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当召,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原名巴达嘎尔召,藏语“巴达嘎尔”意为“白莲花”,“召”为“庙宇”之意。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1722),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重修,赐汉名广觉寺。第一世-罗布桑加拉错以西藏扎什伦布寺为蓝本兴建,经过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光绪年间的多次扩建,逐步扩大始具今日规模。-因召庙建在五当沟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通称其名五当召。五当召依地势面南而建。有大小殿宇、经堂、僧舍2500余间,占地300多亩,分布在1.5公里长的山坡上。它是一幢层层依山垒砌的白色建筑,群山环绕,为苍松翠柏掩映,雄浑壮观。
五当召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石拐区东北约45公里的吉忽伦图苏木五当沟内的大青山深处。
五当召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它与西藏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抗卜楞寺齐名,是中国藏传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和内蒙古自治区最大藏传佛教寺院。
五当召的主体建筑,以八大经堂(现存六座)、三座-邸和一幢安放本召历世-舍利塔的灵堂组成;另有僧房六十余间以及塔寺附属建筑,全部房舍二千五百余间,占地300多亩。-
现存六大经堂为苏古沁殿、洞科尔殿、却伊日殿(显教经堂)、当圪希德殿、阿会殿(密宗经堂)、日本伦殿(菩提道学经堂)等。苏古沁殿为全寺-诵经之所。这些殿宇规模宏大,均为曲型的藏式建筑群。殿内塑像,壁画,唐卡(卷轴佛画)俱全,各殿各有特色,或立高达十米的释迦牟尼铜像,或供高达九米的黄教始0喀巴铜像,或0金刚像,或供奉白度母和绿度母塑像等。三座-府邸在阿会殿的南面,其中洞科尔-府规模宏大,为第二世-热西尼玛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所建。左右是接待多伦诺尔汇宗寺甘珠尔瓦呼图克图和章嘉国师而建造的两座府邸。[6]
建筑物外墙洁白方整,开有深暗的柱廊和窗洞,屋顶为平板式四方形。主要建筑坐落山谷内一处凸出的山坡上,包括苏古沁独宫、洞阔尔独宫、当圪希独宫、却衣林独宫、阿会独宫、日木伦独宫、甘珠尔府、章嘉府、苏波尔盖陵等,两侧还有一座座-居住的房舍。鼎盛时期庙内-有千多人。
苏古沁独宫坐落全庙的最前部,是举行全体-诵经的场所。经堂内的立柱全用龙纹的栽绒毛毯包裹,地上满铺地毯,墙壁绘有彩色壁书,后厅及二、三层内供奉释迦牟尼、宗喀巴及历代佛师。在苏古沁独宫西面与其并列的却人林独宫,是讲授佛教教义的地方,殿内的十公尺高释迦牟尼铜像是全召最大的铜铸佛像。高踞这两宫之上的,是洞阔尔独宫,是讲授天文、地理的场所,门楣上悬挂著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书写的“广觉寺”匾额,宫前有讲经台,是-学经和口试之处。阿会独宫位于山坡最高处,是传授医学的学部。日木伦独宫为教义学部,专门传授-历史、教义、教规。
主要建筑位于山谷内一处突出的山坡上,主体建筑由六殿、三府、一陵组成,两侧还建有一栋-舍房。全庙占地面积约300余亩,殿宇和仓房2500余间,整个建筑采用西藏式建筑风格,平顶方形楼式结构,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其中最大的建筑为苏古沁独宫,里面供奉着最大的铜铸佛像,以及释迦牟尼,黄教创造人宗喀巴及历代佛师,苏古沁宫的西边为讲授佛教教义的却依林独宫。苏古沁宫东侧上面即为五当召的中心建筑,洞阔尔独宫,紧靠其后的为圪希德独宫,另外还有阿会独宫和日本伦独宫。除六殿外,三府为甘珠尔府、章嘉府、洞阔尔佛爷府,以及山坡最上层的苏波勒盖陵,即塔陵。
喇嘛召俗称喇嘛洞,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头)34公里处,土左旗毕克齐镇北部大青山山中,距毕克齐镇七公里。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喇嘛教发样地之一。它三面环山,前面为宽敞的洞沟,沟中清泉淙淙。站在召庙俯瞰,东侧是铜山,西侧为狮子背,山上松柏茂盛,白桦挺拔,山峰怪石嶙峋。在寺召的北面便是银洞”,泉水裂石而出。在严冬,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在盛夏,山风习习,沁人心扉;春天,山杏野花争芳斗艳;深秋,霜叶火红,层林尽染,真可谓佛地洞天。
