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旋律。
2、感受并理解歌词含义,能够完成相应的舞蹈动作。
3、体验小熊一家的幸福与快乐,并认识到犯错了要勇于承认并改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三只熊头饰
2、场景布置和道具
3、经验准备:熟悉故事情节、初步了解歌曲和动作
活动过程
1、用故事导入教学活动。
师:小朋友们还记得《三只熊》的故事吗?
2、三只熊起床吃早餐,大家一起跳早餐舞。
师:小朋友们,我们帮着熊妈妈一起来做早餐吧!
3、三只熊制作新椅子,大家一起跳椅子舞。
师:三只熊吃饱了,要干活了,爸爸想把旧椅子换新,我们帮他一起做新椅子吧!
4、三只熊邀请大家一起跳《三只熊》和玩游戏。
师:三只熊吃饱了,又收到了小朋友们做的新椅子,它们一家人感到非常的快乐,邀请我们跟它们一起跳支舞。
5、三只熊和琪琪表演。
师:小朋友们歇息一下,看看三只熊和琪琪给大家表演精彩的故事。
6、小结:故事里有谁?谁没有经过同意就进了别人的家?最后她认错了吗?谁和谁成了好朋友?大家给小演员们鼓鼓掌吧,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反思
活动进行的比较顺利,在活动准备、有效回应以及教师自身感染力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提高。“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主题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知道家中有几个人,自己是家中最小的一个,知道父母的姓名;
2、了解父母是怎样照顾自己、爱自己,进一步加深爱父母的情感;
3、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要尊敬他们、听他们的话;
4、学习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
主题环境
1、布置“我的家”专栏;
2、展示孩子小时侯的照片,供孩子回忆欣赏;
3、丰富娃娃家游戏情节。
集体教学活动语言活动《我有幸福的一个家》《红花送给好妈妈》《妈妈真爱我》《我爱我家》《爸爸妈妈辛苦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
音乐活动《我的好妈妈》《亲亲热热在一起》《小乌鸦爱妈妈》《找小猫》
美术活动《我的爸爸妈妈》《我的家》《送给妈妈的包》《送给妈妈的围巾》《给爸爸妈妈的点心》
游戏活动《我帮妈妈做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日常活动
1、提醒孩子观察爸爸妈妈是怎样忙碌的。
2、提醒孩子回家做些关心爸爸妈妈的事情,如:捶捶背、拿牛奶等
3、对在家特别任性的孩子进行个别教育。
家长工作
1、在家开辟游戏角,为孩子提供抽屉或盒子,让孩子学习整理保管自己的东西。
2、在家提供条件,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3、经常做一些亲子游戏。
活动目标:
1、了解脸上五官的位置,试着合理安排。
2、了解家庭成员的称谓,感受家庭和睦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活动前,请幼儿回家观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亲人,重点观察五官的位置和身体的大致结构。
2、PPT全家福课件。
3、绘画纸、记号笔、油画棒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小朋友家里有谁呀?你们爱他们吗?
二、观察PPT,提问:
1、看看这张全家福照片上?有几口人?
2、看看谁的长得最高?谁最矮?
3、妈妈的头发是什么样的?爸爸的头发和妈妈的头发比起来怎么样啊?
4、看看爸爸(或妈妈)眼睛是什么样的?(例如有戴眼镜的。)
5、这张全家福照片上又有几个人啊?爷爷的头发是什么样的啊?
三、出示范画(全家福),师幼一起观察、学习绘画方法。
1、看,老师这儿还有幅全家福,我们来看一下是怎样的。
2、出示画纸,让幼儿数一数画面上有几个人,猜猜是家里的什么人?
3、教师重点示范如何绘画五官及头发,讲解要点。提醒幼儿先想再画:爸爸的头发短短的,妈妈的头发长长的、卷卷的,小朋友的头发有的短短的,有的长长的。
四、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我们来当小画家,画出一家人在一起的图画。
2、鼓励幼儿画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的主要特征。
五、展示幼儿作品,看一看“哪一家”最高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