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贝雷架施工方案

来源:易榕旅网
深圳地铁前海湾车辆段上盖保障性住房平台工程Ⅰ标工程

U型槽通道(双通道)9m平台模板贝雷

架支架施工方案

编制:

项目技术负责人:

项目经理:

批准:

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03月

目录

2.工程概况 .........................................................

3.贝雷架支架支模方案 ...............................................

4.U型槽通道贝雷支架设计 ...........................................

5.9M平台贝雷架施工计算 .............................................

6.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与拆除 .........................

7.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

8.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

9.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应急救援预案 ...................

10.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劳动力计划 ....................

11.雨季及夏季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 ...................

12.9M平台U型槽通道现浇混凝土结构概况 ..............................

13.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混凝土结构参数、模板设计样本参数 ................

14.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支撑体系计算书 ..................................

1.编制依据

本施工方案作为主导施工的依据,编制时对施工工艺及方法、安全生产保证措施、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降低成本措施等诸多因素尽可能充分考虑,突出科学性及可行性。编制依据如下(但不限于):

根据施工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以及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要求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JGJ81-2002、J218-2002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JGJ82-91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

《钢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21—95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结构计算手册》

《贝雷架使用手册》 2.工程概况

1、工程整体概况

本标段在建设时需要保证bcd区(b-L~d-U)车辆段范围内下部铺轨(长度约216米宽度13米)的正常进行,在首层高支模的脚手架中需要考虑预留出铺轨用的通道。

本区域施工重点为9m平台8.5m标高,梁450*1200,@3000,板厚180,砼C30。

在梁板施工时需要对漏下的砂浆、混凝土、水进行防护处理,保证下部车辆段铺轨工作的正常进行是工程的重点。

2、工程设计概况

9m平台的梁、板参数

U型槽由北(位于b-M及b-L轴线中间)至南d-U轴,其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梁作为贝雷架设计的依据,其位置及参数如下:

U型槽上部9m梁板参数(由北至南选取) 梁上部 序号 梁轴线 梁尺寸 主筋 梁中部抗扭 梁下部 混凝土 梁跨度 筋(构造筋) 主筋 强度等级 (mm) 1 b-M偏南 500*1400 4B12 G12B12 15C32 C35 16812 2 b-L 500*1400 4B12 G12B12 15C32 C35 16812 3 b-K 700*1600 2C32+(2B12) G12B14 20C32 C35 17187 4 b-J 700*1600 2C32+(2B13) G12B14 20C32 C35 17141 5 c-T 850*1400 17C25 N22C25 14C25 C35 17014 6 c-P 700*1800 2C32+(2B12) G12C14 19C32 C35 16853 7 c-N 700*1800 2C32+(2B13) G12B14 16C32 C35 16760 8 c-K 700*1800 2C32+(2B14) G12B14 22C32 C35 16598 9 c-J 700*1800 2C28+(2B12) G12B14 18C32 C35 16573 10 d-U 500*1500 4C28 G12B12 9C32 C35 15200 其中,包含有3块降板,其梁与梁轴线间距较其他横跨U型槽梁大,分别如下:

b-K~b-J轴降板,梁间距为4600mm;

c-P~c-N轴降板,梁间距为5850mm;

c-K~c-J轴降板,梁间距为5850mm.

3、现场支模条件

1)现场U型槽低部标高如下图所示

2)地质情况

根据勘察报告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系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层(Q4ml)、海相堆积层(Q4m)、冲洪积层(Q4al+pl)、残积层(Q4el),下伏基岩为燕山期侵入粗粒花岗岩(y53)和震旦系花岗岩麻岩(Z)。

3)地基做法

依据设计图纸,本工程须待基础施工单位将基础承台、地梁施工完成后,将土方回填夯实,故U型槽外侧立杆坐在立杆基础上,基础承台为2500*1500*500钢筋混凝土,长向配13条Ф14,短向配8条Ф14,C35砼,承台基础落在地耐力为200kN/m2老土上。承台预埋柱钢板,400*400*80共4块,另为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将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基础承台坐落位置的回填土的密实度。

(1)U型槽两侧必须清除基底的垃圾、草皮、树根,排出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

(2)U型槽两侧设置排水沟排水,遇到雨天停止回填施工,待天气转晴后,在进行回填工作。

(3)回填时要分层回填,每层铺土厚度为50cm,采用人工配合压实机进行土方碾压,压实度为λ>0.94。

(4)土方回填严格按照高支模方案中的填土质量要求进行回填。

U型槽内侧立杆坐在,基础承台落在U型槽内部轨道土方上(轨道回填土要求远高于高支模回填土要求)。

4、支架方案选取原因

由于业主的强烈要求,并在专家的论证下,一致认为采用贝雷架较为适合本工程中U型槽上部混凝土的支撑低架。故将原先门式桁架改为贝雷架。其支架体系由原先的钢管及50a工字钢修改为格构式构件(贝雷架柱)及空间桁架结构(贝雷架梁)

3.贝雷架支架支模方案

1、通道柱、梁、板的方案按照原经专家审核论证通过、公司、监理批准的方案实施;

2、通道通道柱、梁、板下的承重支架修改方案包括:

(1)通道梁、板模板的传力途径:板模立柱、梁底纵向木楞→木次梁→通道13m跨度贝雷架次梁→贝雷架通道纵向主梁→通道贝雷架立柱→基础→地基;

(2)通道模板防护方案:为保证通道模板下的施工安全,防止梁板施工时漏下的砂浆、混凝土、水影响通道内的施工,采取通道防护措施,具体措施在门

式钢架纵梁上满铺密目式安全网,上铺双层模板,确保砂浆、砼不流入铺轨基地内。

(3)施工顺序结合原总体施工方案,施工顺序按B区→C区→D区→E区,依序进行U型槽部位9m平台施工。

3、根据现场调查及图纸资料,本区域U型槽通道采取的施工方案如下:

