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一位哲人立于河边,应对奔流不息的河水,想起逝去的时间与事物,发出了一个千古流传的感叹:逝者如斯夫。
时间是最平凡的,也是最珍贵的。金钱买不到它,地位留不住它。“时间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同样,属于一个热闹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它一分一秒,稍纵即逝。
然而,时间是宝贵的。虽然它限制了人们的生命,但人们在有限的生命里可充分地利用它。鲁迅先生说过,时间,每一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但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劳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只能留下一片悔恨。我觉的这句话形象地写出了成功的人,珍惜每分每秒,成就辉煌,而失败的人正因为抱着“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的思想得过且过,消磨时间,在他们眼里时间是漫长和无谓的,而当他们回过头之后,才发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才发现时间的可贵,可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阿!
古往今来,有不少人惋惜:时间易逝,于是长叹曰:“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的确,时间的流速真另人难以估计,无法形容。树枯了,有再青的机会;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燕子去了,有再回来的时刻;然而,人的生命要是结束了,用完了自己有限的时间,就再也没有复活,挽救的机会了。正如“花有再开日,人无再少年”。时间就这样一步一步,永不回到。而这又正告诫我们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要珍惜时间,爱护生命,利用每分每秒,不要虚耗它。犹如朱自清所说的: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里过去。我觉得时间去的匆匆了,伸出手摭挽时,它又从摭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它伶伶俐俐的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当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新来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这句话写出了时间无时无刻不在流逝,我们就应好好把握逝去的瞬间。“未来”“此刻”“过去”是时间的步伐:“未来”,忧郁地接近;“此刻”,快如飞箭地不见;“过去”,永久地停止。在伟大的宇宙空间,人生仅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长河里,人生仅仅是微小的波浪。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一齐珍惜生命中最可
贵的东西---时间吧!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我是四(3)班——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告别不文明行为。
我们学校是县硬件设施最好,环境最美的校园,现在我们学校正向着一流的镇中心小学大踏步的前进。
说到这里,可能我们不少同学都会产生自豪的心情,但在我们学校努力前行的过程中有一些同学不注意自身形象,给我们这个充满希望的现代化校园涂上不和谐的一笔!今天,我就把平时少先队监督岗发现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给大家列举出来,我们每个人对照一下:
看看自己现在是否还带零食来学校?
看看自己是不是能主动捡起别人不小心丢下的纸屑?
看看自己上厕所的时候是不是站到了指定的位置?
看看自己从教学楼去前面综合楼上课的时候是不是吵吵闹闹,影响办公楼里的老师办公了?
看看自己是不是能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看看自己是不是每天放学能主动关好教室的门窗?
看看自己洗完手后是不是及时的关掉了水龙头?
看看学校的地面上的口香糖是不是你留下的?
骑车的同学看看自己在校园是不是推着自行车走的?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实现我们学校的目标共同努力。
我们活着的每一秒都是宇宙上独一无二、不可重现的时刻,我们应该教给我们的孩子什么呢?应该怎么教会他们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呢?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于1968年做过一个著名实验:他们到一所小学,在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儿童进行 “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然后实验者将认为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教师。其实,这个名单并不是根据测验结果确定的,而是随机抽取的。它是以“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从而调动了教师的期待心理。8个月后,再次智能测验的结果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普遍提高,教师也给了他们良好的品行评语。这个实验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们把这种通过教师对学生心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所以我们应该对每一个人说:“你知道自己是什么吗?--你是一个奇迹。你是独一无二的。过往的所有日子里,从来没有出现过像你这样的人。你的双腿,你的双手,你灵巧的手指,你的一举一动都是与众不同的。你可以成为莎士比亚,米开朗基罗,或者贝多芬。你有成就一切的能力。是的,你是一个奇迹。”
一个古老的希腊故事:有一位国王量了所有臣民的身高,算出了一个人的平均身高,然后请最有名的工匠做了一张最昂贵标准身高的“金床”。这张“金床”是用来专门招待贵客的。不过,国王特别规定:客人必须适合这张床,如果人太高了,那么就要切掉一些;反之,就要派两个精壮的大力士把客人拉长。结果可想而知。但国王不认为是他的错,因为他是怀着世界上最好的意图做这件事的。
由此看出教育方法是为人而存在发展的,不能因为个性差异不符合大众众标准而把人“切短”或者“拉长”,我们必须尊重个性发展。
戴维·布瑞纳美国有名的喜剧演员,他出身于一个贫穷但很和睦的家庭。在中学毕业时,他得到了一份难忘的礼物。
“我的很多同学得到了新装,有些富家子弟甚至得到了新的轿车。”他回忆说,“当我跑回家,问父亲我可以得到什么礼物时,父亲的手伸进上衣口袋,取出一样东西,轻轻地放到我手上——一枚硬币!
父亲对我说:“用这枚硬币买一张报纸,一点不漏地读一遍,然后翻到分类广告栏,自己找一个工作。到这个世界去闯一闯,它现在已经属于你了。”
“我一直以为这是父亲同我开的一个天大的玩笑。几年后,我去部队服役,当我坐在散兵坑道认真回首我的家庭和我的生活时,我才认识到父亲给了我一种什么样的礼物。我的那些朋友得到的只不过是轿车或者新装,但是父亲给予我的却是整个世界。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礼物。”
我们爱我们的孩子,我们送给孩子的礼物应该是有助于他开启世界门的钥匙,而不是笼子中的食物。
“科教兴国、以人为本”,这就是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我们爱我们的孩子,那就让他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的飞翔、自由的歌唱、自由的享受蓝天白云吧!我会对我一直所深受着的学生们说:“我爱你们,珍惜你们,尊重你们,支持你们,我期待着快乐着你们的快乐。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一个奇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