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同学们好:
我很高兴被大家评选为“美德少年”。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这是民族历史上的佳话。要做一个好人,一个善良的人,一个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两年前我爸爸生了重病以后,我就觉得应该为爸爸妈妈承担一些事情,每天下午放学回家,先把作业写完,然后帮妈妈做些家务活,妈妈累了,我就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饭菜,晚上睡觉之前都是给爸爸按摩,让他少受病魔的折磨,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或讲些笑话给爸爸听。爸爸离开我和妈妈了,妈妈说我对爸爸的孝心,爸爸感受到了,应该是“美德少年”,我觉得自己做的还是不够好,以后要更努力,帮妈妈承担起这个家。
千万不要忘记爸爸妈妈正在等待着我们的关怀,用我们的孝心抚慰爸爸妈妈的痛楚,用稚嫩的双肩为父母撑起一片晴天!
如果说生活是一条坎坷的路,那么榜样就是路灯;如果说人生是一艘在大海中搏击的船,那么榜样就是桅杆……在我们学习生活中,如果能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作为目标,又何愁没有前进的动力呢?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的美德少年。
“特此表扬李雨臻同学拾金不昧,主动找到失主。”这是学校升旗仪式的最后一句话。作文吧说起来也真是惭愧,因为和他相比我又是多么渺小。他叫李雨臻,只是茫茫人海中的普通一员。就在上个星期,他拾到了几十块钱。然而他的脸上并没有笑容,反倒愁云密布。这让我十分不解。我便过去问他。然而他几句质朴的语言让我目瞪口呆?“那位失主一定着急了,我得给他送回去。”我的脸“刷”一下红了。这又让我回忆起了往事?记得那次是一节体育课,我在操场上闲逛无意中看见了一枚五角硬币,我环顾一下四周有没有人,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拾起,掩人耳目地放进口袋。李雨臻面对几十块钱都不为所动,我有怎能不感到脸红呢?我现在是多么懊悔,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都葬送在我这了。李雨臻,我真要为你竖起大拇指,你是我身边的美德少年。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拾金不昧,争当美德少年。
这更一句了那句话“爱是美德的种子。播下种子,来年才会有丰收。同学们,就让我们现在播下美德的种子,为来年丰收做奠基吧!
刘洪帆,男,1997年4月出生,金塔县第三中学八年级(21)班学生。老师的言传身教,父母的悉心熏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种子,使他一天天茁壮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家里,他是个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独立自强的好孩子;在学校,他是位勤奋学习,心系集体,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的优秀团员;在社会,他是位诚实守信,遵守社会公德,热心公益活动的好少年。他的品德修养深受老师、同学和周围人的一致好评。
他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在老师心目中,他勤奋学习,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在知识的海洋里,他是一个快乐的畅游者,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数次被表彰奖励。他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课内课外谦虚好学,从老师的辛勤耕耘中,一点一滴积累着收获。从老师的谆谆教诲中,不断塑造个性鲜明的自我。不论是当课代表还是宿舍长他都尽职尽责,成为老师的好帮手。 他是同学公认的好伙伴
在同学心目中他是知心伙伴和学习榜样。与同学相处中,他待人随和,乐于关心帮助他人,善于调解同学间的矛盾,和同学在快乐生活中共同成长。对于班集体这个团队的荣誉他倍加爱护,只要是集体活动都会有他快乐的身影, 只要是班集体的事情他都会主动承担。他兴趣广泛,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参加了音乐、绘画特长班,并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在全校器乐大赛中为班级争光。 他是班级事务的热心人