(1)根据U型槽通道位置,分三次实施安装321型贝雷架施工。

(2)U型槽通道贝雷架钢架结构:立柱采用1000*1300贝雷架@6000,立柱上沿车道纵向先安装贝雷架。上部横向13m跨度再架设双排单层贝雷架,@2000一榀,在此双排单层贝雷架上,纵向采用进口枕木160*210*2000,@450。枕木面标高6.9m(枕木规格,考虑本次使用后可分解为100*100和100*50的枋木,以做周转材料使用,降低工程成本)。

在贝雷架上的搁栅铺设木板应采用铺设双层木板,并要求与下部搁栅固定牢靠。依据9m平台设计图纸梁板位置,铺设纵横双向木枋,梁底层为100*100,上层为100*50,板位置搭架安装模板。

(3)为保证在梁板施工时对漏下的砂浆、混凝土、水进行防护处理,具体措施在门式钢架纵梁上满铺密目式安全网,上铺双层模板,确保砂浆、砼不流入铺轨基地内。

(4)立柱基础采用2500*1500*500钢筋混凝土基础,(钢筋配筋6φ18@130,混凝土标号C30。)

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埋深,基础设计中考虑采用U型槽外侧边为抗浮脚趾,抗浮脚趾上面为回填土,填土深度约在1米左右,设置基础时应将基底埋深设在抗浮脚趾上面,其他部位则基底承载力不足。 4.U型槽通道贝雷支架设计

1、U型槽9m平台321型贝雷架材料:

贝雷梁采用321型规格,材料屈服点强度为351MPa,其容许应力按0.7×351=245Mpa,销子采用铬锰钛钢,插销用弹簧钢制造,焊条用T505X型,桥面板和护轮木用松木或杂木。材料的容许应力按基本应力提高30%,个别钢质杆件超过上述规定时,不得超过其屈服点的85%,设计时采用的容许应力如下:

木料——进口杂木160*210*2000设置间距为@450,顺木纹弯应力、压应力及承压应力为16.2MPa;受弯时顺木纹剪应力为2.7MPa。弹性模量E=98.5×105MPa。

贝雷架——321型,双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架,允许内力弯矩3375kN·m,剪力490.5kN。

钢料——16锰钢拉应力、压应力及弯应力为1.3×210=273MPa;剪应力为1.3×160=208MPa。

30铬锰钛拉应力、压应力及弯应力为0.85×1300=1105MPa;剪应力为0.45×1300=585MPa。

构件重量如下表(单位:kg):

构件名称 单位 国产 进口 构件名称 单位 国产 进口 桁架节 片 270 259 弦杆螺栓 个 2 加强弦杆 支 80 横梁夹具 副 3 2.7 销子 个 3 2.7 抗风拉杆 套 33 29 横梁 根 245 202 斜撑 根 11 8 有扣纵梁 组 107 86 联板 根 4 1.4 无扣纵梁 组 105 83 支撑架 副 21 18 桁架螺栓 个 3 3.6 2、U型槽通道9m平台321型贝雷架技术参数如下:

桥型 不加强型 加强型 容许内力 单排单双排单三排单双排双三排双单排单双排单三排单双排双三排双层 层 层 层 层 层 层 层 层 层 弯矩 788.2 1576.4 2246.4 3265.4 4653.2 1687.5 3375.0 4809.4 6750.0 9618.8 (kN·m) 剪力 245.2 490.5 698.9 490.5 698.9 245.2 490.5 698.9 490.5 698.9 (kN) 惯性矩2504975009947514972148588322288357743411548617323034596255689438(cm4) .2 .4 .6 .8 .2 .4 8.8 .2 .2 2.8 截面模10735.15398.45962.数3578.2 7157.1 14817.9 22226.8 7699.1 23097.4 30641.7 6 3 6 (cm3) (1)另有计算简化成单杆系可采用:Ix=685.12×10-8m4,y=0.0028m,截面积A=146.45×10-4m。

(2)贝雷梁的桁架销子双剪状态容许剪力550KN;弦杆螺栓容许剪力150KN,容许拉力80KN;摆动滚子最大容许荷载210KN。

3、U型槽通道9m平台321型贝雷架大样图

1.5m

1.5m

13m

5.9m平台贝雷架施工计算

本工程U型槽宽度为13m,约220m长。选用贝雷架作为本工程的主要支撑系统,横向梁采用5片双排单层贝雷片组成,跨度为13m,纵向梁采用2片双排单层贝雷片组成,跨度为6m,柱采用三排单层贝雷片组成,柱尺寸为1500*900mm,柱高4500mm,梁底枕木采用150mm*150mm松杂木。基础采用C30砼,尺寸为2500*1500*500mm(高度视梁的高度确定),钢筋采用双向Ⅱ级钢筋φ14@200mm。

一、荷载计算

模板自重=0.340kN/m2;

夹板自重=0.058kN/m2;

松木自重=5.5kN/m3;

φ48*3.5钢管自重=3.84kg/m;

钢筋混凝土自重=25kN/m3;

施工荷载标准值=3.0kN/m2。

1、钢筋砼自重

a、钢筋砼梁荷载:

qa25kN/m31.2m0.45m13.5kN/m

b、钢筋砼板荷载:

qb25kN1.55m0.15m5.8kN/m

则砼自重:

2、模板荷载:

q模0.35kN/m2(2m2.1m)1.435kN/m

3、钢管支架荷载:

q管2根0.0384kN/m0.0768kN/m

4、二层夹板荷载:

q板2层0.058kN/m22m0.232kN/m

5、150*150木枋重:

q枋23根5.5kN/m30.15m0.15m0.743kN/m

6、施工活荷载:

q活3kN/m22m6kN/m

故:

则荷载设计值为:

荷载示意图

二、13m方向贝雷架计算:

采用双排单层贝雷片搭设而成,跨度为13m,由厂家提供的双排单层贝雷片技术参数如下:抗弯强度值和抗剪强度值分别为1576.4kNm和490.5kN;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500994.4cm4和7157.1cm3。单片贝雷片自重为0.33t。

1、弯矩验算:

弯矩图

则:

故抗弯满足要求!

2、剪力验算:

剪力图

则:

故抗剪满足要求!

3、挠度验算:

故挠度满足要求!

