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图为人的泌尿系统,箭头表示流向,比较1、2、3结构内尿素的浓度,从低到高的正确顺序是( )
A.1-2-3 B.2-1-3 C.3-2-1 D.3-1-2 2、种子萌发时,首先进行的是( ) A.胚根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B.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C.胚轴发育成连接茎和根的部分
D.从周围环境吸收水分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提供的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
4、下列营养物质中,不需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 B.水、无机盐、维生素 C.水、无机盐、淀粉
D.无机盐、维生素、脂肪
5、某人发生听觉障碍后去检查,结果表明大脑和耳的结构并无损伤。那么,推测发病的部位可能是( ) A.听神经
B.中耳
C.鼓膜
D.耳蜗
6、下列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 A.肠液
B.胆汁
C.胃液
D.胰液
7、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用于漱口的液体、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为( ) A.碘液、生理盐水、自来水 B.碘液、生理盐水、凉开水 C.碘液、自来水、生理盐水
D.凉开水、生理盐水、碘液
8、当你和同学们漫步在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间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清新和湿润,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C.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
D.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
9、与人口腔上皮细胞相比,樟树叶肉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B.细胞壁、液泡、线粒体 C.细胞壁、叶绿体、线粒体
D.线粒体、液泡、叶绿体
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叫作(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水圈 D.岩石圈
1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它们染色共用的液体依次是( ) A.碘液、清水、清水 B.生理盐水、清水、碘液 C.清水、生理盐水、碘液 D.碘液、生理盐水、碘液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植物的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保护组织
②茎、叶脉、根尖成熟区等处的导管属于输导组织,能够运输水和无机盐 ③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
④营养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等植物组织都是由分生组织分化形成的 ⑤营养组织的细胞壁比较厚、液泡比较大,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3、血红蛋白的特性决定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
A.运输氧气 B.运输二氧化碳 C.运输养料 D.运输废物
/ 6
1 14、呼吸道不具有的功能是( ) A.温暖气体
B.湿润气体
C.清洁气体
D.交换气体
15、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 )
A.生物圈 B.农田生态系统 C.城市生态系统 D.海洋生态系统 16、新鲜牡蛎体内的锌元素含量远远高于它所生存的海水,这是因为细胞中的( )在起作用。 A.细胞质
B.细胞膜
C.液泡
D.细胞壁
17、下列消化液中,不能消化蛋白质的是( ) A.唾液
B.胃液
C.肠液
D.胰液
18、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19、下列关于营养成分与其主要食物来源的搭配中,你认为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 A.脂肪——米饭 B.糖类——马铃薯 C.蛋白质——牛奶
D.铁质——瘦肉
20、大豆、玉米种子萌发时所需要的养料分别来自( ) A.子叶、胚乳
B.胚芽、胚根
C.胚根、子叶
D.胚轴、胚芽
21、呼吸作用的实质是( )
A.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B.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 C.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2、皮肤在人体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当皮肤划破时人会感到疼痛,甚至会流血,说明皮肤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 A.细胞
B.器官
C.组织
D.系统
23、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B.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号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C.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D.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共同组成了生物多样性 24、若人体血糖长期较高,可能分泌不足的激素是( )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甲状腺激素 D.生长激素
25、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 ) A.长臂猿
B.北京猿人
C.森林古猿
D.类人猿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呼吸系统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其中主要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
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_____________,储存___________;与之相对应,呼吸作用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肋间肌和_______收缩时,胸廓扩张,气体被人体吸入。
4、叶片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部分组成。水分和无机盐是由_______运输的,其方向是_______。
5、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下列两图中,甲图是人体心脏剖面图,乙图是人体某组织处局部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甲图中,心壁最厚的腔是[_____]______,A的结构名称是____,A和B之间的瓣膜叫作_____,该瓣膜的作用是______。
2 / 6
(2)血液由右心室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回到左心房,这一过程称为______循环,经过这一循环,_____血变成_____血。
(3)乙图中⑤是_____血管,⑥是_____血管,⑦是______血管。
血液在⑥处流动速度_____(填“快”、“慢”或“最慢”),只允许_____单行通过。
2、以下是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图示。请分析回答问题。
(1)切洋葱鳞片叶时,有刺激性的液体喷出,这些液体主要来自细胞结构中的 ________。
