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精选幼儿园小班工作计划(4篇)

来源:易榕旅网

精选幼儿园小班工作计划

  小班工作重点

  1、认识不同的清洁用品。

  2、观察周围建筑的外形特征,了解周围的环境,喜欢自己居住和生活的地方。

  3、理解诗意,喜欢朗诵古诗。体会农民种粮的辛苦。

  4、发现陀螺是怎样转动的。学做小陀螺,并能让它转动起来。

  5、能正确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知道他们之间的顺序。

  生活活动指导要求

  1、随时提醒幼儿注意自己的卫生,如饭前便后要下手等。

  2、表扬吃饭时不剩饭菜,爱惜粮食的幼儿,培养幼儿良好的用餐习惯。

  教育活动内容安排

  1、健康社会:神秘的箱子回家路上

  2、语言:悯农

  3、科学:好玩的陀螺

  4、数学:什么时候

  5、艺术:大雨下雨

  区域材料投放指导

  1、清洁用品,给娃娃洗澡。

  2、绘画纸,油画棒,让孩子画出自己家的房子和居住的小区画出来。

  3、古诗表演

  4、提供三角形,正方形的陀螺的材料。

  户外活动

  1、游戏“萝卜蹲”

  2、小猫钓鱼。

  3、游戏“大雨小雨”

  3、投篮

  家长工作

  1、家长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鼓励孩子独立完成一些清洁工作。

  2、接送孩子的路上,家长引导孩子看一看,说一说,从幼儿园到家沿途有什么建筑物,各个建筑物有什么特点。

  3、家长多找一些故事和孩子一起欣赏,体验古诗的韵律美。

  4、在家里为孩子提供做脱落的材料,让他自己尝试做陀螺。和孩子一起做陀螺,感受童年的快乐。

  5、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结合各种活动让孩子区分早晨、晚上、白天、黑夜。

精选幼儿园小班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标

  通过每次的数学活动、数学区工作对幼儿进行分类、统计、简单运算、自编应用题的培养,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运用数学经验解决问题,提高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班级日常工作

  1)本学期,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意愿进行主题活动,并及时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为下一步的活动提供依据。主题的展示、活动设计、材料调整要适合大班幼儿的特点,更多的体现幼儿的参与性和主体地位,培养幼儿的主动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2)配合教研组开展音乐、体育学科的研究。我们将从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入手,提高活动组织的艺术性,通过与同事间的互相学习与反思,我们将使这两门学科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发展。

  3)在活动区组织设置中积极向蒙班学习,做到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及时更换区域工作材料,做到与主题相结合。

  4)在显现班级教育教学特色的同时,做好各项常规工作及大型活动:新学期新操排练与评比;音乐、体育学科的观摩及评比。

  三、活动计划

  活动:安全月、阅读月、健康月、园庆、大班毕业典礼等。

  卫生保健工作:

  1)做好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2)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3)做好日常保健工作,保证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个别体弱易病的幼儿的照顾。

  家长工作:

  1)开学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班务工作计划,取得家长对班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更好的实施幼小衔接方案打下基础。

  2)坚持每月及时更换家长园地,鼓励家长参与班级教学,开展家长助教活动。

  3)继续对新生家访、旧生约访,加强平时电话联系,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4)要求家长配合教师,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

  5)鼓励家长积极参加各种班级活动:爱妈妈活动;与主题相关的亲子活动等。

  通过上学期的合作,我班已初步形成良好的团队学习、合作的氛围,在本学期我们将继续这种好的团队精神,在工作学习中互相学习、及时反思,在专业方面,进一步加强教师的音乐素养,不断创新,努力做到超越自我。

  总之,我们希望本学期的工作能给孩子能留下对幼儿园的美好回忆,我们将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为先进班级而努力。

精选幼儿园小班工作计划

  转眼间又是一个炎热的夏天,我班的师生已经共同生活一年了。在这一年里幼儿各方面水平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了健康和谐的发展。回顾这学期,有辛酸、有成功、也有快乐,与上学期相比,有着不一样的体会。从家长手里接过刚入园的新生,仍是一张张稚嫩的小脸,听见的仍是一声声哀怜"老师,我要回家!"、"我要妈妈!"……幼儿从不愿上学到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从不愿自己吃饭到大口大口自己吃;从挑食到样样菜都爱吃;从不会穿衣到学着自己穿;从不敢参加活动到争着要在集体面前露一手……在这其中包含了老师们多少心血,当然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就是我们小班老师的烦琐,在短短一学期中,幼儿就有了这么大的变化,能让老师不欣慰吗?能让老师不向这群小不点儿翘起大拇指吗?能让家长不说:"小班老师真辛苦!"吗?有了那一句暖人心的话,我们小班老师再苦再累都值!当我们看到每个孩子的进步,我们从心理感到欣慰。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小小班幼儿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回首所做过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为了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工作,提高保教质量,将《纲要》精神贯彻到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身心活泼,健康成长,现将本学期的工作进行小结如下:

  一、总体分析本学期我班有幼儿54人,其中有2名幼儿是刚入园的新生。

  孩子个性活泼开朗,但个性鲜明,通过一学期的幼儿园学习与生活,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1、全面发展:本班幼儿全面发展情况为:23.5%为优;70.6%为良;5.9%为一般。全班的优良面达到94.1%。我班幼儿经过教师一学期的教育和培养,新生已适应了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喜欢上幼儿园,亲近老师,能与其他幼儿在一起愉快的玩耍,幼儿动作发展较好,节奏训练也有一定的基础,喜欢美工活动,喜欢模仿动作,孩子们的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孩子之间虽然存在着个体差异,但是通过一学期的幼儿园学习生活,每个孩子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2、身体发展:我班的幼儿情况较好。每个幼儿都比上学期高了,壮了。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和锻炼,幼儿们在走、跑、跳、爬等方面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在幼儿的动作发展上,我们充分利用室外活动场地及大型玩具,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开展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尽管我班的幼儿年龄偏小,但幼儿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得到发展,家长反映幼儿的体质明显增强。身体发展总体优良面达到了94.1%,其中优占23.5%,良占70.5%,一般占5.9%。

  3、认知发展:通过科学、社会、语言、美术、音乐等方面进行培养,使幼儿得到全方面的培养,使他们掌握到该年龄段所应掌握的知识。智能发展总体优良面达到了94.1%,其中优占5.9%,良占88.2%,一般占5.9%。

  4、社会性发展:在家长与我们共同配合下,使我班幼儿在社会性认知、社会性情感、社会性行为方面达到了87.7%,优为17.6%,良为70.1%,一般为11.8%。

  二、教育教学1、将规则转化为幼儿自身的需要,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后,我们转移了工作重点,从常规工作入手,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常规计划,使活动各环节有序进行。开学初,我们共同商议,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则,并落实到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但是,孩子就是孩子,他们不可能在各项活动中牢记教师提出的规则,而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随时随地地提醒也不是长久之计,怎样才能让幼儿能够自觉地遵守规则,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带着疑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经常看到的场景:幼儿在走廊和教室里跑,虽然老师经常提醒幼儿不要跑,但孩子还是跑得飞快。通过这种现象看到的本质是:幼儿不知道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就此问题,我们在班上和孩子一起进行了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转变了观念,明确了对幼儿提出常规要求并不是为了方便教师的管理,而是为了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道理,认识到只有把教育转化为幼儿的切实需要,再加上教师的适时鼓励和引导,孩子们才会把规则变为自觉的行为,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我们通过游戏、谈话、自我尝试等方法,幼儿逐渐理解规则,并正在将规则逐步变为自觉的行为,如:不能跑太快是因为会摔跤: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是因为有可能饭粒会呛进气管。还根据不同情况的幼儿给予不同的引导。同时,还通过各种手指游戏、音乐为信号,幼儿只要听到相应的信号就知道下一个环节该做什么了。同时经过多种途径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常规,使幼儿愿意参加各项集体活动,注意力集中;会爱护玩具不与人争抢,玩后会收拾、整理;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阅读,学习看书的正确方式等。

精选幼儿园小班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

  一、情况分析

  1、组员基本情况:

  本组成员都有着自身的优点,特别表现在接受新理念、新信息的速度快,有很好的上升空间。各位组员的专业特长也涵盖了美术、音乐、教育管理等,分布面广,能更好的为以后的教育工作服务。

  2、教研现状分析:

  优势分析:

  (1)经过前一阶段的研究,组员们对游戏化体育活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并积累了相关知识和开展实践活动的经验。研讨活动中,组员们都能认真参加教研活动、团结协作搞好各项活动,能利用多种形式进行理论性的学习和实践研究,并逐渐从主动参与转向主动研讨,科学研讨意识在不断地增强。

  (2)能参照《运动》一书中的幼儿基本运动技能的发展,针对各区域的场地特征来确定主要的运动技能;老师们能集思广益,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情境性体育运动方案的设计讨论,在保证幼儿基本动作技能的基础上,能预设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内容来促进孩子运动能力的发展,凸显我园的运动特色。