三、220m方向贝雷架计算

采用双排单层贝雷片搭设而成,跨度为6m,双排单层贝雷片技术参数同上。

荷载示意图

1、荷载

每榀贝雷架自重:

第一层架以上荷载:

则:

Q静(Q贝Q1)316.4kN

故:荷载设计值为:

P1(1.2P静1.4P活)2

2、弯矩验算:

弯矩图

则:

故抗弯满足要求!

3、剪力验算:

剪力图

则:

故抗剪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故挠度满足要求!

四、150*150木枋计算

在贝雷架上方铺一层150*150木枋,木枋采用松杂木,布置间距为450mm,长度为2m,松杂木的技术参数为:自重为550kg/m3;抗弯强度设计值和抗剪强度设计值分别为17N/mm2和1.7N/mm2;弹性模量为10000N/mm2。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示意图

1、荷载

静荷载:

q静(19.31.4350.07680.232)1.225.25kN/m

活荷载:P30.451.41.89kN/m

则线荷载:q25.251.8927.14kN/m

2、木枋惯性矩I和抵抗矩W计算:

3、最大弯矩:

Mmax121ql27.140.4520.55kNm1010

最大应力:

maxMmax/w0.55106/5625000.98N/mm2

故抗弯满足要求!

4、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

Vmax0.6ql0.627.140.457.3kN

故抗剪满足要求!

5、挠度验算

故挠度满足要求!

五、贝雷柱计算

贝雷柱采用三排单层贝雷片组成,尺寸为1500mm*900mm*4500mm。抗弯强度值和抗剪强度值分别为2246.4kNm和688.9kN,单片贝雷片的截面面积为145.45cm2。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751497.6cm4和10735.6cm3。。

1、荷载计算

a、13m方向贝雷架重:0.33t/片5片3榀2排10N/kg99kN

b、220m方向贝雷架重:0.33t/片2片2排21026.4kN

c、贝雷架上部结构自重:ql21.8kN/m13m283.4kN

d、贝雷架支柱重:0.33t/片1.5片3排10N/kg14.85kN

则静荷载:

荷载设计值:

2、稳定性验算:

式中:

—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取0.85;

M—偏心矩,本工程偏心距为5cm;

W—截面抵抗矩;

A—构件的毛截面积;

[f]—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05N/mm2。

则:

故稳定性满足要求!

六、基础计算

地基面积:AF426.9kN22.1m 2[f]200kN/m故选用1.5m2.5m0.5m基础,采用C30砼和Ⅱ级钢筋。

1、抗冲切验算

基础示意图 依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验算公式如下:

式中:

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取

hp

=1.0;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C30砼取

ft=1.50N/mm2;

am--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则am(atab)/2(0.91.5)/21.20m;

h0--承台的有效高度,取

h0h50mm450mm;

Pj--最大压力设计值,PjF426.9kN113.84kN/m2; As2.5m1.5mFl--实际冲切承载力:

其中:Al(0.91.5)0.510.6m2 2则:FlPjAl113.840.668.3kN

允许冲切力:

故:

FlFt

所以能满足要求!

2、抗剪切验算

式中:

AV--抗剪切面积,

V--剪切力,

VPj(Lhc)B/2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C30砼取

fc=15N/mm2;

所以能满足要求!

3、配筋计算,按最小配筋率0.15%计算能满足要求。

则:

2.5m方向配筋面积:

As10.15%1.5m0.5m1125mm2

1.5m方向配筋面积:

As20.15%2.5m0.5m1875mm2

故在2.5m方向配II级钢筋8φ14;在1.5m方向配II级钢筋13φ14。即基础双向配φ14@200mm

七、地基验算

地基承载力[]取200kN/m2;

基础自重:

F总214.346.875261.18kN

所以地基承载力能满足要求!

6.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与拆除

一、9m平台U型槽贝雷架安装材料

项 名称 单位 数量 用途 1 贝雷架 片 550 13m跨梁 2 枕木(16*21*2m) M3 218 3 纵向10*10枋木 米 4 横向10*5枋木 米 两侧纵向220m5 贝雷架梁 片 148 梁 144(3m长)+144(1.5m6 贝雷架柱 片 长) 38*2支柱 7 钢筋砼 M3 8 其他钢材 T 20 二、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 三、主要施工方法

基础承台钢筋砼施工 安装贝雷架柱 安装U型槽两侧纵向贝雷架9.5m平台贝雷梁安装 枕木安装 贝雷梁间斜撑、抗风拉杆安1、基础承台施工

依据验算结果,基础承台为2500*1500*500,长向配13条Ф14,短向配8条Ф14,C35砼,承台基础落在地耐力为200kN/m2老土上。承台预埋柱钢板,400*400*80每支柱4块。

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埋深,基础设计中考虑采用U型槽外侧边为抗浮脚趾,抗浮脚趾上面为回填土,填土深度约在1米左右,设置基础时应将基底埋深设在抗浮脚趾上面,其他部位则基底承载力不足。

2、贝雷架柱制作拼装

通过验算,U型槽9m平台柱采用贝雷架拼装,高度以贝雷架1片加半片组装,1500*1000,高度为4.5m,柱间距6m(由于基础落于不同标高,不足部分可用砼梁辅助过渡)。

3、U型槽两侧纵向贝雷架梁安装

纵向贝雷架梁计算跨度6m,由两片贝雷架延长拼装。贝雷架梁先在U型槽两侧地面上拼装,然后用汽车吊逐跨吊装,在中间柱上搭接拼装,安装时要注意采用缆风钢丝绳牵拉固定,防止倾覆。

4、贝雷架平台安装

1)贝雷梁予先在U型槽两侧地上安装,每5片延长搭接,按每榀尺寸拼装好,然后用汽车吊运输到位,安装在纵向贝雷架梁上。

2)贝雷梁的位置需放线后确定,以保证轴线不偏移,为减少贝雷梁的磨损,在纵向贝雷梁与13m贝雷梁之间垫一厚δ3cm的硬杂木。

3)贝雷梁安装到位后,横向、竖向均焊定位挡块及压板,并采用Ф20“U”型螺拴将其固定在纵向贝雷梁上。

4)贝雷梁拼装完毕,其上铺设160*210横向枕木梁,间距450,贝雷梁间采用Ф16“U”型螺拴固定,每个节点1套螺栓。

5)贝雷架纵梁与柱连接之间,枕木与100*100枋木连接之间,一定要加木楔,确保模板拆除及标高准确。

6)贝雷架下弦杆上安全设施安装步骤如下:

在贝雷架下弦杆上用20号铁线捆绑100*100枋木,间距1000,在枋木上满钉15厚七夹板,在七夹板上满铺彩条布,在下弦杆下满跨30*30合格安全平网。

7)施工中的注意事项 (1)贝雷架拼架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应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全体作业人员了解作业程序、技术质量标准、作业安全规程。 贝雷梁位置安全措施示意图 (2)贝雷架吊装过程中,测量人员应经常对梁位、梁标高、螺栓扭力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安全措施布置示意图 (3)由于贝雷架拼装如杆件搬运、螺栓施拧、高空拼装推作业等工序,安全风险大,安全隐患多,现场应有一名专职安全员跟班作业,及时提醒和纠正施工中的不安全因素。

(4)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项目部技术交底和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5)贝雷架拼架完成后应安排专人对平台架定期进行养护维修,且应设明显标识牌,严禁超载。

5、贝雷架平台枕木铺设

贝雷架平台枕木采用进口杂木,160*210*200,间距为450。枕木铺好后,要进行粗整平,并在此平台上放置同等荷载的重物试压,检测平台架稳定及弯挠度满足设计及使用要求后,上铺梁板模板纵向木枋100*100和100*50,然后安装梁板模板及钢筋后浇筑砼。贝雷架平台安装完成后要进行安全设施铺设,确保施工安全。

6、贝雷架平台的拆除

贝雷架平台的拆除要遵循先装后拆的施工工艺,采用汽车吊配合人工拆除,并及时运走。拆除步骤如下:

1)拆除梁板模板支架、枋木、模板。

2)拆除枕木上枋木,拆除贝雷架底弦上彩条布、七夹板、枋木、安全平网。

3)拆除枕木后,拆除13m跨贝雷架梁,在砼梁板上预留倒链吊勾,将13m贝雷架拆放至U型槽两侧砼墙上,然后从一侧逐渐拉出贝雷架梁。

4)拆除220m纵向主梁贝雷架,采用20t汽车吊加人工辅助拆除。最后拆除贝雷架柱。

9m平台梁9m平台梁9m平台梁7.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质量保证措施 贝雷架平台应严格按设计要求组织施工。 U型槽 U型槽 U型槽 13m跨贝雷架拆除示意图 贝雷架柱制作组装,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按规范进行抽检。

一、质量管理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组织机构,定期开展质量统计分析。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全面控制各分项工程质量。项目上配备专职质检员,对质量实行全过程控制。

2、树立全员质量意识,贯彻“谁管生产,谁管理质量;谁施工,谁负责质量;谁操作,谁保证质量”的原则。实行工程质量岗位责任制,并采用经济手段来辅助质量岗位责任制的落实。

3、建立技术交底制度、构件进场检验制度、“三检”制度、质量否决制度等。

二、质量控制目标

安装质量控制指标见表。

项目 工程允许偏项目内控 项目 工程允许偏项目内控 差(mm) 指标(mm) 差(mm) 指标(mm) 支座左右偏≤10 差 ≤5 桁架跨中垂直度 H/250且≤≤8.0 10 支座标高偏±2 差 ±1.5 桁架间距 ±10 ±8 桁架两端水平度 L/1000且≤10 L/1200且≤8 桁架侧向弯曲 H/1000且≤8 ≤10 三、质量控制措施

1、实行各工序的质量检验。编制各工序施工工艺指导书,严格执行。以生产指令单指导生产。

2、采购执行部门对所有涉及制作、计划和收货事情负责,该部门由采购人员、材料管理人员组成。收货检验及审核供货方的质保能力由项目的质量负责人委托专职质检员负责。采购执行部门负责协调发货并监督发货方汇报生产进度。

3、为确保每道工序都能满足质量要求,建立了完全符合标准、规范的过程控制系统,要求各方人员理解和无条件执行这些质量管理程序。

4、项目质量负责人应对材料、部件和组装件要进行严格的检验,保证不合格材料、原部件可及时被识别,确保该批材料、零部件符合要求,方可用于下一

道工序。材料应易于确认、分隔和分放,以防止安装时误用。所有收到的材料应随带各自的质量证明文件,与规格不相符合的材料应作不合格材料处理并单独处置。

5、项目质量负责人应建立能够及时发现,标高和定位误差质量情况的检验和测试工艺,按照业主要求的规格和可适用的规则(包括收货标准)制定检测标准,并分发至各施工工段,制订标准时应指定检测的项目。项目质量负责人应复验关键的记录和其他有关检验记录以及材料证明的记录。检验设备应具备足够和可靠性,在使用前要校准和维修,并由专门的检验机构按要求进行检测。

6、主管质量管理的工程师有权昝不合格品。当设计变更或材料替代品对质量情况有明显影响时,应由项目总工程师及时向总包单位及工程监理汇报,由工程监理在修复工作进行前,复核并认可修复工艺。

7、确保最新的图纸说明、工艺等被钢结构制作和施工部门使用,保留所有与质检相关的文件,并应标明内容编号、符合编号和分发编号。

项目质检员应按照要求的标准和规范来填写报告,并负责向工程监理及其他相关的机构和专门部门报告。

8、项目质检员配合资料员根据业主的要求采取适当方式负责保存记录文件。 8.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一、安全保障措施

1、成立以项目部为首的安全生产小组,按施工区域分别确定专职安全员,各生产班组设兼职安全员,建立一整套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安全控制体系。

2、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有关施工安全规程,结合本工程特点,制定安全生产制度和奖罚条例,并认真执行。

3、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对职工经常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充分认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4、坚持用好安全“三件宝”,所有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穿软底防滑绝缘鞋。施工作业区挂安全网,设醒目安全标志。严禁酒后作业。

全体职工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械应遵守“十不吊”规定。贝雷架平台安装与拆除施工,必须做好必要安全防护设施。

