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首先代表我们青年国际旅行社欢迎大家参加沈阳——内蒙古大青沟两日游活动,我们这次行程一共210公里,大约需要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到达,如果大家在旅途中有什么困难的话,请随时找我,我将尽力为大家解决,为了使大家完的开心、愉快,请大家协助我做好几点:
1. 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行车中不要在车厢内走动,不要把头或手伸出车外,以免发生危险。
2. 为了大家的身体健康,请大家保持车内的卫生,不要吸烟。
3. 请您一定要注意我们的车票是往返车费,不含其它的费用,并且全程对号入座。
4. 请您注意我们的返城时间是明年下午1点,请大家准时到指定地点集合,最后祝大家在这次旅游活动中完的开心、愉快。
大青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它位于辽宁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的内蒙境内。从沈阳出发沿102过道至304过道途径,新民市,彭武,内蒙甘旗卡镇,在西行余公里,便可到达内蒙古大青沟风景区。
提到大青沟,大家就会想到“蓝天、白云、绿地、沙漠”等美丽的图画,大青沟风景区就座落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
我们北方的草原共有三大类型,有呼伦贝尔草原,西林格勒草原,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绿草茂密,“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正是在这里的真实写照,锡林格勒草原,牧草稀松,面积广大。沙漠对我们沈城人来说充满了神奇。科尔沁沙海现在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它不仅是我国著名的“绿色长城”巨大工程的一部分,更是保卫沈城人的艰苦努力,说起“保卫沈城”是因为流沙的速度经科学测定为每年20公里,这样用了是年的时间流沙将淹没沈城。科尔沁沙海是辽阔的沙丘地带。虽然正开展大规模的“绿色”工程但我们仍可观赏到沙漠景观。
大青沟是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8183公顷,相当于24个北陵公园地大小。由长度为11公里的大小清沟组成“人”自行景区。大青沟共由三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大青沟景区,即原始森林。主要包括:清沟远眺,五兄弟,夫妻树,蜗角枫等景区。沟内林林葱郁,动植物繁多,有二千多个泉眼,终年流淌不息。沟内外温差7—8度,是盛夏避暑的胜地。
第二部分:三岔口景区,包括菊丽玛神像,青龙剑、龙泉。提到菊丽玛女神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传说在很久以前,大青沟是一片美丽的沃土,由菊丽玛女神统治着,恶磨尼古勒要来侵犯霸占这片土地,菊丽玛女神和尼古勒搏斗了七七四十九天,尼古勒用偷裂的手段刺伤了菊丽玛,菊丽玛则用青龙剑刺杀了恶魔尼古勒,最后菊丽玛自己也倒下去了,她的身躯变成了小清沟,飞出的青龙剑则劈开了“三岔口”恶魔尼古勒则变成了乌鸦,从此远离大青沟,这就是大青沟看不到乌鸦的原因。来到三岔口,大家不能不参加一个惊险、刺激的探险活动“漂流”橡皮艇20__余米的幽深的行程。工需40分钟左右。
第三部分:小清湖景区:风景秀丽的小清湖象一条玉带静卧,万绿从中,蜿蜓两千余米,宽阔的小清湖浴场水表沙白,使你仿佛置身于海滨,这里还有游艇供大家游玩。需要说明的是大家在游泳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景点介绍完了,还有一项最让人心动的游乐项目,就是骑马。人们常说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汗”在清山沟我要说一句“到大青沟不骑马,真遗憾”。虽然骑马很让人心动,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注意安全。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注意事项:
1. 你在骑马时,不要站在马的前面和后面。最佳位置是马的侧面。
2. 您在骑马时,脚踩在马镫里的三分之一处,这样发生危险能及时跳下来。
3. 大家握好马的缰绳,只要大家记得这些常识骑马就会是一件开心的事了。
为了使大家在大青沟玩的愉快顺利,请大家注意几点:大家一定要注意我们的返程时间。我们在大青沟准时出发,虚妄大家在到达大青沟是一定要先安排住宿。然后在玩,最后大家在玩时一定要合理安排好游玩时间,使自己玩的开心。
最后祝大家在大青沟玩的开心,尽兴!
