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是植树节,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它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这个忠诚的城市卫士,为了美化城市,还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臭氧的天然净化物,并且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粉尘、噪音等功能。所有这些,都使人们高度重视绿树的作用。于是才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绿色节日——植树节。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同学们,在植树节到来之前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在校内保护花草,给花坛里的小花浇一点水,给操场上的小树培一培土,一起来美化绿化我们的校园。除此之外,我们同学更要争做绿化宣传员、环保小卫士,要爱护我们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也要爱护我们这个城市中的一草一木。
同学们,在植树节里,让我们牢记,多走几步,不穿越绿化带,不践踏绿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希望将来,我们的校园将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美丽!我们祖国的明天也必将更加明媚灿烂!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_是20_年6月5日,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这是为了纪念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开幕日,这次会议也是人类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开始关注全球环境状况,呼吁人类保护环境的历史盛会。因此联合国将6月5日确立为世界环境日,而且每年的世界环境日还确立一个主题。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中国主题在呼应世界主题的同时,更加强调在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危机日益突出的形势下,充分认识推广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人人行动起来,在全社会大力推广绿色消费,推动绿色发展。与传统消费模式不同,绿色消费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为中心,崇尚节俭、适度,是一种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众所周知,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在人类生存发展史上,曾遇到过许多的敌人:战争、灾荒、瘟疫,这每一种敌人都曾使人类付出过惨重的代价。然而,今天人类面临的最大敌人是无处不在的环境问题。
大气污染的超标,温室效应的增强,臭氧层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海洋生态危机,绿色屏障锐减,物种消失加剧,人口增长过快,这些世界性的环境问题,究其原因,都是人类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所致。
说到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我们总是觉得是件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其实不然,环境问题可以说就在我们的身边。最近几天,不知大家是否关注过一则报道,由于无锡太湖水域大面积暴发蓝藻,一夜之间,数百万市民的自来水无法正常使用,打开水龙头,就闻到一阵臭烘烘的异味,水无法饮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而造成这次蓝藻暴发的原因是我们人类自己:工业污水源源不断地排放入太湖,太湖人工养殖业的过度开发,促使太湖水质的富营养化病症日益加重;加上无锡4月份平均气温比常年高出1.8摄氏度,给蓝藻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蓝藻大量繁殖,水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造成鱼虾、螺蛳等水生物死亡,太湖水面被一层厚厚的绿色物体全面覆盖,腐烂的蓝藻引起水质急剧恶化。原本清澈的太湖水今日景象触目惊心,太湖也在“警告”所有人:如果人类肆意破坏环境,大自然就会无情地报复人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施绿色消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好家园,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不浪费粮食,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节约用纸,拒绝使用一次性的“白色污染物”,多栽树种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那么,我们头顶上的天空会更蔚蓝,身边的河水会更清澈,周围的大山会更翠绿……拯救一片绿色,唤醒一片天空,保存一泓清水,自觉做到绿色生活,绿色工作,绿色生产,共同创造我们的绿色未来。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保护环境,从小做起。
寒假期间,为了响应区少工委的号召,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对我市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水泥厂进行了一次实地调查。
来到了水泥厂,只见一片尘雾笼罩着上空。我们走在尘雾里,看不到前面的人和路,刺激、难闻的空气,让我们一直捂着鼻子和嘴巴,呼吸相当困难。向工人们了解得知,因为地面上覆盖着一层灰色的、厚厚的尘土,汽车一开过,尘土就飞扬起来,加上生产水泥时不断排放出来的浓烟,混合起来就成了眼前灰蒙蒙的尘雾了。紧接着,我们走访了工厂附近的居民和村庄。从他们那里得知,不知是现在,从很早以前,水泥厂和水泥厂附近的村庄上空就已是灰蒙蒙的一片了。工人们上班都必须戴上口罩,若不戴口罩,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就会令人咳嗽不止,久而久之还会导致肺病。听了这些情况后,我想:“现在,水泥厂对空气的污染已经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为什么厂方还不采取有效措施,来改造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呢?”“唉!还不是为了发展经济!环保部门曾多次勒令厂方停产,改造环境设施,而结果却是越禁止,污染越严重。”老农的一席话,令我们陷入了沉思……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类对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乱砍树木,污染水源与空气,破坏生态平衡等等。过去,有我们最喜欢背的诗句:“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可是现在,很多人一心想赚钱,大肆捕捉青蛙去卖。加上农民大量使用农药,使一些地方的青蛙几乎灭绝。青蛙少了,而蝗虫、粘虫却大量繁殖,抗生力也越来越强,使小麦、谷子、玉米和高粱等农作物的生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些事实已经说明,环境得不到保护,必然会导致人类的灭亡。环境保护,刻不容缓,国家领导人也意识到这一点。曾在保护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如果环境抓不好,就会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也明确指出:“我们要把一个比较好的环境带到21世纪。”保护环境,不仅是国家和政府部门的责任,同时也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也许许多同学都曾听过:一个美丽善良的女孩,为了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陷入了深深的沼泽地,永远也没有回来。一群丹顶鹤在那片沼泽地上空盘旋,发出阵阵哀婉的鸣叫。歌曲旋律震颤着人们的心弦,女孩那纯洁、美好的心灵净化着人们的灵魂,她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保护珍稀野生动物,保护人类自然环境的颂歌。
亲爱的同学们,今天的我们是明天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环境保护的有心人: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不浪费粮食、水、电;注意废品回收,不能把“扔”当作“大方”——如果全球的人个个扔,天天扔,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的人人人捡,天天捡,就是资源回收,有利于生态平衡;多参加环保活动,多植树,多种花,使我们永远生活在拥有蓝天、碧水、绿地的美丽家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