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故事一分钟演讲
“弘扬红旗渠精神,做有志好少年”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弘扬红旗渠精神,做有志好少年》。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们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每当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太行山》时,你可知道上世纪60年代,我们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为了有水喝,为了改变林州的面貌,苦战了十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改变我们林州人命运的、让全世界人折服的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本来我和大家一样,不太熟悉红旗渠 ,但从书中,从纪录片《红旗渠》和歌曲“太行山”中我了解了这段艰苦奋斗的历史,我看到了我们的前辈穿着布鞋和难以御寒的单衣,忍饥挨饿、受潮挨冻、在山沟里嚼着野菜,啃着冷窝头,喝着山泉水,盖着铺着潮湿的被子 ,他们为的是什么呢,他们为什么能如此顽强呢,因为他们有让子孙后代享福的坚定梦想,因为他们有让子孙后代过上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
红旗渠是令全世界人折服的划时代的奇迹,我们这些新时代的接班人,当我们享受良好的衣物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奋勇向前呢?当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坚定信念、锲而不舍、永不言败呢?当我们想着自己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要关心集体、紧密团结、互助友爱呢?如果我们以前没有,那我们要从现在做起,珍惜幸福生活,
勇敢面对困难,我们要坚强、要勇敢、要团结。我们要经常想:我这点困难比起红旗渠来那算得了什么?
作为有着鸿鹄之志的新少年,你可曾想过,在新的时代,我们肩上负载着怎样全新的责任?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要接过红旗渠精神的光辉旗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今天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明天为创造祖国辉煌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美好的明天,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窗体顶端
温馨提示! 试读已结束,你需要支付 ¥0.90 元后才能查看付费内容 支付宝支付 支付帮助
窗体底端
由分水苑景区乘车30公里就到达青年洞景区了,红旗渠青年洞总长616米,高5米,宽6.2米,青年洞修筑在太行山腰的峭壁上。它是红旗渠水土建筑和自然相结合最为巧妙的地段,也是红旗渠建设最艰巨的地段。是当年青年突击队员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开凿的。为纪念青年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
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困难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建渠干部挑选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坚持继续施工,当时每天每人只有6两粮,为了填饱肚子,民工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上,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终日挖山不止。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
战,终于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为纪念奋战的青年们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好了朋友们,我们的讲解到这里就要结束了,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30分钟,30分钟后大家在大门口集合,俗话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与君离别意,何日君再来”,在这次旅程中如果我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请大家多提您的宝贵意见,让我在以后的工作里做的更好,然后我代表我们旅行社衷心的感谢大家的配合与支持,最后预祝大家在以后的日子里天天开心,笑口常开,期待下次重逢,谢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