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钱穆的育人之道

来源:易榕旅网
钱穆堪称自学成才的典型,他没有进入高等院校,完全凭自学跻身国学大师行列。另外,钱穆l8岁 {三; ; .:教师博览 . . L一>0∽初登杏坛,直 ̄iJ92岁才告别讲台,执教生涯长达7O多年,这在世界教育史上亦属罕见。 钱穆的育人之道 。贾冬梅 一个成功的教师,不能照本 论,随后开始动笔写,写毕,相互 观摩,取长补短。 很多教师教作文.只注意培 宣科,不能满足于“贩卖”别人的 成果。优秀的教师,必须在苦读 与深思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立 养学生写的能力.而钱穆这种 而深邃的见解。钱穆就是这样的 “开门教学”的方式则培养了学 教师 生的观、听、写的综合能力。玩. 是孩子的天性.钱穆便因势利 导,让他们在玩中去学,效果很 钱穆在县立高小任教时.因 好。后来,钱穆创办新亚书院,仍 学校条件简陋,他只能和学生住 把“游于艺”作为办学指导思想 在一起。一次,钱穆午夜梦回,一 之一 只脚伸出帐外触到墙壁 他由墙 壁之“壁”。想到“壁”“臂”都是形 声字,辟属声。臂在身旁,壁在室 论。总是要自己想.执著自己的 钱穆读书时.因受到老师的 旁,凡辟声似乎都有旁义。由此, 见解。学生们对他很钦服。” 赏识而信心倍增。所以当教师 钱穆浮想联翩:避。乃走避一旁; 后.他也尽量用赏识的目光激发 璧,乃玉悬身旁;嬖,乃女侍在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旁;譬,乃旁言喻正义;癖,乃旁 通常,小学生都怕作文,因 一次下课,钱穆发现有名学 疾非正病;蹙,乃两足不正常,分 为无话可说。钱穆的学生却把上 生一直坐在位子上,不出去玩。 开两旁,盘散而行;劈,乃刀劈物 作文课视为乐事,何也?因钱穆 一问,才知道此生叫杨锡麟,曾 分两旁。想到这,钱穆得出了结 的教学方法与众不同 犯校规.校长惩罚他.不许他下 一论:凡辟声皆有含义,这就是宋 次,钱穆要学生带着铅笔 课离开教室。钱穆认为校长做法 人所说的“右文”。那夜,钱穆因 和稿纸来到郊外一座古墓旁,周 欠妥,就让其他学生带杨锡麟出 思有所得而兴奋不已。翌日清 围古柏苍松林立。足有百棵。钱 去玩。不一会,有学生汇报,说杨 晨,上课时.钱穆把夜间的思考 穆让学生各选一棵树.就近坐 锡麟在水沟边将一只青蛙弄死. 传授给学生。恰好,那天有督学 下,静观四周形势景色,用文字 钱穆并未惩罚杨锡麟,而是对其 听课.对钱穆所说的内容大为赏 写出。随后,让学生围坐一圈,每 他学生说.杨锡麟因长期呆在教 识。事后,督学写了篇文章,对钱 人宣读自己的作文.大家相互评 室里,不知青蛙为何物才犯了错 穆来了个通报表彰。 品,指出谁忽略了何处,谁次序 误,大家应该原谅他。经过一番接 因为经常在课堂上讲授自 不当,谁轻重倒置,一堂课下来, 触,钱穆发现杨锡麟歌喉动听,为 己的心得与体会,钱穆的课大受 大家趣味盎然,获益良多。 鼓励他,音乐课上,就让杨锡麟 一欢迎。著名报人徐铸成是钱穆的 天下雨。钱穆就让学生在 领唱。因为获得钱穆的赏识。杨 学生,他对钱穆的课有这样的评 走廊上观雨。钱穆问:今天下的 锡麟恢复了信心.从此刻苦学 价:“我听了钱先生一年课,这一 是什么雨?学生答:黄梅雨。问: 习,由差生一跃而成优等生。 年,他教《论语》《孟子》。他教得 黄梅雨与其他雨有何不同?学生 与别人不同 钱先生在学问上. 七嘴八舌踊跃回答.答案自然是 <四> V 喜创新.喜突破别人做过的结 五花八门。钱穆就让学生相互讨 在钱穆的众多弟子中,论学 问大影响广.当属严耕望和余英 现在都研究汉代.一个致力于制 的系统应该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 时。 一度.一个致力于地理.以你们读书 的。他说:“从此以后,我便常常警 次,严耕望作学术报告. 毅力与已有的根底,将有成就.自 惕自己不能武断,约束自己在读 题目是《两汉地方官吏之籍贯限 无问题:但结果仍只能做一个二 别人的论著——特别是自己不欣 制》。报告中,严耕望提及他从一 等学者。