  (3)在进行了一系列方案的设计与改进之后,对具体内容进行了现场展示。从情境的创设、对层次性的解读等,老师们都能从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角度出发,在给孩子趣味性的游戏化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老师们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弱势分析:

  (1)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还有所欠缺,对小班年龄段游戏化体育活动设计的目标定位、环节架构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2)老师们在进行游戏化体育活动的设计中,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把握不够,或者太简单缺乏挑战性、或者太难使孩子缺乏自信,因此在游戏化体育活动设计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还有待于提高。

  (3)大多数幼儿都是第一次上幼儿园,在家里的生活起居大都由老人来代替,所以在存在着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现象,因此在幼儿园利用有效地方式方法来加以提高。

  二、指导思想

  我们小班教研组紧紧围绕《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以园务工作计划、课程项目计划为依据,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全面推进和深化教师的教研水平。并以《运动》为指导用书,开展适时有效的教研活动,加强对小班年龄段动作发展及年龄特点,加强对游戏化体育活动设计的探索与实践,提升幼儿的运动积极性、发展幼儿的运动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师对运动项目开展的能力,有效凸显我园的运动特色课程,从而更好的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另外,以《生活》、《游戏》等教材为参考,优化小班生活区环境,采取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小班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研目标

  1、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在研讨中使我们老师对“依据小班幼儿动作发展及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化体育活动的设计”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并能根据小班幼儿的主要运动技能进行方案的设计与活动的组织。

  2、通过对《小班生活区环境与个别化学习的有效融合》,创设更加适切的环境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服务。

  3、通过研讨与实践观摩等方式,提高教师对游戏化体育活动的设计能力和对环境的创设能力。

  四、内容与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以《纲要》、《指南》为指导,运用《运动》教材和网络信息,使老师们能对小班幼儿运动的技能发展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

  2、在两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通过“案例分析、参与式讨论、辨析式讨论”等方法,营造“热烈、积极”的教研氛围,认真探索符合小班幼儿游戏化体育活动的方案,提升教师设计与组织相关活动的能力。

  3、开展现场观摩活动,老师进行现场诊断与交流,并提出改进措施,通过互相的学习观摩,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4、利用我园进行全区运动展示的机会,使老师们互相帮助与学习,提高对小班运动的集体组织与调控能力。

  5、观摩小班生活区环境,取长补短。观摩各班生活区与个别化学习环境的融合,及时提出良好建议,更加优化环境,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五、具体活动安排

  周次

  内容

  形式

  问题思考

  责任人

  调整

  第二周

  1、小班学期教研计划交流。

  2、小班幼儿运动技能发展目标的学习。

  交流研讨

  1、结合我园幼儿实际情况,在小班运动技能中分别可设置哪些挑战目标?

  2、对于小班生活区环境创设与个别化学习的融合,谈谈自己的设想?

  第四周

  1、小班游戏化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2、理论学习:小班生活区环境创设与个别化学习的有效融合。

  参与式研讨

  1、老师对小班游戏化体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需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2、小班生活区环境创设与个别化学习的有效融合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第七周

  小班游戏化体育教学活动方案设计交流。

  辨析式讨论

  方案设计中,主要运动技能是什么?自我挑战点是什么?

  增强组员的主人翁意识,选择下次教研的主要责任人。

  第九周

  1、小班钻爬技能教学活动实践研讨。

  2、小班生活区环境创设重点板块交流。

  现场观摩

  1、在小班开展以钻爬为主的游戏化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注意要点有哪些?

  2、小班生活区环境重点板块中的适切性的体现在哪里?

  第十一周

  以投掷为主要运动技能的小班活动方案设计。

  参与式研讨

  你的方案设计要素是什么?

  第十三周

  1、小班投掷教学活动的实践研讨。

  2、小班生活区提示语和个别化操作材料的融合。

  交流研讨

  1、在活动中如何更好地把握重难点,提高幼儿挑战积极性?

  2、小班生活区提示语和个别化操作材料的融合的优势是什么?

  第十五周

  小班生活区环境与个别化学习的有效融合环境的观摩研讨。

  现场观摩

  生活区环境的亮点和需要调整的地方在哪里?

  第十六周

  小班年龄段“走、跑、跳”活动设计交流。

  案例分析

  在活动设计中,如何体现小班幼儿的挑战性?

  第十九周

  1、小班以“走跑跳”为主的活动观摩评析。

  2、小班学期教研小结交流。

  现场观摩

  1、本次活动的优点和不足在哪里?应该怎样改进?

  2、生活区环境创设与个别化学习融合对自己的启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