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agement Practice 暂实~ 务一 加油站经营之道 我国成品油行业背景介绍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 的快速稳定增长及产业结 文/陈宝永 全资或控股拥有2 9座炼油厂.主要分布在油气 资源丰富的东北和西北地区.原油以此加工能 力超过一亿吨.每年向消费市场提供的成品油 超过全国总量的4 0%。 中石化是另一个成品油生产巨头.在全国 我国加油站业普遍 构的调整,带动了我国成 存在垄断巨头垂直控 制,从而使作为零售终 端的加油站存在较为严 重的价格歧视的问题, 石油石化系统外的石油 品油消费的快速增长.国 民经济中运输业快速增 长,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超 过5 0 0万辆,全国民用汽 车保有量已经接近300O万 经营2 5个炼油厂,每年向消费市场提供的成品 油超过全国总量的4 O%以上。国家出于对能源 开发的保护,基本上将国内所有的石油开采和 炼制能力都纳入到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旗 下。两大集团垄断了国内全部的炼油能力后,形 成了对成品油供应渠道的完全控制(即油源垄 量.这些都令加油站的汽、 产品经销商被频频压缩 利润空间,这不仅违反 柴油零售量大幅度的提 断),虽然每年尚有数量不多的成品油进口配 高,加油站市场不断扩大。 额,但进口的成品油却是以燃料油为主,汽油每 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 ≯1.国内成品油生产情况 年的进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当然,国内也有 则,也阻碍了加油站业 中石油和中石化是国 许多小的炼油厂,但这些小炼油的炼制能力无 内成品油生产的主要厂 法和两大巨头相比。家。其中,中石油在全国 2.国内成品油零售行业 的整体效率提高。 一 … 20 I化工管理2006 7 l l i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翻略 管睡 成品油零售的主要方式是加油站.我国成 市场份额.但他们的成品油供应却完全依赖于 品油零售市场的结构为: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寡 两大集团。由于在零售市场,两大集团和非石油 头占据半壁江山.其余市场被数量众多的社会 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是竞争关系,所以 加油站和数量不多的外资加油站(以下称非石 两大集团就可以利用其在批发市场上的垄断地 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所掌握。 位对非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进行排 其中,中石油下属加油站1 5 000余座,包括 斥,以达到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目的。 全资加油站、控股加油站、参股加油站和特许经 虽然成品油的出厂价与零售价均有国家制 营加油站等多种经营模式。中石化的零售网络 定,但是两大集团通过变相的方式,实施自己的 有20000余座加油站,另外还有5000多座特许 市场力量,来挤压自己系统外的零售企业。 经营加油站。遍布全国不属于两大石油集团管 在2 0 00年.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巨头展开 辖的广大的社会其他加油站是我国成品油市场 了大规模的加油站收购战,同时加快自有加油 上的另一股力量。1 9 8 5年以前,我国石油销售 站的布局,抢占成品油终端市场。由于我国成品 单位归属原石油部石油管理局管理,之后省市 油定价固定(变动幅度很小),没有完全按市场 石油公司划归地方.脱离了原商业系统的行业 供需决定。当国际上油价低迷时,两大寡头收购 管理,逐步成为相对独立的流通行业。广泛的社 加油站.有的加油站竟然拍出了天价,通过零售 会加油站就是那个时候由各地地方政府批准的。 终端的布局,可以取得更多 2 0 0 1年以来,两大集团通过并购和整合,控制 的市场份额。当国际油价不 了相当一部分社会加油站,目前社会加油站仍 断上涨时,在成品油供应上 } 两大集团利用垄断 占三分之一左右。 却出现了短缺的问题,价格 地位排斥非石油石化 3,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的上升本来应该带来供给的 系统的产品经销商,压; 增加,在此情况下的两大寡 从1 9 9 8年起,我国实行了与国际接轨的定 缩其利润空间。 头的竞争应转向生产能力的 价办法,根据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 竞争上。加入wT0后中国政 价格加权平均为依据,当这三地成品油加权平 府”三年敞开零售,五年放开 均价上涨幅度超过8%,国家发改委才会在三地 批发”的承诺,使得国家宏观政策对石油石化零 加权价格的基础上权衡市场情况具体制定国内 售行业的政策保护优势被削弱。