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实习概况
农田水利学实习是我们专业基本教学实习环节。经过此次实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巩固农田水利学的基本原理,学习并掌握农田水利学研究的基本办法和基本技能,加深同学们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形成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教学体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1、实习目的 1)、使学生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增强专业信心和决心; 2)、了解灌区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的布置、组成、作用、模式、工作原理及运行治理事情,加强对农田水利学(包括地下水利用、水利治理)课程的理解; 3)、了解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与布置、灌水办法及用水治理,为未来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2、实习方式
听技术人员做报告,现场参观,老师和技术人员现场说解,小组讨论等。要求学生在实习中做到边看、边听、边记、边画、边想,边做笔记。为了有条别紊地进行,应依照工程事情、实习内容、教师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力量配备和学生人数进行编组,并安排好各组实习内容。
3、实习概况
实习时刻:XX/1/1——1/7 实习地方:棘洪滩蓄水枢纽实习基地、打渔张灌区实习基地、校内微喷灌系统实习基地、看录象了解各种灌水技术(灌水办法)。 实习单位: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XX级 二、 实习内容
1、实习背景—引黄济青(岛)工程
1986年4月1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岛)工程在胶县正式开工。该工程自博兴县打渔张引黄闸起,经30米宽的引水明渠,穿越滨州、东营、潍坊及青岛等4市的9个县、区和30多条河流,进入总库容为1.46亿立方米的棘洪滩调蓄水库,再输入青岛市,全长290公里。工程建成后,可增加青岛市日供水量30万吨,并且沿线高氟区61万居民可喝上甘甜的黄河水。1989年11月25日,山东省引黄济青工程按期通水。 引黄济青工程是中国山东省境内一项将黄河水引向青岛的水利工程(跨流域、远距离的大型调水工程)。它是“七五”期间山东省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山东省近几十年以来最大的水利和市政建设工程。
2、棘洪滩蓄水枢纽认识实习 棘洪滩水库,位于胶州市、即墨市和城阳区交界处的棘洪滩水库是引黄济青工程的惟一调蓄水库,库区面积达14.422平方公里,围坝长14.277公里,设计水位14.2米,总库容1.46亿立方米,建设资金1.4亿元。 3、打渔张灌区认识实习
打渔张引黄灌区位于黄河下游右岸,以滨州市为顶点的黄河大三角州内的大型灌区。打渔张引黄灌区工程始建于1956年,是全国著名的引黄灌区,担负着向青岛市和博兴县供水任务,50年代开辟时,灌区的设计面积为320万亩;尔后灌区开拓扩大,设计面积为512万亩,涉及当时惠民、昌潍两个专区的博兴、蒲台、广饶、利津和寿光五县。如今,灌区实际操纵面积 169万亩,涉及东营、滨州两市的博兴、广饶、垦利三县和东营区。 。 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是全国第一具五年打算重点工程,是山东省开辟最早、规模最大的引黄灌溉工程。因灌区渠首引水口原定于蒲台县打渔张村 (后渠首上移至王旺庄,但工程仍沿用原名) 而得名。1951年经中央财政委员会和水利部批准建设,原苏联水利专家帮助勘察设计。1956年动工,当年11月渠首引黄闸建成放水。 至1958年完
成灌区建设,国家总投资3639万元,占打算总投资的62.7%。灌区范围绝大部分为今东营市辖区地。灌区建成之初,在农田灌溉、土壤改良、解决人、畜吃水难等方面收到良好效益。但后来由于重灌轻排等原因造成土地盐化,1962年停灌。1965年,在灌区干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打渔张引黄工程复灌。复灌后,注意科学灌溉,效益较好。东营市成立后,打渔张工程大部划入东营市辖区。东营市在打渔张工程的基础上,构建了全市新的引黄体系基本框架。
4、灌排系统、水闸、渡槽等渠系建造物、灌水办法 1、灌排系统
2、渠道上的交叉建造物 渠道穿越山岗、河沟、道路时,需要修筑交叉建造物。常见的交叉建造物有隧洞、渡槽、倒虹吸、涵洞、桥梁等。
渠系建造物中最常用的渡槽按施工办法分,可分为现浇整体式、预制装配式及预应力渡槽等;若以建造材料分类,则有木渡槽、砌石渡槽、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渡槽等;按槽身的断面结构形式,有矩形、u形、梯形、椭圆形及圆管形槽等;按支承结构型式分类,要紧有梁式、拱式,还有桁架式、组合式、悬吊式或歪拉式等。目前常用的渡槽型式,按支承结构分有梁式和拱式,按槽身断面则为矩形和u形。渡槽是由输水的槽身、支承结构、基础及进出口建造物等部分组成。 3、灌水办法 1)喷灌
喷灌是经过空中进行喷水,由于需要压力因此常用压力管道输水。普通说来,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约人力,对地形的习惯性强。要紧缺点是受风妨碍大,设备投资高。 2)滴灌
滴灌技术是经过干管、支管和毛管上的滴头,在低压下向土壤经常缓慢地滴水;是直接向土壤供应已过滤的水分、胖料或其它化学剂等的一种灌溉系统。它没有喷水或沟渠流水,只让水渐渐滴出,并在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进入士壤。滴人作物根部附近的水,使作物要紧根区的土壤经常保持最优含水状况。这是一种先进的灌溉办法。滴灌系统分为固定式滴灌系统和挪移式滴灌系统。 5、、学校渠道的衬砌事情
