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来源:易榕旅网


保护环境爱我家园

争做环保小卫士

2014.5.26

一、 活动目的

1.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锤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爱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3.通过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参加爱护环境的公益活动的主动性。

二、 活动预备

1.学生对当地环境状况作广泛的调查。

2.收集、整理与环保有关的资料。

3.预备以环保为主题的小品、故事、广告词等活动内容。

三、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上场:

甲:2014年6月5日是第39个“世界环境日”。39年前的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旨在提醒全世界爱护环境、注意环境状况以及人类对环境所造成的的破坏。

乙:39年来,人类们的经济生活水平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人口在持续增涨,科技也在持续的进步,与此同时人类所制造的生活垃圾和工业废品也在持续的增多。直截了当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了庞大的负面阻碍,同时现在的生活环境变得原先越差。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

全体同学大声讲出:只有一个地球,爱护我们的家园。

主持人合:《争做环保小卫士》语文活动课现在开始。

(二)学生宣讲讲环保小知识《地球──我们唯独的家园》。

到目前为止,通过科学家的研究发觉: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公里的范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如果地球环境被破坏了我们将无处可去。同时,科学家还进行了没有地球人类是否能够生存的实验,结果不言而喻。地球是我们唯独的家园,破坏了它我们将不无去处。我要爱护我们的家园争做环保小卫士。

(三)学生表演小品:《地球告状》。

(四)新编童话《“四害”的自白》。

有请四害上场:

主持人乙:数字有着奇异的作用。有的数字给人欣喜,有的却叫人倍感愤慨,请同学听下面这组数字:

(五)请听惊人的数字:《地球上每天发生的情况》:

──消耗3400多万吨标准的能源;

──500多万人因环境污染而致病;

──5.5万公顷森林被毁坏;

──700万吨肥沃地表土流失;

──1.4万公顷土地变成沙漠;

──产生50多万吨二氧化硫;

──产生1400多万吨二氧化碳;

──几十万吨垃圾、毒物和石油倾入大海;

──20多个物种永久消逝;

──可运算的生态环境缺失约20亿美元。

(六)学生设计爱护环境广告词。

(1)只有一个地球。

(2)爱护环境 爱我家园。

(3)花草也有情 损害它也疼。

(4)爱护森林和树木 让碧水蓝天永驻人间。

(5)水──生命的重要源泉。

(6)地球──我们的家园。

(7)要想富 多种树。

(8)爱护生态平稳 人类才有健康。

(七)学生交流情感体验。

四、语文老师讲话

同学们!今天以“环保”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专门成功。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明白爱护环境使我们的责任,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要爱护她。我相信:只要我们大伙儿自觉地参与爱护环境的活动,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的家园会变得更加美好。

五、主持人合:我们只有一给家——地球。为了我们能生活的更好,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争做环保小卫士、爱护我们的家园!

六、活动终止

综合性学习:科海泛舟

2013.10.18

学习目标

1、学科学,用科学,树立科学观念,追求科学。

2、感受科学,学习科学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立志科学,当一名科学家。

3、学会用语文反映科学世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育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立志科学。

2、语文和科学,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教学预备

学生提早一周,让学生搜集有关生活中的科学、科学家的故事、科学之迷。

教学时刻

课余预备时刻:一周

课时安排:3课时

活 动 过 程

第一板块:走进科学

1、分组让学生谈谈对科学的认识。

2、阅读资料:(1)什么是科学(2)科学应当造福人类

第二板块:展现科学

1、生活中科学无处不在,请同学们谈下周围的科学现象。

2、例文:

生活中有科学

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天,吃早餐时,我把一个煮熟了的鸡蛋剥了壳,竖着放在一个玻璃瓶的瓶口上,鸡蛋有一小半没入了瓶中。我适应地用手指按压着鸡蛋,但当鸡蛋被我按进瓶里时,却碎成了几块。这时,我突然想:能不能把那个光鸡蛋放进瓶子里而不损坏它呢?我向爸爸提出了那个咨询题,爸爸想了一会儿讲:“应该没咨询题。”