各位团友,大家好,大青山是阴山山脉的中段,东西绵延700余里,南北宽百余里。我们即将前往大青山革命根据地参观游览,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大青山革命根据地位于阴山腹地的崇山峻岭之间,在这里为我国抗日战争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青山根据地的革命历史是中共党史重要而特殊的一笔。它把党的理想、主张开始较早地传播在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包括今天的包头市、土右旗、固阳县,包括呼和浩特市的土左旗,武川县以及乌兰察布市的卓资县、四子王旗等地。大青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不仅在抗日战争期间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而且鼓舞了内蒙古地区各民族的抗日豪情。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党的民族政策和党的民族干部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的历练和培养。今天各民族团结进步,和睦相处的大好局面都应该与大青山的红色火种有关。走进大青山根据地的中心地带武川县,“革命老区人民欢迎您”的县门横标雄伟耀眼。老区人民发扬吃苦耐劳、勇敢献身的“老区”精神,正在进行新一次的“绿色革命”——退耕还林还草,封围转移,保护生态,建设秀美山川;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建设中国的马铃薯基地。现在,我们沿过去游击队伏击日寇的山区公路进山,过去的战场现在已经是宽畅的一等级柏油公路,两边过去光秃秃的山坡现在已草木繁茂。从20__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老区人民以“暂时牺牲收入,增加、换取长远山川秀美”的奉献精神进行生产方式的转变和生态移民。他们少养羊、少种地、多种树、多种草,发展生态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全县60%的耕地已退出来种草、种树。武川现在是中国第一大无公害绿色马铃薯基地。今年全县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达66万亩,产量达8亿公斤。“塞外高原”牌的无公害马铃薯畅销全国大中型城市的超市、批发市场。武川还是保健粮种莜麦(裸燕麦)的主要产地之一。〔建立根据地〕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了全面的军事进攻。中共中央于8月下旬在陕北洛川召开了扩大会议,确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下辖115、120、129三个师。其中120师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1938年5月14日,毛泽东给在晋西北的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关向应发出电报:在平绥铁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于是贺龙同志认真地调查了大青山区的情况。当时曾有人说“山西是八路军的根据地,吕梁山、太行山如人之双臂,紧揽中原,而阴山如人之颈背”,真是一语中的。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决策和部署,八路军120师于1938年6月下旬组建了大青山支队,这支部队由精锐358旅的715团和师直属的一个骑兵连组成。由李井泉任支队司令兼,姚喆(zhé)任参谋长,彭德大任政治部主任。支队多数指战员经历过红军长征锻炼,共产党员约占三分之一,是一支具有较高政治和军事素质的部队,可以说是大浪淘沙、千锤百炼的钢铁之师。因为支队长姓李,所以这支部队又称李支队。1938年8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和有关抗日组织工作人员约2300多人,从山西五寨出发,突破敌人重重封锁和堵截,经过两次北上,于9月1日越过平绥铁路,胜利挺进大青山,在面铺窑子与在那里坚持武装抗日的蒙汉抗日游击队胜利会师。从此,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抗日根据地,把红色革命的种子播撒在大青山南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掀起了伟大的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归绥一带坚持地下斗争的杨植霖、刘洪雄、高凤英等蒙汉共产党员,毅然组织起一支“蒙汉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进攻,鼓舞了绥远敌占区蒙汉各族人民的抗日信心。
