪一样?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 ) (4)走遍天下书为侣。 ( ) 3.按要求写句子。(3分) (1)一本书。(扩句) (2)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缩句)

第 11 页 共 14 页

(3)悟出了一个道理。(修改病句) 4.仿照例句,补写句子。(9分) (1)书是一位朋友,可以解除你的孤寂; 书是一艘战舰,可以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书是 ,可以 。 书是 ,可以 。 (2)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 爱 , 爱 ,爱 ,爱 。 5.补充诗句。(3分) (1) ?为有源头活水来。 (2)向来枉费推移力, 。 (3) ,天光云影共徘徊。 5.(1)光彩 (2)光芒 (3)亮光 (4)光亮 6.(1)不求甚解 (2)如饥似渴 (3)不言而喻 二、1.(1)B (2)B (3)A 2.(1)比喻 排比 (2)反问 (3)设问 (4)比喻 3.(1)一本你喜爱的书不仅是一位朋友,而且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2)书就像朋友,像家。 (3)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5.(1)问渠那得清如许 (2)此日中流自在行 (3)半亩方塘一鉴开

第 12 页 共 14 页

闲谈“读书法” 古今中外,圣贤先哲,留下的读书之法,浩如烟海,但究竟自己最造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鲁迅先生喜欢“跳读法”,( )他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是看那个地方,无论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而爱因斯坦的“总、分、总”三步读书法,特点同样十分鲜明。所谓总,就是对全文形成总体印象;所谓分,就是在总体了解的基础上,再逐字略读一下全文的内容;而在略读全书之后,着重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使观点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 英国作家毛姆的“乐趣”读书法,是他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他提出“为乐趣而读书”的主张,他说:“我也不劝你一定要读完一本再读一本。就连我自己而言,我发觉同时读五六本书反而更合理。因为,我们无法每天都保持不变的心情。而且,在一天之内也不见得会对一本书具有同样的感情。”如此,“脚踏多条船”,使自己的读书兴致始终保持在高度兴奋之中,其效果当然要比“感情专一”抱着一本书疲惫地一啃到底好得多。 当然,( )哪种读书方法,对求学者而言,它( )只是一种工具而 已。所以,万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尤其忌讳“读死书,死读书”的恶习,对所捧之书,既能钻进去,又能跳出来。这样才能把书读活,使他人的知识为自己所用,正如孟子所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在文中( )内填入恰当的关联词。(1分) 2.读文章填表。(3分)

第 13 页 共 14 页

姓名 读书法 3.联系上下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意思是 。(2分) 4.这篇文章讲了两个要点,请简要地写在下面。(2分) 5.作者为了说明“究竟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的这个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是(1分) ( ) A.列举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6.你喜欢哪种读书法?为什么?(可以是文中的,也可以是其他的)(2分) (二)1.因为 不管 不过 2.鲁迅 跳读法 爱因斯坦 “总分总”三步读书 毛姆 “乐趣”读书法 3.如果读书时不思考,不分析,对书本知识全部接受,还不如不读书。 4.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读书法,还是应当因人而异。万不可为某种方法所左右。 5.B 【预习思考】 第八单元作文同步复习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