就在这优雅迷人的仙境中,远在公元1576年前,博格达察罕喇嘛以此为中心,广泛传播喇嘛救,在蒙古族群众中影响颇为深广。后来他的一世徒弟就在洞前于明代万历初年(即公元1576年前)修建了这座喇嘛召。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又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乾隆皇帝赐名广化寺”,意为教化一切”,并赏给牒一百道。公元1819年时广化寺有达喇嘛、德木齐、格速贵等僧众282名,仅次于呼和冶特市席力图召。
广化寺的建筑由前后寺组成。因为后寺建筑在山腰,凿石为洞,因而又取名为喇嘛洞召(召是蒙古语寺”之意),人们也把它叫做银洞”。这里有建搂三层,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下石级共124级,其坡陡与黄山天都峰”、莲花峰”不相上下。召院西北方向有安葬历代活佛骨灰的白塔数座。
前寺凡四重。天王殿三间,供奉四大天王,大经堂49间,楼二层,每七楹,大殿25间,供弥勒佛等诸佛象。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二殿是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过海和观音菩萨。另有十殿阎罗君殿7间。各殿佛僧为黄铜铸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为其它召寺所少见。
喇嘛洞在解放前因年久失修,殿堂有些已破旧,树木也多被砍伐。原后殿有海棠二株,高10米许,果实繁盛,当系数百年前所植。
近年来为了保存古物,进行了修缮,现仍不失为大青山胜景之首,成为呼和浩特市附近的风景区之一。故而游人慕名前往,络绎不断。
朋友们,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是兴安盟重点旅游景区之一。从扎赉特旗政府所在地音德尔镇沿111国道和省际大通道向西北走20公里,便可饱览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之秀色。 绰尔河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大河流,嫩江最大支流,兴安盟七条河流之首,自西北向东南贯穿整个扎赉特旗,在旗境内流程200多公里,是扎赉特人的母亲河。绰尔河两岸山地、丘陵、草原变化有序,风光明丽,景色宜人。绰尔河上的茂力格尔大桥和省际大通道大桥跨河横卧,雄伟壮观。绰勒水利枢纽工程(绰勒水库)位于绰尔河中游茂力格尔大桥上游150米处,工程总投资2.8亿元,施工总工期3年,20__年11月1日经国家计委批准正式开工建设。该工程是融灌溉、防洪、发电、养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由主坝、副坝、溢流坝、水电站四部分组成。水库面积35平方公里,正常蓄水位230.5米,总库容2.6亿立方米,主坝全长1620米,坝最高处20米。该工程于20__年10月之前全部竣工。在距茂力格尔大桥北侧零公里处,是建设中的绰勒水库旅游区。旅游区占地约为6万平方米,其中水面为3.5万平方米。旅游区上段为绰尔河中游低山丘陵区,沿河两侧有宽广的阶地和河谷平原,牧草茂密;下段为绰尔河下游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旅游区分为水上娱乐区、度假别墅区、草原民族风情区、田园风景区和综合服务区5个区域,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同时回忆60多年前那血雨腥风的岁月和那场在这里进行的歼击日寇的战斗,受一次爱国主义的教育。旅游区现已开发的三个景点是——茂力格尔大桥:位于绰勒水库境内。1981年,111国道上的重要桥梁之一——茂力格尔大桥落成。茂力格尔大桥横跨绰尔河,雄伟壮观。桥长455.5米,两岸引线长6公里,桥面净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宽0.75米,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三大桥。这里的山水美景、草原风光和雄伟的大桥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水上娱乐景区:开展划船、垂钓、水上运动,观光水上乐园等。休闲餐饮度假区:主要包括天府园山庄、神山宾馆基地、玫瑰园休闲度假村、云柳休闲饭庄等。绰勒水库周围自然风景最为优美。两岸峰峦叠翠,林木葱茏,花草繁盛,栖息繁衍着多种珍禽异兽,远眺似天然公园。朋友们,绰勒水库生态旅游区确实是游客观光、休闲、度假、垂钓的好去处,我们这就去身临其境、体验一番吧!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