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策略漫谈

来源:易榕旅网
高中地理教学中提高学生 的思维能力的策 略漫谈 杜娟(河北省景县中学,景县053500) 【摘要】学生欠缺地理思维能力的种种现象:对地理学科的特点认识不足;综合分析鉴别能力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到位;依赖思维定 式,思维的逻辑性欠佳。从几个角度开展地理课堂教学,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地理思维大有裨益: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正确 思维;打好学习地理的思维基础,完善地理知识结构;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提倡注重运用生活实际。 【关键词】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结构 生活实际 当今很多高中文科学生觉得地理很难学,诸多地理老师 也认识到地理学科的重要性:“要学好文科必须学好地理,学 好了地理就如同学好了文科。”高中地理的难点,也是最难学 的部分大致为高一地理的必修上册以及区域地理分析这两部 分,笔者经过连续多年的高中地理教学,对学生学不好的原因 进行了分析归纳,发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归结于高中学生地理 思维能力的欠缺。 一、对地理学科的特点认识不足 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高中地理学科的 特点归纳为:综合性、区域性、空间性、动态性等,这几种特性 决定了学习高中地理需要转化思维,对高中地理问题的认识 更要全方位多角度考虑,可是现实中,大部分学生尤其是文科 学生只是把地理学科局限在文科,同时加上初中学习时没有 形成全面的地理知识,长期以来,导致了学生学习高中地理依 赖死记硬背,依赖记忆地理结论,对地理知识原理的探究基本 上忽视,从而导致学生在遇到一些新的问题无法解决。例如分 析“地方时”,课本中只是明确偏东的地方比偏西的地方时刻 早,可是没有提供偏东的地方到底可以设置为几点钟,这就导 致了大部分学生只局限于能计算时间,同时不少老师在课堂 上教学时,不去特意分析时间是怎么定出来的,这就对学生在 思维能力上形成了障碍,简单的问题还能解决,遇到较难的问 题就无从下手了。 二、综合分析鉴别能力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到位 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决定了学生的思维必须 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要求学生学习时用综合的、全面的观 点看问题,分析问题,抓住地理问题的本质特征。现实中很多 学生往往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局限 性,因此导致学生学习时混淆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不能 形成全面的认知。例如对光和热的理解,学生认为某地方的太 阳辐射非常强烈,这个地方的热量就必定充足,但学生不够清 楚的是:热量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这就导致学生在分析一些 特殊现象,如光照充足的青藏地区,热量不足时,怎样去进行 正常的思维。再如在分析为什么阿巴拉契亚山脉比较平缓,多 数学生就束手无策了,其根本在于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 到位。 三、提高学生高中地理的思维能力的途径 1、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正确思维。 学生学习地理形成正确的思维,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具有决 定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提倡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 戟件・孰.孚 摹誊 { 孙 30 生利用的已有的知识积极正确思维,循序渐进,逐步挖掘,使 学生拥有完整的全面的知识。例如对地貌的分析,学生开始会 有一些零碎的认识,比如明确大陆漂移说这种理论,同时不太 清楚具体这种学说支持的依据,此时老师适机引导,抛出问 题:为什么大陆会飘移,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呢?由此引导学生 逐步分析推论,大陆水平漂移需要动力,这种动力来源于哪? 长期朝一个方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大陆那么重还会漂移? 最后引导学生找出一系列的假设,再归结到已经明确的板块 构造学说理论,同时也能解决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区别这 类问题。 2、打好学习地理的思维基础,完善地理知识结构。总复习 阶段,要进行正确的地理思维,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打好 学习地理的思维基础。因此地理课堂教学,一定要注重具有逆 向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内容,要求教师充分地思考这些内 容,甚至依靠地理学科教研组的集体思维实施教学。例如对阿 巴拉契亚山脉的分析,要结合高一地理学习的内力和外力作 用,分析比较平缓的原因;再有如果遇到相关学科的某些问 题,很有必要询问相关学科的老师,如此学生的地理思维打好 基础,完善地理知识结构,知识掌握就能全面。比如分析全球 定位系统的卫星数目,需要与物理学科的相关知识配套,这样 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在总复习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尝试让学 生集中去记忆教材的大标题和黑体字的方法,以此完善地理 知识结构。 3、提高地理思维能力,提倡注重运用生活实际。地理知识 和生活实际是辩证统一的,地理知识的获取过程往往来源于 先认识地理中的种种现象,再逐渐分析其成因,进行验证,最 后推广到一般。因此对地理课堂教学一定要重视生活中的地 理现象以及地理知识的运用。例如分析时间问题,学生已经具 备了时间汁算的完整概念与思路,所以不必在这个地方费多 大精力,也不必给学生留过多的难题,只让学生思考时间的概 念,尝试让学生分析来源,最后形成一个完整的思维脉络:地 方时一区时一国际日期变更线。再如对黄淮海平原农业低产 的原因分析,让学生结合地理知识和生活实际,先分析为什么 粮食会低产?属于地理的原因是什么?符合该地区的原因有哪 些?怎样形成了这些原因?解决途径是什么?等等,注重了运 用生活实际,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