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zZ 趔 dZZ 。政经 浅析我国消费需术不是的原因及zz3-'策 口罗腾蛟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摘 要:分析制约我国消费需求的因素,探讨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分析。旨在分析我国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并针对我国消费的不 足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消费需求;原因;对策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社会再 刺激消费需求的关键所在。在城市,一方面要实施积极的就业培 生产角度看,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和净出口需求是最终需 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随着近几年我国进出口额的激 增,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同时,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 愈来愈大。要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终还是要依靠消费 需求的增长。然而,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最终消费占GDP 的比重持续走低。 一训、扩大就业总量,有针对性的搞好下岗、失业职工的再教育和 职业培训工作,提高这一部分人的经济收入,增强他们的消费购 买能力;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最低的工资标准,并根据经济的发 展情况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水平,过去拖欠的职工工资、退 休养老金、医疗费、其他的拖欠款应尽快补齐。在农村,必须把增 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要在坚决按 保护价收购粮食、保证种植收益的基础上,调整和优化农村的产 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同时大力发展乡 、制约消费需求的因素 (一)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较低 居民消费或个人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直接相关。在国民收入 的分配格局中,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实际上长期处于抑制状态。在 国民收人分配中,可支配收入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政府收入、企 业收入及个人收入,研究表明,2001—2004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在 镇企业、适度发展中小城镇,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拓宽 农村居民的非农业的收入途径,消除制约农民消费的障碍。 (二)转变消费理念,引导消费需求 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国各级政府及居民理念的转变, 落后于体制改革的步伐。建国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理念注重:先生产,后生活;重积累,轻消费。之后,又一味地 国民收入中的份额从67.9%下降到62.4%,储蓄率从51-3%下降 到42.5%;政府可支配收入从18.2%上升到21%,储蓄率从 31.4%上升到35.9%;企业可支配收入从13.9%上升到l6.7%,储 重投资,轻消费。在再生产过程中,消费是经济运行的结果;同 时,消费具有其自身的特点:第一,消费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 增长的直接动力;第二,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是不断增长的,因此, 蓄率没发生变化。2004年以后,企业储蓄超过居民储蓄,成为总 储蓄的主要来源。这是当前国民收入分配的基本格局:社会财富 主要集中在政府和企业。由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较少,就直接制 约了消费需求的扩大。 (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消费需求的增长是无限的。从这个角度看,消费是经济运行的前 提。因此,必须转变消费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应正确处 理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拉动我国经济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三)改善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 从城镇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一些限制居民消费的政 根据消费函数,消费需求取决于可支配收入外,还取决于居 民的边际消费倾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水平稳步提高。但与此同时,居民间的收 策进行必要的清理和调整,着力从体制上和政策上消除消费的 各种障碍,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顺应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趋势,培育消费热点。因为只有为已经解决了衣食问题的中国居 民创造新的消费热点,才能刺激他们的消费热情。实践表明,汽 车、住房将是正确的选择。在这两个方面,是否可以考虑在适当 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依据消费倾向递减的规律,高收入阶层的消 费需求呈现相对缩小的趋势,而占城乡人口绝大多数的低收入 群体有消费欲望却无支付能力,形成不了有效需求,消费市场特 别是农村市场难以启动。 (三)消费预期影响消费需求 我国居民一方面要面』临食品、教育、卫生、居住、养老等方面 的消费压力,还要面临我国就业难度大、居民收入不稳定的压 力。因此,我国居民的消费预期偏于保守,储蓄倾向较大。未来消 的时机取消汽车的消费税(包括购置附加税和车船使用税)、降 低乃至取消购买商品房的契税,等等。使汽车、住房真正成为居 民的消费热点和整个经济的新增长点。 (四)改善市场环境,提升供给质量,增强居民消费信心 费预期的不确定性,抑制了城镇居民的消费,从侧面反映出为什 么我国目前有如此巨大的居民储蓄存款。 (四)供需结构不合理 消费者有购物欲望,却不知道什么商品才是放心商品。因 此,只有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惩商业欺诈、支持公平竞争、创 造诚信、安全的市场环境,消费者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针对供 求结构性矛度,各级政府应下决心打破行业垄断,积极推动非国 有资本进入垄断性服务行业,对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铁路运输、 近几年,我国投资的持续高速增长,引起产品过剩。商务部 发布的各种商品中,供大于求的商品在80%左右。持续的供给过 剩相对表现为需求的不足。此外,供求双方结构性矛盾也造成消 费需求不足。在供给方面,制造业和一些市场竞争充分的服务业 医疗卫生服务等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改善供求结构性矛度,增 加消费需求。 参考文献: 发展迅速,但能源生产和国家控制的服务业发展相对缓慢。在铁 路交通、医疗服务、环境卫生服务和金融服务行业,已明显表现 出发展的滞后性,压制了消费需求。 二、扩大消费需求的对策分析 [1]魏杰.扩大内需的思考卟财政与税收,2000,(4). [2]廖进.买方市场解折 南京社会科学,1999,(9). [3]盂辉.扩大内、需的关键是增加农民的有效需求卟湖北教 育学院学报,1999,(4). (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由他的收入水平高低来反 [4]窦祥胜.扩大内需政策可能出现的矛盾及防范【『].经济 学,1999,(6) 映。当前我国整体消费需求不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就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