八路军挺进大青山后,在敌强我弱,环境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迅即开展了灵活多变、机智勇敢的游击战争。在蒙汉各族人民的支持下,仅用3个多月的时间,就开辟了绥中、绥西和绥南三块游击区组成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与此同时,绥远地区匪盗猖獗,象日寇一样蹂躏百姓,李井泉作出“剿灭土匪、为民除害”的决定,对恶贯满盈的土匪采取主动出击,解救了被掠来的妇女数百人。老百姓对此感恩不尽,有的人家甚至供起“八路军神位”。1938年12月,八路军大青山支队主力部队转向冀中,只留下一个营在大青山坚持游击战争。 根据大青山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对敌斗争的需要,大青山支队逐步由步兵改进装备而成为骑兵,建成了八路军第一支铁的骑兵部队。在敌强我弱、环境艰苦的情况下,多次粉碎了日军的大“扫荡”和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摩擦”。到1940年2月,部队共与敌人进行战斗120余次,击毙日伪军1500多人,俘虏500余人,兵力逐步扩大到了三个团,创造了开展敌后骑兵游击战争的丰富经验。
1940年,李井泉同志回延安汇报工作,姚喆担任代支队司令,开始领导根据地党政军全面工作。姚喆以英勇善战著称,人称“姚一刀”。
1945年,党中央为加强大青山地区的抗日力量,派奎璧、白成铭、郑天翔、杨植霖等大批蒙汉干部北上。7月,派乌兰夫回到绥远,成立了中共绥蒙区委员会。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保卫了陕甘宁边区的北门户,扩展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外翼,为保卫晋西北根据地,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自由、解放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同时,游击队发动当地各族群众,传播革命理想,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和党的优秀民族工作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干部献身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绥远敌占区党的组织和政权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最终胜利,提供了组织保证和政权基础。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牵制和粉碎了日本侵略军南下、西进,以形成对陕甘宁边区包围的计划,点燃了大青山地区蒙汉各族人民抗日斗争的烽火;同时为打通国际红色交通线创造了条件,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烽火遍燃〕
在领导大青山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党还继续领导了内蒙古其他地区的抗日武装斗争。党领导的内蒙古地区的抗日武装,就其规模来说并不算大,力量也不算强,但它在牵制和阻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对组织蒙汉各族人民团结抗日,坚定人民群众的抗日信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位于武川县境内大青山深处的得胜沟,曾是当年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被人们亲切地称作“小延安”、“老根据地”。这里的父老乡亲曾与八路军相依为命,并肩战斗,经历了战火硝烟的洗礼,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了解,在地理环境上,得胜沟群山紧抱,流水环围;沟深谷险,峰回路转,是难得的天然屏障。西南端的“钻天沟”林木参天,是当年李井泉和无线电的隐蔽处,通过这红色电波可直接与延安的党中央取得联系,布署战略,执行指挥。而东西两头能与红色据点井儿沟和八区政府相通。这里是大青山的心腹地带,是易守难攻的理想战略要地。
