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寻找视唱练耳教学的“捷径”

来源:易榕旅网
教育教学方法 而 lii= 寻找视唱练耳教学的“捷径” 何彩玉 (广东省江门市礼乐中学 广东江门 529060) 摘要:通过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的有机结合,加强和提高视唱练耳的教学效果,使两种唱名能够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关键词:视唱练耳 唱名法 唱名互补 中图分类号:G 6 3 3.9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3-9795(201o)o4(c)一o091一o1 础上向上大三度构成#F音。对大多数人来说,相对音高感觉总是 比较强,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点,提高学生的听觉水平。我们可根 据同样的方法来解决bB音、bE音、#c音等变化音的听辩。如:A音 上行小二度到bB,音程相当于某调的mi ̄lfa的关系;C音下行大= “视唱练耳”作为一门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基础学科,越来越 受到重视。它是学习音乐必需的基本技能,对音乐各门类的学习有 着非常积极的效果。这门课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 素质(乐感),包括到音准音高的感受和把握,对音乐中各种节奏的 把握等等。因此,视唱练耳现在往往作为高校音乐专业招生的首要 条件。 1重视唱名法的优势互补 (1)固定唱名法。由于固定唱名法的唱名是固定的,通过固定唱 名的训练,有助于建立绝对音高感。由于在固定唱名法中一个音名 永远只对应一个唱名,通过一定时间系统而严格的训练之后,就能 掌握绝对音高的能力。但固定唱名法难以把握带有升、降、重升、重 降的音,调性不明确,调号多的音乐,视唱难度大,较难掌握。 (2)首调唱名法。首调唱名法中唱名与音级关系一致,调式感明 显 与固定唱名法相比,只需确定do音所在,就可根据调性感自如 地演唱各种不同调。其次,首调唱名法强调音阶各音级的调式属 性。再就是唱各种不同的调时,难易程度是一样的。其缺点是唱名 和音名不统一,不利于绝对音高感的训练。do的位置一变,音阶中 其他各音位置也就随之而变。对于初学者来讲,是比较困难的。 无论是首调唱名法还是固定唱名法都是各有其优点与局限。 陈雅先认为:“撇开调性基础的固定唱名法训练,与脱离固定音高 概念的首调唱名法的视唱练耳训练都不是科学和全面的音乐思维 培养方式。”由于我国的民族传统音乐更适合于以首调的形式来表 达,所以每一个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人,首调听觉的模 式几乎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必须同时掌握固定唱名法这一工具, 并且固定唱名的能力的训练,可以增强对音乐的调性的理解,丰富 人们对音乐的感觉。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学生视唱、听记变化音级是一大难关,我 尝试运用固定唱名法与首调唱名法互补的手法,例如: l C例(1) 例(2) 例(3) 1—— 一6#4 6#l 2 7 I —1 b 7 ————…6 5 l—l 67 l2 3#4 5茸6 I一 一一 } 例(1)固定唱名中的la#fa与la#do,学生很难唱准,我们可以把它 转换为首调(D调)唱名,唱成sotmi、sot si,音高准确后,在同音高地 转回固定唱名中的la#fa与la#do。例(2)中的do bsi,很容易唱成半 音,我就把它转换成首调(F调)唱名sol la,然后回到固定唱名do bsi; 例(3)是一个旋律小调上行音阶,后两拍mi#fa#solla很容易唱成自 然小调在上行音阶,我们可以把它转换成首调(A调)唱名,solla si do (易唱),等唱熟后,再转换成固定唱名mi#fa#solla,从而解决了旋律 小调音阶的视唱难题。注重训练学生把握首调唱名法和固定唱 名法两种视觉模式的转换与互补,也使他们在面对不同的音乐 时,能自如地发挥两种唱名法各自的优点,更透彻地理解和享受 音乐。 2音程的听记应着重旋律音程的训练 2.1旋律音程的听辩与乐理知识(音程等)的讲解结合进行 所谓旋律音程是指先后奏(唱)出的几个音。在听辩时切记一个 一个孤立地听,ifli应结合音程知识的讲解,以循序渐进的原则,前 后两音连系起来进行听辩。例如听辩 这组音时 首先要讲清大三度音程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建立起大三度 音程的音响感觉,并使学生在听#F音时,明确是在D音的基础上 去构成#F音,而不是抛开前面的D音孤立地听#F音,在D音的基 度 ̄1]bB音,音程关系实际上相当于某调的la ̄sol或mi和re或re ̄lJdo 的大二度关系;E音下行小三度到#c音,其音程关系相当于某调的 sol下行的到mi或do下行到la的小三度关系等等,通过在前面一音 的基础上,根据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的音程听出(或推算出)后面一 音的具体音高。以此循环,直至一组旋律音程听完。一般可按大小 三度、大小二度、纯四纯五、大小六七及纯八的顺序循序渐进地进 行。这种方法对成人,尤其对临考的学生效果较好,避免了学生在 听旋律音程时那种如云里了雾里、跟着感觉走的毫无把握的现象,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学生对旋律音程的听辩不会再感到恐惧。 2.2和声音程的听辩可分解成旋律音程来进行 在重点使学生学会听记旋律音程的方法后,看似可怕的和声 音程,我们也可把它简化成两条旋律音程来进行听辩,如: 在这一组和声音程中,我们可先训练学生用模 唱方法分别听出冠音和根音,然后训练学生分别剥离出冠音的进 蕤葶献际 上变化两组旋律音程了,最后把两组旋律音程按顺序合成,即成为 要听辩的和声音程了。用这样的方法,尤其是变化音,学生不会再 感到惧怕。当然,训练到一定的时候,可横向旋律性与纵向的和声 性结合起来听,以求更好的完成听辩任务。 3旋律的听记要整体把握 听记旋律时,在开始阶段,因听写条目较短,可用整体背记的 方法,一般第一遍要求听出调性与拍子;第二遍点出小节的重音, 努力记住旋律;第三遍写出所有的音,注意节奏。不要在第一遍时 就听一个音写一个音,这样势必使旋律缺少完整性,听记被动。最 后弹一遍,让学生唱出整条旋律并校正。 为了逐步掌握听记技能,教师可采用(1)曲调固定、改变节奏。 (2)节奏固定、改变曲调等方法。尤其在旋律节奏方面,学生往往听 出了音,但对其节奏形式把握不准,甚至无从下笔。针对这种情况, 笔者认为应有重点地分阶段练习不同的节奏。如在这一段听记旋 律中各种切分节奏,再下一阶段听旋律中各种附点节奏等等。经过 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对旋律中各种节奏有一种音响上的熟悉,最后 再这综合各种节奏进行练习。这对提高学生的旋律听记水平有很 大的帮助。 在进行视唱练耳训练时,教师一定要多鼓励学生。心理因素的 稳定与否的对练耳的训练起到很大的作用,效果的好坏也因心理 因素的不同而产生很大的差别。所以教师对学生(尤其对临考的学 生)要热情、细致,让学生充满自信。 参考文献 [1]李重光.怎样练视唱[Z】. [2]周志芬.首调唱名法与视唱练耳教学【J].中国音乐教育,l992, 6. [3】陈心.比较视唱固定与首调唱名法的利弊[J].职业时空,2009.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iq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