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诸城市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试
题及答案
(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一39 O一16 I一1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们每天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石蜡熔化
C.纸张燃烧
D.湿衣晾干
2.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
B.将滴管横放在桌面
A.取液时挤入空气
C.将洗净后的滴管前入洁净烧杯里
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
3.下列物质是自来水厂对水净化过程常用的消毒剂,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氯气(Cl2)
B.臭氧(O3) D.二氧化氯(ClO2)
C.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2]
4.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particulate matter)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微颗粒物,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下列措施对PM2.5的治理起不到积极作用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C.大力植树造林
B.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D.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5.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主要成分有:K(1.0~27.0)mg/L;Cl(1.0~24.0)mg/L。这里的K、Cl是指 A.单质
B.元素
C.金属离子
D.分子
6.用分子观点解释切洋葱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正确的是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1
C.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KClO3:表示氯酸钾
B.K2MnO4:表示高锰酸钾中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C.2Fe2+:2个铁离子 D.2N2:表示两个氮原子 8.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 B.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化合反应包含氧化反应 9.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水(H2O)和过氧化氢(H2O2)分子中都含有氢气分子(H2) B.电解水实验中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D.常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 10.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食品防腐 C.医疗冷冻麻醉
B.制成各种电光源 D.制化肥的重要原料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在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鉴别他们的最好方法是 A.用燃着的木条
B.用带火星的木条 D.分别称取各自的重量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2.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O
B.Zn
C.N2
D.CO
13.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由单宁酸分子构成的 B.一个分子中含76个碳原子 C.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76:52:46
D.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
14.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化合物(○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 15.在自然科学领域,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物质不灭理论说明物质不会转化
B.物质用肉眼都能看的见,但构成物质的微粒,用肉眼都是看不见的 C.物质是可变的,但物体在静止状态下,构成物质的微粒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D.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按一定规律构成的 16.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l6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 17.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因为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所以化学变化包含物理变化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是化学反应速率被改变不一定是催化剂的原因 D.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则所含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同种元素 18.水在实验中有重要作用.下面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3
A B C D 实 验 内 仪器连接 容 硫的燃烧 检查气密性 准备过滤器 水 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用胶头滴管滴少量的 润滑作用。 作 用 19.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元素
B.氧气
C.氧化物
D.水
实验时炸裂瓶底的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水,让滤纸紧贴漏作用。 斗内壁。 20.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 A.CO
B.C
2MgO+X,则X的化学式为
D.MgCO3
C.Mg(OH)2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31分)
21.(8分)将宏观、微观及化学符号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根据下表信息,完成表中率格: 化学符号 符号的意义 2H 2个氮分子 Mg2+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A图表示:3________(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________,单质的是________,化合物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
4
22.(10分)如图是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装置。试回答:
(1)盛在燃烧匙中的物质常用________ ,颜色为________,该物质燃烧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燃烧匙中的物质的质量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________ (填“偏小”、“偏大”或“无影响”);
(3)该实验中的止水夹应在什么时候打开________。 A.在燃烧匙伸入集气瓶前打开 B.在燃烧匙中火焰熄灭后马上打开 C.存在实验结束装詈冷却后打开
(4)在这个实验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的是________。
(5)燃烧后,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①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3分)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
(2)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3)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4.(4分)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其中“●”、“○”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5
