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学校提出的“依法办校、从严治教、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指导思想,强化学校内部办学行为的规范化管理,促进学校事业的健康、持续、跨越发展,全面提升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优质教育,特制定我校规范办学行为实施方案。
二、工作目标
1.完善各项制度,落实各项措施,规范办学行为; 2.加强党风廉政、师德行风建设,树立学校整体形象; 3.优化校园整体布局,提高办学质量;
4.加强课程建设和教与学的过程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聘任、使用、管理、考核程序; 6.严肃收费纪律,严格执行财经规定; 7.实行校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体教职工充分认识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规范办学行为是将学校建设纳入规范化轨道,从而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的迫切需求。规范办学行为就是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建让人民
群众放心的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是学校坚持依法办校、从严治教的迫切需要;规范办学行为,也是坚持执教为民,实践“三个代表”,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实际需要;规范办学行为,还是学校树立自身良好职业形象、提升教育品牌的现实需要。我校将组织全体教职工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具体分为三步走:
1.学习宣传。通过组织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使全体教职工明确《规范》内容;
2.排查对照。对照《规范》内容,排查存在问题,摸清原因,加强整改;
3.制定方案。结合校情实际,制定学校的创建方案,细化、落实《规范》。
(二)明晰目标,建章立制,刚化措施,强攻薄弱,突破重点,强化落实,注重实效。
为切实实施创建方案,保证学校在依法办学的轨道上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建章立制,刚化措施,强攻薄弱,突破重点,务求实效。
1.完善各项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对处室、部门工作职责,尤其是教师聘用、收费、学籍等热点问题,做到制度在先,规范在先。
2.加强师德行风建设,树立学校整体形象。建立师德行风建设制度,建立诚信校园,打造“服务型”的学校;禁止向学生
摊派教辅用书、复习资料和其他学习生活用品,坚决抵制和拒绝有关单位通过学校向学生违规收费和违规向学校摊派;一切工作都以提高学生、提升教师、发展学校为目的,树立学校的良好形象。
3.加强课程建设和教与学的过程管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成长。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开课;严格按照规定征定教辅用书;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不集体补课;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作业时间;不组织教育行政部门之外的学生竞赛活动;严格执行教学“五认真”,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改变教学评估方式;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不单纯以学生的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严格按照标准评定“三好生”和“学生干部”;坚持“控辍”,消灭流生现象.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规范聘任、使用、管理、考核程序。建立契约管理、聘任上岗的教师任用机制,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5.严肃收费纪律,严格执行财经规定。严格执行物价部门制定的收费标准和有关政策、法规,实行公示制度,不超标准收费和巧立名目乱收费,定期进行民主理财。
6.优化校园整体布局,提高办学质量。
7.加强安全教育,有效防止学生意外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监督,建立规范办学的长效机制。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执行《规范》,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规范》条例和实施方案,我们将签订有关责任状,明确责任范围和具体责任人,落实具体工作责任。同时将建立校内检查、督导、评估、考核制度,批评、诫勉、处分等纪律制度,加大考核、奖惩力度。
2.加强监督,重视整改。我校将建立健全学校各项收费管理制度,落实收费工作责任制和失职追究制;拓宽社会监督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定期开展“社会评教育、家长评学校、学生评教师”的民主评议活动,并根据评议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集中整治,限期整改到位。
3.推行校务公开,增强办学的透明度。对学校的大政方针、教师聘用、教育收费、招生、学籍、表彰晋级等及时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