5、钢爬梯、吊篮、平台、吊物钢管等,应设计得轻巧、牢靠、实用,制作焊接牢固,检查合格,并按规定正常使用。

6、走道板材质要符合规定,铺设牢靠,不得出现翘头。电焊作业台搭设力求平稳、安全,周围设防护栏杆。所有设置在高空的设备、机具,必须放置在指定的地点,避免荷载过分集中,并要绑扎,防止松动。

7、所有安全设施由专业班按规定统一设置,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其他人不得随便拆动。因工作需要必须拆动时,须经有关人员允许,事后要及时恢复,安全员要认真检查。

8、各种施工机械编挂操作规程和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专机专人使用保管,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风动机具按使用规程使用。

9、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体检合格。工作期间,严禁喝酒、打闹。小型机具、焊条头子等放在专用工具袋内。使用工具时,手持工具也应系好安全挂绳,避免直线交叉作业。

10、统一高空、地面通信联络一律用对讲机,严禁在高空和地面互相直接喊话。

11、起重指挥要果断,指令要简单、明确,按“十不吊”操作规程认真执行。

12、参加业主、监理等单位组织的安全监督检查活动,服从有关安全规定,团结一致把工地的安全工作搞好。

二、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电器设备的装置、安全、防护、使用、操作与维修必须符合规范规定要求。有醒目的电气安全标志、操作规程牌。保证正确可靠的接地及接零保护措施。

2、必须经常对现场的电气线路、各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电气绝缘、接地电阻、电保护器、杆保险等是否完好进行检查。查出的问题要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整改。

3、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且应有电工现场值班监护,以防发生意外。

4、现场设总配电箱及分配电箱,分配电箱连接开关箱,箱内边连接线采取绝缘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有外露带电部分。

5、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

6、机电工长主管现场电气安全技术档案的建立与管理。

三、消防安全措施

1、建立以保卫负责人为组长的安全防火消防组。

2、施工现场明确划分用火作业区,易燃可燃材料堆场、仓库、易燃废品集中站和生活区域。施工现场严禁吸烟。

3、施工现场必须道路畅通,保证有灾情时消防车畅通无阻。

4、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指定专人维护、管理、定期更新,保证完整好用。

5、施工现场的焊、割作业必须符合防火要求,严格执行“十不烧”规定。

6、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瓶等危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与易燃易爆物品的距离不得小于30m;乙炔发生器和氧气瓶使用时两者的距离不得小于5m。

7、氧气瓶、乙炔瓶等焊割设备上的安全附件应完整有效,否则不准使用。

8、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并要采取有效的安全监护和隔离措施。动火区域都要安装灭火器。

四、现场文明管理措施

1、认真执行公司颁发的文明施工管理细则,按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安装现场机械设备和施工电路。

2、现场材料成堆、成型、成色进库,整洁干净,及时清理现场建筑垃圾。

3、定期打扫卫生,尤其要使食堂、厕所等特殊部位保持清洁,防止流行性病毒的传播,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保证职工的健康。

4、场容应整洁,宣传标志、安全标志醒目。

5、加强现场消防,治安保卫工作。进入现场需佩戴出入证。

6、对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教育,加强职工的文明施工意识。

7、做好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材料的布置与堆放,实行区域管理,划分职责范围,工长、班组长分别是包干区域的负责人。

8、施工现场及楼层内的建筑垃圾、废料应清理到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运出场,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施工道路的畅通。

9、做好已安装好的构件及待安装构件的外观及形体保护,减少污染。

10、架杆架料等严禁直接向下抛掷。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小施工噪音。拆除下的构件运至地面后,应分类堆放,并按品种、规格码堆存放。 9.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应急救援预案

一、监控措施

1、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要按规定进行定期体检,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殊工种上岗证。

2、安装拆除前必须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拆除时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之后逐层拆除。

3、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4、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

5、进行高空作业时,应有牢固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6、作业过程中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抛掷材料和工具等物件。

7、垂直运输拆除下的外脚手架构件时,要防止构件落下伤人。

8、拆除下来的构件要及时清运,不得放在未拆除的架体上。

二、安全应急预案

为加强对突发事故处理的综合接近能力,提高紧急救援反应速度和协调水平,确保我公司迅速有效地处理各类突发事故,将突发安全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结合我公司和工地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1、因质量而引起的突发安全事故:脚手架架构配件焊缝开裂、破坏等。

2、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突发安全事故:高空坠物、触电、机械操作、人坠落、火灾等。

3、因社会对抗和冲突引发的突发安全事故:罢工、刑事案件等。

(二)实施原则

1、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处理,由公司统一指挥协调相关部门,保证以突发安全事故的有效控制和快速处置。

2、将事前预防与事后应急有机结合,按照突发安全事故就急处理要求,把应急的各项工作落实在日常之中,提高安全防范水平。

3、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安全事故发行的情况衽预警,对发安全事故的报告、控制实施依法管理和处置。

4、发生突发安全事故充分利用和发挥现有资源作用,对已有的应急指挥机构、人员、设备、物资、信息、工作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保证实现公司的统一指挥和调度。

5、建立预警和处置突发安全事故的快速反应机制,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储备,一量出现危机,确保发现、报告、接近、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及时应对。

(三)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因质量而引起的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脚手架架构配件焊缝开裂、破坏等。脚手架架使用中应定期进行外观。发现构配件焊缝开裂、破坏的,能立即更换的应该立即更换,不能更换的应加固并焊接牢固使之符合使用要求。

2、预防措施:脚手架架构配件进场前对构配件进行全面检查后方可使用,应该对脚手架构配件进行全面的,发现不合格的构件应该立即更换或整修直到合格。

3、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人员坠落、高空坠物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首先将伤员立即送往医院或打医院120急救,并保护好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同时上报公司质安部。事故处理必须按照“四不放过”来处理。

预防措施:每次施工前后对升降架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并专人负责,对脚手架操作人员和其他工种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促使相关操作人员依照施工安全操作规程施工。

(2)触电、机械损伤而造成的人员伤亡事故的,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切断电源、停机,来不及断电时可用绝缘体挑开电线,立即送往医院或打120急救,并保护好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同时上报公司同时上报公司质安部。事故处理必须按照“四不放过”来处理。