从各地市场实 成品油的批发价(即炼油厂出厂价)和零售价。 时价格来看,全国大部分时间 汽油价格并没有 因此国内油价的变动相对国外滞后一到两个月。 达到国家定价,而且石油系统外油品经营单位 进一步分析可见,国内石油价格随国际市 汽油售价一般都低于石油系统内油品经营单位 场石油价格的波动而波动 使得国内石油市场 售价,市场比较疲软。 的风险增加。由于我国石油价格与国际接轨只 但情况很快发生了改变,自2 0 0 3年起,受 是价格水平的联动,而不是价格形成机制的接 伊拉克战争等多种国际因素的影响,国际油价 轨 国内石油市场价格不是根据国内石油供需 一路飙升后,在2 0 0 4年,中国各地特别是广东 情况决定的,而是根据国际石油价格被动的确 省出现了油荒现象,许多加油站无油可加,部分 定,而且国内石油价格比国际石油市场价格滞 地区加油站供应成品油出现了短缺。由于我国 后一个月,这些都给国内成品油市场带来许多 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滞后,造成了成品油批发价 隐患。 格与原油价格变化不同步的现象,炼油企业没 二、我国加油站业存在价格歧视 有利润空间进行生产造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中石油、中石化内部存在一 从加油站行业的背景来看,虽然非石油石 个 省级结算价”,即中石化、中石油系统内的 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也占据了一定的零售 炼油厂与省级石油公司问的成品油结算价格。 2006 7化工管理j 2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anagement Practjce 实一 这个价格适用于获得了成品 理务一 油批发经营许可证的非石油 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 由于国内几乎所有加油站销 售的成品油都是由两大集团 公司下属的石油公司进行批 到了破坏.而垄断者又无法 垄断者为实现垂直一体化 利润,直接将其产品销售给两 直接阻止这种套利活动.它 的最优解决方法就意味着不 向第2产业销售任何产品。要 做到这一点,垄断者可以购 买第2个产业中的一个企业, 然后把这个企业的最终价格 个产业中的消费者,因此下游 产品就是一个“面纱”。 …发.因此两大集团公司可以 通过内部价格转移的方法, 一 定为,然后以的价格向其他 大幅度提高了成品油的批发价,从而大幅度缩小非 企业供应中间品。只有第1个产业中的企业会购买商 石油石化系统的石油产品经销商的利润空间,使他 品.因为在第2个产业中的企业将无法有效地在第2 们无利可图甚至亏损。而中石化、中石油旗下的石油 种消费品的销售方面向垄断者的附属企业展开竞争。 公司却可以通过内部的利润调剂实现生存与发展 (即“内部紧密化、外部市场化”)。 因此,当上游企业不能直接控制其买主之间的 产品转销时,垂直一体化就可以作价格歧视的替代 2 O O 3年前后.虽然有国家的统一定价,但两大 手段。而反对价格歧视的法规也可能导致一体化。 寡头在两个时期内对系统外零售企业制定了不同的 2.如果上述模型的两个行业改为两个时期,就可以 价格.两大寡头在油价高时已出现了价格歧视。 用垂直控制这一歧视手段来解释,为什么在油价高 三、加油站业价格歧视的理论分析 1.现对垂直控制中的歧视手段进行分析。 的时候,寡头有采取歧视手段的动力,而在价格低的 情况下,这一现象并不明显。 由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历史的原因.各自 假定垄断者为两个生产不同的最终产品的竞争 形成了自己的控制区域,正面竞争的机会不是非常 性产业生产一种投八品(或者类似地,垄断者的产品 多.因此可以看作同一个垄断者 向竞争性的加油站 被竞争性的零售商销售给两类消费者)。最终产品(i 业提供投入品.虽然零售企业面对同样需求弹性的 =1.2)面临两类独立的需求,其需求弹性£ >£ 市场.但是考察两个时期的情况下.就可以发现,在 。为简单起见,假定每个产业都把1单位的投入转 不同时期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在油价低的时期,需 求弹性高.在油价高的时期需求弹性是低于油价低 由于这种技术,以及下游产业是竞争性的这一 的时期的需求弹性的。化为1单位的产出。 事实,每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就等于对生产这种最终 为什么两个时期的成品油市场需求弹性是不同 O年代以来我国是成品油进口国家,成 产品的产业制定的中间价格。因此.情况就如同是垄 的.首先由于9断者直接将它的产品销售给两个产业中的消费者。 品油市场一直存在供小于需的局面,当价格处于低 下游产业不过是一个 面纱“。因此.中间品的最优 位时,面对价格的上涨.不是特别紧要的需求会减 价格为: 少.需求弹性是高的,而当价格涨到一定高位是,面 主 主 l 售)的解被称为”垂直一体化解“。 对价格的继续上涨,由于成品油消费的不可替代性. 是必不可少的战略资源.需求是无法再减少了,所以 表现位低的需求弹性;价格的上涨消费量的变化是 垄断者自己操作两种下游技术(并向消费者销 非常小的。