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来源:易榕旅网


敦煌市西关小学

电 子 教 案

课程名称:音乐

授课年级:六年级(4)班教 师:罗 莉

教学进度计划

(2015 ——2016 学年 第 二 学期)

周次

月日至月日2.25-2.262.28-3.43.7-3.113.14-3.183.21-3.253.28-4.14.4-4.84.11-4.154.18-4.224.25-4.295.2-5.65.9-5.135.16-5.205.23-5.275.30-6.36.6-6.106.13-6.176.20-6.246.27-7.17.4-完

教学内容浏阳河

洞庭鱼米乡哩哩理春风满小城

节次22222222222222222222

主备课人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罗莉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幸福快车拉库卡拉查

世纪之约

龙里格龙

撒尼少年跳月来

落水天什么结籽高又高

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我们的田野校园夕歌

蜗牛

拉德斯基进行曲

让歌声更美好唱唱听听奏奏美好的收获

主管领导签阅

学科教学计划六年级学生很喜欢上音乐课,但是不喜欢学习

学情分析

乐理知识,误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课,而且这些歌曲可以是书本上的,也可以是现在流行的。还有的同学讨厌教师教谱,一唱谱就想睡觉的感觉。本学期,请加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提高学生识 谱视唱能力。

1、知识目标: 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民族生活风

教学目标

俗;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了解歌剧以及歌剧音乐的作用。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有感情地进行歌唱。

本册教材分为十个单元,即第一单元“开心的感觉”;第二单元“春之声”;第三单元“红土地的歌”;第四单元“大家园”;第五单元“世纪之

课程要求

约”;第六单元“放飞希望”;第七单“粤桂飘香”;第八单元“月光下的歌谣”;第九单元“一支永远传唱的歌”;第十单元“美好的收获”。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注意演唱歌

教材的重、难点

曲的准确性, 并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要适度而不夸张。

2.通过唱歌、欣 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2. 继续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课程实施设想

(1)结经验。认真备课,认真学习音乐教学大纲,全面了解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

(2)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3)积极参加组里的教研活动,多听同行老师的课,吸取他们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和教学能力。

实施教育教

1.利用课堂时间提供学生练习、自我表现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

2.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教授的同时,注意个别学生的潜在因素,发挥 学生特长,以个别带动整体,提高

学目标的措施

总体水平。

3.根据学生兴趣特长,组织班级兴趣小组。及时总结、反思,以促进 教学。以活动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4.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用,从而保证学生音乐学习的可持续性发展。

5.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因材施教,课堂多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6.根据学校条件设备,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 高课堂教学效果。

评价方法设计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

浏阳河

1、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浏阳河》,并主动收集不同演奏(唱)形式的《浏阳河》进行听赏。

2、能以乐观的情绪学会演唱《浏阳河》。教学重点:学会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浏阳河》。

教学难点:了解湘赣地区的音乐文化及相关背景。电脑、打击乐器

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1.组织教学

(1)唱师生问候歌 ( 2)发声练习( 3 )节奏及节拍训练 (4)视唱练耳2.教师唱宋祖英的又唱浏阳河一首歌,导入教唱歌曲<浏阳河>.学生接唱《浏阳河》

a、全班齐唱b、男女对唱

3、学习歌曲《浏阳河》

(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浏阳河》通过教师的的歌声中,使学生对歌曲有所了解,并对歌唱产生浓厚的兴趣。(2)教师分析歌曲结构

(3)教师用钢琴完整的弹奏歌曲一遍,让学生随着琴声轻声哼唱。

(4)教师把难唱的部分划分出来。加以纠正

(5)教师带唱一,二,遍歌曲

(6)学生用轻声带有感情的朗读歌词(7)学生随教师的琴声有感情地轻声唱歌词,

(8)能运用演唱形式表现歌曲吗? (对唱,一问,一答的对唱)。

浏阳河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用歌声来回答。

四、巩固练习五、课堂总结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用多种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洞庭鱼米乡》

1、会使用音乐标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洞庭鱼米乡》;

2、在圆舞曲基本舞步的学习中、聆听体验中感受歌曲风格。

教学重点:掌握四三拍歌曲的韵律特点并准确演讲。教学难点:歌曲演唱中七度音程音准的掌握,结束句的演唱。

琴、课件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发挥学生创造想象思维,让学生在创编合作中体验快乐,表现快乐!