预防措施:每周期对电气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全面检查并专人负责,对脚手架操作人员和其他工种进行相应的安全技术交底。

4、因社会对抗和冲突而引发的突发安全事故:罢工、刑事案件等。以非正当理由罢工的,公司立即解决,并促使工人停止罢工。当发生刑事案件时,应依法送交公安机关处理,并配合公安机关调查。

5、预防措施:合理理顺劳资关系,加强升降架操作工人的思想道德教育,使用遵纪守法的脚手架架操作人员。

(四)紧急救护措施

1、当发生高空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

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

(3)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好后搬运至医院。

(4)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剌伤肌肉,神经或血管。

(5)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

4、急救电话:120报警电话:110。

10.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劳动力计划

一、劳动力计划表

序号 工种 人数 1 管理人员 5 2 测量工 3 3 木工 25 4 架子工 6 5 汽车吊工 6 6 汽车司机 4 8 起重工 5 10 电焊工 6 11 贝雷架安装工 12 12 普工 6 合计 78 二、主要机械设备表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汽车吊 30t/m 台 2 汽车吊 20t/m 台 1 千斤顶 32t 台 8 切割机 台 1 电焊机 台 2 导链 10t 台 6 板手 臂长30cm 把 20 扳手 臂长55cm 把 10 电动扭矩扳手 把 4 油压千斤顶 YCW350 台 4 11.雨季及夏季9m平台U型槽通道模板贝雷架支架安装

一、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本项目结构形式复杂,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钢结构安装需要经过雨季,为确保雨施期间钢结构施工中不发生安全、消防及质量事故,各级施工管理和作业人员在施工中要认真贯彻雨施方案,确保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计划顺利完成。

1、做好气象预报

钢结构安装雨施中,要及时掌握好天气预报和天气形势预报,以便安排生产,遇大风大雨等恶劣天气,应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2、施工现场及安装作业

1)钢结构及构件表面遇有积水时,应在操作前进行清除后方能作业,尤其是在脚手架上下通道及钢结构作业区内。作业前一律穿防滑鞋,严禁穿塑料底鞋及高跟鞋进入作业区内。

2)钢构件的堆放应用方木支垫稳固,不规则构件应支顶牢固,防止土质开化松软使构件倾倒。

3)安装用各种索具应在使用前进行检查,用后覆盖好,防止生锈,钢丝绳断丝凡超过规定要求的要及时更换。

4)现场道路拐弯处有积水时,要求土建单位立即清除,雨后所有马道操作平台要进行清扫,除去积水。

5)各贝雷架起吊前应绑扎好加固杆和安全绳,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6)构件起吊时必须拴溜绳。

7)吊车行驶路线如有地下障碍要进行加固,应及时通知作业人员,提出加固措施。

3、钢构件焊接

1)鉴于雨季湿度大,风力大,为确保焊接质量,焊接接头附近母材需要清理潮气、水气等。

2)由于雨季高空作业风大,当风速大于5m/s时,须采用可靠挡风措施后,方可施焊。

3)所有焊条应根据要求进行烘干,烘干温度在350-400℃,保温1-2h,并有烘干记录,施焊时应从焊条保温桶中取出,并按规定填写烘干记录表,焊条重复烘烤不得超过2次。

4)在遇到雨天时,应在焊接操作部位打伞或加编织带进行遮挡,防止雨水直接落到焊接部位影响焊缝质量。

4、现场消防

1)当天使用电器的工种应该在使用之前对所有的电器设备进行漏电检查,在确认无问题后方可使用。

2)对气瓶仪表出入口易冻部位应按要求采用暖水袋或其他保温措施,确保气流畅通,仪表指针准确。乙炔、氧气与焊接设备按安全操作规程分开设置。

5、仪器使用

1)仪器从室内提出到室外要经过10min方可使用,以免速冷使仪器精度受影响。仪器回收室内,一定要将仪器上水珠擦干净再装入箱内。

2)为测量准确,对仪器的后视点都要采取保护措施。

7、脚手架

1)由于本工程脚手架搭设高,面积大,因此要经常检查脚手架扣件紧固程度,防止松扣发生事故。

2)对于高耸的独立承重主架,要采取加揽风和斜撑等可靠的防风措施。脚手架搭设前要有交底,搭设后必须经过验收方可使用。

二、防暑降温措施

1、根据本地区夏季气温特点,在现场开展防暑降温保健、中暑急救等卫生知识的宣传工作。

2、高温季节调整作息时间,减少连续加班加点,保证工人们的身心健康。

3、高温季节现场医务室应加强对工人身体状况的检测工作,搞好医疗保健。 12.9m平台U型槽通道现浇混凝土结构概况

本工程U型槽宽度为13m,约220m长。选用贝雷架作为本工程的主要支撑系统,横向梁采用5片双排单层贝雷片组成,跨度为13m,纵向梁采用2片双排

单层贝雷片组成,跨度为6m,柱采用2组单排单层贝雷片组成,柱尺寸为1500*1000mm,柱高4500mm,梁底枕木采用150mm*150mm松杂木。基础采用C30砼,尺寸为2500*1500*500mm,钢筋采用双向Ⅱ级钢筋φ14@200mm。

混凝土构件概况、参数混凝土构件概况、参数

构件特征(mm) 层高 构件 工程部位 (m) 编号 (b×h) 度 跨截面 (高) 上部/下部 纵向主筋 砼强度 等级 450×120b-KL4 0 16000 2φ32+2φ14 C35 轨行区范围b-KL3 b、c、d区8.5 9.00m平台梁 b-KL2 450×12016000 0 2φ32+2φ14 C35 450×12016000 0 2φ32+2φ14 C35 b-KL1 450×12016000 2φ25+2φ14 C35 0 450×120C-K17 0 16000 2φ32+2φ14 C35 450×120C-K16 0 16000 2φ32+2φ14 C35 d-K5 450x1200 15600 7φ25 C35 轨行区范围b、c、d区8.5 9.00m平台板 180mm 9250 16@100 双层双向φC35 13.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混凝土结构参数、模板设计样本参数

根据轨行区范围桁架上结构部位特征,故选择下表代表部件进行验算。详细如下表:

