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四川省雅安市田家炳中学
郭珊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与学生共享信息的,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重要渠道。本文初探高中英语教师真正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提问策略,以期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提问的质量,为新课程下提高外语教学的有效性提供建议。
关键词:课堂提问;高中英语;有效性
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而这一目标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达成得以实现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与学生共享信息,达到师生双边交流的一条重要渠道,因此它无疑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必经之路。
一、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理念滞后
部分教师缺乏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课堂上依旧唱独角戏,几乎是自己一个人从头讲到底。相当多的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没有真正意识到提问的重要性,又因以缺少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未能深入了解高中学生在提问及反馈方面的需求。比如在高一衔接教学的
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注意对学生强调书写、记笔记、朗读及课外阅读等学习习惯和方法,向学生强调积极发言的教师不多,有的教师认为:“高中生能在英语课上主动举手发言的能有几个呢?说得好的学生未必就能考得好。”教师的这种认识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听说读写综合技能的发展,也必然会忽略学生的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不重视课堂提问就不足为奇了。再则,几乎没有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课堂上多提问。
(2)专业水平落后
部分教师的问题含糊不清,用词呆板,句式单调,甚至指代不明提问用语本身出现这样那样的语病,频率较高的错误出现在动词第三人称单数和宾语从句的词序,比如“Can you tell me what does it mean in Chinese ?” ;在提问时,有个别教师未能把握好语音语调;得到学生回答之后,缺少教学机智,不能及时做出相应的反馈,或者一节课上几乎都用“Good ” 和“Sorry”作评价。在访谈中,不难发现部分教师提问方面的相关知识十分薄弱,不知道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的区别,不了解追问,分解等提问技巧。
(3)认识操作上的问题
部分教师的课堂提问上存在形式主义:比如课堂提问数量过多,一堂课几乎成为教师的“提问秀”,而学生则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提问,并没有真正获得发展思维能力的机会。比较普遍的是问题层次性,不能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设计中容易出现两个极端:一是浅层次的问题过多过滥,看似热闹的齐答并没让学生获得思考的机会;二是部分参考性问题超过学生的回答能力,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的沉闷,影响课堂教学的进程。还有些教师过分依赖教条,看到一些文献上说突然发问有以问代罚的嫌疑而不敢越雷池;看到一些文献上说提问后要有适当的侯问时间,即使是应当快速作答的简单问题也不敢加快频率。看到文献上说要提高参考性问题的比例,不顾课型和学生实际水平,盲目减
少了展示性问题的数量。这样,很容易陷入故步自封的境地。
二、优化教师课堂提问行为的有效途径
(1)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
教师一些不妥的提问处理方式归根结底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滞后,缺少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不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及此对英语学习的影响。比如,对提问数量的看法,对提问的频率的确定,对提问类型的设置,以及对突击发问的看法等往往受制于文献,而忽略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特点,忽视自己面对的一个个鲜活的学生的个性特点。再比如不少教师牢牢把握住发问权,不敢把话语权让给学生也是和缺少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有密切的关联。而“偏袒”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是没有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因此,教师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学理念,才能融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切实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新课程改革的中,若依旧受控于“应试教育”,必然无法真正构建师生互动性的课堂,课堂提问必将流于形式。
(2)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
教师务必在备课的过程中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围绕教学目标,根据课型精心设计问题,同时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因“才”设问,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各个层面上的学生在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都能获得提高。除此以往,还应在预设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回答的伸缩性以及相应的反馈。
(3)以课例为载体,研究提问技巧
教师提问技能的提高一样离不开教学实践。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校本教研不失为迅速提高教师提问技能的捷径。观察同行的课堂,比较自己的课堂实录,揣摩提问的时机,提问的形式,语言的节奏频率,体态语的配合使用,以期更加科学灵活地运用课堂提问这门艺术。在课例研究时,可以借助同伴的帮助,跳出“当局者迷”的局限,让教师更加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课堂提问;在课例研究时,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细化提问的观察点,让分析做得更加全面细致。自身的反思实践,同伴的互助,可以通过课例研究,成为教师个人成长的催化剂,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我们通过教学录像注意到一些名师提问时,课堂舒缓有序的原因是预设时考虑到问题的层次性,候问时给足了学生思考的时间。我们也通过课堂录像意识到自己提问时存在一些无效的口头禅和偏心的反馈。一位青年教师在听评课中受启发,课前仔细考虑本课时哪些目标词汇和句型可以设计成新颖的评价语言,她的提问反馈语因此逐渐从“Good !”、“Well done !”等陈词滥调中摆脱出来。
本文是在国内外学者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高中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补充的一个尝试。笔者试图能围绕高中英语学科的特点,结合高中学生对课堂提问的反馈和需求,对课堂提问进行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以期对优化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提出一些建议。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论文中还存在不足之处。笔者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对如何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作进一步的研究。
四川省雅安市田家炳中学 郭珊 女 高中英语 中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