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牢固树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根据《州温市教育教学研究院20xx年工作要点》精神,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切实抓好“三课”(课程、课堂、课外)工作,不断深化“三法”(教法、学法、考法)研究,为校长室行政决策当好“参谋”,为广大教师教学科研做好服务,为实现学校教学工作的飞跃,建设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学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目标
努力争取高考、中考和高中会考有良好的成绩、初中学生后20%的人数比例有所减少、有更多的教师在各种各类教学比赛、论文评比中获奖、有更多的教师获得各种各类的教育教学荣誉、有更多的学生在各种各类的学科比赛中获奖、学校获得更多的教育教学先进荣誉。
三、具体措施
1、加强教学领导,完善教研制度
(1)在校长室的领导下,继续坚持行政会议专题讨论教学问题制度,一般情况下,召开二次专题讨论会。其他行政会议多数情况下也要把教学问题列入议事日程。
(2)校长和主管副校长坚持听课制度,加强对教学问题的调研工作。
(3)认真修改教师综合评价方案、教学科研奖励制度、高考中考奖励制度。争取在本学期召开的教代会上讨论通过新修订的教师综合评价方案。
2、大力开展兴趣教学课题研究,坚持走特色校本教研之路。
(1)认真准备召开专门的兴趣教学研讨会,探讨实施兴趣教学法过程中的共同问题,交流实施兴趣教学法的成功经验。
(2)积极编撰兴趣教学为主题的论文集,努力在教师中进一步推广成功的兴趣教学教研成果。
(3)要求所有的校级教研活动都要把兴趣教学作为主题或者评判标准之一,努力形成全校性的兴趣教学氛围。
(4)在初三等段开展分层教学。
(5)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在自愿的基础上尝试和“异步教学法”,鼓励教师积极创新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加大教学反思力度,自我提升教学水平
(1)继续开展“做模范反思型教师”的活动。争取在本学期内完成所有高级教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和教师本人写教学反思工作。
(2)坚持教学单元反思和学期教学总结制度。坚持把教师撰写单元反思和学期教学总结作为检查考核内容之一。
(3)推广优秀教学单元反思和学期教学总结,将优秀教学单元反思和学期教学总结编辑成册,并且在校园网和校刊上发表。
4、高度重视初中后20%学生教育工作,努力提升学校社会美誉度。
(1)要通过教师会议和校本教研活动等,使全体初中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把降低初中后20%学生的人数比例作为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牢固树立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
(2)要组织初中教师认真分析初中后20%学生的现状,探讨降低初中后20%学生人数比例的具体方法。
(3)学校要从教学常规管理、校本教科研、教师考核和评比等多方面调整具体做法,促进初中教师高度重视减少初中后20%学生人数比例的工作。
5、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保障正常教学活动。
(1)积极开展公开课开课活动,坚持听课评课制度。
继续坚持所有教师每学年至少开一次公开课的规定。从考核制度上鼓励教师多上公开课。继续坚持教师必须完成一定的听课节数的规定,提倡同学科教师互相之间多听课,实行“推门听课”制度。
继续坚持公开课课后及时评课的规定,努力帮助开课教师全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认真开展教研活动,深入探究教学实际问题
继续坚持每周一次的校本教研活动,争取每次的校本教研活动都有一个立足学校实际,针对本学科特点的校本教研主题。改进和加强备课组活动。
(3)坚持和改进作业、备课检查制度。
期中进行作业抽查,期末进行作业普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教师本人。
改进备课检查制度:初级教师继续送查所有手写详案;中高级教师提供手写简案;公开课施教者均要出示手写教案;所有教师提供教学课件备查。及时将检查情况反馈给教师本人。
6、加强研究性课程、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教学工作,做好高中新课程模块选修教学工作。
(1)要改进和加强高初中学生研究性课程教学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市中学生研究性课题评比活动。
(2)要认真做好高二学生新课程模块选修课程教学工作,为09年新课程高考奠定良好基础。
(3)加强对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调研,及时改进工作。
7、高度重视高初三复习教学,努力提升复习水平。
(1)要加强高初三年级段的教学调研,及时做好教学协调工作。
(2)积极组织好月考、模拟考工作,认真分析学生成绩,改进教学方法。
(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复习方法指导,积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
8、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校际联系,学习外校经验。
一、指导思想
以打造学习型学校、坚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指导,进一步增强学习意识、效率意识、服务意识,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作用,以“亲近教师、走进课堂、关注学生”为原则,做到“工作科研化、问题课题化、活动经常化、参与个性化”,深入教育教学实践,从小处、实处着手,扎实开展教育教学科研。
二、工作要点
1、组织开展以“学”为着眼点,以阅读为主线的“学习型”教研。主要是通过理论学习、经典阅读、外出培训、专家报告等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信息视野和文化底蕴。
2、组织开展以“教”为着眼点,以课例为载体的“教学型”教研。主要是发挥教研组的功能,以常规教研活动为载体,通过公开课、评课、同课异构等活动,聚焦课堂,来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组织开展以“研”为着眼点,以课题为载体的“研究型”教研。主要发挥骨干教师的功能,以持续性的专题研究活动为载体,通过主题引领和任务驱动下的实践干预,聚焦问题,寻找研究问题解决策略,提炼教研成果,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