教室的笤帚坏了,他会用自己攒的零花钱买新的给大家使用。同学们钢笔没水了,他会买几瓶墨水放在教室,方便同学们。班级图书角的图书陈旧了,他会主动将自己的图书悄悄拿来供同学阅读。班内的娱乐器材缺乏,他毫不犹豫的将自己心爱的跳棋捐献给大家。平时值日他总是抢着干,第一个开始,最后一个离开。他拾金不昧,受到同学们的表扬。有时,住宿同学缺少回家的路费,他会主动将自己的零花钱借给同学。两年来,在他的带领下,班级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助人为乐,蔚然成风。
他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刘洪帆的爸爸是一位普通的中学老师,妈妈在外打工,一家人生活朴素而且节俭。自小就懂事的他每日目睹爸爸妈妈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他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放学回家,他主动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虽然是个男孩子,但打扫卫生、洗衣做饭样样在行。他从不乱花钱,生活很节俭,但帮助别人时他又会很大方,周围邻居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也夸奖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他是热心公益的好少年
每逢节假日,在社区的各个角落,经常能看到他捡拾垃圾的身影。低保老人的庭院门前,擦窗扫地更是习以为常。公交车上,每逢看到老人妇孺,他总是争先让座。遇到家境贫困的弟弟妹妹为得到一件玩具而拽着父母的衣角哭泣时,他毫不
犹豫的将自己仅有的玩具送给他们。汶川、玉树地震,他无私奉献爱心,先后捐出自己积攒下的零花钱一百多元。
刘洪帆同学身上体现了一名莘莘学子良好的道德品质,一种至真至善的思想态度,体现了一名当代中学生的良好素养。在学生心目中,他无疑是一面道德示范的旗帜,一个众生学习的榜样,一名当之无愧的美德少年。
是父母教会我说第一句话;搀扶着我跌跌撞撞地学走第一步,教会我怎样拿调羹,握筷子、穿衣,还有做人的道理………..就是这种无声无私的爱给予了我无比的温暖和幸福,因为自古以来,“美德”的定义有很多;“百善孝为先,孝子人人敬”,在我们传统中国“孝”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的品德和修养的标准。感谢父母把我带到这个世界,他们给了我在这个世界上谁也无法代替的最最宝贵的——生命!
依稀记得,在我什么都不懂的时候我是父母爱的结晶,他们爱的延续。所以他们如珍爱自己的生命一般珍爱着我,我是他们心里的最爱,手心里的宝。其实尽“孝道”不需要惊天动地,孝道也不是别人眼里的“秀场”,它是发自内心的一种纯朴真挚的感情。它可以是;当妈妈送我上学返家途中的一句“妈妈再见!妈妈慢点骑车”。它可以是,在放晚学回家后给妈妈一个调皮的熊抱,可以是,在妈妈忙碌间,用温暖的小手帮妈妈擦拭额头的汗水,可以是,在妈妈生病时当个贴心小侍卫,给她讲一段笑话让她忘却病痛的烦恼。。。。。记得两年前的暑假,妈妈去外婆家有事,在给我和哥哥送饭的途中出了车祸,当我一听到这消息,就哭闹着求哥哥带我去医院看妈妈。幸运的是,妈妈只是几处皮外伤,有惊无险啊。在那段妈妈养伤的日子里,外婆命令我和哥哥即时“断奶”。让妈妈安心静养。我和哥哥似乎一下子长大了好几岁,自觉分工做家务,哥哥必须每天扫地拖地,煮开水,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整理房间,尝试使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当妈妈的小保姆。帮妈妈沏茶,帮妈妈揉受伤的腿,依偎在妈妈身边陪妈妈一起下五子棋。只记得妈妈那时经常看着我和哥哥手忙脚乱的样子边唠叨边开心地声称——“原来儿子也有女孩的细致啊”!我深信在那段日子里,是我和哥哥最懂事最让妈妈省心的时候,也是我和哥哥最难忘最深的记忆。这么多年妈妈一直关爱着我和哥哥,这无与伦比的养育之恩大与天,深于海。值得我们用生命去珍爱,用至诚的心去感激,用切实的行动去报答。所以在年少时的我们也理应动孝念去感恩我们的父母。让我们学会怎样去爱别人,其实爱就是付出,付出也是一种快乐,你付出的越多,内心就会感到充盈,幸福感就会越强,在不经意的付出中你会惊喜地发觉你也同时收获了。
所谓的“美德少年”——就是有着至善至纯美丽品德的好少年,它不是一张纯粹简单的奖状,而是浸透着一言一行的修身品行。美德是一曲美妙的音符,根植在每个人的心里。美德是灵魂的力量,催人奋进。美德是生命的财富,让你寻到生命的价值。美德是一种境界,无时不在,无所不在。让我们相约美德,携手共进美德,争当“美德少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