一、击节奏导入二、学习《洞庭鱼米乡》1.聆听乐曲。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2.再细听乐曲。

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

体舞动作。三、学习舞蹈

1.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2.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四、小结: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3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幸福快车

(1)用轻松、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欣赏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价值。(2) 了解电声乐队的编制及演奏特点。

指导学生运用欢快活泼、轻松洒脱的歌声表达歌中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受拉丁风格的流行音乐。课件 电子琴教学活动设计

一、 组织教学

发生练习:三声部的练习二.音乐知识:

1.曲式:音乐作品的结构叫曲式.曲式由音乐作品的内容决定.

2.乐句:乐句是旋律的一种单位.它的长短不一.一般来说,一个乐句由四小节组成.它能表现一定的音乐内容,但不够完整.如: 3.乐段:乐曲中最基本的,具有独立性的完整单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音乐思想.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中学时期的生活的热爱程度以及对友情的独到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青春的气息,所以学生对这首作品

乐段一般由两个以上的乐句组成.的情感处理教好. 4.练一练:

这里有一句旋律,我们把它作为问句.

二:作品分析:

1.《幸福快车》是一首歌颂友谊的歌曲。歌曲的语言简洁,直率恧寓意深刻,含蓄。因此,很容易使学生使主产生共鸣。 2.范唱,总体感觉作品的艺术性. 3.教唱新歌

4.采用多种形式练习演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学体会: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中学时期的生活的热爱程度以及对友情的独到的认识,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青春的气息,所以学生对这首作品的情感处理教好.

教 学 设 计

总32课时 第 4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春之声圆舞曲

1、课外听到歌曲或器乐曲《春之声圆舞曲》时,知道它是奥地利作曲家施特劳斯的作品并能说出作品的标题。2、在聆听《春之声圆舞曲》的过程中,能够以摆色块的方式感受了解回旋曲式。

采用多种方式欣赏《春之声圆舞曲》,感受乐曲清新活泼、流畅动听的旋律,了解回旋曲式。

听辨回旋曲式:引子+A+B+A+C+D+E+F+A+尾奏课件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歌曲,使学生进入春天的情境,引出本课教学。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表达春天到来时人们美好的心情。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歌曲演唱的处理都渗透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短时高效的学会歌曲。(注

2.表演唱歌曲《嘀哩嘀哩》,体会小朋友在寻找春天时神秘、喜悦、自豪的心情。

3.感受回旋式曲式。二、欣赏方法

(1)教师弹奏包括引子和尾奏在内的八个音乐主题,学生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八种色块,选择分别代表的主题,并标注顺序。然后,重点视唱A和B两个音乐主题。进行对比。

(2)再次聆听全曲,看着课件摆色块。如有重复,用备用的色块。(要求学生准备三份色块)

(3)简介回旋曲式和《春之声圆舞曲》。

(三)赞美春天

师:春天是美丽的、动人的、充满生机的,它就像一幅绚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一段醉人的舞,现在就让我们来创编我们心中的春天。

三、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管弦乐曲《春之声圆舞曲》,一同感受了春的气息。中国有句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让我们在快乐的春天为自己制订一个奋斗目标,共同努力吧!

重学生的声音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记号进行歌曲的演唱。)

教 学 设 计

总 32课时 第 5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

放风筝

1.欣赏河北民歌《放风筝》,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欢快的情绪。

2.学生能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即兴参与音乐活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演唱河北民歌《放风筝》。

教 具学 具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教学活动设计

一、听音乐进教室,感受歌曲情绪。引导学生带着背景音乐所渲染的情绪愉快进入教室。

二、激趣导入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以及歌曲演唱的处理都渗透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

1、《放风筝》这首歌曲是流传于我国河中短时高效的学会歌曲。北南方一带的民歌,它是一首“南歌北唱”的成功范例,知道什么是南歌北唱吗?

(注重学生的声音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音乐记号

2、师小结:大家用不同的方式再现了歌进行歌曲的演唱。)曲的情景,音乐感受把握得很准确。这首歌曲所表现的意境正如同学们汇报的一样,描绘的是旧时难得出门的姑娘们穿着漂亮的衣服,趁着阳春三月大好的时节,带着各自喜爱的风筝去野外踏青、游玩的喜悦心情。

三、对比欣赏,拓展学习。

教 学 设 计

总 32课时 第 6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

哩哩哩

1.能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哩》。

2.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

3.引导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难点:用轻快、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哩哩

难 点教 具学 具

哩》;甲乙声部能密切配合,表现春天到来的欢乐。磁带、教科书、录音机教学活动设计

1、 导语:

师:描写春天的歌曲很多很多,其中有一首是同学们从小唱着长大的,想一想是什么歌曲?