1964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得胜沟列为全区重要革命文物纪念地。先后修复了大青山支队司令部驻地、八路军讲堂、警卫连、卫生队、炊事班伙房、后勤部等旧址,李井泉司令员故居、姚喆的窑洞、电台、“郝区(武归县某区郝秀山为区长)政府”等革命历史遗址、遗迹,还有八路军办公、作战使用过的珍贵历史文物。并树大理石碑铭文纪念,新建了“革命斗争陈列室”,收藏着当年斗争的遗物及照片史料等。 在这里可供人们观仰遗迹实物,再现当年老一辈革命者在大青山区浴血奋战的战斗历程。整个景区可谓集历史、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融教育、观光、休闲、游乐于共享。随着全县珍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不断加深,建设的步伐也逐步加快。自1998年开发建设以来,得胜沟、李齐沟两地的革命遗址、遗迹修复重建,恢复了原貌:距得胜沟司令部十公里的蘑菇窑村建成了呼和浩特市爱国主义革命教育基地。让大家在工作、学习、休闲之余,来这里凭吊先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20__年初,大青山抗日根据地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100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结束语〕
“忆往昔峥嵘岁月我们踌躇满志,展未来光辉前景我们任重而道远”,大青山抗日根据地在向人们昭示历史,同时也在鞭策着人们,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保卫和建设好我们来之不易的家园,通过全民族的不断努力,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相信朋友们这次大青山抗日根据地之游,一定受益匪浅吧。
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鄂伦春自治旗境内,诺敏河与毕拉河流域中上游,大兴安岭东麓献坡,隶属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木管局毕拉河林业局,公园总面积为22081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5.3%,自然景观十分丰富。
达尔滨湖湖面方圆15平方公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湖最深处有10多米,呈椭圆形,是由古代火山喷发的熔岩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湖面四周环山,层峦叠嶂。黑石砬子、褐石砬子,奇峰突兀,纹理斐然,还有红、黄、褐、绿等五颜六色的火焰石。湖畔奇石磷峋,在奇石块上披满藓苔,在断裂的石缝里长满了花草。湖的四周是浓密的原始森林,湖面四周还有粉红色、浅红色的水浮莲花、白色菱角花,湖面时而鱼跃。野鸡、鱼鹰、鸿雁、乌鸡、松鸡、啄木鸟、丹顶鹤、白天鹅盘旋于湖面、林间。达尔滨湖被人们誉为林海中的“天然公园”。
林海石瀑
我们前方一望无际的黑色石滩,就是被称为“林海石瀑”的火山熔岩石带,它绵延十几公里浩浩荡荡,我们看到它,就可以想象到当年火山喷发时火山熔岩滚滚流动的壮观场面。大家看到石海间婀娜多姿的落叶乔木,时黄菠萝树,在此地见到,可能与火山熔岩区地温较高有关。
兴安杜鹃林
现在,我们看到的灌木林就是脸面十几公里的兴安杜鹃林,它沿“林海石瀑”围成一周。每值五月中旬,姹紫嫣红的兴安杜鹃衬着尚未完全笑容的皑皑白雪,在这沉睡九万多年的玄武岩上怒放。红色杜鹃花和白色的积雪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地分布,宛若仙境。所以,这里也称“杜鹃花山谷”。每年的兴安杜鹃节,这里都有欣赏兴安杜鹃的活动。我们可以在此摄影留念、记录下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美景。
神指峡
穿过这片杜鹃林,约800米左右,我们就会看到大兴安岭唯一的一条大峡谷——神指峡。神指峡长约数千米,深30——50米,两岸宽约100——150米,时火山喷发时冲击出的沟壑。这两座突兀怪显的石峰,远远望去似首尾相连,又似相互对峙;瀑布由山石间飞流直下,毕拉河水从峡谷穿梭而下,注入诺敏河。峡谷两岸植被大多为针叶,阔叶混交林;河床遍布火山熔岩。这里河水清澈、水流湍急,水深1——1.5米。河水流动的声音,在数百米之外的都可以听得真真切切。
四方山
四方山位于诺敏镇西北30公里,毕拉河以南,诺敏河以西的群山之上。山体海拔933米,号称“大兴安岭的巨魁”;山顶东西长500多米,南北宽约300多米,由火山喷发形成方形;山顶平坦,林木茂密。站在四方山上,极目远眺,群山低首朝拜。本旗护林防火指挥部的瞭望台就设在这里,可以随时发现方圆百里之遥的火情,人称大兴安岭的“眼睛”。
天池
四方山有一泉水和雨水汇集的天然湖泊——“天池”。“天池”时一个长5米、宽30米的椭圆形湖。四周都是蜂窝状的礁石,为火山岩浆冷却后倾城的高耸石壁,象一堵石筑成的墙。池水碧绿幽深,看不到底,水平如镜,水面上映着蓝天白云,显得格外安谧宁静。环池四周树木葱茂,繁花似锦。听松涛滚滚,桦叶沙沙,蛙鸣鸟唱,时而飘来松脂和野花的芳香,身临其境,如同置身于传说中的瑶池仙境一般。
达尔滨湖别墅
下面我们将去我们下榻的住处达尔滨湖别墅,是在达尔滨湖畔建造的仿欧式建筑风格的木刻楞,它依山而建,由田园山庄的幽静,有鱼米之乡的享乐。内设有双人标准间、单间,在房间里可观赏湖光山色,聆听百鸟私语。希望您能在这里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