结验算梁截构 梁(板)所处位置 面(板厚) 形底 梁(板)支撑架适用梁截高度面 (m) 备注 式 标高(m) 轨行区范围b、c、d450×120梁1 区9.00m平台及8c#0 楼梁 +6.3 1.3m 450×1200 支撑 桁架上轨行区范围b、c、d桁架上板1 区9.00m平台及8c#楼梁 180mm +8.5 3.5 m 支撑 14.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支撑体系计算书

(一)梁模板计算

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梁模板计算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撑及构造参数

梁截面宽度B(m):0.45;梁截面高度D(m):1.20;

混凝土板厚度(mm):180.00;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La(m):0.4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a(m):0.30;

立杆步距h(m):0.90;板底承重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b(m):0.90;

梁支撑架搭设高度H(m):3.00;梁两侧立杆间距(m):1.05;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考虑扣件质量及保养情况,取扣件抗滑承载力折减系数:0.80;

2.荷载参数

模板自重(kN/m2):0.35;钢筋自重(kN/m3):1.5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5;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kN/m2):24.5;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kN/m2):2.0;振捣混凝土荷载标准值(kN/m2):2.0;

3.材料参数

木材品种:马尾松;木材弹性模量E(N/mm2):10000.0;

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5;

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0;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0;

4.梁底模板参数

梁底方木截面宽度b(mm):50.0;梁底方木截面高度h(mm):100.0;

梁底纵向支撑根数:4;面板厚度(mm):18.0;

5.梁侧模板参数

次楞间距(mm):200,主楞竖向根数:4;

主楞间距为:200mm,200mm,200mm;

穿梁螺栓水平间距(mm):500;

穿梁螺栓直径(mm):M14;

主楞龙骨材料:钢楞;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5;

主楞合并根数:2;

次楞龙骨材料:木楞,宽度50mm,高度100mm;

次楞合并根数:2;

二)梁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1.梁侧模板荷载

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其中γ--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可按现场实际值取,输入0时系统按200/(T+15)计算,得4.000h;

T--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35.000℃;

V--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1.020m;

β1--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β2--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

分别计算得46.083kN/m2、24.480kN/m2,取较小值24.480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

三)梁侧模板面板的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

面板计算简图(单位:mm)

1.强度计算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100×2.1×2.1/6=73.5cm3;

M--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σ--面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f]--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面板跨中弯矩: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1=1.2×1×24.48×0.9=26.44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1.4×1×2×0.9=2.52kN/m;

q=q1+q2=26.438+2.520=28.958kN/m;

计算跨度(内楞间距):l=200mm;

面板的最大弯距M=0.125×28.958×2002=1.45×105N·mm;

经计算得到,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45×105/7.35×104=1.97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97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q=28.96N/mm;

l--计算跨度(内楞间距):l=200mm;

E--面板材质的弹性模量:E=9500N/mm2;

I--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100×1.8×1.8×1.8/12=48.6cm4;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

值:ν=5×28.96×2004/(384×9500×4.86×105)=0.131 mm;

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l/250=200/250=0.8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31mm小于面板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0.8mm,满足要求!

四)梁侧模板内外楞的计算

1.内楞计算

内楞(木或钢)直接承受模板传递的荷载,按照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龙骨采用木楞,截面宽度50mm,截面高度100mm,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5×102×2/6=166.67cm3;

I=5×103×2/12=833.33cm4;

内楞计算简图

(1).内楞强度验算

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σ--内楞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内楞的最大弯距(N·mm);

W--内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内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按以下公式计算内楞跨中弯矩:

其中,作用在内楞的荷载,

q=(1.2×24.48×0.9+1.4×2×0.9)×1=28.96kN/m;

内楞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200mm;

内楞的最大弯距:M=0.101×28.96×200.002=1.17×105N·mm;

最大支座力:R=1.1×28.958×0.2=6.371kN;

经计算得到,内楞的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1.17×105/1.67×105=0.702N/mm2;

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内楞最大受弯应力计算值σ=0.702N/mm2小于内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2).内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l--计算跨度(外楞间距):l=500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标准值:q=28.96N/mm;

E--内楞的弹性模量:10000N/mm2;

I--内楞的截面惯性矩:I=8.33×106mm4;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0.677×28.96×5004/(100×10000×8.33×106)=0.147 mm;

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500/250=2mm;

内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147mm小于内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2mm,满足要求!

2.外楞计算

外楞(木或钢)承受内楞传递的集中力,取内楞的最大支座力6.371kN,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本工程中,外龙骨采用钢楞,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类型为圆钢管48×3.5;

外钢楞截面抵抗矩W=10.16cm3;

外钢楞截面惯性矩I=24.38cm4;

(1).外楞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σ--外楞受弯应力计算值(N/mm2)

M--外楞的最大弯距(N·mm);

W--外楞的净截面抵抗矩;

[f]--外楞的强度设计值(N/mm2)。

根据三跨连续梁算法求得最大的弯矩为M=F×a=1.738kN·m;

其中,F=1/4×q×h=8.688,h为梁高为1.2m,a为次楞间距为200mm;

经计算得到,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74×106/1.02×104=171.014N/mm2;

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

外楞的受弯应力计算值σ=171.014N/mm2小于外楞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2).外楞的挠度验算

其中E-外楞的弹性模量:206000N/mm2;

F--作用在外楞上的集中力标准值:F=8.688kN;

l--计算跨度:l=500mm;

I-外楞的截面惯性矩:I=243800mm4;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ν=1.615×8687.520×500.003/(100×206000.000×243800.000)

=0.349mm;

根据连续梁计算得到外楞的最大挠度为0.349 mm

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500/400=1.25mm;

外楞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349mm小于外楞的最大容许挠度值[ν]=1.25mm,满足要求!

五)穿梁螺栓的计算

验算公式如下:

其中N--穿梁螺栓所受的拉力;

A--穿梁螺栓有效面积(mm2);

f--穿梁螺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70N/mm2;

查表得:

穿梁螺栓的直径:14 mm;

穿梁螺栓有效直径:11.55 mm;

穿梁螺栓有效面积:A=105 mm2;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1.2×24.48+1.4×2)×0.5×0.495=7.964kN。

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N]=170×105/1000=17.85kN;

穿梁螺栓所受的最大拉力N=7.964kN小于穿梁螺栓最大容许拉力值[N]=17.85kN,满足要求!

