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来源:易榕旅网
科 技 教 育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10.143

2020 NO.10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研究

李文娟

(甘肃省临洮县北街小学 甘肃定西 730500)

摘 要:美术教学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教学工作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促进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造型表现能力的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小学教师应给予足够的关注。但是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效果较差,并没有发挥出小学美术教学应有的作用,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该文从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入手,对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并提出了几点策略,以期能够为小学美术教师开展工作提供些参考,实现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大幅提升。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造型表现能力 有效性研究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0)04(a)-0143-02

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教学工作开展进度较慢、质量较差,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并没有得到显著提升。目前,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已经认识到了造型表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进行应对,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水平。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造型表现能力培养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不足,工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仍需进一步改进。因此,对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1 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造型表现能力的培养能够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小学学生年龄普遍较低,造型表现能力培养难度较高,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承受较低的压力。相比其他阶段的学生,小学学生对外界的认识较少,思维较为开放,是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最佳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进行培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1]。

2 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2.1 教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

现阶段,我国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并没有充分地了解美术教学的意义及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而且教学工作缺乏针对性,这种情况下,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随意性较大,教学工作开展进度较慢、效果较差。2.2 教师“示范”教学开展水平较低

“示范”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较为常用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示范”教学的开展水平普遍较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限制态度,忽视了学生自身想象力的发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并不能在绘画过程中加入自身的思想,美术作品缺乏内在的灵魂。另外,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管理较为

松懈,并没有发挥出“示例”教学应有的作用,学生在绘画

中随意性较大,不利于学生绘画水平的提升。2.3 儿童美术作品质量较差

2.3.1󰀁概念化目前,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工作时过分依赖以往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生搬硬套以往的教学模式,不能对教学理念及教学手段进行革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儿童美术作品雷同现象较为常见,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3.2󰀁简笔化现阶段,小学在绘画过程中简笔化情况过于严重,美术作品缺乏内涵,学生的真实情感难以在作品中得到呈现。小学生在幼儿园阶段会进行简单的绘画学习,这个阶段的绘画学习多是图形的搭配,并没有涉及立体层面,相对较为简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绘画的内容及要求发生了较大的转变,小学生如果不能及时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便不能跟上小学美术教学的进度,进而影响美术教学

[2]

的开展。

2.3.3󰀁程式化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过于流程化和具体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绘画要点的描述过于详细,导致学生在绘画时需要考虑过多的因素,在绘画过程中缺乏创新,美术作品的质量较差。

3 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策略

3.1 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

新形势下,教师应明确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高度重视造型表现能力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应向学生详细地阐述美术教学的意义,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美术教学,进而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确保美术教学的高效有序开展。

3.2 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

3.2.1󰀁重视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审美感知和情感体验,不能盲目地追求美术教学的进度,应在“示范”教学中注重人文活动的开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设计和应用美术

(下转145页)

143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科 技 教 育

知识的力量,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本人的课程。2.3 实践性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教师应结合STEM教育理念在课堂上适时拓展一下,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动手动脑,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能够建构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能力。

2020 NO.10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科技资讯3 结合STEM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3.1 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积极情感

教师为学生创设出物理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展现物理现象,让他们对学习物理变得兴趣盎然,充满学习的积极情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可以展现一些有趣有富有挑战性的实验,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例如,做一个这样的简单实验——烧钱。教师拿出10元钱,将它用酒精浸湿,然后用镊子夹起,让一个学生上来,将打火机递与学生,在让学生烧前,先提问学生,这10元钱最终会怎样,然后在让学生打开打火机进行点燃,等待火焰熄灭后,钱完好如初,这是利用了物理教学中酒精极易蒸发的性质,想来,这一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2 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

物理学科本身属于一个实践性强的学科,这正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严谨态度,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既可以帮助学生解决课堂上的疑惑,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

(上接143页)

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4]。

3.3 提升学生的价值观

在学生学习物理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当中,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进行严谨的科学分析来获得领悟物理的实验探究结论。也可以让学生从中理解科学家为科学实验所付出的辛苦和代价,让崇拜科学重新成为正风,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4 结语

STEM教育理念是作为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我国的,在我国的实践和运用当中,还是存在不足的,经验还是太少。教师在刚接触时难免会存在不足,但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努力,不断进步、不断学习,让STEM教育理念与自己的实际教学相结合,时时注意学生的动态和反应,及时进行教学方法上的完善,真正将STEM教育理念融入初中的物理教学,做到中国化,充分发挥STEM教育理念的作用。让我们国家的物理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用科教进行兴国。

参考文献

[1]󰀁罗倩,张皓晶,张雄.STEM教育理念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初探——以自制“简易密度计”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19(22):48-50.

[2]󰀁张超,林琳.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物理实验设计——以“电磁炮测速实验”为例[J].中学物理,2019(7):20-23.情况下,美术教学的难度会大幅度降低,教师的工作量也会随之减少,能够有效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

活动,使学生在交流和合作中得到了成长。这种教学模式

能够改变以往美术教学枯燥无味的缺点,提高美术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进而实现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大幅度提升[3]。

3.2.2󰀁确保“示范”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示范”教学进行合理的改进,确保“示范”教学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地注重知识点的教授,应鼓励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并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奖励,进而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实现对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培养。

3.2.3󰀁注重“游戏示范”教学的应用小学生年龄普遍较小,美术教学的难度较大,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天性,对自身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注重“游戏示范”教学的应用,提高美术教学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成长,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3.2.4󰀁提高教学的针对性(1)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较为丰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以注意。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表自身的思想及看法,并给予学生必要的肯定和帮助,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而且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将美术自身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美术教学的意义及美术与生活的联系,进而调动

[4]

学生的积极性。

(2)为教学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良好氛围的营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突破以往教学中对学生的束缚,使学生对美术教学充满期待。这种

4 结语

综上所述,造型表现能力培养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点

和核心,能够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目前我国小学美术教学中造型表现能力培养中还存在教师对小学美术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教师“示范”教学开展水平较低及儿童美术作品质量较差等问题,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工作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教师应正视现阶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等手段对工作进行改进,切实美术教学的质量及效率,进而实现小学学生造型表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延庆.立体造型课程在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中的拓展[D].天水师范学院,2019.

[2]󰀁李林娜.高校美术教育专业技能课与中小学美术“造型·表现”领域结合探索[J].艺术评鉴,2019(17):133-134,162.

[3]󰀁崔波,魏雪风.低年段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J].宁夏教育,2019(Z1):89-91.[4]󰀁卢楠.小学美术课“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类教学方法的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52-153.

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14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