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榕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山东省潍坊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山东省潍坊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来源:易榕旅网


山东省潍坊市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6分)

1. (8分) 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1) 下列句子中下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你在豆棚瓜架上看绿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一天可以长出几寸。

B . 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接茬(连接、连续)地方的缝儿几乎填满。 C . 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睛瞟(眼神飞起来)看窗外,生怕雨停了。 D . 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山间的平地)里。 (2)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上级通知王明同学6月5日前去参加我市“红旗飘飘,伴我成长”演讲活动。

B . 按照田园城市的建设标准,规划者首先考虑的是,让市民“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 C .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D . 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位置变化影响,导致未来几天我市将持续出现高温天气,大部分区县最高气温可达38℃。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总是“晴”呢。 B . “妈妈!”我嚷着奔进厨房。

C . “你没说,爸爸可说过。”:这话一出口,我就脸红了。

第 1 页 共 8 页

D . 这喷泉、这杏花、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4) 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夏天里的成长》的作者是作家、教育家梁荣若。 B . 铁凝,俄国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玫瑰门》《麦秸垛》。

C . 《小站》的作者是袁鹰,当代著名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 D . 小说的情节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 (2分) 下列各组词中,音、形、义全对的一组是( )

A . 聆听(lín) 喝问(hè) 无辜 百感交集(一齐) B . 膝盖(xī) 蛤蟆(ma) 石凳 莫衷一是(判断) C . 咒语(zòu) 哺育(bǔ) 承诺 举世闻名(全) D . 树冠(guàn) 魔爪(zhuǎ) 妄图 有教无类(分类) 3. (2分) 说法错误的是( )。

A . 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B . 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C . 汉语中有一些在表达方法上很有特点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 4. (2分)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中所用修辞手法为( ) A . 比喻 B . 互文 C . 夸张 D . 谐音

5. (2分) (2017四上·盐田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2 页 共 8 页

A . “不胜其烦”和“战胜敌人”的“胜”都是打败的意思。 B . 叶圣陶、王尔德、安徒生和格林兄弟都是外国童话作家。

C .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作品,它既是科学著作,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D .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是说李白送别孟浩然的时候,江上船很少,只有他的一艘小船。

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9分)

6. (6分) 看拼音,写词语。 jiù fú ________

jiǔ jiā ________

mù tóng ________

xiōng dì ________

yì xiāng ________

jiā jié ________

7. (3分) 读课文《将相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完

________

________ 负荆________

8. (10分) 按照课文《猴王出世》内容填空。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________草木,________涧泉,________山花,________树果;与狼虫为________,虎豹为________,獐鹿为________,猕猿为________;________石崖之下,________峰洞之中。

三、 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9. (2分)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原名周树人,《故乡》选自《少年闰土》。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

10. (3分) 发挥想象,补充句子

(1)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走来了。她提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洒向 山坡,撒向田野;她1。

(2) “A”是一座金字塔,“D”是一把竖琴,“0”是1,“S”是2。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第 3 页 共 8 页

11. (15分) 课内阅读。

英子犹豫了一会儿,慢吞吞地站了起来,眼圈红红的。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就在英子刚刚站定的那一刻,教室里骤然间响起了掌声,那掌声热烈而持久。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掌声渐渐平息,英子也镇定了情绪,开始讲述自己的一个小故事。她的普通话说得很好,声音也十分动听。故事讲完了,教室里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英子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掌声里一摇一晃地走下了讲台。

(1) 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激动——________ 镇静——________ (2) 仿写词语。

慢吞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摇一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同学们给了英子两次热烈的掌声,这两次掌声有什么不同? 第一次掌声听出了同学们的________ 第二次掌声听出了同学们的________

(4) 文中的画线句:是对英子的什么描写?体现了什么样的心理? 12. (15分)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让我再去救一个

刚刚接通了一位采访过我的四川记者朋友的电话,她刚刚从绵竹退下来,这个娇小的丫头在电话里和我讲了她眼见的情况,她只用了四个字形容,就是“世界末日”。她说她几乎无法工作,眼泪就没有停过,太惨了,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

她和我说,她在一个学校现场看到了她永远不会忘记的一幕,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消防员在废墟中已经找到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看着那些小小的、戴着红领巾却再也无法睁开眼睛的孩子,她说她突然觉得自己说话的勇气都没有了。

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将要再次发生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消防指挥让

第 4 页 共 8 页

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从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几个战士听见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要往下陷,那几个往里钻的战士马上被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看到这个情形所有人都哭了,然而所有人都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废墟第二次坍塌。后来,只救出一个小女孩。看着那些年轻的战士抱着那个幸存的小女孩在雨中大叫着跑向救援所的帐篷的时候,她已经泣不成声。

(1) “世界末日”指的是什么情形?请从第1自然段中找到有关的语句解释一下。 (2) 是什么原因让“所有人都无计可施”?

(3) “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从这些话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 书面表达 (共1题;共5分)

13. (5分)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到这一天,许多远离家乡的人纷纷赶回家中,与亲人欢聚一堂过团圆节。这次就围绕“中秋”写一篇习作,题目自拟。

第 5 页 共 8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6分)

1-1、

1-2、

1-3、

1-4、

2-1、

3-1、

4-1、

5-1、

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9分)

6-1、

7-1、

第 6 页 共 8 页

8-1、

三、 判断题 (共1题;共2分)

9-1、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3分)

10-1、

10-2、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 第 7 页 共 8 页

11-1、

11-2、

11-3、

11-4、

12-1、

12-2、

12-3、

六、 书面表达 (共1题;共5分)

13-1、

第 8 页 共 8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yrrd.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