爸爸找出几张废纸揉成一团,用火柴将纸点燃后小心地丢进瓶里。爸爸对我讲:“看好了,我要变魔术了!”他把一个剥了壳的鸡蛋放在瓶口上,用手轻轻地按压,只听得“啪”的一声,鸡蛋完整地掉进了瓶子里。

我十分惊奇,“那个地点面有什么窍门呢?”爸爸讲:“我来做个小实验,你就能明白。”

爸爸把一只蜡烛放在一个小碟子上,然后放到一盆水里,让蜡烛伸出水面三分之一左右,把蜡烛点燃,然后用玻璃瓶把蜡烛反盖起来;又在瓶口放几个支撑物把瓶子托起来一点,让水能够进出瓶子;还在瓶外壁上作一个与水面齐平的记号。蜡烛燃烧一会儿后,就熄灭了。这时我发觉,瓶子里的水面差不多上升到瓶子中空部分的五分之一。如何会是如此呢?爸爸告诉我:当蜡烛燃烧时,用掉瓶子里的氧气,氧气大约只占空气的五分之一。氧气用完后,火焰熄灭,水被不处的空气压力推进瓶子里。在推鸡蛋进瓶的实验中,由于剥了壳的鸡蛋把整个瓶颈都封住了,因此不处的空气不能进入瓶里来取代消耗掉的氧气,因此瓶里的气压降低,蛋被吸入瓶里。

真没想到,在生活中只要时时、事事、处处留心,就会有许多新发觉!

第三板块:科学家的故事

请同学们讲讲你所熟悉的一位科学家,讲讲他的有关故事。科学家的故事对我们有何启发?

第四板块:科学之谜

面对科学,你有哪些难解之谜?

举荐:现代科学之谜

1991年,日本科普期刊《科学朝日》在纪念创刊50周年之际,从当代科学重大课题中选择出七大课题,推显现代科学的世界七谜。这七谜是:

1.宇宙的形成。近代关于宇宙发生进展有几种科学讲。如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威尔逊的背景辐射宇宙学,盖 莫夫的大爆炸宇宙论,邦迪的稳恒态宇宙论和霍琴柯的量子宇宙论。目前正处于诸讲争鸣状态。

2.太阳系第10个行星。已知太阳系有9大行星,到底有没有第10个行星,天文学家们还在查找。1972年美国天文学家普迪拉预言,在冥王星轨道外侧可能有第10个行星存在。1987年美国航天局安德森按照行星探测器的探测,重提第10个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并运算出它的质量和公转周期。1988年美国天文学家哈林顿、鲍威尔和巴西天文学家哥麦斯分不测算出第10个行星的理论轨道,但迄今天文观测未得证实。

3.生命的起源。科学家认为生命起源于海洋,距今4亿年前登陆。生命是从简单的无机化合

物逐步进展 为复杂的有机化合物,随着自然条件的演变,这些化合物互相作用,最后产生出有生命的物质。生命产生之谜尚未最后掀开。

4.生物形状的构成。80年代前半期,美国生物学家霍格尼斯博士和瑞士的盖林格博士,按照自己的试验,成功地分离出生物遗传变异基因,找 到了某些只长着一对翅膀的昆虫却生出了两对翅膀、在本来长着触角的部位却生出了两只足的缘故:生物形状的构成是由自身基因与环境因素决定的。

5.恐龙的灭绝。有两种学讲在争鸣:一是灾变讲,认为小行星撞地球或气候突变,使恐龙灭绝。另一学讲是渐变讲,认为恐龙灭绝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致。

6.人类的起源。有两种理论在争辩 。一种理论认为人祖产生于非洲,然后向世界各地扩散繁育。另一种理论认为,各大洲的人类是从各自的当地原始人进化而来的。从化石挖掘证实,前一理论颇占上风。

7.厄尔尼诺 现象。阻碍全球大气环流和气候专门的现象,每隔2~7年显现一次,每次可连续一年,非周期变化。从50年代到90年代已显现10次。专家们仍在探究它的成因和进展情形。

第五板块:科学与诗

科学中也有诗,你能用诗反映科学吗?