纵然在近代算是第一流 赏的观点时,尽量虚怀体会作者  千多条材料中发现两个现象:其 的成就.但在历史上仍然要退居 的用心和立论的根据 ”一.汉武帝后,朝廷任命的长官 第二流。我希望你们要扩大范围, 余英时赴美留学后.钱穆仍 通过书信的方式予以点拨、指 都不是其统辖地区的本地人。县 增加勇往迈进的气魄!” 令长不但不用本县人.也不用本 他的指教在余英时看来简直 钱穆的教诲让严耕望懂得. 导.郡人。其二,顾炎武说汉代州郡 作为学者.志向要高远,胸怀要博 具有“振聋发聩的震撼力”: 县长官自由任用的属吏,都是本 大,并且,还要以学问指导人生, “当时我的计划是读完学位 地人。从史料上看,他说得对。严 以知识服务社会。亦即,做学问需 后回到新亚去执教.所以主要精 耕望在演说中轻描淡写地提到 坐冷板凳.对社会要有热心肠。 力是放在西方历史和思想方面。 自己这两个发现,钱穆听后大为 钱穆创办的新亚书院培养 我的心理颇有些焦急,因为我实 赞赏,他认为严耕望说的两点是 出来的最大的学者是余荚时。余 在腾不出太多的时间来专读中 意义重大的发现.理由如下: 英时坦承,自己的成长凝聚着老 国书.而中国古籍又是那样的浩 “秦汉时代,中国刚由分裂局 师钱穆太多的心血,“我可以说, 如烟海。我在给钱先生的信中不 面进入大一统时代。地方势力仍 如果我没有遇到钱先生,我以后 免透露了这一浮躁的心情。钱先 很强.且因交通不便.容易引发割 四十年的生命必然是另外一个 生每以朱子‘放宽程限.紧着工 据现象,若用本地人担任县令,不 样子。这就是说:这五年中,钱先 夫’的话来勉慰我.叫我不要心 利于国家的统一。另外,由于外地 生的生命进入了我的生命.而发 慌。这种训诚真是对症下药,使 人不谙本地民情.那么.规定县令 生了塑造的绝大作用” 我终身受用无穷。” 必须任用本地人当属吏.既可避 余英时在新亚书院学习时, 所谓“放宽程限”.就是说做 免地方官任用私人。也便于行政 曾发愤攻读钱穆的著作《国史大 学问是一辈子的事,不可能毕其 事务的处理。所以,这一条规定很 纲》,为加深印象,余英时边读边 功于一役.所以,不必心慌焦急; 有意义,不能等闲视之。” 做笔记,把书中精要之处摘录下 所谓“紧着工夫”.就是要时时有 钱穆这番话让严耕望大受 来。当余英时把笔记本呈老师过 紧迫感。要认识到.只有付出一 启发,他说:“这一席话启示我, 目,请老师指教时,钱穆说了这 点一滴的努力.才会有一尺一寸 研究问题时.不但要努力地搜取 样一番话:“你做这种笔记的工 的收获。钱穆的话之所以让余英 具体丰富的材料,得出真实的结 夫是一种训练.0o∞.∞ 但是你最好在笔 时终身受用,是因为他说出了做 论,而且要根据勤奋的成果,加 记本上留下一半空页.将来读到 学问的真谛,那就是,做学问如 以推论,加以发挥.使自己的结 别人的史著而见解有不同时,可 同跑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仿 论显得更富有意义。” 以写在空页上.以备比较和进一 佛遥遥无期.但如果你每一步都 钱穆常领着学生散步、游 步的研究。” 踏实.你终有成功撞线的那一 玩,途中也不忘教诲学生。一次, 钱穆这番话听起来很寻常. 刻。钱穆的话使余英时懂得,水 在徒步旅行中,他对身旁的两位 但却对余英时产生很大的启示, 滴石穿,在于韧。做学问,最关键 得意门生钱树棠与严耕望说: 他由此知道了钱穆对学问的态 的就是要有韧劲 “我们读书人.立志总要远 度:《国史大纲》是他对历史的系 钱穆做学问、育学生的故事, 大.要成为领导社会、移风易俗的 统见解.但他不认为这是唯一的 我们今El读来仍然受益匪浅。他 大师.这才是第一流的学者!专守 看法,而是允许别人从不同角度 在教学上诸多的心得体会和真知 一隅,做得再好,也只是第二流。 得出不同的结论。另外,钱穆的话 灼见.都给眼下的教育很大的启 现在一般青年都无计划地混日 也在提醒余英时.初学者.更应该 示.是一笔不可忽视的财富。 子,你们有意读书.已是高人一 在不同之处用心.然后去追寻自 (荐自《师道,)2009年第4期) 等,但是气魄不够。例如你们两人 己的答案。余英时因此懂得.学问 j责编:戴利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