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____。
(2)反应前的物质__________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3)反应前后
三种粒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__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 25.(6分)观察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趋向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_。
(2)氯化钠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构成(用符号表示),镁元素与氯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已知硫元素呈现负价时与氧元素相同,则硫化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6.(15分)实验室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a.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粉末;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C.用二氧化锰粉末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H2O2)溶液分解产生氧气。其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6
(1)写出上图中指定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2)利用装置A制氧气,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涉及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装置B制氧气时,长颈漏斗的下端要插入液面以下,其目的是______;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A中收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此法原理利用气体不与水反应的化学性质和_______物理性质。采用此法收集气体,能说明氧气已收集满的现象是__________ (5)如果要求你在装置B后面连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你会选择下面哪个选项__________。
A
B
C
D
(6)小郑用高锰酸钾制得的氧气不纯净,请你帮他分析哪些因素会造成制取的氧气不纯净?(答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小玲用加热醋酸钠和碱石灰(均为固体)的方法制取甲烷,她应选择__________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如果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收集,则气体应由__________端通入。
27.(6分)小刚和小洁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相等。 [设计并进行实验]
已知碱石灰能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
(1)实验一:把蜡烛放在电子秤上,记录数据后将其点燃(如图一),几分钟后发现电子秤的示数变小了。
7
(2)实验二:将图二所示的装置罩在蜡烛上方,记录数据后再点燃蜡烛(图三),与实验一燃烧相同的时间,发现电子秤的示数蛮大了。
[实验结论]小刚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不相等。小洁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你认为:_______的结论不正确,请你谈谈导致结论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以上两个实验可知,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通常应在_______容器内进行。 [结论分析]请从原子的角度,简要分析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的原因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小刚和小洁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法国伟大的科学家拉瓦锡,早在18世纪就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准确、缜密的研究,并作出了科学结论。
[交流表达]简要谈一下,你认为这条科学结论有什么重大意义(?不超过30字) _______。 [结论应用]环保部门常用I2O5测定空气受CO污染的程度,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2O5+5CO=I2+5X,根据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断CO的含量,X的化学式为_______。 五、本题只有l小题(8分)
28.为防治碘缺乏病,我国正推广食用加碘盐,即在食盐中加入适量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严禁出售不含碘的工业盐。下面请按要求解题。 (1)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2分) A.+1
B.+3
C.+4
D.+5
(2)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2分)
(3)KIO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保留三位数字)(2分)
(4)正常人每天需要补充大约0.1mg碘元素。若l000g碘盐中约含33.7mg碘酸钾,那么一个正常人一天大约需要吃多少克这种含碘盐?(结果取整数)(2分)
2013-2014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一学期九年级期中考试
8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2.C 3.D 4.B 5.B 6.B 7.A 8.A 9.A l0.B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A l2.B l3.D l4.C l5.D l6.B l7.C l8.B l9.A 20.B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21.(1)
化学符号 2N2 +2 MgO 符号的意义 2个氢原子 (一个)镁离子 (2)①O2 ②C、D A B
22.(1)红磷暗红产生黄色火焰和大量白烟4P+5O2
2P2O5
(说明:两点答有其中一点就给分,但“白烟”写成“白雾”不给分) (2)偏小 (3)C (4)B
(5)①物理性质: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②化学性质:不支持燃烧(或不跟红磷反应)。 23.(1)过滤 (2)活性炭 (3)煮沸
24.(1)分解反应 (2)可能 (3)2:2:1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均不变化
25.(1)Mg、NaCl(2)Na+ Cl- MgCl2 (3)Na2S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6.(1)①试管③集气瓶
(2)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2KMnO4 (3)防止生成的氧气逸出瓶外2H2O2
K2MnO4+MnO2+O2↑
2H2O +O2↑
(4)排水法 不易(或难)溶于水 气泡从瓶口逸出 (5)C
(6)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未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就开始收集。 (7)A b
9
27.[实验结论]小刚 实验一中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蒸气散逸到空气中去了,所以质量会减小;实验二中蜡烛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由于塑料瓶下底是开口的,会有空气进入,所以质量会增大。 密闭
[结论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及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
[交流表达]化学反应还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使对化学的研究就由定性化学转向了定量化学。 [结论应用]CO2
五、本题只有l小题(8分) 28.(1)D (2)214 (3)59.3%
(4)解:设一个正常人一天大约需要吃这种含碘盐的质量为x。
33.7103
g1000gx59.3%0.1103g x5g
答:一个正常人一天大约需要吃这种含碘盐5克。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