4、组织开展以“思”为着眼点,以博客、教后感、沙龙活动为形式的“反思型”教研。主要通过教师个体通过各种形式的自我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三、具体工作
(一)学习+思考——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提升理论研究层次。
1.教师的科研能力来自于学习,来自于实践。我们要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的原则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继续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组织教师学习教科研理论、有效教学理论,促进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2.继续开展共度一本书学习活动,每位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教育教学札记、读后心得,进行读书心得交流。学校做好教科研指导和服务工作,着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下半年各级各类的征文、论文竞赛,并力争在获奖的面上进一步扩大,获奖的层次上有较大提高。
(二)实践+研究——提高课题研究实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组织、指导开展不同层面的课题研究工作,规范课题管理,深入开展研究,重点抓好省重点课题《基于过程哲学的小学民间故事课程开发研究》以及市级规划课题《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小学民间故事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研究工作。把课题研究深入到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总结提升,形成我校特有的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策略和方法。
2、规范课题管理,做好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
3、扩大教科研影响,积极提炼课题的教科研成果,参加各类比赛,以赛促研,进一步提升学校科研层次,提高社会声誉。
(三)网络+博客——拓展学习渠道,提供交流平台。
1、充分利用学校校园网这个网络平台,一方面继续完善各个学科的资源库,另一方面组织理论学习资料、教育经验的交流与分享,本学期教科室将有计划地在校园网上推荐和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以及最新的教育教学信息供全校教师学习。
2、积极鼓励青年骨干教师开展网络教研,鼓励青年教师写好论文、心得,在网路上开展教育研讨。
(四)平台+促进——促进教师成长,推进名师工程
1、学校骨干教师制定专业发展的更高目标,有计划地向高一级名师迈进,努力提供骨干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并全力挖掘我校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的资源,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辐射、引领作用。
2、组织本校部分骨干教师建立学校“科研工作坊”,通过工作坊的系列主题沙龙活动,培养一支事业型、复合型、科研型青年骨干教师队伍。
四、各月份工作安排
四月
1、制定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2、寒假读书心得交流会
3、组织参加优秀论文竞赛
五月
1、德育课题课堂研讨会
2、骨干教师课题研究活动
六月
1、交流汇报课题研究情况
2、举办课题研讨现场会
七月
1、统计本学期各类教育教学成果
2、评选教科研先进个人
3、教科研工作总结4、课题资料归档
按照学校新学期总体工作计划中关于科研工作的要求,结合上一学年学期工作经验总结,确立本学期科研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工作:
(1)组织18年新入职15位青年教师上岗培训及拜师会。
(2)在16、17年入职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学基本技能展示观摩评比活动,评选课堂教学新秀。
(3)开展“导课微视频”征集评选:近三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参加,每位教师自选一个课题,自录一段视频,限时5分钟内。为校园网教学技能微视频点播提供素材。
2.扎实有开展省立项校本课题研究:
8月底前,参照三个研究范围:(1)以评价管理促有效教学(2)学生自主综合能力培养(3)提高学生形神兼备的综合素养,完成课题研究申报表,请各位教师手写。
9月中旬召开前一阶段微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会,准备向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申请结题。
10月组织本学期“以评价管理促有效教学专题研讨会。
12月紧扣“培养学生自主综合能力的研究”这一课题,筹备举办“基于学生自主综合能力提升的班主任核心素养论坛”。
3.探索新高考的改革路径:
关注“培养学生自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养”即“三自主三提高”系列活动研究。聚焦三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意识,提高持续发展素养;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生活管理能力,提高生活幸福素养,三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终身学习素养。探索生涯规划指导和综合素质评价,压实“四个一工程”,即明晰一个升学目标,锻造一份顽强毅力,培养一种文明习惯,创设一个共进氛围,提升学生形神兼备的综合素养。
4.安排好俄语外教相关工作:
按照聘请外教工作的相关规定,做好外教到校、在校和离校期间的教学管理及服务工作,保证俄语课堂教学的效益。
5.组织好语言文字相关工作:
做好语委会的相关工作要求。今年的`主题是“说好普通话,迈进新时代”。已经安排团委和语文教研室准备好相应的专题活动。
6.与教务处共同做好课堂教学检查、教学常规联检、推门课听课及录播课听课工作。
7.做好教师科研成果和论文的征集、整理、上报工作。
8.做好上级领导部门布置的其他各项工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