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文艳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3期
齐文艳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乌兰浩特137400)
摘要:“路基路面工程”是一门工程实践性极强的课程。为了使这门课程教学更为完善,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基础上,从精简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实习教学力度、改进考核办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探讨,从而为实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而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路基路面工程:“理实一体化”: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3-0124-02
“路基路面工程”是道路与桥梁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讲述路基路面的基础知识、设计、施工方法等,它贯穿了公路设计、施工、养护全部过程,实践性极强。但长期以来,“路基路面工程”这门课程多以“讲”为主,实践性环节极少,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不符合高职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本人结合多年教学经验,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
“理实一体化”,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它将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去验证理论。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中有实,实中有理,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它更注重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使他们更快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环境,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二、“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中“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的应用
(一)理论指导实践
“路基路面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内容繁杂,既有路基的设计及相关知识,也包括路面的各种材料、设计等,一般教材都有十八章左右。而“路基路面工程”这门课授课时间一般只有一个学期,学时明显不足。因而在“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讲授中,理论知识只要必需、够用就行,更要注重其实用性和适度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精选教材
教材不是越厚越好、内容越多越好,而是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材。高职学生普遍基础薄弱,对课程理解起来很难,所以要选一些语言精练,能很好反映本课程领域最新成果的教材。
2.合理组织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路基路面工程”虽然授课内容多,但有些章节和其他学科联系较大。例如:“边坡稳定性设计”这一部分和《工程地质与水文》中的内容略有重复,简单复习一下即可。重点讲边坡的处理和稳定性计算。这样就减少了授课学时。而“石质路基爆破施工”可略讲。
3.及时补充新知识,走在学科前沿
近年来,交通工程发展迅速,新材料、新技术不断涌现,而教材内容无法及时更新,授课中应及时将这些内容介绍给学生。可针对工程实例,出一些相应的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这种方法很受学生的欢迎,课堂气氛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4.改进教学方法
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单一的情况,结合课程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沥青路面摊铺时,可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边看、边教、边学,现场讲解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现场解答。施工现场的职业氛围,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现场教学法拉进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也使学生对课程有了整体感官和认识,学习中有了针对性,促使他们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改变课堂气氛的良好方法。教师要精心制作教学课件,课件中尽量减少大段文字,把课堂上无法用形象表达的内容制成图片、动画,再配以声音,把相应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无法到工程现场,可把工程现场资料录像、拍成图片等,做成教学短片,放映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学习专业课不再感到枯燥无味。
(二)实践验证理论
工科课程内容又多是一些理论、公式,比较枯燥。如果只是以“讲”为主,会使学生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请假、逃课现象时有发生。但是如果将这些抽象的理论放到生动的实践中去进行,用实践验证理论,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建立专业实验室
学校要投人大量资金,使实验室更加完善,将结构、土工、路桥和建筑材料各方面的实验结合起来。还可租用其他工程单位的实验设备,进行必要的实验。可带学生到重大工程的施工现场,观看、熟悉各种工程实践性实验,掌握实际施工现场的实验内容和过程,进而将它们与理论上实验内容相对比,从而更具有实践性。
2.精心组织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中,往往是学生人数多,实验仪器少。施工现场参观实习时,学生一盘散沙,教师无法人人兼顾。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人数不宜过多,以3 -5人为宜,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将实验任务分成几部分,交由各个小组分别完成,最后汇总,这样避免了有的小组抄袭,延误。再针对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同时教师不定期进行检查,对每个学生进行抽查,现场提问,对于一些问题,及时指正,使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从而达到预期的实践目的。
3.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例,进行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是教学内容的延续、深化。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理论知识。课程设计应针对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而设置,如路基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以及路面排水系统设计等。在设计中,为防止抄袭,可给每一个学生布置不同的设计参数,促使他们单独思考、计算,完
成每一个设计项目。项目的选取最好结合工程实例,这样设计完成后可进行相应的比较,从中找出不足而进行改进。
4.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使理论教学与校外实习一体化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理论授课结束以后进行校外实习。这样安排有很多不当之处。首先是有些教学内容需要结合实地现场进行讲解。比如在讲解边坡防护措施时,最好带学生沿附近公路观看道路两侧边坡的处理,现场讲解防护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这样边讲边学,使学生更深的理解所学知识。其次,有些内容如放在最后实习,施工时间已过去了。如讲沥青路面摊铺时,就应马上带学生到现铺沥青路面工地,观看摊铺机的摊铺方法、压实过程、混合料组成及配比等。所以,我们应根据教学内容及时调整实习时间,使理论教学与校外实习一体化。
(三)建立新的考核方式
要改变以往的考试办法,建立新的考核方式,突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越性。考试试题可针对教学环节,分为三大部分。即理论、实验和设计。三者内容相结合,标准要统一。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方法。笔试内容有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等,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等。占总成绩的50%。实验要针对教学重点,布置不同内容,采取抽签形式,分组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0%。设计占总成绩的20%。用各部分的成绩乘相应比例后的最后总和作为该学生的最终成绩。
三、结语
《路基路面工程》这门课程,工程实践性极强,理论、实验、设计、实习等各个环节缺一不可。只有采用“理襟一体化”教学方法,才能将它们有机地融为一体,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综合训练学生的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使这种教学方法更为完善,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标而努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