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课教案

来源:易榕旅网


防溺水安全教育专题课教案

新台中学

2020年7月14日

初中生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游泳安全知识,学习溺水安全的基本常识,培

养有关防范力。

[教学目标]:

1、提高安全意识,愿意自觉去学习防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

学习中增强与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防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都要提高

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防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

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溺水事件的 了解提高学生的游泳的安全意

识,充分了解溺水时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教学难点]:积极避险、 自救方法

[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启发思维、共同探究、讲授与讨论

结合、重在理解。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课题

现在正是天气逐渐转热季节,暑期即将来临,中小学生溺水伤亡

的事故也明显多起来。据教育部等单位对北京、上海等10 个省市的

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有1.6 万名中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

有40多名学生死于溺水、交通或食物中毒等事故,其中溺水和交通

仍居意外死亡的前两位。

二、了解令人心痛的溺水事件

2020年6月21日,重庆市潼南区8名小学生溺水。

2020年7月12日,沈阳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树驼子村附近,5名少年下水野浴,2人上岸,3人溺水身亡。

老师:听了这个实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轻松。

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 -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

你在想什么?请同学们谈谈你的看法。

讨论: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学生讨论

师:生命安全高于天,父母给你的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

要珍惜生命、注意安全。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题是防溺水教育。

1、板书课题:防溺水教育

游泳要严格遵守“四不”: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

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深水的地方不去;江溪池塘不去。

2、溺水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不会游泳;游泳时间过长,疲劳过度;在水中突发病尤其是心脏

病;盲目游入深水漩涡。

3、溺水的急救

(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教师进行详细讲解: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

岸边;

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接近溺水者时要

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 )然后拖运。拖运时通常采.

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

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 未成年不能参加抢

险等危险性活动。”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

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

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2) 如何开展岸上急救

第一步: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

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

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同时,两手的食

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第二步:控水。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

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

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第三步: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

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

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第四步:注意要在急救的同时,要迅速打急救电话,或拦车送医

院。

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方法,全班学生每2人分成-一个小组,进行

模拟演示,1人扮演溺水者,1人扮演救护者。每个小组轮流进行,

其他同学细心观察,最后做出总结,指出优点和缺点。

四、课堂总结

1、同学们小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师小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堂

安全教育课,学会珍惜生命,养成自觉遵守防溺水安全原则的好习惯。

五、课后作业

遇到有人溺水怎么办?如何开展溺水救护?

老师交流:

1、思路清楚,主题凸出,具有代表性使用性

2、问题设置有针对性,能真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自救,救他的

安全意识。

建议:

.1充实课件,从溺水现场,到落水现场,给学生展现活生生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亲临其境的感觉

2、解救方式,方法再具体些,条理性、要点性要强,让学生学有所

获。

3、岸上危急救助的方法还不够使用,要再细些,特别是人工呼吸,

胸部按压,要让学生掌握要领,并能真正会操作,这样才能解决实际

问题改进:

在课件中插入了大最的图片,并搜集救助有效的各种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丰富了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自救,救他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安全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