(2)图1制作临时装片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注:填序号) (3)要将图2的甲换成乙,应转动__________,换用__________物镜观察。 (4)视野中细胞内近似球形结构是___________,含有的遗传物质是_______。 3、下图所示的四种单细胞生物在结构上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它们都能在各自的环境中独立生存。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从细胞结构看,如果将C归为一类,A、B、D归为另一类,你的分类依据为
________。
(2)A属于动物,它在细胞的基本结构上与其他三种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__,氧的摄入、二氧化碳的排出都通过它的________来完成。
(3)B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其细胞结构中有________,它所属类群的特征主要有________。
(4)C分布广泛,一是与它靠________生殖有关,二是与利用芽孢度过不良环境有关。
(5)蒸出的馒头暄软多孔,是因为有[ ] ________参与的结果。
(6)上述四种单细胞生物都能独立完成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生长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体又是以单个细胞为基础构建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________的基
本单位。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因素,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实验装置,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
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甲中的所有叶片进行了暗处理,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此时若将叶片摘下,酒精隔水加热,碘液染色,你认为__________(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2)装置甲所示的实验设计能探究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要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选择____________(填字母)进行对照。 (3)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D瓶中的叶片进行
__________(填生理作用)导致的结果。
3 / 6
(4)在乙装置中,塑料薄膜上出现了大量水珠,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上的___________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出去的。
2、生物圈中到处都有绿色植物,它们自身的某些生理活动在生物圈中具有重要作用.图一中的A、B、C表示发生在绿色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图二表示一段时间内小麦叶片吸收二氧化碳相对含量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三表示“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探究实验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
(1)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叶中的_______运送到叶肉细胞,绝大部分通过图一中的[]_____散失到环境中,参与了生物圈中的________。 (2)农业生产中的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了图一中[]_____的效率.
(3)当图二中光照强度在_____(填字母)点之后,小麦体内的有机物开始积累,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将图三中的实验步骤正确排序______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设置步骤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步骤③滴加碘液后,见光部分变成了蓝色,被黑纸片遮盖的部分不变蓝,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为探究教室内早餐、饮料、零食等食品废弃物对教室空气质量的影响,某班委会设
计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以高温灭菌)编号1、2、3.. 培养皿 观察结果 1 +++ 2 + 3 ﹣ 第二步:打开1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被食品废弃物严重污染的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打扫干净并对环境进行消毒的同一间教室空气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三个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记录,若干天后,结果记录如右表所示(用“﹣”表示观察不到细菌;用“+”表示观察到的菌落数量少;用“+++”表示观察到的菌落数量多).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3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______ . (2)根据实验结果,你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 .
(3)班委会进一步对菌落中的微生物进行检测,发现其中一种微生物的显微形态结构如右图所示;该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从生物分类看,该生物属于________ . (4)经专家鉴定,右图所示生物具有致病性.从传染病的角度看,该生物属于________ .
(5)班委会倡议:每位同学应自觉维护教室卫生,经常性的开窗通风,保持教室内空气的新鲜,全部同学要定期对教室进行消毒,提高教室空气质量.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看,以上措施属于________ .
4 / 6
5 / 6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A 2、D 3、A 4、B 5、A 6、B 7、D 8、B 9、A 10、B 11、B 12、B 13、A 14、D 15、A 16、B 17、A 18、C 19、A 20、A 21、D 22、B 23、B 24、B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呼吸道 肺 肺
2、有机物 能量 分解有机物 释放能量
3、膈肌
4、 叶肉 叶脉 表皮 导管 自下而上 5、森林古猿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 D] 左心室 右心房 房室瓣 防止血液倒流 肺 静脉血 动脉血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最慢 红细胞
2、液泡 ③④②① 转换器 高倍 细胞核 DNA
3、有无成形细胞核 无细胞壁 表膜 叶绿体 无根、茎、叶的分化 分裂 D 酵母菌 结构和功能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C 水分、光、二氧化碳 BC 呼吸作用 气孔
2、导管 B 蒸腾作用; 水循环 A 光合作用 N 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②→①→④→③ 让叶片内淀粉运走耗尽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必需的条件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设置对照 教室内早餐、饮料、零食等食品废弃物对教室空气质量有影响 细菌 病原体 切断传播途径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