六)梁底模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的原则是按照模板底支撑的间距和模板面的大小,按支撑在底撑上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强度验算要考虑模板结构自重荷载、新浇混凝土自重荷载、钢筋自重荷载和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模板结构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荷载。

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400×18×18/6=2.16×104mm3;

I=400×18×18×18/12=1.94×105mm4;

1.抗弯强度验算

按以下公式进行面板抗弯强度验算:

其中,σ--梁底模板的弯曲应力计算值(N/mm2);

M--计算的最大弯矩(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l=150.00mm;

q--作用在梁底模板的均布荷载设计值(kN/m);

新浇混凝土及钢筋荷载设计值:

q1:1.2×(24.00+1.50)×0.40×1.20×0.90=13.22kN/m;

模板结构自重荷载:

q2:1.2×0.35×0.40×0.90=0.15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设计值:

q3:1.4×2.00×0.40×0.90=1.01kN/m;

q=q1+q2+q3=13.22+0.15+1.01=14.38kN/m;

跨中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max=0.10×14.378×0.152=0.032kN·m;

σ=0.032×106/2.16×104=1.498N/mm2;

梁底模面板计算应力σ=1.498N/mm2小于梁底模面板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13N/mm2,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压力线荷载:

q=((24.0+1.50)×1.200+0.35)×0.40=12.38KN/m;

l--计算跨度(梁底支撑间距):l=150.00mm;

E--面板的弹性模量:E=9500.0N/mm2;

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150.00/250=0.600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

值:ν=0.677×12.38×1504/(100×9500×1.94×105)=0.023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ν=0.023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值:[ν]=150/250=0.6mm,满足要求!

(二)板支撑计算

轨行区范围桁架上梁模板支撑计算

一)参数信息:

1.模板支架参数

横向间距或排距(m):0.90;纵距(m):0.90;步距(m):1.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3.50;

采用的钢管(mm):Φ48×3.5;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

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可调托座;

2.荷载参数

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1.000;

3.楼板参数

楼板的计算厚度(mm):180.00;

4.材料参数

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

面板弹性模量E(N/mm2):95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

木方弹性模量E(N/mm2):9500.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3.000;

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400;木方的间隔距离(mm):300.000;

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

托梁材料为:钢管(双钢管):Φ48×3.5;

图2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构件,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取单位宽度1m的面板作为计算单元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100×1.82/6=54 cm3;

I=100×1.83/12=48.6 cm4;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面板计算简图

1、荷载计算

(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

q1=25×0.18×1+0.35×1=4.85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2=1×1=1kN/m;

2、强度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1.2×4.85+1.4×1=7.22kN/m

最大弯矩M=0.1×7.22×0.32=0.065kN·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64980/54000=1.203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N/mm2;

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203N/mm2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q=4.85kN/m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0.677×4.85×3004/(100×9500×48.6×104)=0.058 mm;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V]=300/250=1.2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58 mm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2 mm,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两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6×8×8/6=64 cm3;

I=6×8×8×8/12=256 cm4;

方木楞计算简图(mm)

1.荷载的计算: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25×0.3×0.18=1.35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2=0.35×0.3=0.105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

p1=1×0.3=0.3kN/m;

2.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1.2×(q1+q2)+1.4×p1=1.2×(1.35+0.105)+1.4×0.3=2.166kN/m;

最大弯距M=0.125ql2=0.125×2.166×0.92=0.219kN·m;

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M/W=0.219×106/64000=3.427N/mm2;

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N/mm2;

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3.427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3N/mm2,满足要求!

3.抗剪验算: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τ=3V/2bhn<[τ]

其中最大剪力:V=0.625×2.166×0.9=1.218kN;

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3×1.218×103/(2×60×80)=0.381N/mm2;

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1.4N/mm2;

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381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4N/mm2,满足要求!

4.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q=q1+q2=1.455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ν=0.521×1.455×9004/(100×9500×2560000)=0.205 mm;

最大允许挠度[V]=900/250=3.6 mm;

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205 mm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3.6 mm,满足要求!

四)托梁材料计算:

托梁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托梁采用:钢管(双钢管):Φ48×3.5;

W=10.16 cm3;

I=24.38 cm4;

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2.437kN;

托梁计算简图

托梁计算弯矩图(kN·m)

托梁计算变形图(mm)

托梁计算剪力图(kN)

最大弯矩Mmax=0.585kN·m;

最大变形Vmax=0.677 mm;

最大支座力Qmax=7.96kN;

最大应力σ=584966.189/10160=57.575N/mm2;

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托梁的最大应力计算值57.575N/mm2小于托梁的抗压强度设计值205N/mm2,满足要求!

托梁的最大挠度为0.677mm小于900/150与10 mm,满足要求!

五)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轴力):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和活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脚手架的自重(kN):

NG1=0.129×3.5=0.452kN;

(2)模板的自重(kN):

NG2=0.35×0.9×0.9=0.284kN;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

NG3=25×0.18×0.9×0.9=3.645kN;

静荷载标准值NG=NG1+NG2+NG3=4.38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活荷载标准值NQ=(1+2)×0.9×0.9=2.43kN;

3.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1.2NG+1.4NQ=8.658kN;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N----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N=8.658kN;

φ----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o/i查表得到;

i----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1.58 cm;

A----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4.89 cm2;

W----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cm3):W=5.08 cm3;

σ--------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N/mm2);

[f]----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

L0----计算长度(m);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下式计算:

l0=h+2a

a----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1 m;

得到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L0=h+2a=1.5+2×0.1=1.7 m;

L0/i=1700/15.8=108;

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0.53;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σ=8658.42/(0.53×489)=33.408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σ=33.408N/mm2小于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2,满足要求!

七)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g=fgk×kc=220×1=220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gk=220kpa;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kc=1;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8.658/0.25=34.634kpa;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N=8.658kN;

基础底面面积:A=0.25 m2。

p=34.634≤fg=220kpa。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