举荐文章:《科学与诗》

爱因斯坦讲: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诗歌是离不开想象力的。科学观念上的重大突破往往也离不开想象力。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兼诗人罗尔德·霍夫曼。江泽民同志当年的老师顾毓琇先生既是工程学专家,也是诗人。2003年3月17日刚刚去世的数学家苏步青,目前在浙江大学任教的数学教授蔡天新,差不多上诗人。

达尔文的祖父、闻名大夫、植物学家和博物学家兼诗人伊拉斯穆斯·达尔文(1731-1802)曾用蒲伯体的诗篇来反映其进化论思想,例如,在《自然神殿》中,他写到:

无尽的波涛之下的有机生命生养于海洋的珍宝般的洞穴中;

起初形状甚微,用放大镜也看不见,它们在泥沙上移动,或将水体洞穿。

在同一首诗中,他又描述了一种块菌的无性繁育:

因此,孤独的块菌在土里厕身,

从父系的茎中伸出块茎。

它自由地呼吸,没有雄蕊,

不是由种子产生出的后代,不需要母爱。

他的诗篇不仅阻碍着他的孙子,还阻碍着英国的一批浪漫主义诗人,以至于大诗人科勒律治将在诗歌中进行理论摸索的倾向称为“达尔文化”。

星系如何集聚成更大的星系?请观看摸索。

有哪些行星在围绕其他的太阳迅跑?

在同一首诗的后面,他看起来为统计学奠定了基础:

整个大自然只是是您把握不了的大艺一桩;

整个偶然性确实是您看不见的那个方向。

在《艾萨克·牛顿墓志铭》中,蒲伯又写到:

大自然和自然定律都在黑背地隐藏

上帝讲,让牛顿咨询世!因此一切大白于天光。

英国现代派诗人J.C.Squire(1884-1958)在其《讽刺诗体集》中对蒲

伯的上述两句诗做出了回应:

此情形并未能持久:

魔鬼喝道“嗬!让爱因斯坦咨询世!”

世界又变得难以捉摸。

让那些本身较杰出者去教育不人

让善于写作者去放开手脚进行评论。

第六板块:实弹演习

练笔,以“周围的科学”为话题写作文,题材不限,500字左右。

我 能 行

2013.6.14

活动目的:

学生间相互了解彼此间的优点和缺点。同学间彼此互相评判,提升学生的自我意识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和培养增强学生自主能力。

设想与构思:

初中时期是自我进展意识最关键的时期。由于自我认识的进展,他们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操纵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对自己的认识水平有所提升,但由于受年龄和社会体会的限制,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往往会产生困惑。他们期望自己被他人认可,但又缺乏自我完善的能力。如此就不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就会直截了当阻碍他们的自我进展和健康成长。因此,按照按照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通过课外活动课的开展,引导学生正确分析自己,建立起自信心,使学生明白只要我们能下定决心,讲究方法,坚持不懈,就能够做到想要做到的情况。以利于他们今后健康、顺利地成长。

过程及内容:

一、教师导语:活动开始之前,我来给大伙儿表演一个小游戏。同时摸索什么缘故会显现如

此的现象。

1、教师演示“多米诺现象”。

2、学生回答什么缘故会显现如此有味的现象。

3、教师总结: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游戏现象,确实是我们心理学上所讲的“多米诺现象”。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如此的现象也有,只是我们没有太在意而已。生活中有些人不是甘于落后,更不是不思进取,有美好的方法但是却没有付诸于行动,这是什么缘故?下面我们再来听一个故事。

二、学生听故事《飞上天空的黑气球》,听了那个故事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三、下面我们一起做个小活动,让我们在活动中增强信心吧!

