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三年教学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来源:易榕旅网
广州市花都区华英中英文学校 三年教学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教育内涵发展水平,整体提高我校教学质量,增强教育发展的持续动力,特制定《广州市花都区华英中英文学校三年教学改革研究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育局教学改革方案,以构建“科学课堂”为目标,以“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文化提升”为重点,优化教育发展方式,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全力推进教育内涵发展,全力提升教育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改革,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构建和谐高效的科学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发展。

三、组织机构 组长:秦玉辉

副组长:李雄伟、杨波、许滔

组员:王婷婷、庞肖云、左标、张一博、各教研组长、各备课组长 四、改革具体措施、策略

(一)构建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

以课程建设和评价为抓手,进一步开发和实施符合农村孩子、地域特点、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和学生更好成长的课程。逐步实现夯实基础,深化拓展,主动探究课程实施模式。初步建立学校拓展型课程管理制度及课程评价标准。各学科根据校级科研课题方向,根据学科特点,撰写校本课程(课堂+假期)。

在原有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初具规模,深化现有课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充分体现时代的要求,有比较丰富的特色课程。

1.校本教材辅助教学,努力拓宽课程资源

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想形成自己的特色,那么就必须在“校本课程”上下功夫,而校本教材的开发则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有力保证。在近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校各学科组教师都积极投入到校本教材的开发中。

2.校本课程的特色开发

(1)结合我校德育现状,紧紧围绕我校校园文化中提出的主题,组织教师学习《班主任工作手册》,用以指导班主任日常教育工作,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提高学生文明素养,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幸福感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具体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学校成立学校课程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对校内、外可用资源(区域特色和学校师资特点等)进行分析调查,拟定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召开相关部门启动会议。

2.实施第一阶段

组织进行研究、确定学校课程建设整体实施方案,梳理现有校本课程、确定开发的新课程,确立部分新课程科目并组织开始开发工作,进行相关人员动员和培训等工作,认定部分合格课程。

3.实施第二阶段

对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实施,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的具体开发和实施,课程校本化研究和开发成果的审定。

4.实施第三阶段

对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进一步校本化实践,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开发成果的推广和实践,迎接上级部门对课程建设实施情况的检查、督导,校优秀课程报送等工作。

5、实施第四阶段

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优化提高,评选示范课程,示范课程展示活动。

6、总结阶段

学校对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工作回顾总结,优秀成果评选、报送等工作。 (二)构建和谐、高效的“科学课堂”

以“有效的教,促进高效的学”的理念为指导,通过“学习、实践、反思、交流、合作”的实践策略,提高教师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反思能力的持续提升,努力探索常规教学条件下,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和策略,使学生在有效的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领悟科学课堂的内涵

通过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促使全体教师准确理解高效课堂的内涵,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

具体措施:

(1)各教研组集中学习《广州市花都区科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讨论、领会高效课堂内涵。

(2)集中开展科学课堂的业务专题培训。

(3)全体教师开展科学课堂的理论学习,并撰写读书笔记和体会,学校

开展教师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通过以上举措,使全体教师从思想上领悟科学课堂的内涵,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为构建高效、科学课堂打好思想基础。

2.高度重视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实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实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抓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准备的实效性。

具体措施:

(1)抓实集体备课。教研组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2)开展教材研读活动。各教研组组织学科教师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编者意图,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真正做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

(3)落实案例研究。全体教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对精品课进行分析,写出1-2篇高质量的案例分析,研究一位名师授课,写出一篇成长感悟。课后认真总结,写好课后反思或课例分析。学校组织展览、交流、评比。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教务处负责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各教研组要突出集体备课的作用,强化常规的检查落实,加大高效课堂的研讨,促进教师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提高。

通过以上举措,达到所有教师能够正确理解教材、合理并创造性使用教材,落实常规,实现课前准备的实效性。

3.切实抓好课堂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科学课堂”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各教研组要根据新课程标准探究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和教学要求,研究出符合我校实际的课型模式或教学流程。

具体措施: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各教研组要组织教师选一位名师的课进行本学科常态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并进行不断的实验验证,提炼升华,使之进一步完善,形成基本固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打造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本学期每个教研组重点研究一种教学模式,进行反复实践论证,提炼升华,期末拿出成熟的、精品教学范式。

(2)开展科学课堂示范课活动。通过开展骨干教师高效课堂引路课、示范课活动,各教研组确定二到三名骨干教师分学段上公开课,各教研组认真组织学科教师进行听评课活动,开展对科学课堂的研讨活动。

(3)开展科学课堂达标课活动。通过开展青年教师高效课堂达标活动,实现青年教师“一年站稳讲台,三年成为骨干”的培养目标,同时科学课堂达标将作为教师教学岗位竞聘的必备条件之一。

(4)开展科学课堂评比课活动。各教研组开展组内教师同课异构高效课堂评比活动,同时推举1-2名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高效课堂优质课竞赛活动,科学课堂优质课证书将作为我校教学能手评选和骨干教师评定的必备条件之一。

(5)加强随堂观摩学习活动。本学期将加强随堂听课、全员性听课评课的组织工作,提倡教师相互听课,形成真正听课的良好风气,要求教师一学期听课必须达20节次以上。听课后要及时进行评课,认真分析一堂课的成功和

不足之处,长短兼评,形成很好的评课氛围,同时学校领导将不定时进行推门听课,及时监控科学课堂的落实情况。

(6)积极搭建学习平台。学校努力为新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一方面请教研员及有关教育专家对构建科学课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派教师外出学习,学习后必须上交体会,上汇报课。同时积极搭建平台,力争有一名教师在乡级以上教研活动中得到展示,塑造华英名师。

(7)建立质量评价体系。各教研组在逐步形成各种课型的有效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的同时,努力构建与科学课堂教学相配套的目标监控体系和质量评价体系,完善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建立起各学科科学课堂教学模式(或教学流程)、评价标准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全校教师牢固树立起追求科学课堂教学的理念,全校课堂教学水平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4.切实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不能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创新作业批改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教师要明确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创新作业批改形式,起到促进学生不断改进和发展的作用。

5.转变评价观念,提高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在构建高效课堂的同时,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时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达

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

主要措施:

(1)各教研组要组织学科教师开展发展性评价理论培训,学习先进经验,建立课堂激励机制,开展教学评价研究活动。

(2)开展经验交流活动。通过开展经验交流活动,逐步建立起符合科学课堂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为构建科学课堂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保障。

通过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构建与科学课堂相适应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广州市花都区华英中英文学校

2017年8月25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