目前学校万人广场前草坪内安装有微喷灌系统,我们在老师的说解下对微喷灌系统有了一具系统认识:
微喷灌是经过低压管道系统,以较小的流量将水喷洒到土壤表面进行灌溉的一种灌水办法。它是在滴灌和喷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种新的灌水技术。微喷灌时水流以较大的流速由微喷头喷出,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粉碎成细小的水滴落降在地面或作物叶面。由于微喷头出流孔口和流速均大于滴灌的滴头流速和流量,从而大大减小了灌水器的阻塞。微喷灌还可将可溶性化胖随灌溉水直接喷洒到作物叶面或根系身边的土壤表面,提高施胖效率,节约化胖用量。依照微喷灌系统的可挪移性,可将微喷灌系统分为固定式和挪移式两种。固定式微喷灌系统的水源、水泵及动力机械、各级管道和微喷头均固定别动,管道埋入地下。其特点是操作治理方便,设备使用年限长。挪移式微喷灌系统是指轻型机组配套的小型微喷灌系统,它的机组、管道均可挪移,具有体积小、分量轻、使用灵便、设备利用率高、投资省、便于综合利用等优点,但使用寿命较短 三、实习心得
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教学实习的安排,达到了实习的目地和要求。为我们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具难得的锻炼机会。
1、经过参观棘洪滩蓄水枢纽站和打渔张灌区,使我对灌溉工程有了很深的了解,对整个灌溉工程的组成和各部分仪器设备也有了一具整体的认识,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对农业生产和防洪工作的重要作用。
2、经过校内微喷灌系统认识实习,我对微喷灌技术有了很全面的了解,它的组成、安装、安装后检查以及使用,我都得到了很全面的认识,特别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其具有的优点,我认为应该得到广泛的推广。
3、经过观察各种灌水技术的录象,我认识到了不少新的灌溉技术,有不少是我们平时别曾见过的,特别是如今灌溉技术的核心咨询题是怎么最大限度的节省用水,使我感触良深。 经过此次教学实习,我们别仅巩固了自己的理论知识,而且极大的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中有许多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我们学到了更加明确可行的操作技术和应用理论。怎么充分灵便利用自己课堂知识进行实际操作,锻炼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这次教学实习给了我们一具充分锻炼的自己的机会。
经过本次的实习,使得我们可以走出课堂,在现实日子中寻觅农田水利工程应用实例。在短短的几天中,使得同学们在许多方面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相统一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自主探索,自行设计,合理实施的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理论的严密性与实际操作的灵便性和科学性意识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对相关环境监测设备的应用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认知并了解了水利枢纽的工作流程。
“[学校计划]下学期英语教研组计划”学校工作计划
别详一、指导思想:
在教务处的领导下,团结奋斗,协调好各备课组间的关系。仔细学习新的教学大纲,巩固进展爱校爱生、教书育人,富有进取精神、乐观积极向上的融洽的教研新风貌,在上届中招取得良好成绩的基础上,为把我组的教研水平提高到一具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二、奋斗目标:
1、开展学习新大纲的活动,稳步扎实地抓好素养教育;
2、加强教研治理,为把我组全体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一具新层面而奋斗;
3、协调处理好学科关系,在各备课内积极加强集体备课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各备课组按照\"五个一\"要求,做好教研工作,即\"统一集体备课,统一内容,统一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
4、配合各备课组,搞好第二课堂活动,把创新教育理念灌输到教书育人的过程中。 三、具体措施:
1、期初及期中后召集全组教师会议,布置教研活动安排及进行新大纲学习; 2、降实各备课组教学进度表及教学打算; 3、有的放矢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初一年组织学生单词竞赛;
初二年组织学生进行能力比赛;
初三年组织学生进听力比赛;
其中初一年有条件的话多教唱英文歌曲,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含介绍英美文化背景常识。
4、各备课组降实好课外辅导打算,给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制造条件,积极备战英语\"奥赛\"。
5、要求各科任教师,积极主动及时地反馈教情学情,并提出整改意见,指出努力方向; 6、针对别同年段学生的别同表现,注意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寓思想教育于教学工作中;
7、降实本学期教研听评课工作安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