活动注意事项:正确客观的看待他人的评判,对不同的意见要注意倾听、不能打断他人讲话,学会尊重。

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进行评判外貌、语言、行为、气质、品质、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评判。

同学们在纸上主动的进行自我评判。

自评终止后,进行分组找优点,作好记录,小组内的同学找完优点,按照找到的优点讲讲自己的感受。

在活动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并进行适当的点拨,以便于学生发觉自身的长处。

同学间在全班读自我评判评判并讲讲你自己的感受,增强自信心其他其他同学能够做补充。

终止语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许你的优点自己还没有注意到。不要一味仰慕他人的长处,事实上你也能够。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在有缺憾的同时,也会有所得,关键在于你会可不能去发觉。通过今天的课外活动,同学们都发觉了自身的优点,让我们树立起自信,扬帆远航。

背起行囊走四方

2012.10.24

教学目的:

1、读书与实践结合,锤炼能力。

2、在旅行中观赏祖国大好河山,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搜集有关名胜古迹的资料

2、感悟对联语言的妙趣和文化韵味。

3、选择感爱好的一个景点,写一篇导游词。

4、按照地图能制订旅行路线图。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拥有着丰富的物产和资源。在中华大地上,中国的优秀文化遗产举不胜举。不管是名山大川,依旧历史古迹、自然资源和入文资源互相依存,完美地统一与一体构成了我国名胜古迹的专门魅力。

古人早就讲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们只有走出学校、教室、步入社会社会,对书本上给我讲述的名胜古迹去亲眼目睹进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感悟。

二、旅行知识知多少(分小组活动)

1、每个小组选定一个自己去过或感性趣的旅行景点。

2、查阅这一旅行景点的有关资料。

3、一位同学负责写一篇导游词。

4、其他同学负责找图片,做旅行指南。

5、找出旅行景点的对联,互相交流

三、课堂作业设计

1、出一份手抄报。

具体内容可包括:

⑴旅行景点介绍。

⑵导游词、地图、路线图。

⑶图片、照片等。

⑷对联赏析。

2、名胜古迹猜谜语、对对联

用猜谜语、对对联的形式对我国大部分旅行胜地进行了解。一些诗联、谜语,不仅能体现出旅行胜地的观赏价值,而且还能提供了有关当地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拓宽了人们的旅行见闻。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猜谜语和对对联的游戏活动。也能够让有爱好的学生试着妨学写几副对联。

3、按照活动课上的学到的知识写一篇游记,题材不限记叙文、散文、书信、日记等不同形式都能够。写出游玩地点的风光特色,激发读者的游玩爱好。

“古诗苑闲逛”活动课教案

2011.11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优秀诗词曲,提升文化素养。

2、观赏诗词曲中所表现的优美的意境,提升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曲所表达的感情。

2、能背诵优秀的古诗词曲。

3、能自己搜集整理自己感爱好的诗人的诗歌并加以点评。

教学难点

1、在网上查阅资料,搜集古诗词曲。

2、小组合作制作诗歌投影或动画。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王国,专门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包含的丰富饱满的情感内容,能够使我们现代人获得高雅的人一辈子乐趣。在中国古代,凡是能够取得庞大制造成就的诗人和能够广泛流传的诗歌作品,都离不开丰富深厚的情感。而且诗人的情感还不限于一样的家庭伦理亲情,它专门少带有功利的色彩,而显得更为纯粹无私。今天的人通过读这些诗,能够感受诗人的心灵,从而培养自我的情感世界与健康的人格。

中国古代诗歌中所提供的优美意境能够培养现代人对自然审美的向往,从而开拓更为宽敞的生命空间,使自我人一辈子充满了趣味。山水审美因此不是生活的主调与生命的全部,但却是人一辈子的精神驿站与心灵的温馨家园。