生:《嘀哩 嘀哩》或《春天在哪里》。

师:下面我们一起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教师弹旋律,学生跟唱)。二、学习歌曲(总-分—总)

1.通过欣赏全曲明确该歌曲的风格特点及曲式结构。

2.欣赏第二遍引出曲式结构:

(二)学习节奏和旋律,讨论并解决难点

二、学唱主旋律。三、演唱全曲四、小结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课时 第 7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

斑鸠调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斑鸠调》这首歌曲。

2.通过学唱歌曲,让学生感知、体验江西“灯歌”的音乐风格、特征。

教 学目 标

3.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了解江西的风土人情,喜爱民族音乐的韵味。

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斑鸠调》。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教学活动设计

一、导入:

1.出示《望庐山瀑布》图画,对话交流,让学生看画吟诵《望庐山瀑布》。

2.引领学生根据自身所了解的介绍江西人文景观。

3.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请茶歌》、《江西是个好地方》。

4.聆听歌曲《斑鸠调》,听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二、学习新歌《斑鸠调》

1.教师范唱《斑鸠调》,学生静中聆听、感悟。

2.出示歌片,结合歌曲,让学生找找含有动物叫声的乐句,并跟随琴声唱一唱。

3.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说说有些什么特点?

4.板书音乐知识:下滑音记号,简介并实践示范练习。

5.学生学唱《斑鸠调》的第一段。(采用听录音范唱学、随琴声学唱等方式进行)

7.随音乐范唱自主学习歌曲。(教师聆听发现不足,及时纠正)

三、歌曲巩固与处理:

1. 结合歌曲的风格特点,运用多种方式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表现歌曲:

四、小结。

教 学 设 计

总 32课时 第 8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龙里格龙

1.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龙里格龙》,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2.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京剧音乐的美。

1.唱好二部合唱《龙里格龙》。

2.二部合唱时能根据指挥的手势准确地演唱。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教学活动设计

一、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复习上节课了解的京剧的基本知识。三、京剧的四大行当

1.师:京剧根据人物的性别、个性等把人物分成四大类,就是我们所说的四大行当,你们知道是哪四大行当吗?(生、旦、净、丑)

2.CAI出示图片,说说行当的门类,教师简要介绍。

“生行”一般指男性演员,在每个行当里,不同年龄职业的人物又有不同的行档名,比如:老生、小生、武生;

3.演一演。(请学生上台演一演各种行当的人物)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四、京剧的表演形式

1.师:京剧不仅在角色上内容丰富多彩,还有形式多样的表演形式。“唱、念、做、打”就是京剧中的“四大工夫”。

唱——演唱;念——念白,具有音乐性,像唱歌;做——只表演,不出声,有节奏性,像舞蹈;打——打斗时的表演动作。2.欣赏与分辨。

教 学 设 计

总 32课时 第 9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龙里格龙

1.能用和谐的声音演唱二部合唱《龙里格龙》,并能准确表现歌曲的力度变化。

2.能积极认真地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京剧音乐的美。

二部合唱时能根据指挥的手势准确地演唱。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教学活动设计

一、京剧的表演形式

1.欣赏与分辨。

交流:这段戏里有几个角色?出现了几大工夫?(两个角色:铁梅、奶奶。铁梅是花旦,奶奶是老旦。)

2.模仿四大工夫中的“打”。

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我砍、我挡、我刺、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我闪、我扫、我跳。

3.CAI播放视频:《孙悟空打闹无底洞》中武打戏的片段。 师:在这场戏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打斗表演,人们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二、唱一唱《龙里格龙》

1.CAI播放《龙里格龙》,教师带领几个学生表演京剧中的走圆场。

2.再听歌曲,说说听后感。

3.三听歌曲,思考:歌词和曲谱有什么特点?

三、小结下课。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0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京调

1.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2.通过欣赏《京调》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1.感受《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分辨它的曲式结构。

2.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唱腔。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音乐,分辨《京调》的乐曲结构。磁带、教科书、录音机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一、兴趣导入1、师生问好。师:同学们,好!