各位远方来的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了我们的蒙古之旅,我是这里的旅行社的导游——林杰成,大家叫我林导游就可以了。
我们这个地方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到了那里,主人们会在小丘上骑着马,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欢迎我们,只要我们在乘五分钟车程就可以了。
五分钟过后,我们来到了目的地,,下了车,这里的天空别处更可爱,空气那么新鲜,天空那么明亮,这里的草原无边无际,就算你用天文望远镜竟也看不见尽头。
首先,我们参观一些蒙古包,蒙古包使用一些帆布做成的,然后用一些坚硬的竹子作为支撑架,如果用一些不坚硬的竹子,刮大风的话,就会好容易倒的。
然后,如果你们会骑马,只有跟主任说一声,那里的马任你骑,如果你不会骑,跟主任说一声,就会有人叫你骑。
到了晚上,主人们会热情的吧你邀请到一座蒙古包里。蒙古包中间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着一盘奶豆腐,一盘手捉羊肉,一杯酒。吃着吃着,吃的美味的时候,会有一个鄂温克的姑娘,他们很拘束,也有点羞涩。他们唱民歌,我们同行的都唱的唱。
各位旅客,现在这个蒙古之旅就在这里结束了,谢谢你们得到来。
广义的河套平原,还包括宁夏的银川平原、内蒙古的土默川平原(前套平原)。位于巴彦淖尔盟南部。东至乌梁素海,东南至包头市郊区,南临黄河,西界乌兰布和沙漠,北抵狼山。主体部分东西长约18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呈扇弧形展开。西山嘴以东,乌拉山与黄河之间的狭长地带,又称三湖河平原,东西长约70公里,南北宽3一15公里。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略倾斜,海拔1020到1050米。属大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地势乎坦,土地肥沃,可以黄河水自流灌溉。
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开渠引水,发展农业。
周朝之前,属于狄人的匈奴人(归属存在争议)生活在河套。春秋时期,赵国的赵武灵王把版图延伸到阴山山脉,设立了云中郡,位于土默川平原东部。秦朝统一中原后,派蒙恬率十万大军将匈奴逐出河套,迁徙3万户到那里戍边,设云中、九原两郡。秦末移民都返回中原,西汉时,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出云中击败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占领“河间”,即河套。大臣主父偃上疏建议在河套筑城以屯田、养马,作为防御和进攻匈奴的基地。汉武帝接受这一建议,当年即置朔方郡(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和五原郡(今包头西)。前125年置西河郡(今陕西府谷西北)。河套地区还包括之前的云中郡和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当时的人们引黄河灌溉,当地农业迅速发展,经济繁荣。
东汉时,归附汉朝的匈奴人被安置在河套。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河套地区是北方多个政权争夺的重地。唐朝时这里被重新农垦,唐诗中有“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的诗句。北宋时河套被西夏和辽朝所分别占有。在元、明、清时,河套以畜牧为主。清朝后期陕西、山西的一部分人迁到塞外,河套地区开始成为西北最重要的农业区。抗战时期,国军将领傅作义屯守于此,兴修水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这里的农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清代光绪年问形成八大灌渠。解放后,1951年建成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1975年完成180公里长的总排干渠(俗称二黄河),并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现共有灌水干渠5道,排水干渠13道,支、斗、毛渠纵横交错。河套平原有可耕地960多万亩,已开垦近500万亩。盛产小麦、玉米、高粱、糜黍、胡麻、甜菜、酒花、葵花籽等作物,是中国和自治区重要粮、糖基地,被誉为“塞上谷仓”、“塞上江南”。因多年排水不畅,地下水位升高,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已进行综合治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