两个时期需求弹性的差异为垄断者提供了歧视 为实现垂直一体化利润,垄断者必须能阻止两 的条件,在弹性低的时期向下游竞争者定一个相对 个产业之间的套利。第2个产业也许会以低价,即购 高的价格,来实现自己的利润最大化。买中间品.并把它转销给第1个产业。如果由于第2 通过分析这一现象的本质,可以采取必要的措 个产业转销某些投入品给第1产业而使歧视策略遭 施来规范成品油批发企业的行为,其次,从国际上加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豳略 管囡 油站的发展来看,近几年来,由于激烈的竞争、严格 成为我国成品油零售业的竞争优势,在与外资的竞 的环保要求、较高的燃油税及大型多功能加油站的 争中不处于下风。 崛起,发达国家国内加油站呈现减少的趋势,加油站 2.我国加油站业效率提升对策 基本上被几大石油集团所垄断。 ①减少加油站数量。 四、结论及对策建议 我国的加油站数量是过多的,单站的日出售量 很低,事实上中石化也正在关闭一些加油站。 由于石油价格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在高位 近几年来,由于激烈的竞争、严格的环保要求、 运行,所以成品油零售市场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表 较高的燃油税及大型多功能加油站的崛起,国外加 现出低弹性需求,所以价格歧视将长期存在,价格歧 油站呈减少状态。法国传统的加油站从1 g 8 0年的 视的存在造成了加油站业整体行业效率的降低,有40400座减少到2 O0 3年的1 5000多座,每年平均有 违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以采取以下措施改 5 0 0—6 0 0座加油站从油品销售网络中消失;意大利 进这一状况。 的加油站由1 5年前的30000多座减少到目前的20000 1.我国加油站业经营模式选择 多座 美国的加油站从1 9 9 2年的20 7 40 6座到2000 对于我国加油站业未来的改进方向,可以分为两 年减少的1 7 5 1 3 2座 日本的加油站由原来的6 0000 个方向,一是把两个寡头所属的加油站从其剥离出来, 座减少到目前的5 5000座;德国的加油站每年以1.5 使其成为市场上独立竞争的主体.同非石油石化系统 %的比例减少,到2003年底有1 5000多座 其他如 加油站一样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二是从国外加油站业 英国有2 4 0 0 0座加油站,近年来业不断减少。但是. 的发展趋势看,加油站业正成为几大寡头石油集团所 国外大石油公司对销售网络的重组并未间断,如B P、 控制,同时考虑到W T 0后开放成品油市场的因素,国 壳牌、埃索、道达尔等大公司垄断着各国高速公路加 家宏观政策对石油石化零售行业的政策保护优势被削 油站零售市场,并不断向新兴市场等地渗透。 弱,成品油零售业将面临国际石油公司先进管理经验 所以加油站的未来的变化趋势是减少的,政策 的挑战。为增强我国加油站业与外资的竞争力,加油 上应该加强成品油零售行业价格歧视法规的制定, 站业的改进方向应为:自有他营。 可以通过法规的制定,促进垄断者进行垂直~体化 国外石油公司品牌加油站总体上有自有他营、 的速度。实现加油站行业整体效率的提高。 自有自营、合资联营、特许加盟4种经营模式。从发 ②改善加油站的布局 展趋势看,国外加油站在经营中自有他营的经营模 目前我国加油站数量偏多,从加油站设置的密度 式占主流。以美国为例,加油站可分为挂石油公司牌 来看,每百公里公路平均拥有加油站5.7个,北方某 的加油站和其他独立经营的社会加油站两大类,其 省的加油站密度已达每百公里9.1 9座,高出美、英、 中自有他营是美国加油站经营模式的主流,约占石 德、意两倍多。从一些局部地区看,往往一个大的公 油公司品牌加油站总数的7 5%左右。雪佛龙石油公 路交叉口或一座大桥的两端,加油站更加集中,常常 司品牌加油站共有8 00多座,直接经营的加油站仅1 0 有5~6座加油站,甚至更多。从近几年看,部分省、 %左右,其他的租赁给他人经营。 市把关不严,违规越权审批建站:一些社会单位或个 我国采用自有他营可以带来诸多的优点。首先, 人,由于利益驱动,动用各自的社会关系或者是利用 可以解决加油站业公平竞争的问题,当大多数的加 一些地方招商引资,竞相建设加油站,形成建站一 油站都属于两个石油寡头时,很难发生价格歧视有 卖站~再建站的怪圈。还有一些地方为了吸引外 背市场竞争的现象。同时上游成品油生产企业不参 资,未经国家批准,提前对国外石油公司开放零售市 与经营,而是把加油站的经营管理放给社会去经营, 场,允许国外公司建设大型加油站。这种情况进一步 可以提高加油站业的竞争性,大大提高了加油站业 加剧了加油站布局的不合理和重复建设的反弹。所以 的行业效率。其次,加油站的控制还是在两大石油公 必须把加油站的减少与加油站的合理布局结合起来, 司,在我国成品油对外资开放后,零售终端的控制就 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加快关闭一些社会加油站。 (作者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2006.7化工管理f 2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