同学们现在正是经历力最佳时期,搜集积存经历一些古诗词曲对提升自身的文学修养是专门好有处的。

二、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本古诗词专题诗集

⑴古诗中的春夏秋冬

⑵古诗中的山水风光

⑶古诗中的花鸟鱼虫

⑷古诗中的名胜古迹

⑸古诗中的离情不绪

诗集具体内容能够自己确定。

三、按照小组诗集内容开一个诗歌朗诵会。每一组举荐几名同学参加。

1、为自己喜爱的诗歌配乐,创设情形并朗诵。

2、组织诗歌朗诵竞赛。

四、课堂作业设计

1、为自己所喜爱的一首或几首诗配乐录音。

2、为小组的诗集写一篇“小序”。

查找春天的踪迹

2012.4.18

课前预备

1.为开展此次活动,提早两天布置,并指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到生活中去观看、记录。观看春天的气候变化,动植物的生长及活动,积存资料。

2.学生在课外搜寻一些与春天有关的资料,了解二十四节气并能简要介绍每一个节气。

3.学生搜集关于有关春天的谚语、成语、诗歌、歌曲、图片或照片,从中发觉春天的足迹,写出自己对春天的感悟。

4.选出此次活动主持人和评委。

教学过程

一、伴春舞(导入)

多媒体播放《春天在哪里》,在轻巧的歌声里引出了今天的主持人。(掌声)

在优美的旋律中,在这清脆的歌声中,我们班“查找春天的踪迹”主题活动正式开始。今天我们将以舞蹈、朗诵、唱歌、绘画、写作等多种形式,走进咱颂扬春天在查找中发觉、在发觉中欢乐。

二、话春天

评委小组成员1:同学们在这一环节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描画了春天绚丽多彩的特点。每句话都各有千秋。

三、讲春词(成语)

四、写春语(谚语)

按照二十四节气选择其中的一个节气,按照节气的特点搜集有关谚语,并细心观看那个节气中物候变化和农事活动情形,写出动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过程,记录下春天的足迹。

评委会评选出日志写得好的小组。

五、绘春景

六、谱春篇

写下你对春天的感受与颂扬。然后,以“春天的赞歌”为主题做一幅手抄报。

七、总结

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心预备,主动参与,春天一个包蕴期望的季节,在如此的季节里我们应当多观看、多摸索、用心感悟春的生气与活力!请同学们今天回家后我们的笔写下你对春天的感

悟。

献给妈妈的歌

2011.5.10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爱母友爱亲人的思想感情。

2.培养团体合作、尊重他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

1.在与人交往中学会讲话简洁。

2.在交际过程中注意讲话的方式。

三.教学难点:

1.学习综合归纳使用资料的方法。

2.在学习中学会互相合作。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差不多上母亲给予的,在母亲来临之际,让我们用不同方式,表达对母亲的爱。

(二)搜集关于母亲节的资料(分小组进行,每小组一个专题)

1.关于母亲节。

母亲节是由一个名叫贾维斯的妇女倡导,并由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发起创立的。贾维斯夫人是一个有着10个子女的母亲,是当时美国格拉夫顿城教会主日学校的总监。在美国以解放黑奴为目的的南北战争终止后,她在学校里负责述美国国殇纪念日的课程。贾维斯是一位心地善良,极富同情心的女的。她讲述着战争中那一个个为正义捐躯的英雄的故事,望着台下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小孩们的脸,一个方法猛然涌上心头;为祖国奉献了这么多英勇战士,保证了战争胜利的,