生:刘老师,好!

师: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听完请你说说,你听到了什么?二、简单介绍京剧:

1、师:看样子你们课外的知识还是比较丰富的,那么我来考考你们,看看你们有多厉害!

师:有谁知道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呢?师:京剧的四大行当就是生、旦、净、丑。(出示图片)

生:男性正面形象。(分别展现老生、小生、武生、文生、娃娃生) 师:同学们,现在请咱们班的男生跟着老师来学学小生的简单动作。

师:同学们表现的不错,接下来我们来了解旦。

旦:女性正面形象。分青衣、花旦、武旦和老旦。

师:(分别出示图片青衣、花旦、武旦、老旦角色)请女同学来学学花旦的动作,我们也来做一回花旦吧!2、欣赏《苏三起解》

问:这段京剧中的人物属于哪个行当?生:旦。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1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

京调

1.感受《京调》欢快活泼的情绪,并分辨它的曲式结构。

2.了解京剧的四大行当,能区分西皮和二黄这两种唱腔。

通过聆听音乐,分辨《京调》的乐曲结构。

学 具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教学活动设计

一、欣赏《京调》

1、聆听《京调》第一主题

师: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什么? 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演奏这首乐曲的主要乐器是竹笛,情绪是欢快的。2、聆听《京调》第二主题

师:下面请同学们来听它的第二主题。问:听听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在节奏和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生:节奏慢下来了,情绪变得优美,舒缓。

3、欣赏第二部分音乐:

问:这部分音乐当中你有听到熟悉的旋律吗?

生:有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的旋律4、聆听结尾部分

师:现在请同学们听听,这样是不是音乐就结束了呢?主题旋律还有再出现吗?

(聆听结尾部分音乐)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课时 第 12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

幸福快车

(1)用轻松、流畅、自然的声音演唱《幸福快车》。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欣赏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正确认识流行音乐的价值。

(2) 了解电声乐队的编制及演奏特点。

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指导学生运用欢快活泼、轻松洒脱的歌声表达歌中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感受拉丁风格的流行音乐。

磁带、教科书、录音机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师生共同踩着《幸福快车》的旋律走进教室。

2. 发声练习:要求学生用自然、弹性的声音用“啦”练唱。

3.课件演示。

4.电子琴示范弹奏旋律。5.翻开课本,教学歌曲感情术语。6.教学新歌:

(1)弹奏旋律,学唱曲谱。(2)歌词教学,分小节填词。(3)变换教法,促进自学。(4)分组检查,展开评比。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3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

世纪之约

1、采用轻声朗诵的方法熟悉歌词。2、视谱唱词,重点练习合唱部分。

教学内容活动与练习欣赏 乐曲 《第三小提琴协奏曲》音

难 点教 具学 具

乐家故事 《世纪之约》。磁带、教科书、录音机

教学活动设计

一、组织教学学生进教室后安定情绪,使之进入上课状态。师生问好。二、课前练习三、新课掌握

(一)导入(以复习变化音引入新课)(二)范唱(老师声情并茂地将全歌唱一遍)

(三)学谱(将全曲分两部分进行视唱,先练单声部,后练合唱部分,同时提示学生注意力度记号与各变化音的出现。)

(四)学词3、全歌通唱,注意音量与音色的整体效果。

四、课堂小结,下课。第十三随想曲(“魔鬼的笑声”) 帕格尼尼的《魔鬼的笑声》,他的这首随想曲对连续三度双音下行半音的运用,使得乐曲听来像是一串神奇的笑声,鲜明的形象让人们开始用《魔鬼的笑声》来称呼这支曲子,渐渐连原来的名字都忘了。另外还必须要提到的一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音乐家肖邦,他的钢琴小品一向给人以幽雅迷人的感觉,表现了细腻的个人情感。其实他在众多作品中对音画语言的运用也做了多方尝试,甚至可以说,他对色彩的敏感和对音画的表现丝毫不亚于德彪西。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4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5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6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

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7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8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

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9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0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

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1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2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

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3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4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

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5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6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

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7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8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

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29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30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

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31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32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教学活动设计

环节修整及教学反思

教 学 设 计

总 32 课时 第 1 课时 授课教师:

课 题教 学目 标教 学重点、难 点教 具学 具

环节修整及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