不确实是那一个个含辛茹苦地抚育着子女的母亲们吗?她们的亲小孩血染疆场,承担了最大的痛楚和牺牲的,不也是这些默默无闻的母亲吗?因此,她提出应该设置一个纪念日或母亲节,给这些平凡的女的一些安慰,表达儿女们对母亲的孝思。惋惜的是,那个良好的愿望还没有实现,贾维斯夫人便与世长辞了。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目睹母亲抚养自己和兄弟姐妹成人的辛劳,深感母亲的提议是适合天理人心的。因此,她写出了几十封信,发给美国国会、地点州长和妇女组织等,提议领导创立母亲节。在她的一再呼吁下,这一提议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呼应和支持。1914处,美国总统威尔逊郑重宣布,把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也确实是贾维斯夫人的忌日,定为母亲节。美国政府还规定,母亲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悬挂国旗,以表示对母亲的尊敬。由于贾维斯夫人一辈子前喜爱康乃馨花,这种花也就成了母亲世的象征。母亲节是个充满人间温情的节日,这一天,家里的男成员要把全部家务活包下来,儿女们每人都要做一件让母亲快乐的事,以尽孝道。即使远在异地的小孩,也要打电话向母亲表示祝贺。这一天,美国人民都要在胸前佩上一朵花,母亲健在的,戴一朵有色的花,表示欢愉;母亲逝世的,戴一朵白花,表达哀思。母亲节创立后,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安娜.贾维斯在世时,设置母亲节的国家已达43个。时至今日,欢庆那个节日的国家就更多了。母亲节,差不多成了一个名副事实上的国际性节日。

2.小组搜集资料专题。

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收搜集到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悟。

1、 写母亲的诗歌、小讲、散文等文学作品。

2、 闻媒体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 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 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

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

3.每组出一份关于母亲节的手抄报。

(三)与母亲谈天

1. 和母亲谈谈她的经历和愿望。

2. 母亲十月怀胎和一朝分娩的甘苦;

3. 母亲在养育子女过程中的甜酸苦辣;

4.母亲对小孩的期望和要求。

能够拿出母亲年轻使得照片,谈谈母亲的经理和当时的理想。

(四)讲讲母亲

母爱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请你按照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会,谈谈自己对母爱的认识对母亲的情感是什么样的。

(五)主题班会

以“妈妈我想对你讲”为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能够采取不同的形式表现学生对母亲的爱。学生在班会上能够采纳歌曲、小品、舞蹈等不同的形式。

(六)写母亲

在以上各项活动的基础上,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

1. 写一篇关于自己母亲的习作,在文章中要充分体现母亲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2.学一首关于母爱的歌曲献给母亲。

介绍我自己

2009.9.4

教学目的:

了解自我介绍的差不多常识,学会在同学面前介绍自己,使学生勇于表达、乐于表达,快速融入集体。

活动预备:

提早布置学生预备自我介绍内容,包括:姓名、名字含义、爱好爱好、性格特点、人一辈子目标等,注意要抓住突出特点介绍自己。

教学过程:

一、 教师自我介绍:真诚地介绍自己(姓名、爱好、性格特点、工作经历、提出期望和联系方式等)做好示范。

二、 如何样介绍自己 :

(提咨询)刚才老师给大伙儿进行了自我介绍大伙儿觉得老师介绍的全面吗?对我是否有了

一个全面的了解?谁来讲一讲、评一评? 评议老师的自我介绍:全面(姓名、爱好、性格特点、工作经历、提出期望和联系方式等);实在 (培养学生的听讲能力。)

三、 学生自我介绍

要求每位学生在2分钟内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组合、爱好爱好、性格特点、理想等,也能够展现自己的特长如歌曲、舞蹈等。鼓舞学生主动参与。

四、评选最受欢迎的自我介绍

请大伙儿把你认为优秀的自己我介绍的同学写在纸上交给各小组长统计,然后在教师的监督下唱票。统计票数选出优胜者。

五、讲讲这些同学专门快被同学记住的缘故。(自我介绍也要突出特色)

六、教师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会了介绍自己,加锤炼了我们的听讲写能力,更加深了同学间的了解和认识,也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七、布置家庭作业小练笔:

自我介绍,《这确实是我》。要求300字以上,写在作文本上。

自信才能成功

2010.4.12

一、活动设计理念:

“惜时、笃学、诚孝、知礼”,这是我们班级的班风。作为班级的一名成员一份子,要以班级的荣辱为先,要树立信心,为班级争光,对自己成才充满自信。不管是学校依旧班级都会以不同的途径树立学生信心让其走向成功,学生在如此的教育理念下,就会树立信心,不管什么情况都想去尝试,去体会成功带来的欢乐。这次的班会的目的确实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 “信心与成功”的辩证关系。

二、活动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信心对成功的重要性

2、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遇到困难时不丧气、不灰心。

三、活动预备:

1、选择主持人,预备台词。

2、预备诗歌“信心与成功”与有关小品。

3、制作“优点轰炸表”。

四、活动流程:

1、主持人寄语:

如果一个人不管做什么情况在做之前就想我能行吗?我要是失败了如何办?我依旧不去做了,那么那个人做事就没有信心必将一事无成。

2、学生朗诵诗歌“信心与成功”。

3、猜人名。

请两名同学上台做猜谜语的游戏。利用多媒体,一个人按照谜语的内容做手语,另一个人才谜语。

4、“两人后背共夹一气球”或偶的那个。

两人一组,背对背站着,在后背放置一个气球,途中会有较低的障碍物,分组同时进行看哪一组先到达重点,考查队友间的配合程度及对那个游戏是否充满信心,明白信心的重要性。

5、学生讲故事,引导学生讨论。

“黑气球升空的故事”。故事寓意:气球是否能够升入空中并不取决于他的颜色是否鲜艳而在与它的内部是否充满了氢气。明白:一个人是否能够获得成功,树立坚强的信心是至关重要的。

6、优点轰炸。

(1)学生拿出事先预备好的表格,从躯体,外貌,语言,行为,品质,能力,个性,特长等方面进行自我评判。

(2)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讲自己的有什么样的优点。

(3)让同学上台讲讲在自己眼中他人的优点。

7、与“信心与成功”有关的小品。

8、终止语。

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课教案

2010.10.25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把握读报的方法,提升学生对语文课的爱好。

2、锤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语言能力。

3、学会写简单的读后感。

4、培养学生对生活的认知能力。

活动方法:

1、把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学习小组,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在小组长的带领下一起进行讨论、按照查找的资料进行交流等。

2、教师担任主持人。

3、活动终止后,教师点评。对表现优秀的小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舞、夸奖。

活动预备:

1、订阅报纸(《黑河日报》、《人民日报》等)

2、学生搜集资料。

3、教师附资料:(一)《如何写好读后感》;(二)《青青年青春期的教育》;(三)《两则有关网络的新闻》。

活动时刻 ─课时

活动步骤:

第一步:新闻报道。

请一个组的同学上来将他们搜集到的新闻给大伙儿做一个新闻报道。在报道的过程中其他同学药注意听。听完新闻后,讲讲自己都明白了哪些内容,有如何样的方法。

(学生上讲台读新闻,本组同学能够自由发表意见)

第二步:我最喜爱的名人名言《名人传记》。告诉学生平常多积存、摘抄名言警句。

(找不的小组的学生上讲台读自已摘抄的名言,谈谈对这句话的明白得。)

第三步:简单介绍《如何样写读后感》。

学生往常差不多写过读后感,对读后感如何去写差不多有了初步的把握,然而还不是专门全面,现在,将写读后感的书写方法和注意事项简单的给大伙儿进行讲解。

第四步:读报谈感受(主题“网络与我”)讨论

1、你认为网络与你有关吗?

2、你认为网络对你有阻碍吗?好依旧不行?

3、你认为网络安全重要吗?网络安全应该包括什么内容?

学生分组讨论

老师简单归结

第五步:我与网络的小故事

让学生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与网络有关的小故事,要写出自己的感受。

第六步:活动向深处延伸

1、布置作文:写一篇读后感或我与网络的小故事。

2、鼓舞学生善于利用报纸、电脑等知识媒体为我们服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